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竹林中》2:秦刚丨以锋利的刀刃剖析人性的恶与诈

芥川龙之介《竹林中》2:秦刚丨以锋利的刀刃剖析人性的恶与诈

00:00
21:52

图片来自网络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秦刚。这一讲我将介绍小说《竹林中》的主要内容。


《竹林中》的故事素材,取自《今昔物语集》,但在原来的故事里,三个人物都没有名字。芥川龙之介将原有的故事改写成小说时,为他们设定了明确的身份,还加上了具体的名字。


原来故事里的彪悍的青年,在小说中成为远近闻名的江洋大盗,名叫多襄丸。被骗的那名男子,被命名为武弘,而且他的身份被设定为一名武士。武弘的妻子,名字叫真砂。


原来的故事至是一起“奸污事件”,但在芥川龙之介的笔下,“奸污事件”还导致了一桩“死亡案”。小说《竹林中》,就是由武弘之死的案件审理作为前半部的叙事架构的。


作品的前半部分是讲砍柴人、行游僧、捕快、老妪这四个人回答庭审官的发问。砍柴人是武士尸体的发现者,他讲述了发现死者的现场状况,尸体上的致命伤是胸口被刺,流出的鲜血把地上的树叶染成黑红色,地面上凌乱的状况表明那里曾经发生过争斗,地上遗留着一把木梳,证明事发现场还曾有女性出现。


行游僧描述了和武士夫妇途中相遇时看到的情形:头戴面纱的女人骑在一匹桃花马上,挎着长刀、身背弓箭的武士走路相随。捕快则讲述了抓捕到多襄丸时的情形,当时多襄丸从一匹桃花马上跌落下来,他的背上正背着武士生前佩戴过的弓和箭。第四个出场的老妪是武士妻子真砂的母亲,而真砂至今下落不明。


通过这四个人在法官面前的陈述,读者可以对“竹林中”事件的主要人物的结局有所了解,对事件过程并不清楚。但能推测出,武士的死以及武士妻子的失踪,很可能与被抓的强盗多襄丸有关。


这三个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接下来三名当事人分别出场陈述。我简要地复述一下他们各自的陈述。


首先是多襄丸讲述事件经过:,多襄丸说:


那个男人是我杀死的,但是女人去了哪里,我不知道。我在路上碰到他们,看到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就动了邪念。但要是不必杀死男人就把女人抢到手,那当然是最好的,我就骗那个男人说,我在前面那座山里挖了一座古坟,里面挖出很多长刀。你想要的话,可以低价卖给你。


于是,就把那个男人骗到了竹林里,把他绑在了一棵杉树上。然后我再出来对女人说,你丈夫好像生了急病,你快来看看,结果女人也进了竹林,她看到自己的丈夫被绑在树上,便抽出短刀拼命反抗,可是最后还是被我搞到手了。完事之后,当我正想逃之夭夭的时候,女人突然死死拽住我说,你们两个人必须死掉一个,谁活着我就跟谁走。


当我看到女人的眼神时,就横下心来,哪怕遭雷劈也要让这个女人做我的妻子,所以,心里燃起了必须杀掉那个男人的念头。但是,我决不会用卑劣的方法杀死他,我为男人解开了绳子,把他的刀还给他后,较量了23个回合,我才终于把他杀死。可是当我回过身来才发现,女人早就跑了。她一定是跑出去求救了,我也必须逃命,所以就捡起了武士的长刀和弓箭,骑上那匹桃花马逃路了。


多襄丸对他强奸了武士的妻子,通过决斗的方式杀死了武士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这已经解开了法庭审判的最关键性的悬疑问题,——是谁杀死武弘的凶犯。这个问题解决了,庭审官就可以结案了。



电影《罗生门》剧照丨上映时间:1950-08-26
导演丨黑泽明
三船敏郎 饰 多襄丸


但是,接下来的武士之妻真砂的叙述,却让故事再次陷入疑云之中。真砂是这样说的:


