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翻译版07】劳伦斯·萨默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82万
试听180

【英文翻译版07】劳伦斯·萨默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00:00
18:18

拯救经济的英雄


2008年,全球经济濒临崩溃。美国次贷危机迅速蔓延至其他领域,波及国外市场,全球经济或将重蹈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覆辙。


经济急需解药,急需英雄救其于水火之中。确实有位英雄带来了药方,他就是已故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翰·凯恩斯于1883年出生于英国剑桥。他亲身经历了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设法找到预防未来经济危机的办法。他的观点, 彻底改变了既有的经济理论,并使得政府获得了在危机时刻干预经济的权力。


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等多国领导人都借鉴了凯恩斯的思路。很大程度上,他们让全球经济幸免于难,而这要归功于凯恩斯。


凯恩斯相信人们有能力干预经济,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干预经济来让世界更加公平公正。


凯恩斯一直在寻求改进现状的方法,不过他并不想全盘颠覆,所以设法改变的只是出问题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纵观其生平,就能看到这位积极入世的知识分子带来的影响。


欢迎收听:100本改变你和世界的书,在这里我们为大家讲述改变世界的书籍。我是扎卡里·戴维斯。每一集,我都会和一位世界顶尖学者探讨某一本书带给世界的影响。在本集中,我们请到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萨默思,他曾任哈佛校长,也曾经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国家经济会议主任。萨默思教授将和我们分享对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的看法。



凯恩斯如何解开经济的神秘面纱?


凯恩斯的《通论》于1936年在英国出版,当时正值大萧条末期。凯恩斯的书挑战了传统的供求观点,以及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一贯看法。


所以我觉得凯恩斯这本书的部分作用是,让人们觉得经济不再神秘莫测。此前许多信奉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和知识分子认为,任何人为措施都影响不了经济,我们只需要任由经济自由发展,自然而然就好。凯恩斯对此是如何反驳的呢?


凯恩斯明确反对宿命论。他相信事情不会绝对朝着某个方向发展。他相信世界触手可及,可以通过人的决策来改变,而人们的决策取决于他们思想与理论。他还反驳了一种与宿命论紧密相连的观点,那就是一切自然发生的终归是最好的。


依照这种观点,如果人们失业了,就需要将资源调配到更能派上用场的地方。这种想法源于一个早期经济学家普遍接受的观点,那就是如果不幸发生饥荒,必须抑制人口增长,避免以后饥荒加剧。


古典经济学家将经济理解为一个可以自动维持平衡的体系。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供求与价格像是一个自带恒温器的系统。想想恒温器是什么样子:室温过高时,就会一直制冷,温度就会降下来;室温过低时,就会制热,温度就会升高。所以温度会被不停地调至平衡。


用经济学用语表述的话,这其实就是在说:生产决定需求。人们为了购买某种东西,必须生产出可以售卖的商品。根据这一理论,推动生产将会推动经济增长。


凯恩斯发现经济实际上并不是这么运作的。他看到出现了金融恐慌,也看到某段时间内失业率会居高不下,而且通常会持续很久。他苦苦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然后用得出的结论去预防这种现象继续频繁出现。



凯恩斯如何看待利率的作用? 


那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他认为应当怎样解决这个供求问题呢?


凯恩斯认为不能依靠调整利率来确保投资充足,因为利率在经济中还有很多其他作用。


利率有助于平衡安全资产与房产等风险资产。前者可以很快获益;后者价值较高,但无法立刻获得收益。


所以他认为利率没法万无一失地调节购买力,还需要借助别的工具。


凯恩斯称,政府可以参与公共投资项目,或者将钱分配给更热衷于消费而不是储蓄或投资的人,以此来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他想要提振人们对商业的信心,尤其是在大萧条这样的经济衰退时期。他还认为政府有责任采取直接措施增加社会总支出。


我们可以注意到,以这样的逻辑去思考的话,某种程度上,凯恩斯确实提出了一个进步乃至于激进的观点。但从另一方面而言,他完全是在现有体系的功能与效力受到诸多质疑的情况下,在体系之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以便暂时性地维持需求的稳定性。



不用修整辆车,修修火花塞


对于如何拥有一个运作良好的经济体系,凯恩斯给出了明确的观点;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的看法。


他将30年代初英国的种种经济问题称为“磁电机问题”。“磁电机”一词当时在英国指的是如今汽车的火花塞。凯恩斯之所以这么比喻,是因为一旦火花塞坏了,车就开不了了,但不是说整辆车都报废了,从头到脚都需要修。你只要发现并且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就能解决它。


凯恩斯就是这样看待经济问题的:如果经济的某一环出了问题,那整个经济无法正常运行。但不是每个环节都需要修改,只需要解决出问题的那一环。


如今的许多经济学理论都是基于凯恩斯的《通论》而发展的,比如行为经济学、流动性和劳动力市场。


凯恩斯在写《通论》时一直在探索这些想法。



凯恩斯如何看待未来?


