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道在身中是什么模样?

6.道在身中是什么模样?

00:00
23:37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至善至美耶,是怎样的至善至美呢?为什么人们失去它已经很久了呢?道一直在你身中,你一点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这是为什么呢?中庸说这就好比我们的饮食,你吃各种的调味料太久了,而早就忘了什么是真正的菜根香。你想尝尝身中本性那质朴清净的原味,那天然纯正的原貌吗?本期的讲解不容错过哦...


第三章  中庸其至矣乎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道之不行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  道其不行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  舜其大知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下一章:中庸其至矣乎。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说这个中庸啊,是至善至美的。中庸就是中和,它乃是天下一切美事的大本,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心性的实相是成就一切德性的根本;气机的实相是造就心性能够成长、能够生生不息的根本。


从修行而言,成道成佛、作祖证真都是以它为本。所以说,中庸其至矣乎,它的功用实在是太大太大。从小的地方说,只是为人处世得到人事的和乐;从大的地方说,则治天下,出世、入世、治世、修行、证祖成真都是根据中庸而来。


民鲜能久矣,而一般的人失去了这个中庸的本能,已经很久很久。所以任何的德性,如果没有中庸的话,他的德不成德,他的道不成道。因为什么呢?因为他失去他的生生的本性,丧掉他的真宰。像仁义虽美,一定要依中庸而行,才叫仁义。否则,失去了中庸,叫做假仁假义,叫做义袭。成德达道,离开了中庸也不成,所以中庸是万德之本,万德之所由始。这个就是中庸 “其至矣乎它重要的地方。


现在的人都知道仁义很美,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样依乎中庸,所以这个仁义,对于这一般的人不会产生任何好处。这个道理就像是走一条路,不由正路,那你虽然是脚步很快,可是这样有什么益处?这益处并不大。离开他要去的地方就更远了,因为他失去他中的体,生生不息的这个体,虽然有一点点成就,往后以后还会再受其害,所以中庸之道至大至美。而一般的人对于这个中庸之道,误会呢也很久很久了,所以民鲜能久矣


那么这么平实而切身,这么根本的学问却已经失传很久很久了。原因在哪?就在以下这几章所要谈的一些众生的毛病。


我们看第四章,道之不行。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这个知念智,是智者。说这个道,为什么失传?为什么推不开?我知道,因为智者超过了,而愚者呢赶不上。


怎么样叫做知者过之?智者跟愚者过与不及,或者尚玄好奇的、或者玩弄激动的情感的、或者错失了日常安宁的气机实相的,这些聪明人玩过头,太聪明了。愚者不及,一个愚昧的人,也许他唯物,也许他唯心,也许他往外,他忽略感受,他完全不知道自身中时时刻刻有着充沛的气机在主宰着他一切,浑浑噩噩就这样子过一生,叫做知者过之,愚者不及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贤者是聪明的人,好比现在的这个科技时代,迷信科学反而不知道有鬼神性理的存在,不知道无形还有些性理在。不肖者不及也”,好比迷信鬼神、迷信神通,反而也会忽略了一些他的自身中、他在日常中,应该要去克尽的日用伦常,这个就是所谓不肖者不及也


以上这两段,说智者、愚者,说贤者、不肖者,大体上都是说,这个大道或者明或者暗,都是人造成的。人怎么造成?不是过就是不及,就是不能刚好切中在本性的中庸的实相上。那为什么说这个是人的责任?因为道在宇宙间无时不在,它无处不存,所以道其实没有所谓的明或暗的问题,明跟暗是因为人对于道有所体见,跟没有所体见的问题,你看得到它,你去落实它,那道就明了。你看不到它,然后你不落实它,这个道就暗了。所以人可以明道,道就明了。过与不及的时候,这个道就暗了。而道本身并没有明暗,明暗是在于人。


所以说道的明暗责任在谁?是在于人。在上古,圣人在世的时候,一个圣人明道,然后又有一个明君的位置可以做,天下的人把他举为明君,那么天下的人就听从他。所以,一人明道,天下都明道。到了这个世纪慢慢地进行,到了这个春秋战国以来小人在位,然后,他的治理国家,完全不按先王之法,他的教化,也不按先王之教,所以举国的道,都完全沉溺了。


然后有一些少数几个,这个洁己之士,非常爱他的这个气节,爱他的这个名誉的人,他没有位置,然后一个人潜遁山林里面,他把那个道背在身上,可是这个道就在深山穷谷里面奄奄一息,也没有办法得以弘扬。


