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普通人也能写好诗:《咏雪》唐 张打油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波波老师让大家来猜一个谜语:“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说的是一种天气,谁能猜出来呢?
对了,就是形容下雪!
小朋友们,这首诗,比起咏鹅来,是不是更像想大白话?把人们常用的一些俗话巧妙地写入诗中,看似有点俗,往往被称为打油诗,为什么叫打油呢?不是那个是人会打油,而是他的名字叫张打油。
张打油生活在中唐时代,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有人说他是个小商贩,总之他不是一个诗人,是个无名小卒,但他也很厉害,他写的诗被称为“打油诗”,这可不是一般诗人的待遇。我们给大家讲讲怎么回事。
唐朝的人都喜欢写诗,好像什么人都能写。后来的读书人为了显得自己有学问,就喜欢用一些典故和文言,让人听不大懂。但张打油就喜欢写简单的诗,爱用一些俗语。但用的很恰当,让人拍案叫绝。写这样的诗,在文采飞扬的唐朝,的确是“别树一帜”,引人“注目”。张打油也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要知道,唐朝总计三百多年,出了几千个诗人,距离现在1300多年,能流传下来的唐诗4万多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不过千首,张打油这首诗的知名度排在很靠前,还形成了打油诗,说明他写的还是真不错。
张打油之所以闯出牌子,还有一段小故事: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庙里烧香,刚进大殿,便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大怒,立即命令左右,看谁在乱写乱画,重重治罪。这时有个部下告诉他:“您不用查,写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大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了。
张打油面对这样的情况倒也不慌张,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确爱写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么差诗来嘛。不信,我写一首您看。”
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便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谦让,张嘴就来:“百万贼兵困南阳,”那位大人一听,连说:“好气魄,起句便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接着说:“也无援救也无粮,”这位大人摸了摸胡子说:嗯,还不错,再念。”张打油有点得意了,一气呵成了念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这几句,与“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一个调子。果然露馅了,大家听了都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笑了,终于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扬名,“打油诗”的称谓也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打油诗有点俗,也简单,也许正因为这“俗和简单”,才被很多普通人喜欢。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和通俗性。但写好了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积累。
小朋友们,你们说,写诗不是件有趣的事情吗?
我们再来看他最有名的一首诗:《咏雪》:真的非常简单,我一念大家就知道意思,“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下雪了,四周一片白茫茫。远处的江上模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近处出了井是黑窟窿以外,其他都是白的。你看啊这黑狗也变成了白狗,白沟好像身上肿了一样。有意思吧。这首诗描写雪景,从远到近,从全貌到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都非常精彩。整首诗在写雪,却见不到一个“雪”字,高明吧。而且读了这首诗,人们都知道是下了大雪,形容十分贴切、生动、传神,还诙谐幽默,让人拍案叫绝。真是“好诗”。
我们再来读一遍?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