在书中,凯恩斯还提及了社会需要经历何种式样的彻底变革,才能最好地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而服务。


《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是凯恩斯最有名的文章之一,在文中他问道一百年之后世界会是什么样。书中谈及未来可能成为现实的每周15小时工作制,以及关于我们如何充实自我的问题。这篇文章在很多方面都预见了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比如说机器人的发展、AI取代大量工种、人们如何可以不用为家庭生计整日奔波、如何获得满足。这些问题凯恩斯都曾探究过。


这体现了凯恩斯不可思议的预见力。他似乎能看透世界会怎么变化、自己会起到什么作用。他在在1935年写给乔治·伯纳德·萧的信中说:“我相信我正在写的这本经济理论书多半会彻底改变人们看待经济问题的方式。我猜不会立刻改变,但十年内肯定会发生。我现在还没法说服你跟别人,不过希望不是这样。就我自己来说,我对这本书会产生的影响深信不疑。”


他知道自己这本书会改变经济学领域,而且会因此改变世界。《通论》在30年代有哪些立竿见影的影响吗?书中的观点影响到一些国家的政策了吗?我们都知道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贯彻了某些通过政府项目刺激经济的想法。



他是经济学家,却毫不木讷


其实你刚刚提到的那封信很有名,当然它还体现了一些别的,那就是凯恩斯不怎么谦虚。他可不是那种会忽视自己非凡才华的人,也不相信做人要低调之类的。他曾写过一句挺有名的话:“言语要张狂一点,因为它批判的是浅薄者的想法。”


如果你读过他写的经济理论著作,会发现行文也都很生动。他总会用形象有力的描述、大量隐喻和经济学文章中罕见的诙谐调调阐述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恐怕跟如今在经济学期刊上看到的那些文章挺不一样的。


当然,看凯恩斯的著作和看如今《美国经济评论》中的典型文章,感觉肯定截然不同。不过我觉得,说罗斯福新政贯彻了凯恩斯的理论倒有点夸张。尽管新政的一些想法是凯恩斯提到写到、也广为传播的,但从时间线上看,1932年罗斯福就当选总统了,而到1936年《通论》才出版。


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论》抛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如果工厂没有一笔订单、商店没有一个顾客,那么政府需要增加支出。这算是个很自然的、常识性的观点,它其实更吸引那些对经济学所知甚少的决策者,而不是那些已经在经济学课上接受过正统训练的人。


所以说凯恩斯的这本书不光影响了经济学这门学科,对经济政策的影响也毫不逊色。我觉得经年累月,他文章和观点中的内核变得至为重要。


凯恩斯如何影响二战后的政策?


我们再来看看凯恩斯的理论在二战之后带来了哪些长期影响吧。有哪些影响呢?或许您还可以谈谈它是如何影响奥巴马解决金融危机的。


认真学习过全球经济史的人都知道,二战后的二十五年可能是发达国家经济史上的黄金时代。然而就像所有好东西一样,凯恩斯主义反倒为自己的成功所累。随着就业率上升,政府在稳定金融货币政策方面的权力大大加强,商品的自由贸易与资本的自由流动变得活跃起来,在上述背景下,凯恩斯体系的内部矛盾日趋尖锐,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导致了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这种大规模“滞胀”现象,使得一些人开始拒绝凯恩斯主义,他们转而相信更古典的经济学说。在探讨如何维护经济运转时,人们再度推崇以个人主义与个体责任为中心,而非以全社会为中心。从某些角度讲,即便这不是对凯恩斯主义的适当修正,也是适当修正了落实其思想的政策。


不过最终又轮到凯恩斯主义派上用场了。虽然70年代的通胀得以成功遏制,政府对经济的管控得以放松,但这又导致了大量金融过度现象的发生,最终引发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过这场危机很快得到遏制,部分是因为跟八九十年前相比,各国更快地一同采取了凯恩斯主义政策。


之前也有“全球”的概念。不过当人们谈起全球经济时,大家主要是指欧洲和北美。但在2009年的时候,提起全球经济,大家说的确实是全球。中国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就是典型地在按照凯恩斯理论来应对经济危机。这些政策显著提振了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参与解决这些问题的多国集团也发展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集团。



如今,凯恩斯主义重获现实意义


如今凯恩斯主义的重要现实意义又重现了,因为当下经济体系危机四伏,人们也在讨论需不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美国几大总统候选人里有些人自称社会主义者,相当一部分美国年轻人声称更喜欢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似乎有种排斥当下一切的倾向,这在英国脱欧辩论时候就可见一斑。


从专业的经济学角度看,凯恩斯的一个标志性理论就是流动性陷阱:有时候利率几乎会降到零,那时候政府无论怎样继续调整利率都无济于事。如果利率被调整到远低于零,人们还不如把钱藏到床垫底下,而非存进银行。在欧洲和日本,利率都是零甚至负值。美国的利率倒是一直在零以上,但近十年来也一直低于2%。


一旦经济再度衰退,美联储无疑会面临降息压力,利率有可能会跌破零。所以严格来讲,各国经济要么已经陷入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要么有陷入陷阱的风险。这就让凯恩斯的思想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性,比如经济体系在零利率情况下如何运转、财政政策的使用、合理利用政府税收和开支。



我们应当如何判断凯恩斯的未来预言?


