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这封信是咸丰六年二月初八日曾国藩自江西南康军营写给湖南湘乡老家的儿子曾纪泽的。曾国藩共有三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叫曾纪第,早年夭折。另外两个儿子分别是曾纪泽和曾纪鸿。曾纪泽是曾国藩的第二个儿子,他出生于鸦片战争的前一年(1839年),1890年去世,曾出任驻英、法大臣,并曾兼任驻俄大使。曾纪泽是清代著名外交家,曾通过外交活动成功为清廷收回伊犁地区。他既受到过良好的传统教育,精通诗文书画,又在出使欧洲期间,深入了解了西欧各国的历史与国情,是晚清时期为数不多的能够学兼中西的人物。
曾国藩写给曾纪泽的这封信附在写给弟弟们的信的后面。此时,曾纪泽刚刚新婚不久,曾国藩怕他婚后耽于享乐,荒废学业,因此特意写信给他,敦促他婚礼后抓紧外出求学,信中不忘提醒儿子在岳家要谨守规矩,同时信中还重点谈及了自己对儿媳的期望与要求。
附告纪泽:
纪泽娶妻太早,儒家经典都还没有读完。咱们家往上追溯的话,钟太夫人嫁过来的时候,咱们的父亲也是刚刚十八岁,然而常常在外求学,没有耽搁很久。纪泽要能够学习家里的长辈,光大他们的精神,也最好抓紧外出求学,不要在家虚度光阴。
听说贺夫人读书广博,熟读经史,十分了解礼节法度。纪泽到了岳父家里,要少说话、多沉默,一言一行都要按着规矩来。那些应该做到的礼节,最好详细的问清楚,自己私下里好好熟悉,不要临时慌张,让岳母嘲笑。少庚这个人,你要以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此外,如果见到各家的同辈人,一定要格外的谦虚谨慎,对待他们的礼节要像对待尊敬的长辈一般。
新媳妇刚进门的时候,要教会她勤俭持家,一方面要能织布缝衣,另一方面要能够下厨房准备酒菜,这两方面,是为人妻最重要的两个职责。孝敬的对待长辈,温和的对待同辈,这两个点,是妇女最重要的两个品德,只是以上这些需要耳濡目染的去改变他,不能一蹴而就。她属于富贵人家的子女,不懂得劳动的艰辛,宜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其逐渐改变,若让她突然一下子改变生活习惯,恐怕难以坚持、取得长久的效果
解读 在曾国藩看来,读书、修身应在成家立业之前,因此他认为子女不应该结婚太早。尽管儿子已经结婚,但他依然认为儿子应以读书问学为重,不应该长期呆在家中,而应该外出求学,增长知识。勤俭、和睦,在曾国藩看来,是家庭兴旺的根本。故而曾国藩希望儿媳进门之后能够学会勤俭持家,在料理好家务的基础上,孝敬的对待长辈,温和的对待同辈。这些期望,曾国藩并没有以家长的态度强制要求,他十分清楚一个人生活习惯是无法突然改变的,因此期望纪泽以及家人们潜移默化、逐渐改变儿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种开明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提几个小建议,首先感谢播音员精彩讲解,声音特别好听,也讲解的很生动。遗憾的事,如果能把这么多家信,年份顺序整理好,在来讲解那就更加完美。就不会出现 一下咸丰年 一下又道光年 又变回同治年 因为随着主人翁年龄阅历越来越多,所说所做所想,深度广度更加不一样,同时也能让听者更加能理解其中意义。还有个问题这封家书信,很早前已经讲过了。个人建议,不喜勿喷。谢谢!
INTJ999 回复 @NEILVHD: 说的非常好!之前我也留言提过这个建议。
这封确实是已经讲过的了。
曾纪泽的结局最后是什么样的
1856年 写给儿子曾纪泽(此时曾纪泽新婚不久) 曾国藩共有9个孩子,三个儿子 老大曾纪第早年夭折 另外两个儿子是增纪 泽,增纪鸿 曾纪泽是第二个儿子。出生于鸦片战争前一年1839年 1890年去世 曾出任驻英法大臣并兼任驻俄大使 曾通过外交活动为清庭收回伊犁。
还是逃不了时代的烙印,毕竟代表的是三纲五常的传统封建儒家思想,这一点我是很不同意的,新时代中,所有的东西都不是谁应该,应该是两个人共同来做,这样才会有一起活动的乐趣~也能很好的增进感情。没有谁必须做,也没有谁不该做~不过太早的婚姻基本上最后都会是game over的吧……在心理,生理,财务都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成了家,基本不会太好~新时代里,去粗取精,结合新旧思想才是完美~
问疾济急 回复 @追风筝的蚊子_24: 系统的学习下中国传统文化,因个人学习经历的差异,我建议这种个人的片面认识和感悟不要发表出来。自己说说没事,误导他人问题就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