然后有一些奋起之秀,他虽然是没有能够有位置做,没有能够当达官贵人,可是他奉行忠恕以行,以仁义为首,然后游行于四海,去演他的教,把仁义之教把它演化给众生看。他在困顿的时候、患难的时候演患难的教,患难的中庸演给众生看。在他富贵的时候,演富贵的教,演给众生看。所以这个人随他的生所至的地方,他的道呢就明到那里。


所以世上一直有这样的人在世,所以道虽然不能够真正的大明,但是也不至于全废。一直都有昏君在世,也一直也曾经有圣人在世;一直有一些小人在作弄乱世,一直也有一些洁身自好的人,能够延续这个道,苟延残喘的命脉。有一些人会肩负起这些救天下的职志,奋起之秀,然后顺天道,然后来教人世,这个就是教之所为本。就是古代很多很多的私塾,立了很多的教化,希望把这个大道的体用,把它给阐明,在静的时候怎么用?在动的时候怎么样去持守?这个就是古圣先贤他一贯的心机。


所以道的推行是由于人的落实,人能够落实这个道,然后推行起来,让每个人都能够落实这个道的时候,这个道就能够非常地昌盛。所以道要明也好,要暗也好,是人所造成的。所以《孟子》里面不是有这样话吗?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人要去弘扬道,道本来天天都在的、无处不在的。明跟暗是谁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所以说起来,道不能弘扬,那不是人的过错吗?人不能够见道,叫做不明,人不能够落实道,叫做不智。人不能够弘扬道,叫做不仁,这些都是过与不及的过错。就是前文所说,这个智者、愚者、贤者、不肖者的过错。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些过错?因为不是过了头,就是赶不上。


道以中庸而明,人能够中庸的话,就能够弘道。其过与不及,就不能够明道,过与不及,连道都不能明,哪还能够弘什么道?所以为什么中庸这么重要?因为道的明不明啊,就攸关于中庸能不能落实。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这个道呢,说起来很简单,就尽你一身之性,说起来不是什么难的事情,因为就在你身上而已嘛。而我们人对一身之性视若无睹,这是为什么?一点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就像每一个人都有口舌都可以吃、可以喝,可是我们却很难去吃到那个食物真正的味道,为什么?因为每一道菜呢,都加了很重很重的调味料,所以你有可能吃了一辈子,不知道那个菜在未加调味料之前清真的那个味道,那个清净的菜根香到底是什么原味。


那么观照你的心性也是一样,你很习惯地在这个气机上,一有气机动荡,都是加上好恶、加上分别,那个就像在菜里面一有菜端上来,都是加调味料,所以永远你都不能够知道你身中的气机的实相的真正的滋味是什么?那个实相为什么有解脱自在的滋味?你尝不到,为什么?因为每一道菜端上来有气机一动,端上来的时候,你已经不知不觉在上面通通是分别的知见,通通都是贪嗔的好恶。


这个是孔夫子在感叹道为什么推行不开啊?啊!我知道了,不是过头就是不及。为什么他们过头、不及?因为就像饮食一样,你未曾吃过真正菜根香,你所吃到的都是酱油、盐巴跟辣椒,你所吃到的都是调味料,是浓浓的油,沙拉,你吃的不是清净的菜根香。


这是在暗示,返观我们一身的气机、返观我们的本性,返观我们自身的道也是一样。为什么你找不到道?因为你现在都是自我在身中创造无尽的调味料,当你把那些调味料都放下,定着心神,看它本来天然纯真的样貌的时候,你渐渐重新地就能够再品尝到它原始的原味。


下一章:道其不行。子曰:道其不行矣夫。说这个道,恐怕推不开吧,这个道这么平淡无味,这个世上充满着智、愚、贤、不肖,不是太过就是不及,难怪这个真道很少人问津,不止少人问津,真道还被以为是很低俗或怪异的东西,在这个《道德经》里面不是有这么一小段,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说正道让你看得很奇怪,好的道让你看得像妖魔一样。因为跟你的所好所求都不同,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人们迷于这些太重太重的调味料,那不是很久以来的事情了吗?现在有一个清清淡淡的菜端上来,你说这太奇怪了吧?这太难吃了吧?有没有?这是什么菜?你也敢端上来吗?圣人端的就是那一盘非常质朴原味的菜。我们却把它看得呢非常的奇怪。