那个男人奸污了我之后,我看到自己的丈夫被绑在树下,就跌跌撞撞地向我丈夫身边跑去,但被那个男人猛然间踢倒在地。


这时候,我发现从我丈夫的眼中放射出一种冰冷的、鄙夷的目光,那个男人虽然把我踢倒了,但是我丈夫的眼神更让我难以承受,我尖叫了一声就失去了意识。


当我终于清醒过来时,那个男人已经离开了。而我丈夫的眼睛里,依然是那种冰冷的鄙视我的眼神。我对他说,事已至此,我没法和你在一起了。我已经决心一死,可是你看到了我被人羞辱,我不能让你活在世上。


我丈夫听到这句话,终于动了动嘴唇。因为他嘴里被塞满了竹叶,传不出声音。但是,我看他的嘴唇就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了。他在对我说“杀死我吧”。所以,我就毫不犹豫地拿出短刀,刺向他的胸口。


这时候,我好像又一次失去了意识。当我终于能看清楚四周的时候,我丈夫已经断气了。我把他的尸体上的绳子解开,然后自己想死,结果用尽了办法,也没能死掉。像我这样被人强奸后,又杀死自己丈夫的女人,也许连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怜悯都得不到了。那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这是真砂在清水寺的忏悔时的所言。



电影《罗生门》剧照丨上映时间:1950-08-26

导演丨黑泽明
京町子 饰 真砂


真砂的叙述是从他被强盗侵犯之后讲起的,但是描述的场景却和多襄丸的讲述大相径庭。多襄丸说他和武士决斗了23个回合才把他杀死,可是到了真砂这里,成了在强盗逃走之后,她用一把短刀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到这里,小说只剩最后一个小节了,这一节就是死去的武士,武弘亡灵借助女巫之口的讲述。他是这样说的:


那个强盗奸污了我妻子后,开始劝她跟自己走,我妻子竟然动了心的样子,回答他说“那你就带我走吧!”可是,当强盗拉着她正要走出竹林时,她突然用手指着我对强盗叫嚷到,“你要把那个人给我杀掉!”


这句话让那个强盗都大惊失色,他飞起一脚,把她踹倒在地,然后问我:“怎么处置这个女人?杀了她?还是饶了她?”就凭这一句话,我就可以宽恕这个强盗了。


我正踌躇之际,我妻子一声尖叫,向竹林深处跑去。强盗也没能抓住她,于是,他从地上拿起刀和弓箭,把我松了绑,就自己跑掉了。


我解开身上的绳子,看到了落在地上的一把短刀。我拿起它来,随即刺向了自己的胸部。过了很久之后,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却看不到他。他从我的胸口处拔出了短刀,我便坠入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电影《罗生门》剧照丨上映时间:1950-08-26
导演丨黑泽明
森雅之 饰 武弘


到这里,小说竟然就结束了。这也是这篇小说非常出人意外的地方,怎么能到这里就完了呢?三个人对于同一个事件的叙述,竟然完全不一样。最后又怎样了呢?读者的心在充满疑惑的状态下,是被高高地悬起来了的。可是,小说竟然就这样结束了。作者没有让读者在读完作品的最后一刻,把悬起的心放下来。


我相信,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话,你一定没有听懂。因为,即便是拿在手上去读,它也是很难读一遍就读懂的。所以,我需要再梳理一下这个离奇的故事。


整篇小说开始于砍柴人关于如何发现尸体的讲述,结束于这具尸体的亡灵的叙述。生前和妻子赶路的武士因何成为一具尸体?这是小说主线。


事件的关键的地点,就是小说的标题——京都市外的“竹林中”。通过多襄丸、真砂、武弘这三名当事人的叙述,多襄丸将途中偶遇的武士夫妇骗入到了竹林里,并且奸污了真砂,这里暂且称其为第一个事件(奸污案件),对第一个事件的发生经过,似乎是没有异议的。


可是那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武弘之死,我们把武弘之死称之为第二个事件(死亡案件)。真砂和武弘的陈述,都省略了第一个事件的过程,从它发生之后讲起,可见,第二个事件才是小说真正的核心。


