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道如何报应,其实是在人事

14.天道如何报应,其实是在人事

00:00
16:12


舜因其至孝,成其道,得天命。

文王,父贤子孝,得天德之全,上天施报武王,得天命。

此段以舜、武王为例,以示孝的德性,是天道之所重。

如何把艰深的中庸落实在生活中,成为看得到的德性?从“孝”开始吧~

第十七章 舜其大孝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第十八章 无忧者其惟文王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嘉乐君子是什么呢?就是能够自己做好他的言行,积他的德性,自自然然就会得到天的益处的,这种人叫做嘉乐君子。守好本分,固好他的德性,护好他的生成的本性,照顾好别人的生成的本性,这种人叫嘉乐君子


宪宪令德宪宪就是很兴盛的样子,令德就是美德,他身上到处洋溢着美德,充沛着美德。宜民宜人,他所说的他所做的,就是使人能够得到他的生成之功、生生之义,叫做宜民宜人。不论他做什么事,不会伤害人的。


现在的人做什么事很容易伤害人,也许你感觉你做了很多事情,对社会有功劳。比如说,你写了一支程序,一个电动玩具超级好玩,你认为你对这些年轻人做了很大贡献,为什么?因为你觉得做了一个让他们娱乐的东西。结果一群人一直玩,玩到三经半夜,玩到跟父母偷钱,然后去买了什么?网络上的钱币,对不对?玩到眼冒金星,要放放不下,那你说算不算宜民宜人?这就不叫宜民宜人,这叫误己误人,是不是!宜民宜人是能够护养他生生之义、能够护养他的精气神的,能够顺民性,然后让他们得好处的。


受禄于天,那么他的福禄,你不用担心,积多少德,上天会回报给你多少,这个福禄是由天降的。所以你看我们的社会,各位就可以明白啊。很多人很努力很努力,可是一生的运也很差,那原因是受禄于天啊!因为上辈子积了多少,这辈子该花费多少,这有一定的天数。


有些人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来的,就在那个最富裕的家庭里面去出生了,不必什么工作,然后他的福禄也很多,对不对?这是上辈子积来。不过这辈子能不能保,那还要看这辈子的德性啊。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就可以知道说,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多少,老天爷注定很多。那你说要是这样我们就不必努力啊?不是。君子的努力,是修其德来努力的,做正当的事、给予社会正面的贡献,用这个方式来努力。现在的人的努力,偷的、抢的、盗的都有,无所不用其极呀!那也不叫做努力,那叫做自促其死。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说有德性的人呢,上天有好生之德嘛,一定会保佑他,给予他使命。就像舜,给予使命来治天下。自天申之,这是讲天道至公,积多少德给多少福禄,这是一定的。犯多少过消他多少福禄,这是一定的。这是上天自有这个天律在的。然后很多人听到这就说,哪有呀?我做了这么多的好事也没好报,有没有?这别怨叹。大德者必有大报,大过者也有大报,然后问题是,你虽然觉得你做了很多功,那我问你,你有没有做了很多过?可能也不少吧?那如果将功抵过,根本是连持平都不够,然后你却期盼有多少的回报,这也是不切实际的事情啦。


故大德者必受命。所以从天道这个宏观来看,只要是他的德性够了,德性厚了,然后必定受天命。给予他的位子、给予名、给予寿,最好的都给他了,这个是天道自然的。


那么天因为人这个功过而有赏罚,大德大过者,分外的明显。所以这个天道到底要怎么走,其实是在人事啊!是人怎么做的问题。所以反过来说,不受天命的、不得厚报的,就莫怨天尤人。