这一句也是在感叹中庸以及这个道会失传的原因!罪过在于人。人如果不知返观过与不及,那永远没有办法把这个自身的道找出来,永远没有办法把道,再度地弘扬开来。


下一段:舜其大知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問而好察尔言;说舜非常非常大的智慧,而他非常大的智慧,看起来其实是笨笨的,因为他问的问题,都是一些很平易的、很切身的、很日常的,叫做尔言。尔就是切近的,平易的也是切近的,日常的也是切近的,在自身里面的也是切近的,你的性命也是切近的,叫做好问而好察尔言


反过来说,他不问玄奇的、高远的,不问的。就是问我在日常就用得到的,我会去问肯定是用得到的。刚刚已经讲过,君子学道是为了什么?为了用,你要记得这个事情。君子行道是为了什么?为了德。去行,就是能够累积德。去学就是他以后能够用。舜的大智慧就在于他所问的都是能用的,有用的,而不是没用的。


你有没有发现常常我们问一些没用的东西,你问我说:西方三圣住的地方在哪里?这样对你有没有用?没用。你说西方三圣旁边还有什么人?这样对你有用吗?也没用啊,对吧?舜的大智慧啊不问这一些没用的,反而他所问的都是非常平易的、切身的。


一个人有智慧就明理,明理就不会被那些没用的东西所迷惑。可是这个“知”智慧的智,之所以称为智,它不是因为它很取巧,或是因为它有异于常人的诡谋。智慧之所以称谓智,是因为它有所本。什么叫有所本?不失于性道的本体叫做有所本。所想的、所计划的、所谋略的,都不失于性道的本体,不违背性道生生之义的,不扭曲你的本性,不扭曲你的心性,不造作你里面的气机,不会损及你的生生之义,因为你依于这个本、不离开这个本。所以我们说这个人真是很有智慧,对不对?


如果你一个人虽然很聪明,可是做的事情都杀伤你自己的生生之义,杀伤别人的生生之义,那我们这个知还称为什么知?是不是?所以知有两种,两个范围,一个是天道,一个是人道。那天道在哪?天道在于你的性。人道在哪?人道在于应对的方式、方法。这两者呢,如果能够相因相成,那这个就是圣人的智慧,也不外乎是如此而已。于内圆满他的性道,于外成己成物,应对进退有方。那也不外乎是如此而已。圣贤,翻翻古书,所有圣贤下来,不都是这样吗?


这两者如果失去一个,它的智慧就不圆满。好比说你只顾天道,只顾你的心性,却不知道怎么样落实日常生活?你不知道君臣的义怎么样演啊?你不知道朋友的信怎么演?父慈子孝怎么样演这一出戏?怎么样跟不同角色的人相处啊,那这个只得到一半,五十分,不圆满。如果你只会人道而忘了天性?那么你人间是个好人,可是,六道轮回难免啊。所以这个也不圆满。所以智慧就是大概这两个方向。


所以中庸之,中庸的,什么样是中庸的?察乎天理明乎性命这是属于出世法的。然后还要携于众情,以宜于事制。就是对于众人的七情、众生的需求,你要了解,事情什么时候该推展、什么时候该节制,你要了解。这个是入世跟治世的方向。所以中庸之知不外乎是出世法、入世法、治世法的这个范围内。而真正的大智若愚,他不因为自己很智慧,然后看不起别人,他不会让他的智慧超过中庸,过与不及嘛,都是一样的病。不让他超过这个实相,扭曲了心性的本真,这个就是舜之所以称为大知的所在。


而现在自认为大智的人跟舜是不同的,舜的大智看起来是笨的,那种才叫做大智。现在的大智的人看起来真的是很聪明,那种智慧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不让他过乎中庸;不让他它扭曲实相;不让他违背内在的这个一丁点的生生之义,若有违背,都不叫做大知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什么叫隐恶扬善?“隐恶”是抑制私我的情欲而去行仁,叫做“隐恶”。“扬善”是尽我的性、尽我的道,而去行仁行义,便是隐恶而扬善


这个善恶虽然是对待的,但是善跟本性比较近。所以《易经》不是这么说嘛,继之者善也,说要把你跟道之间啊,要能够让你把它拉成一条线,让你慢慢能够爬得上去,那个楼梯就是善。继之者善也,给你一把楼梯,道那么远怎么上去?给你一把楼梯,就是善。由善而接近性,由性而成道。所以隐恶而扬善就是一把楼梯。最后要终于无善无恶的天性,这个才是隐恶而扬善的目的。后面就讲执其两端用其中,“用其中”的那个‘中’,就是无善无恶的天性。


现在讲执其两端执两用中这个话,在中华文化里面算博大精深的话之一,讲执中精一这个也是博大精深的话之一,执两用中,什么叫做执?执就是抓在手上去运用而不过,运用而不造成伤害,运用在该运用的限度内,就叫做


