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是西汉武帝刘彻的作品。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音韵流畅,且适合传唱,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佳作,历来受到赞誉。
秋风辞①
刘彻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②。
兰有秀兮菊有芳③,怀佳人兮不能忘④。
泛楼船兮济汾河⑤,横中流兮扬素波⑥。
箫鼓鸣兮发棹歌⑦,欢乐极兮哀情多⑧。少壮几时兮奈老何⑨!
字词注释
①辞:韵文的一种。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
景帝之子,公元前140年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承文景之治,对内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对外用兵,开拓疆土,建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为一代有作为的君王。在位期间为西汉极盛时代。但迷信鬼神。封禅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繁重,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起义屡次发生。他始创年号,并改元十次。长于诗赋,存诗七首。明人王世贞以为,其成就在“长卿下、子云上”(《艺苑卮言》)其他存留的诗作,《瓠子歌》《天马歌》《李夫人歌》也“壮丽鸿奇”(徐祯卿《谈艺录》),为诗论家所推崇。
名家点评
《韵语阳秋》:“高祖《大风》之歌,虽止于二十三字,而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凛乎已有四百年基业之气。”
《庚溪诗话》:“武帝《秋风辞》,言固雄伟,而终有感慨之语,故其末年,几至于变。” [8]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秋风百代情至之宗。”《诗薮·外编》卷一:“帝王诗歌之美者,非当时臣下所及”。
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三:“此辞有感秋摇落系念仙意。怀佳人句,一篇之骨……”
沈德潜《古诗源》卷二:“《离骚》遗响。文中子谓乐极哀来,其悔心之萌乎?”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缠绵流丽 , 虽词人不能过也 ” 。
先生用“主观”和“客观”来区分“辞”与“词”,实在是让人很难接受啊所谓“意内而言外”,这不正说明“词”的主观性吗?事实上,又有哪一篇动人的文学作品不是作者心声的流露呢?本人对古典文学缺乏研究,对训诂学更是一窍不通,只能谈谈自己粗浅、直观的认识: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辞”指的是楚辞以及紧密传承了楚辞范式的汉魏诗作;而“词”指的是唐朝开始流行的基于特定曲调的歌词。望先生拨冗指正,感谢
o3t7hn5nhwlb56smq0im 回复 @不請之友: 我刚刚听到郦老师讲到的《秋风辞》,看到您的问题,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可以交流一下。郦老师所说的“词”具有客观性,说的是“词”是客观存在的,“意内而言外”我的理解是:“词”就算不说出来,它也是存在着的。而郦老师说“辞”是像理丝一样,理清楚。那就是对已经存在的东西赋予主观意义,所以具有主观性。这是我的理解。
多么有气势的秋风辞,仿佛将我们带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世界。读完之后余音绕梁!
讲诗,讲人,讲历史。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盛极而衰,乐极哀来,当老之将至,汉武帝坚硬的心也有哀怨的愁绪……
舒吟_i9 回复 @徐徐山里风: 我是郦波老师的铁粉,唯美诗词和最美情诗是在微信上的面包小课上购买的。知道喜马拉雅后就在这里购买了! 郦波老师的讲课总是听不够,一次又一次。 每天都在盼望老师更新听新课! 好期待下一讲啊
幸福感包围着,刚刚抵达大理,就享受先生的音频。先生辛苦了!
先生冬安🌷听了好几遍ヾ ^_^♪做了笔记~
2021-5-2。不听则已,一听深陷……愿有书香浸我心
喜欢听郦老师娓娓道来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雄才伟业,彰显格局。
刘彻不仅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其文学成就在“长卿下、子云上”,今日听了课果真不虚。“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正好看了考古公开课,节目从财、工、食、艺四个方面阐述了西汉王朝的繁盛。海昏侯墓出土失传了1800多年的《齐论语》,发现了有孔子画像的漆屏风,这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孔子的画像——高大、佝偻的脊背、前突的前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西汉王朝辉煌灿烂的文化没有断裂,一直传承下来,这样的文化传统是华夏所特有的,这就是文化自信吧?“我们从盛世中看到修齐治平、治国安邦的政治理想;从朝代盛衰更替中获得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先生,辛苦了🍵🍀
小径红稀205 回复 @月朗星稀c: 阅读大评是学习第二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