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新视界第一节:《易》学与阴阳学说
请有缘的朋友订阅本专辑,并把我精心制作的这档节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人听得到。
这次推出“《周易》新视界”节目,是用全新的视角,解读《周易》,回到殷商时代的时空,找回文王、周公在写卦辞、爻辞那一刻的真实,叙述中古时代形成的文王六十四卦的真实故事,以及卦辞、爻辞背后隐藏的历史背景及其文王“以小博大”的战略思维,这是真正的“易道”的精髓。希望喜欢《周易》这门大智慧的听众,能和我一起沿着这个新方向,感悟《周易》的历史真实。
在《周易》六十四卦正式开讲前,要先把几个重要的、概念性的知识点,给大家讲清楚。这一节先讲《易》学产生的历史过程。
《易》学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用阴阳符号记录天气的八卦符号,就是伏羲使用八卦符号代表宇宙中八种最大的、最基本的天体和天地间风雨雷电的现象。之后产生了重卦,也就是八卦两两重叠的六十四卦符号系统,这个六十四卦符号系统被应用在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循环往复的顺序记录,成为古代历法的重要工具,在古历法近三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了用卦象对应二十四节气的记录,这就是没有经文的六十四卦符号系统的应用阶段(包括历史上留下的六十四卦大圆图)。这个六十四卦符号系统,具备了与时空对应、并把宇宙间万事万物套入卦象中的特点,这就为这个系统模拟宇宙、天地的运行提供了可能。
接下来,就要追溯到“文王演周易”的历史大事件。从文王被囚羑里七年,开始推演六十四卦的爻变吉凶规律,并思考对抗殷商压迫的对策,形成六十四卦的卦辞,到《周易》六十四卦和六爻都附上了“辞”,就形成了那个时期存在的、附在六十四卦符号系统上的“古经文”,这还不是后代称为《易经》的书。只是六十四卦符号体系开始有了经文。
在这之后,武王伐纣,殷商灭亡,诞生了周朝,附有“古经文”的六十四卦符号系统,就被称为了《周易》。在《易》的应用中,就有了用《周易》来预测吉凶的《周易》预测术。因此,在先秦时代,《周易》被认为是用于占卜吉凶的卦书。这是《易》学在形成过程中经历过的、现实的历史。这个时期,以及到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周易》卦象中的爻变,以及本卦的卦、爻辞成为预测重大事件的卦占的依据。
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孔子出于对“道”的追求,开始孜孜不倦的研习《周易》。此时的孔子,五十四岁开始,在外漂泊,在各诸侯国国君间游说,想推行他的“克己复礼”学说,但四处碰壁。推行礼教的失败,让孔子开始认真研读《周易》了。通过长时间研读《周易》,晚年的孔子在哲学思想、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终于完成了被称为“十翼”的《易传》。这就是《易》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第三阶段(从符号系统的出现,到“古经文”,再到“传文”),也是“古经文”出现后的第二阶段(从“经”,到“传”)。
到了汉朝,汉武帝的时代,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废敕百家,独尊儒术”,才把儒家的经典称为“经”,在官员体系中设“五经博士”,此时起《易经》的名字才正式出现。汉朝开始,重视对孔子“传文”的研究和再注释,大量的著作、文章出现,形成了体系庞大的学问体系,这就是《易》学。若不计入伏羲氏创建符号系统的阶段,就把“古经文”的出现作为第一阶段,那么“经、传、学”就是《易》学形成的三阶段。
到清朝,康熙皇帝御纂《周易折中》,钦定宰相李光地领衔为总裁(参加的官员共五十人),在《周易折中》里,就有李光地对历代的儒者“以传附经”的各种版本《易》的看法。理解了李光地的观点,就容易理解台湾学者南怀瑾所说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易》,”的观点。历代儒者随意分割“传文”附在经文之后,并加上自己的再注释,就形成各种《易经》版本,说尽天下无穷无尽的事理,各人各有一理,让人无以适从。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无需读遍一千种《易》而让自己更迷糊。只要把李光地领衔总编纂的《周易折中》读几遍,就会对《易经》有清晰的理解。说到《周易折中》,就要提到山东大学的刘大钧教授。刘大钧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是我学习《周易》的启蒙老师,把他所整理、出版的《周易折中》推荐给大家,里面每节、每页都有刘大钧教授的评点,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如蒙亲授。
介绍完《易》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来看与《易》关系最为密切的中国古人留下的“阴阳学说”。
