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什么是中庸的最高境界?德性的最高境界?

33.什么是中庸的最高境界?德性的最高境界?

00:00
18:38


有德的君子总是挫锐埋锋、深藏不露,而他的心性却渐渐放出光芒。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道出了中庸的最高境界、德性的最高境界为何。

最后张讲师还引领我们把看似断简残篇的整部中庸贯穿起来。


第三十三章  诗曰衣锦尚䌹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诗经·商颂·烈祖》篇,那个“”念“gě”,就是格物的格;“”是献上,叫做奏;“”是感格。“无言”是什么呢?是说你奏假,就是你献上你的诚心,去感格什么,感格神明呐。所以,说奏假,就是用最诚的诚意,去感格神明。无言,是说天对于你的德性没话可说,无言而且顺之叫做无言呐。“时靡有争”,连神都认同他,连神都赞许他,无话可说。人哪里还会跟有这样德性的人去相争呢?不会跟他有任何的争端呐。

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所以一个有德的君子,不必给他钱,百姓就会自动自发、惕厉奋发,去求学问、去立德性。“不怒而民威于鈇钺”,不必动怒、不必用骂的,百姓只要看到他就自惭形愧了嘛,就好像鈇钺加在我的颈上。鈇钺就是古代的那个砍头的刑具,就是鈇钺。不需要怒,百姓怕他,比鈇钺还要怕;就是百姓敬他,敬到如此。他的威严,在百姓的心目中非常的威严的意思。这表示一个人的德性,深厚到一个程度的时候,让人不由自主的由内心生爱、生敬、生畏。这就是在讲圣人治民,都是由于内在的至诚。那么,他的至诚,诚于中、形于外,发散于外,而百姓莫不相从的意思啦。这一篇是在讲说,《中庸》之效如此啊!圣人之德如此啊!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经·周颂·烈文》篇,“不显惟德”,“不显”就是说不彰显,不彰显什么呢?这个古代的有德有位的天子,他治天下的办法,他并不是用彰显他的德性、彰显他的才干的办法。“惟德”,他只是本能的示范着,他基本上应该做的德性。一个君应该有什么德性?他把它给示范好。“百辟其刑之”,“百辟”就是诸侯,诸侯叫百辟。这些他旗下的诸侯,受于他的感化,每一个都来效法他,“刑”就是效法。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说一个有德的君子把自己身上的这个德性修好,把自己内在的赤诚培养好,把存心把它存好,天下就太平了。为什么呢?因为诚于中、形于外,因为下面的人是在看你怎么做,看你的真实,看你的内心,他不是看你怎么说而已呀。

在《道德经》里面不是有这句话说:“上德不德”,真正有德性的人,不认为自己有德性,也不说自己有德性,也不要求人认为自己有德性啊。也就是这边的这个不显其德啦,不显的意思。那因为不显其德,所以他的德才大啊,跟天地一样嘛。

那古圣先贤治世,无形的政,是在于德性,而不是在于号令、不是在于法令、也不是在于鈇钺的刑罚。那在《大学》里面所说的治平之功,本于一个明德嘛。然后你的明德,始于格、致、诚、正,都是内省、内修的功夫嘛,跟这边所说的意思是一样。所以,不显惟德,不必彰显他的才干、德性,他只是做好他的德性就可以了。自自然然,天下就平治了。这是在讲圣人的德如此啊!孔夫子的德如此啊!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诗经·大雅·皇矣》篇说,“予怀明德”,说我用我光明的美德,我只是做好我光明的美德,尽上我光明的美德,来化育百姓。“不大声以色”,不用大声以色的方式,什么是大声以色?倒不是这个严厉的声音,或者是非常威严的形色,倒不是这个意思哦。他所说的是说,只是尽了我的明德,那么样的平易无华啦,连人闻人声都没有啦,那更何况是那一些严声厉色,那不可能存在的。

说古代的有德的君王,只是用他的光明的美德来化民而已。而不是用任何这个声色。什么叫做大声以色?比如说,现在的人,严辞号令,也是大声以色。那你去参加了一个活动,参加一个什么演讲,感动的声泪俱下,那个就叫做大声以色啦。

真正的德化,连人闻人声都没有,非常平实。非常平实可是非常的有意味,诶,这个话这么平实,可是深入人心、非常有意味。换来的不是嚎啕大哭的那种感动,还有你所说的开悟,都不是这一些。但是点点滴滴在心头,让你笑倚栏杆暗点头的,叫做不大声以色,那是一点一滴的德性,就在你眼里看得清清楚楚。

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用声色来化民,用人闻人声来化民。我们用载歌载舞的啦、用给他什么好的形色啦、用给他什么好的名望啦、给他什么特殊的名头啦,然后他才肯跟着你做,他说这是末也。那个是化民的最后的招数、最烂的招数啦。