就好像我们开车的时候手抓着方向盘,就是执。这个执,不是执着的执,是吉意而不是凶意。什么叫两端?体用叫两端,有常道有权变,这个也叫两端,有善有恶叫两端,凡属对待的都叫两端。


那抓着这两端什么意思?就像一个中医师,他后面柜台上有很多药,然后来把脉的人他把一把,他就用这个药来治一治,治一治发现过了头,赶快用另外的药再来救一救,有没有?就像我们握的方向盘一样,一会左一会右,你为了是什么?为了是把车子开在安全的道路上。这是两端,方向盘转左这一端,转右是一端,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要把车子开到悬崖下,而是为了要让车子平安。那治病的人用这个药用那个药一直调,为了是什么?把我们的身体调到健康的这条道路上。


这个也很像开车的时候油门和刹车,目的都是要让你安全,而能够达到你要去的地方。那举个例子来说,一般社会上赏善伐恶,这个就是执其两端。这个大道,本着大道的体跟用,而来立一个它的对立的法,这个法不是要让它离开道体,而是要让它回复于道体,所有的对待的法,都叫做两端。


用其中于民这个,前面讲了有所主宰,然后成其用,那种用才是一种智慧。好比这个仁是体,而智就是它的用,那个智必须依于仁,智是末端嘛,要以仁为体,这个智才叫做智。所以用其中于民的用,是给谁用?是给仁来用的,给性来用的,给道来用的。这个虽然属于智,因为它给仁来用,所以它还是属于仁。所以如果失去仁这个本体,失去性这个本体,那种用都不叫做用,那种智都不叫做智。不失去它的体的用,才叫做用。


所以用其中于民的用,不失去它的生生之义的本体,用其中的中,中就是生之全德,也就是仁,也就是性。在这个贪嗔之间,以实相的心法来志持啊;在善恶之间以赏善伐恶来治理。这两端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使人人都能负起生生不息的种性,所以叫做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就好像这个大舜,是个良医,抓着一大把的草药,一下子用这把、一下子用那把来治病人,一下子用这个法、一下子用那个法,当过了头就该使这边这个法,当这边过了头就开始用那一边的那个法。就像在驾车一样,让百姓悠游在自在的、天然的、朴实的本真上,这个就是大舜之所以大智的地方,用最切身的东西,用最不离本体的应用,用最简单的两端,然后让百姓都能够得到生生之义。而儒家里面的《诗》、《书》、《易》、《礼》、《乐》、《春秋》,就是不离本体的应用,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工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71082024

    在所有讲经典中应该是讲的最好的我很喜欢听,

  • 听友69014864

    里面有很多值得商榷地方,恐误人子弟

    润物细无声_k2 回复 @听友69014864: 怎么会会误人子弟?国学经典的解释本来就没有唯一标准答案,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解释,你很难说谁对谁错,关键是这种解释能不能讲得通,有没有道理,对你自己有没有用处。我们学习国学本来就是博采众家之长,要有包容心,这叫君子和而不同,如果你能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对这个经典的理解就可以说较为深刻了。

  • 6_8c4ib8

    讲的非常有深度,为古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真感恩老师,

  • 润物细无声_k2

    国学经典的解释本来就没有唯一标准答案,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解释,你很难说谁对谁错,关键是这种解释能不能讲得通,有没有道理,对你自己有没有用处。我们学习国学本来就是博采众家之长,要有包容心,这叫君子和而不同,如果你能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对这个经典的理解就可以说较为深刻了。

  • 听友227966479

    我喜欢中庸,简短意深。爱听张大师讲解,让我爱上经典。修道最上乘。

  • pearl000

    道其实没有所谓的明或暗的问题,明跟暗是因为人对于道有所体见,跟没有所体见的问题,你看得到它,你去落实它,那道就明了。你看不到它,然后你不落实它,这个道就暗了。

  • 本力门店管理

    讲得好极了,如醍醐灌顶

  • 志方_vc

    大智慧啊

  • 邢wenhua

    ​中庸是至善至美的。 心性的实相是成就一切的德性的根本;气机的实相是造就心性能够成长,生生不息的根本。

  • 邢wenhua

    舜的大智看起来是笨的,那种才叫做大智。 现在大智的人看起来真的是很聪明,那种智慧不是真智慧。 真智慧不让它过乎中庸,不让它扭曲实相;不让他违背内在的这个一丁点的生生之义,若有违背都不叫做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