以上这几节是在说这个舜的至孝来成其道,舜的至孝来得天命,这个就是舜的中庸之孝,而足以为天下的表率。中庸怎么看呢?这个舜不论怎么做,都在护持着自己跟别人的、父母的、兄弟的生生之义、生成之功,不使他们受到伤害。你看舜怎么对他的父母、怎么对他的兄弟,你就知道,他尽量地不使他们受伤害;用拐的、用骗的、用拖延的,就让他们的过错别发生,人生很短暂的嘛,对不对?就把他拖过,他也不犯大过。到了后来,舜的父亲也没犯什么大过,他那个弟弟叫做象,非常的傲慢、非常的心狠手辣,最后因为他的保护、他的退让、他的智慧,也不曾犯过什么大过来。这个就是一个仁者的存心,而这个存心是始于一个字,就叫做“孝”。把“孝”做好了,就是护持他的生生之本。谁知道啊?天知道。天不亏人的啦,你对这个要有信心,这个大自然之间自有一个天律,天道至公啊!那么既然舜把这个中庸做得这么圆满,那么天道不会亏给他,所以大德者必受命。这个就是讲中庸之道以舜的角度来说,怎么运用呢、运用得如何呢?就是以上这一段所讲的。


再看下一章:无忧者其惟文王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真正无忧的人,恐怕就只有这个文王吧,为什么呢?因为以“王季为父”,他的父亲叫王季,这个文王儿子很多很多,但是这个武王能够继承他的衣钵,发挥他的遗志啊。父作之,子述之。他的父亲也非常非常的贤明。


这个文王的德,是非常非常的博厚的,他这个人非常仁爱,视民如伤,看百姓在这个乱世里面非常的伤痛。然后他臣服于殷朝就是当时的纣王,那么因为他的仁慈、博爱的情怀,洋溢于天下,所以当时的诸侯有三分之二自动来投靠他,大概有八百诸侯左右,都投靠到文王的旗下。所以其实以文王来说,那时候所掌握的民力国力,他要背叛的话是很快很快的事情,可是他还是不忍愧对他的臣节。然后他又被纣王抓去关了七年,也一点都没有怨尤啊,所以你就可以看到他,维护天下众生的生机的那个心、维护国家、维护百姓的心,都没有变,那个心机是非常地明白的。


文王上面有一个贤父,所以能够非常完整地学习到历代的祖先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爱民护生的遗教。然后下面又有一个孝子,可以很有作为地来继承文王以及前面几代的、这么优秀的、有仁德的祖先的遗志啊!所以父为他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子替他作了很好的发挥,都是孝的最大最大的极至、极则了。这个可以说德性最大的,生成是最全的,所以以历史上的人物来说,就这个文王,上面这么正,下面也是这么正,他本身更是正,正得无话可说,都是护持天下生民的生生之义、生成之功的人,所以上面的人没有忤逆他的志,下面的人没有忤逆他的志,而且都能够在同一条非常有意义的道路上,真正无忧的人,我看只有这个文王啊!


为什么无忧的人只有文王,我举个例子各位应该听得懂。譬如说以尧舜的德,那么的博厚,而他们的儿子不肖,没有办法继承他的志,不能够像文王有一个武王一般,没有办法。然后,以舜跟禹的德,他们两个的父亲呢,儿子这么贤良,没有办法让父亲改变得变成非常贤良,一点也没办法,给他做个好开端,也没。所以我们就知道说,虽是一个大德,而能够得天德之全,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而独独这个文王得天德之全,上面也正,而且好几代;下面也正;然后本身更是非常有丰厚的德性,这是非常不简单的。所以说,无忧者其惟文王


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文王的儿子武王,“缵”就是继承,继承了文王的祖父叫做太王、文王的父亲叫做王季,还有文王他的父亲、文王本身,他们要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那种志向,然后“壹戎衣而有天下”,然后不得已,揭竿而起,就伐纣,打仗,而有他这个天子的地位。


身不失天下之显名;然后他虽然去征诛,虽然去伐纣,伐他的天子,可是伐完之后,他不得已的,然后八百诸侯共襄盛举,他的声名洋溢,没有人因为他去伐他的君而指责他,每一个人都歌颂他,因为那个纣已经不像个君了!


