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作序推荐。是什么让人的命运自出生起就被禁锢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城中?
精华笔记
《地下城》讲述了生活在印度孟买贫民窟里的小人物的故事。作者是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凯瑟琳·布,她花了三年的时间深入贫民窟安纳瓦迪,完成了本书,不仅展示了贫民窟中的真实生活,也记录了一桩离奇命案的全过程,揭开了生活残酷的真相:贫民窟,仿佛一个地下城,贪腐和不公遮蔽了人们对改变命运的希望。
一、关于安纳瓦迪:
安纳瓦迪坐落在金融中心孟买的西郊,这里有300多间歪歪倒倒的小屋子,住进了3000多贫穷的农村移民,大部分人靠捡垃圾为生。
二、安纳瓦迪两个贫民家庭的故事:
故事一:希望通过劳动致富的阿布杜一家
他们是这个贫民窟里生意最好的垃圾交易商。垃圾生意不仅让一家吃饱了饭,他们还存了点钱,成为贫民窟里的富裕阶层。阿布杜的理想是努力工作,攒钱买块地建造自己的房子,逃离贫民窟。
可是,2008年7月17日发生的一桩命案让阿布杜一家的理想彻底破灭。事情很简单,他们家和邻居独腿婆子发生争吵,独腿婆子回家后自焚受伤,后因感染而死。
警察、政府官员甚至邻居,都因眼红阿布杜一家的小小积蓄,纷纷通过做关押、殴打、做伪证等手段,敲诈这家人,官司拖拉了一年。最后法庭还了阿布杜一家清白,但漫长的官司也让这家人重新回到了一穷二白的境地,搬离贫民窟的梦想彻底破灭。
故事二:阿莎的故事
阿莎的理想是通过从政,变成有头有脸的女人。
一方面,她卖力地帮所在地区的市政代表进行政务活动,比如为其争取选票,协助处理地区琐事,她不问事情的是非曲直,只要是市政代表需要的,她就积极地去做。频繁地参与政务活动,也让阿莎学会了怎么利用权力捞油水。
另一方面,阿莎也在贫民窟积极运作,为自己积累群众基础。她热心地为邻居们做老娘舅,与此同时,继续为自己捞好处。
例子:她在贫民窟张罗了一个妇女互助组织,这个计划原来是政府用来鼓励有财务困难的妇女,把积蓄凑在一起,在需要时为彼此提供低息贷款。但是在阿莎的领导下,这个互助组织成了高利贷机构,她们凑起来钱,放高利贷给被她们排除在组织之外的更穷的妇女,自己从中赚利息钱。
2009年,阿莎的政治靠山因为腐败被解除了职务,阿莎在政界失去了依靠。接着,贫民窟的人们也看出了她在邻居间捞好处的真面目,也开始对她厌恶起来。最后,阿莎的梦想也破灭了。
其实安纳瓦迪的每个人,都曾有过或大或小的梦想,希望摆脱贫民窟的命运。但是在这样一个贪腐和不公无处不在的社会里,梦想在强大的现实面前一个个破碎。
三、 安纳瓦迪的问题出在哪里?
1. 经济原因:
内因:印度经济近年来高度发展,导致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但城市准备不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比如供水、卫生、教育、治安和司法都跟不上,所以产生了大量贫民窟。
外因: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波动。2008年开始,全球金融危机对印度的影响开始全面显现了,安纳瓦迪等贫民窟也受到了影响。大环境衰退了,垃圾生意也跟着一落千丈,价格大跌。贫民窟的生活难上加难。
2. 政府管理:
印度政府在管理方面比较弱势,无处不在的贪腐,尤其是基层无处不在的小贪腐,让城市治理变得困难、效率低下。印度中央监察委员会2005年发布的反腐败指导手册则认为,政府的很多扶贫政策都因腐败而效果大打折扣。
例子:为了打造一个更加现代的孟买,当地政府在考虑将贫民窟夷为平地,但是这个计划却成为了一些有钱人的发财机会。他们趁机收购贫民窟的棚屋,并伪造法律文件证明自己是贫民窟的长久居民,有资格获得拆迁户公寓。更多的贪污丑闻也频频传来,比如犯罪集团成了主要的项目参与者,承包商拿着工人的工资逃之夭夭等等。
在书的最后,作者凯瑟琳·布写道,在贪腐当道的地方,疲惫的民众彼此竞争,去争夺一些微薄的东西,在这些地方,想当个好人已经变得很难。
作者:[美]凯瑟琳·布
解读:舍丽尔
解读者简介:媒体人
播音:非比
策划编辑:李雪清
《地下城》一书把贪腐和不公的社会丑恶面目生动揭示出来。当政府和社会都问题重重的时候,底层的人民就如同蝼蚁一样卑微地活着,仅仅是活着都很难,更不用说好好生活。更可悲的是,部分人思想局限,他们只知道跟身边的人争夺资源、对眼前的利益趋之若鹜,而在此过程中,自己成了“棋子”甚至牺牲品都不自知。在痛心于书中的社会现实的同时,对本书作者凯瑟琳•布致以崇高敬意。她深入贫民窟安纳瓦迪的勇气让人佩服,三年的努力足以看得出她的毅力和高尚的情怀。最后想说,生活在现在的中国真的是件幸福的事。
涂玉芳 回复 @听友51076874: 是的呢,眼光放长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印度政府是不是说作者抹黑印度了?
听后,深深静默了! 五十岁的我痛苦的, 又重新了十岁到四十的生活, 这书复活了那三十年。
腐败在我们这里才叫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盖茨推荐的书基本都符合我的口味,记得第一本是《世界是平的》。 阶级的固化和贪腐使得想要脱贫的人难以走出困境,即使你似乎触碰到了那个边缘,也可能一不小心便又坠入深渊。贫困也放大了人们内心的恶,故事的主角们未必是最苦难的那群人,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被人忌妒。就像作者所说:在贪腐当道的地方,疲惫的民众彼此竞争去争夺一些微薄的东西,在这些地方想当个好人,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有些事情是系统问题,所以比尔盖茨也解决不了,不是单纯钱的问题。
这是一个记者凯瑟琳·布写的,关于孟买机场附近的一个贫民窟安纳瓦迪的纪实文学。是一本“看苦思甜”的书。①突破阶层藩篱特别困难。希望通过劳动致富的阿布杜一家、希望通过从政来改善地位的阿莎,最终都没有实现自己目标。②贫穷不是道德产生的土壤。俗话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贫穷的人并不是同病相怜、相互帮助,很有可能相互伤害。独腿婆子对阿布杜家的伤害,阿莎对贫民窟的盘剥,都是很好的例子。③腐败损害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腐败对道德空间的伤害远远超过对经济增长的伤害。书中的那些警察、官员一方面高高在上,一方面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甚至残忍,哪怕别人明天揭不开锅了,今天也要敲诈一把米。
风居住的街道_4k 回复 @CQYD: 印度政府都这么腐败的吗
《贫穷的本质》对这些有比较全面的解答,不要站在上帝视角说别人如何。他们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能力改变。
暗无天日的生活,无边的绝望。还是中国好
是不是看完这本书就会更加郁闷?
如何摆脱贫困,不仅仅是自身的努力,还有社会大背景,比如阿布杜一家,一场莫须有的官司就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梦想。 无论再怎么努力,梦想都不可能实现,甚至情况都不会变得好一点时,人就会逐渐变得麻木,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日工,干一天活拿一天的钱,直到钱花完了再去找工作,没有希望的活着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潇夏o半城烟沙 回复 @生如夏花_i97: 最后一句话,戳种了多少人的心。没有希望的活着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