各位,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要引诱小孩子好好读书,说如果你这次考试考了第一名,我给你一部脚踏车,有没有?然后他就很拼啊,这个是末也,用声色来化民啊、来诱民啊,这是末也。要能够他从内心里自动自发产生出兴趣来,那么这个才是上上之策。

所以,化民的重点在于心性、在于德性,而不是外在的声色,不是善举、不是掏心掏肺的感动,都不是这一些。

天地之于万物啊,我们看不到它,说它是仁。可是万物却不断地生成。那么,圣人就是效法天地,所以,他的德无可名啊,所以他化的民,才会多。这个是这一章的意思。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诗经·大雅·烝民》篇说,这个以德化民啊,最好像这个毫毛一样,那么轻,轻而易举,可是它那么细,细而莫察。德性化民要轻如毫毛,不见痕迹,这样才好。不要嚎啕大哭的啦、捶胸顿足的感动,不需要的啦。德性就是要那么自然,德性要天地的无名。那个“輶”古代的车子里面,最轻最小的那一种,就叫做輶啦。那为什么要用輶呢?就是说它行得快、行得轻,德性走起来又快又轻,就像毛一样,轻轻的划过,可是百姓都从其化。

毛犹有伦”,伦,等次。可是用毛来比喻德性呢,毕竟毛还是有一个物还是在呀,还是着于形相啊,依然不是最高境界。最高的德啊,玄之又玄,无可名状,那个才是至德啦。言外之意就是说,毛犹有伦,还不是至德,至德不着痕迹。

整个《中庸》的最后一句,就落在这一句上:“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中庸最高境界是什么?德性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这一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篇,以文王来配天。说上天的德性,上天就是天的最高最高的主宰呀。上天所施给众生的恩泽“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完全没有痕迹,无名可名、无形可形,你也不可测量,不知道它到底有多深,这个才是真正的至道、才是真正的至德啊。

像我们不知道孔夫子的伟大,我们说不上他那一点伟大,可是中华文化深受孔夫子的影响。中国人的敦厚、厚实的这个心性,也是经由孔夫子的影响。你不知道他的力量哪来的,可是呢,一点一滴就在这学问之间,就在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到我们整个民族、整个文化都有他的痕迹啊。这个呢才是无声无臭最高的德性。一点都不留痕迹、一点都不让你感动落泪、不让你惊叹叫好,它就是那么平常。所以,天道不可名,圣人就效法天道,这个才是天人合一的一个教化之道。

那么,从刚刚那么多的“诗曰”呀一直讲,讲到现在,是一段一段,不把它说破的话呢,大家总还是觉得断简残篇呐,好像每一段之间都没有什么关系,那其实子思在安排这些的时候,是有阶段的铺陈。那么我要稍微说明一下,我们整个《中庸》就要结束了。

天道是从无到有。从非常的微小、莫可名状的一个气,慢慢慢慢,太极而两仪、而四象,慢慢显化,到有物。从不识不知,达到一切现在,你看一切现在天地之间,一切知识的爆炸。从无名无形,到重名重物。天道之间你看现在多少东西、多少名相。这个是道的本、性的体,是这样生发出来的。

那么人呢,是非常明显的,天呢,是非常隐微的、幽微的,所以,由人返天,这个道是由显而微啦。

我们现在修行就是由人返天嘛,那么人的地位是非常明显的,所有的重物、重名都明显的嘛,德性也明显、想法也明显、知识也明显,而要返天,天的本来是无啊,天的本来是非常隐微,是不识不知啊,所以你要回到这个不识不知啊。

用于人,是很昭著的,而要返天,又要回到很隐微的,所以这个圣人之道啊,成圣人之教啊,明圣人之德啊,归于最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是在讲说返天之道。《中庸》的本意、儒教的全旨,以这个“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为全书之终,它的微义是在这个地方。

从“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到“无声无臭,至矣”这一段,它是越说越深哦。各位回去的时候,再把这个本文再重新浏览一遍,你就会发现这个事情。它不是断简残篇,不是毫无关系,它是越说越深,它的经义呢,越来越明。

这个是明德达道之真,由人返天,它一层一层的不同。从可名、可形,到无名、无形;从用隐而显,到无可显著;从以德化民,到民不见其德,且不见其化;这个都是在指示成德达道之径。

所以,当我们修为越来越深化的时候呢,就不会再在乎你的名望啦、你的声望啦、你的德性要给人家多少看法啦。由有而渐渐回于无啦,最后以人合天,终于天人无间,然后就存乎至道。这个是整个《中庸》立教的它的微义所在,而修道的功夫呢,始终就在这个地方旋绕。

那这样说起来很高深,其实不外乎是首章所说的精神、率性修道的精神、致中和的精神、喜怒哀乐发,跟喜怒哀乐未发这些精神而已,所以,功夫虽然有深浅,而其所成不外乎依于性情为本。虽然道呢,有分天、人,而始终呢,不外于我们的尽性,归于我们的诚性,不外乎是如此而已呀。所以放可以包天地、卷之退藏于我们一心呐,那么这个无物不备于心。这个心,就是《中庸》最后归结呢,最重要的地方。