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这个就是前面讲的,位、然后名、然后禄,富有四海就是禄。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个就是他的寿。他的周家的命脉得以不断地绵延。


所以我们看到这里呢,武王他也得到了位、禄、名、寿。这个是讲武王的孝,继先祖之志,然后把福泽加于百姓。这个天道对于这种德性非常深厚的人啊,就报给他全德。所有的好处,位、禄、名、寿通通都给他,这就是呼应前一章所说的: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那舜也得到了,然后武王也得到了。


前一节以舜其大孝而受命,这一节讲周朝的武王也是以孝同受天命,然后享福祚绵延。


周家的始祖叫后稷,教百姓稼穑,有没有?怎么样耕种、做农作物等等。然后再传下来到公刘,公刘也是个非常贤明的良君。然后传到太王,民心已经归向周家了。然后王季也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到文王的时候更是天纵睿智,他这个人非常非常的仁爱仁厚,视民如伤,所以这个天下有三分之二的时候,他还是甘愿称臣,所以他的德性我们就可知一斑啊!然后而武王继承父志,然后为了救民为了安天下,不得已他就揭竿而起去伐纣,以臣伐君之嫌,他也不避的,到孟津之会的时候,诸侯来了,总共有八百诸侯,所以可见得说天下的心归向于周、归向于文王,而不是为了武王,因为武王那时候名不见经传,所以父子都至德,而武王他的受天命那是其来有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天并没有把位、禄、名、寿报给文王,而他的祖脉传下来都这么样的贤良,它必定要报给一个人,然后武王伐纣之后,这些福汲集在他的一身。


这种例子在古来是很少的。因为以这个舜来说,父亲非常的顽固,母亲是嚣张跋扈的,而他的这个兄弟非常得傲慢,然后舜以他的德性,在这么样艰困的环境下,他可以从平民到天子;那以文王父贤子孝,他最后做西伯并没有把纣给叛变了,然后他的大德没有受报,可是天对大德是没有不报的,所以就把这个福禄,就报在武王的身上。


这个都是以舜的例子也好,武王的例子也好,都在讲这个孝的德,是天道所重。这个孝的德,就是怎么样把“中庸”这两个字不容易懂,但是你怎么样落实在生活中,让它是看得到的一个德性,对人类、对自己会有很好的益处,从哪里开始呢?就从孝这个字开始做起。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这个武王末就是武王在驾崩以前,他当天子的最后时刻叫做武王末。那个时候成王还很小很小,如果没有周公来辅佐他的话,那天下会再度地动乱,所以受命给周公,要不然的话,好不容易从王季、文王下来,这么样深厚的根基最后会毁于一旦,所以武王就交代给周公,叫受命周公


然后呢,追王太王、王季,追王就是追封的意思,追封这个王的头衔,给谁呢?给太王、王季。周公定礼啊,尊王季、太王为王。


然后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就是往前追,太王、王季都以天子之礼来祭祀他。这个就是周公定了礼来敬他的先人,并且借定这个礼,来教给天下所有的子民,要怎么样尊敬他的先人、怎么样来尽他的大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AA肖景峥OK敬天爱人

    感恩张老师助我破迷开悟,长养智慧,与父母连接。

  • 听友194404652

    感恩讲师!字字句句都能感受到您真诚的心意。🙏🙏🙏

  • 吉平2010

    孝亲原来这么重要,德性的根本在此。

  • 林容_xe

    天道至公!以德改命,是根本之法。提醒自己,好好做人,成人成已!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0713

  • 鱼莲_4c

    感恩张讲师🙏🙏🙏

  • yIJ2024

    🌹🌹🌹🌹🌹🌹

  • pearl000

    君子的努力是修其德来努力的,做正当的事,给予社会正面的贡献,用这个方式来努力。

  • 三渡渡人渡己

    大德者必得其禄 必得其位

  • 比岭

    看着原文听讲解更容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