最后我们来谈谈,凯恩斯是如何看待未来的工作与闲暇,以及未来经济走向的。他做了哪些预测,我们需要如何看待、应对他当年的这些预测?


凯恩斯认为过去几千年人类社会物质一直匮乏,人们白天大部分时间都要从事生产活动,来换取生存必需品。他发现近代科技发展如此迅猛,乃至未来无需人们日夜辛苦劳动,社会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据此,他预言一百年之后,也就是从我们今天算起的十年之后,人们每周只需工作15个小时。到时候人们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享受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友好和谐,没有鸡犬之争。可以说他还是很有预见性的。如果你看看他写的这些,就会发现和如今硅谷流行的一些论调很像,比如科技是如何无所不能,带来了哪些改变。


我觉得他不太在意在那些经济欠发达的、与当时英国截然不同的国家会发生什么。所以他并没有考虑非洲这些国家会面临什么问题。他也没有考虑社会内部分配的问题。比如这个理想社会中人们无需过度劳作便可生活富足,但社会财富是会公平分配,还是会集中到比尔·盖茨、贝佐斯、乔布斯等少数最精力充沛、锐意创新、大刀阔斧的人手中呢?


如果社会分配仅仅依赖于少数富人的善心,那要如何治理这个社会呢?会维持怎样的社会凝聚力呢?凯恩斯没有提到这些问题,这些不是他关注的点。



凯恩斯如何积极入世、践行知识分子理想?


您还提到说不光是凯恩斯的著作,凯恩斯本人也非常鼓动人心。您可以谈谈为什么他值得关注吗?


他似乎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想要有所作为。要么是要影响对时下重要问题的争论;要么是推动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或是培养自己的审美和对才华的鉴赏力;又或是编辑当时最具盛名的经济学期刊。他孜孜不倦,想要每天都有所成就,想要每天都收获颇丰。他相信事事都与自己相关,秉持着一种积极入世的知识分子的态度。


一方面,他想要探索厘清,输出自己的思想。他曾写过一句著名的话:“最具影响力的不是别的,而是思想。决策者的一言一行都是对过往学者观点的凝练落实。”另一方面,他深知若是不能通过有力的表达和令人信服的论述,将思想呈现给世人,思想本身便微不足道。我认为凯恩斯的一大优点就是积极入世而又怀有知识分子的热情。


从他的传记中,您觉得哪些因素塑造了他这种非同寻常的特质呢?


身为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他却处于如此动荡不安时代。我觉得这是一个原因。如果他没有活在当时,或许会安于做剑桥大学的天才学者。但是出于对经济学的兴趣,加上见证了一战的爆发、《凡尔赛条约》的签订、经济的繁荣与萧条以及二战的爆发,他最终投身于改造这个世界。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独家制作播出。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精选用户评论
  • 旭芳缘

    "调囗味",是世界变了,还是我们变了?那有说东又西,货不对版?

其他用户评论
  • 听友202757977

    怎么没有5,6集呀?

    喜马听世界 回复 @听友202757977: 第五集伊丽莎白·兰百克:《文明及其缺憾》,第六集大卫·豪威尔:《武士道:日本之魂》,声音列表里都有标号

  • 声音用户25674863

    希望学术性的东西能收到更多人关注。

  • 浪子中华

    下架了?什么情况啊?

    喜马听世界 回复 @浪子中华: 实在很抱歉,之前是技术故障造成临时下架,现在已经恢复了,非常抱歉给您添麻烦了

  • 逆风飞扬lv

    录音咋变了,还是之前的好听

    喜马听世界 回复 @逆风飞扬lv: 这是应广大听友要求做的直译版,我们还有中文精华版是经过改写和提炼的,您也可以听听看。翻译版是额外添加出的内容,属于加量不加价的,为有需求的用户提供。您如果不需要,也可以听中文精华版。

    声音用户25674863 回复 @逆风飞扬lv: 口味儿真是一个人一个样,我觉得这个解说好听顺耳

  • 和夏沫的500天

    凯恩斯现在不是已经被主流经济学家抛弃了么?

    东方淄墨 回复 @和夏沫的500天: Mark

    南山有猫 回复 @和夏沫的500天: 奥地利学派似乎更倾向于公平,而对效率的分析似有不足。@和夏沫的500天

    和夏沫的500天 回复 @南山有猫: 我还以为还是奥地利学派的自由主义占上风。不过,经济危机这么久还没恢复过来,显然现行的政策还是有问题的

    查看全部5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