那么这一章呢,用义非常的精哦,其实他已经包含了三教最深妙的道理呀。其实三教的道理,最后都是一致的。修行到无声无臭至矣,已经超乎天人、出于三界、登于极乐,其德性,可以垂万古了。

儒、释、道三教呢,它的经义其实是一致的。至始到终,无非是身心性命的功夫而已呀,并且呢,推广到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安他的身、安他的心、安他的志气,不外乎是如此而已。那么,儒说仁义、佛说慈悲、道说道德,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说法不同,方向不一,但是归于他的心,你实际去落实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是一致的。儒家的诚明,佛家就叫做定慧,最后在哪里落实呢?因你的身心,才有办法去收效。仁义、慈悲、道德也是一样,从你的身心里边才能够成就。所以只有这个心为三教的第一义,也是道的无上乘,这是不二法门,是三教最切实的修行的经义所在。

那么《中庸》一书,独揭这个经义的所在,落实在生活中怎么用?怎么行持?经义在哪里?用最平实的话,从起手,一直包,包到了手。可惜呢过去的贤者,推之未详啊,使后人呢,不断的翻译翻译,现在好多书都在翻译这些事情,从没有把性命、这个内在的性命根本呐,跟天道之间的关系,把它给说完整了。

所以,中庸之道,虽然是这个把夫子的经义,托盘而出啊,可是《中庸》并没有为后世了解它的义涵,这个实在是、可能是孔夫子所深为惋惜的啦。

那么,从尧舜以来,不外乎所传授的是“允执厥中”这四个字而已呀,这个是历圣所传的精神。那么,因为人智愚有不同,所以误解也有差异呀。所以《中庸》才重新把它说个明白,立了这些教法,把纲目一项一项把它给揭出来。从首章说出它的大纲,而后呢,最后讲到政教,讲到一个人有了诚、怎么样成己成人呐、怎么样有内有外呀等等,把纲目都给揭露出来,这个呢就是《中庸》之所以成书的全书的主旨。  

那么,夫子的道呢,是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这是由贤人所讲出的话。所以他胜于诸圣。那么,子思跟他有一段差距,由子思来叙述孔子的经义,所以才能够让孔子的精神洋溢于中外,永传不衰。后面的圣者,如果想再修道,也没有办法离开《中庸》之教。不离开《中庸》之教,也就是不离开孔孟的教,不离开孔子的教,等于不离开了尧舜禹汤的教。这个天地的正理,由是而立,天地有尽,这个教、源自本性的教,即使天地尽了,这个教义也不会尽,这是我们应当要非常省思的。

那么大略了解《中庸》经义之后呢,希望各位捧着《中庸》的本文呐,多复诵几遍。不了解它的经意的时候呢,再回过头去听我的解说。那么,当你了解的时候,把解说放到一旁,就像佛家徒在念他们的经一样,多诵念几遍,诵念到它自然贯穿一气的时候,你所看到的就不再是断简残篇,而会你看到子思要把孔子的心思完整的孔子的人格、孔子的学问,要交付给我们后世子民的一番苦心。

我们《中庸》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种菜养鱼

    请问张先生,你的讲稿有没有印制成书?

    黄庭心学 回复 @种菜养鱼: 您好! 我是志工,目前还没有,以后会整理。

  • 瞻彼阙者

    老师讲的透彻!老师讲所有的课皆不离于宗,皆源于一,圣教广大!

  • 静听思美文

    谢谢您张先生宣传孔孟之道功在中华千秋!

  • 温婉_2n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是体,是一种静态平衡,但我们又是有七情六欲的人,怎能随时处静呢?于是有了 “和”。和就是调节后的动态平衡,随时调节到一个平衡状态,慢慢修静的功夫会达到一个越来越高的层次。当然,离圣人的入德到至德的六个层次还非常遥远。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只要不断积累,毫末总会成长为合抱之木,累土总会聚集成九层之台。这也是老师的黄庭禅站桩和禅坐的理论依据。中庸这门心性之学深矣远矣。

    干净自然 回复 @温婉_2n: 中和如此理解 懂了

  • 趙建峰

    我购买了张老师的论语和传习录,准备继续学习

    张敏_ipr 回复 @趙建峰: 对,与我一样,传习录更上一层楼

  • 1569375orjm

    已经听了三遍,每次听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还会继续听的! 张讲师讲的《中庸》是我听到现在,讲的最好的一位老师。感恩遇见张师!!!

  • 听友198362211

    非常幸运听到老师的讲解,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 文刀兽王

    听完了一遍,受益匪浅!

  • 丁香书屋

    连续四天听完老师的讲解,沉醉其中。感恩。

  • 听友7445112

    非常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