我们知道,《周易》中,主体是六十四卦。而“卦”由六行组成,每行只有两个符号的选择,不是“阳”就是“阴”。也就是说,《周易》是以三百八十四个阴阳爻(阳爻和阴爻各半)构成六十四个卦,组成了一个能包容宇宙万事万物的、完备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的主体内容由“阴阳”组成,如《说卦》所言:“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因此,阴阳变化就是《周易》立卦的依据,而“阴阳”则是卦的基本元素。
考察远古时代留下的资料,可以知道,阴阳理论在远古时代的早期是独立的,它的形成也是很朴素的。古人为了生存和身体感觉上的舒适,很早就发现了山的“阳面”和“阴面”,即山的南坡为阳,北坡为阴。这样的朴素知识可以让古人遵循“阴阳”的规律,得到太阳光照的温暖。古人在生活中不断的总结,思维的朝向最终都指向“阴阳”。应该说,中国古人在“阴阳”上的思维早于“八卦”的思维。而古人不断完善的“阴阳”理论,与之后出现的八卦符号体系结合后,最终才形成了蕴含阴阳学说的卦象系统。
于是,可以设想一下,在远古时代漫长的时间里,原始的、仅代表自然现象、气象记号的图画,一开始仅仅是古人朴素的、总结性的符号应用,仅仅是古人想用阴阳爻的图像符号来代表宇宙间一切事物的一个愿望和决定,而这个决定一旦开始,思维的脚步就再也停不下来,因为古代中国人在长时间里形成的阴阳学说早就等在那里了。从伏羲的“一画开天”到八卦融进完备的阴阳学说,就像触动了弓弩的机关,一发而不可收。这也就是《说卦》中讲到的“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于是《易》的核心思想就产生了,八卦学说与阴阳学说的文化源头合流了。这样,阴阳学说在《周易》的框架下,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应该说“阴阳”就是《周易》这本堪称中华文化源头活水的典籍赖以传世的核心基础理论,也是六十四卦的宇宙系统能有其完备性的基础,是卦象系统能包容宇宙间所有事物及其变化的最基本元素。
尽管八卦形成的开端是原始的,是灵机一动的念头,但是每当我们重新追溯八卦的形成及其与阴阳学说理论合流的过程,就可以很确定的说,没有“阴阳”学说和代表宇宙物质、及其相应的“形而上”理念的核心基本元素“阴阳”的融入,就不会出现六十四卦系统,也就不会有《周易》世代的薪火相传。《周易》文化的传承与阴阳学说的奥妙,是绝对相关联的。
还可以再思考一下,阴阳本是很基本的现象,那阴阳学说的奥妙为什么不会在国外出现,不会在中国这块土地之外,哪怕是在东方的印度出现呢?这就归功于伏羲氏创立八卦,历史上称之为:一画开天,文明肇启。正因为有了卦象系统的创立,在这个符号系统的框架下,阴阳学说的奥妙才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以《周易》为载体的“易道”才能存在。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学中说的道,即阴阳变化内含的规律性。孔子作《系辞》曰:“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里孔子说的乾坤,就是阳爻和阴爻,凡阳皆乾,凡阴皆坤。卦的六画,非阴即阳,故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在这里,也涉及到哲学范畴里的“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上就是无形,形而下为有形。
“无”为道,“有”为器。老子阐释“道”,讲的就是“道”无形,“道”可以生“有”。老子的“道”是万物之先的“道”,是严格意义上的“无”。
而《易》中之“道”,为天地,为阴阳,等同于“无”之“道”。阴阳本为气,有形,故,阴阳自身本不能称为道,属于器的范畴。但,易学中的“道”即为阴阳之理,不能脱离阴阳而存在,所以对于《易》学,“离了阴阳更无道。”天地絪缊,阴阳交合,而化生万物,这与“道”生“有”、化生万物是相通的。与佛教本以“空”为“道”,最终到六祖法师,创造性的发明“妙有”与“空”对应,是一样的道理。故,学习《周易》,道与器的辨析,是要过的第一道哲学关,过不了这关就会迷惑。
孔子《系辞》中写道:“《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这段话里的“周流六虚,”指的就是起卦过程,阴阳未定之时,爻的状态为“无阴无阳”,这样的状态就是“虚”的状态,起卦生出阴阳的变化,从初爻、二爻直到上爻,这就是“周流六虚”。
而从“无阴无阳”到六爻皆有阴有阳,恰恰是从“无”的状态变为“有”的状态,这种转变的完成,既实现了具体的卦的生成,又完成了具体的“道”的形成,这就是《易》的起卦过程“无阴无阳谓之道,有阴有阳方成道,”的道理。易“道”要和卦象、爻象相联系,故,易“道”区别于老子所说的万物之先的“道”。但,起卦过程也是一个“无”生有的过程。只是,《易》道,离不开阴阳,即离不开“器”,无器就没有道。且,《易》学的“道”,变动不居,唯变所适,与爻的阴阳变动联系在一起。任何一根爻的变动,生出新的卦象,形成新的“器”,都会相应配合新的“道”的出现。
《易》以“道”化生宇宙万物、万事,故长于变。故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故,“变”是《易》的精髓和灵魂所在,讲《易》,离不开讲变化的道,也就是阴阳变化的道。
《易》之所有,阴阳而已。凡阳皆乾,凡阴皆坤。故,极数之变,以定阴阳,周流六虚,画卦定位,阴阳成列,《易》之体立矣!
