2019-734期:一个字,说透成败(深刻)

2019-734期:一个字,说透成败(深刻)

00:00
12:56




《三国演义》中许多战略战术的运用都是十分精彩的,而其中最为精妙的当属火攻。

 

无论是将帅还是谋士,皆能无师自通,以放火为绝活,就连莽汉张飞也放了两次火。

 

但要说《三国演义》中——最爱用火攻并且用的最精彩的,还是诸葛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火攻的艺术魅力。


在三国时期,发生了很多次战争,其中最为精彩的便是改变历史走向的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三大战役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胜利者都使用了同样的法宝——火攻。


据统计,《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有火攻的章节就有40回之多。


可以说,三国的历史就是由一把又一把的大火创造和改变的。




官渡之战,火烧粮草


在汉末群雄中,曹操无疑是最具潜力的一匹黑马。


他从一州之地,逐渐发展成了北方数一数二的大诸侯,从而与袁绍形成“双雄并立”的局面。


常言道:“一山难容二虎。”


为了争夺天下霸权,曹操与袁绍的决战在所难免。


当时袁绍与曹操相战于官渡。


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兵一万多人押送军粮,驻扎在大营以北四十里处的乌巢。


虽说曹操实力弱于袁绍,但袁绍集团内部却出现了裂痕。


袁绍手下的谋士们结党营私、互相拆台,导致了内部的不和。


其中有个谋士叫许攸,他向袁绍献计分兵绕道偷袭曹操的老巢许昌,这样就能给敌人来个釜底抽薪。


计策虽好,但袁绍却未能采纳,他反而因为一些小事把许攸骂了一顿。


这让许攸十分恼怒,一气之下,便投靠了曹操。


曹操听说许攸来投,鞋都没来得及穿,就光着脚出来迎接,大笑着说:


“子远你一来,我就大事可成了!”


许攸既然来投,自然是给曹操备了一份“见面礼”的。这份大礼便是袁绍的粮草所在地——乌巢。


只要偷袭乌巢,成功烧掉袁绍军粮,那么袁军必然不战而溃。


比起袁绍的优柔寡断,曹操可谓是当机立断,他立刻采纳许攸的建议,并亲自率领五千骑兵,连夜偷袭袁绍的屯粮地乌巢。


曹操让军士们穿着袁军的服装、打着袁军的旗号,轻而易举地骗过巡逻军、进入到乌巢重地,成功将袁绍的粮草给烧着了。


粮草被烧、后院起火,袁绍自然十分着急,于是便向群臣问计。


大将张郃建议领兵支援乌巢,而谋士郭图却建议攻击曹营。


最后,袁绍糊涂地听了郭图的建议,仅派少数人马救援乌巢,而主力则被派去攻打曹操的营寨。


结果不仅乌巢没有救援成功,曹操的营寨也没有攻下。


“乌巢烧粮”是官渡之战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双方相持不下,曹操虽然偶有胜利,但总体上仍处于劣势。


乌巢的一把火,彻底帮助曹操扭转了败局,进而大败袁绍,一战定北方。






赤壁之战,火烧战船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便立即率领大军南下,企图完成统一大业。


此时荆州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举荆州而降。


刘备在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向江东孙权求助。


孙刘两家一拍即合,准备与曹操一决雌雄,赤壁之战一触即发。


赤壁之战时,由于曹军长途奔袭、水土不服,很多士兵都病倒了。


同时,北方的士兵又不习水性,战船在江面上不停地摇晃,加剧了士兵们的病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下令用铁索将船连在一起,这样就变得安稳如山了。


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稳倒是稳了,可是弊端也很大,万一敌人使用火攻呢?


因此也曾有谋士提议要防范火攻,可曹操却笑着说道:


“凡用火攻,必借风力。


现在是隆冬之际,只有西北风,没有东南风,我们在西北方向,对方倘若用火攻,怕是要玩火自焚啊。”


曹操的想法并没有错,就连大江对岸的周瑜也在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事发愁呢。


火攻虽然强大,但也有局限性,它需要借助风势。


假若没有东风,即便烧着了曹操的连索战船,也无法烧尽营盘,更无法扩大战果。


可是,令曹操和周瑜没想到的是,诸葛亮偏偏“借”来了东风,使火攻成为了现实。


这边东风一起,那边黄盖便开始实施诈降之计。


他遣人送诈降书给曹操,随后亲自带船数十艘出发,每船都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并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顺东南风而行。


当船快要到达曹营时,黄盖突然下令点火,并各自换乘小船退走。


不一会火船就顺风冲入曹营,曹营的战船顿时烧成一片火海。


孙刘联军趁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赤壁之战终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弱势的孙刘之所以能胜利,正是因为正确使用了火攻。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


赤壁战后,刘备占据荆州不还。


于是孙权趁着关羽北伐曹魏之际,派吕蒙袭取了荆州。


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孙刘联盟正式决裂。


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便亲率大军攻打东吴。


在战争初期,孙权见蜀军来势汹汹,便采取了相对的守势。


吴军此战的统帅,是初出茅庐的陆逊。


此时的陆逊既没有名气,也没有威望,因此刘备很是瞧不起他,一个劲地下令猛攻。


面对蜀军的猛攻,陆逊则采用积极防御的战术,不断假装溃败、诱敌深入,最后将蜀军引到了夷陵。


到了夷陵之后,陆逊决定不再后退了,他改用固守不出的消耗战,与蜀军磨时间。


这样一来,就破坏了刘备依仗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意图。


再加上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蜀军将士苦不堪言。


刘备无可奈何,只好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之中,以躲避酷暑。


刘备依靠密林安营扎寨,营寨连绵七百多里,看似声势惊人,实则暗藏危机。


陆逊见蜀军的营寨都由木栅所筑成,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正是使用火攻的时机。


于是他迅速召集全军,命令蓄势已久的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


这一把大火,把蜀军的七百里连营烧个精光,刘备被迫逃到白帝城中,饮恨而终。


夷陵之战,彻底稳定住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陆逊也因此一战成名。






三国演义,也是“火的演绎”


《三国演义》中许多战略战术的运用都是十分精彩的,而其中最为精妙的当属火攻。

 

无论是将帅还是谋士,皆能无师自通,以放火为绝活,就连莽张飞也放了两次火。

 

但要说《三国演义》中最爱用火攻并且用的最精彩的,还是诸葛亮。


他一个人就用了13次火攻。


可以说,诸葛亮就是以火攻起家的。


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正应了那句老话——“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烧博望坡,烧得关张赵云心悦诚服;第二把火烧新野,烧得曹仁落荒而逃;第三把火烧赤壁,烧得自己天下闻名。


诸葛亮用一把把火烧出了蜀汉的江山,也用一把火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在与司马懿的对战中,诸葛亮最后使出了一招“火烧上方谷”。


他本想彻底除掉司马懿,却不料天降大雨,功亏一篑。


“平生专用火攻”的诸葛亮,终究败给了上天。


三国人物善用火,三国历史也由火改写。


官渡之战,烧出了统一的北方;


赤壁之战,烧出了鼎足的雏形;


夷陵之战,烧出了稳定的格局。


这些“火”不仅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情节,更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


当魏蜀吴三国的火渐渐熄灭时,天下已然掌控在“二火初兴”的晋武帝司马炎手里了。


三国由“火”而兴,也由“火”而终,《三国演义》真算得上是一部“火”的演义了。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私信回复“福利”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医诗哲桑树华

    火烧上方谷,下大雨。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向司马懿射箭呢?跟空城计一样有漏洞!

  • 紫气东来369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