故,老子的“道”,为“无”,为“空”。而易“道”,为天地,为阴阳。易“道”,区别于老子所说的万物之先的“道”。是把阴阳变化与“道”结合,形成以“时空”为特色的“道”,即结合“器”之“道”,无器就没有道。《易》之“道”,依存于“阴阳”。故,《易》之所有,阴阳而已。
阴阳学说的精髓思想,是认为宇宙有两种最基本的元素,这两种元素体现出的是两股基本的原力,一正一反,正的为“阳力”,反的为“阴力”。
阳力也称为“复力”,阴力也称为“剥力”。这两股原力交替、消长,规范着宇宙物质世界的生存和发展过程,是万物生存发展规律的内在力量。“复力”使物质“由小生长到大”,“剥力”使物质“由大化为小”。这两种力的运行规律合称“阴阳”。
中国古人用卦象体系模拟宇宙自然的运行,创造了一个模拟宇宙自然运行、变化的智慧系统,其原理和思想,都来自于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造就了《易》学。而《易》学之道,弥纶天地、宇宙,与天地、宇宙合一,这也是古人把《易》学之“道”,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大“道”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因为中国文化、哲学的根本、核心问题就是探究“天人之际”。
最后做个总结,可以说,阴阳学说就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它阐述了古代中国人朴素的对立统一思想学说。“阴阳”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对中国人思维模式的形成影响极大。
阴阳学说,大致在黄帝的时代臻于完善和成熟。在阴阳学说中,太极的思想,阴阳互根、互含、互依、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思想,阴阳互生、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的思想,阴阳消长、阴息阳长、阳消阴长的思想,等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特有的智慧,也体现了阴阳学说的完备性及其无限的奥妙。
太极的含义,及辞的来源
“太极”一辞,除了见于《庄子·大宗师》,庄子用“太极”表示太空极高处的极限之外,就是孔子写《系辞》用了“太极”一辞,表示的意思却不是空间的含义,孔子用“太极”表示数的奇偶未定之时的本原的状态。
有了“太极”一辞,它的慨念很快就扩展到宇宙处在天地未分的状态。有的易学家认为,太极可以作为混沌未分的元气,也有易学家主张以太极为“无”。但,不论“太极”概念的扩展如何进行,有一点是肯定的,孔子写《系辞》,是用“太极”表示爻的阴阳未定的状态,是从极数之变,到数的奇偶得到确定,定阴阳的起始那一刻,此刻爻位为“虚”,无阴无阳。起卦中,这种无阴无阳的状态很快就被打破,生出阴阳,也就是《系辞》中说的“太极生两仪”。
因此,我们要明白,孔子用“太极”一辞,是用它代表爻位为“虚”、卦象为“无”的起卦过程的初始。反复读孔子的《易传》,我们会发现孔子把起卦的过程归结为:蓍、卦、义。孔子写道:“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这里“蓍”指起卦的道具,不专门特指“蓍草”,竹签、蓍草、铜钱等起卦的道具皆为“蓍”,“圆”为变化,“神”为莫测。
在太极图出现之后,特别是以阴阳鱼的图案为特点的太极图出现后,“太极”又有了新的说法,被用来代表宇宙万物存在的状态。
阴阳鱼的图案为特点的太极图,极大的启发了人们对阴阳二气的统一体的认识,阴阳作为对立面,统一在“太极”之中,阴阳相含,互推互动,存在于一个整体之中,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包容宇宙及万物,宇宙就是一个太极,宇宙产生之前也是太极,宇宙中有太极,万物皆为太极,物的内部又有太极,太极之中可以含有太极,有大太极,也有小太极。而阴阳二气共同被含在一个太极之中,才能相感相推,相互作用,这确实是宇宙万物存在形态的绝妙的表达。
到“太极”阴阳鱼所蕴含的阴阳学说思想出现后,阴阳学说又推进了一大步。阴阳学说的奥秘,在解析宇宙万物存在形式,及其规律上更加完美了。
这一节,我为大家讲解《易》学形成的全过程,阴阳学说,以及易“道”的特点。下一讲,讲《易》学与五行系统,都作为进入《文王周易》的知识铺垫。让大家轻松的走进《周易》,了解真实的《周易》。
谢谢大家的收听。
原创作品,版权保护,禁止盗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