可是,对第二个事件的发生过程,“竹林中”的当事者的叙述,在很多关键性的情节上,各执一词、相互矛盾,无法整合,读者无法通过阅读还原出第二个事件的基本经过和事实。


在一般的推理小说中,当事人或者嫌疑人往往都会否定自己和事件相关,否认自己杀了人。可是,这里三个人都说自己杀了人。


——多襄丸说和他和武士通过决斗,用长刀刺穿了武弘的胸膛;真砂说,是自己把短刀刺进了丈夫的胸口;死者的亡灵说,是自己捡起了妻子掉在地上的短刀刺向了自己的心脏。


活下来的两个人,都说是用自己的手杀掉了武士,而武士的亡灵却说自己是自杀的。


那么,他杀的动机或者自杀的原因是什么?三个人的说法更是不同:多襄丸说是那个女人要求我们两个男人必须死掉一个,我就决定了要把她带走,所以,我解开了武士的绳索,和他用刀来较量;


真砂说强盗走了之后,她的丈夫用冰冷的眼光看着他,因为不能忍受这样的鄙视的眼神,我就想杀死自己的丈夫,然后自己再去死。而且她说,从她丈夫的动着嘴唇上,看出他在对自己说:“你杀死我吧”;


武弘说,是自己的妻子让强盗杀死自己,妻子的狠毒让强盗都不耻。他们都离去之后,自己对一切已经绝望,便走上自绝之路。


这样各说各话,仿佛让读者走进了一座人性和心理的迷宫。


在他们之间,特别是原本是夫妻之间的相互抵触的陈述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残忍、自私、冷漠,看到了男女之间、夫妻之间的背叛、甚至敌视。但因为小说中的关键性事实,是被悬置起来的,读者对它无法进行完整的拼接和还原,无法获得阅读的愉悦感,更无法释怀,而且会越想越糊涂。




如果让我对这种极为特殊的阅读感受,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就像“被抛到了冰窖里一样”,让人感觉到意外性的晕眩和浑身上下彻骨的寒冷。这也正是这篇小说的“虐心”之处。


为什么会这样?进一步对此进行分析的话,这一切来自于小说的特殊的结构设计。


上一讲我介绍过,这篇小说的结构有可能参考了长诗《指环与书》以及小说《月夜黄泉路》,但是这两部品虽然也是多视角、多声部展开叙事,但讲述的故事都是可以整合的,每个人的叙述构成了互补关系,最终可以再现出事件的基本事实的。


芥川龙之介的创新,在于借鉴这种小说的叙事结构的同时,却又对这个结构进行了改造,有意背道而行,反而讲述了一个无法拼接出真相,无法复原出实情的故事。读者的疑惑,其实是作者的设计和布局的结果。


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前面四个证人的叙述,以及首位事件当事人多襄丸的陈述,都是在庭审法官面前的证词。而后面的两个当事者的叙述,是来自于不同的时空的。


真砂的叙述,题为“女人在清水寺的忏悔”——地点是京都的清水寺,很可能是在寺院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前的忏悔。而借巫女之口的亡灵的话,具体地点虽然无法确定,但是可能既不是法庭,也不是在清水寺。也就是说,在小说故事内部的时空中,是不会有人能够同时全部听到这三个当事人的陈述的。


能够听到三个人的不同叙述,并且为此倍感困惑的,只有文本外部的小说的读者。所以,也可以说这种困惑,正是对读者阅读作品的“全知”视角的冲击和挑战。


面对一个个的谜团,试图寻找真相,是每一个阅读者的本能反应。如果做一番侦探式的解读的话,也是能从三个人的不同叙述中找出一些破绽或者可疑之处的:


比如说,多襄丸说自己的决斗的第23个回合杀死了武士,他能把决斗的回合数的这么精确,是不是有些可疑?


真砂说他丈夫的眼神对她的打击让她失去了意识,似乎也很夸张。即便相信她的话,是她杀了自己的丈夫,可是,她在武弘交流时,竟然没有把对方口里塞满的竹叶取掉,这似乎也不够合理。在对方根本不能讲话的情况下,她说看清了自己的丈夫再让她杀死自己,也显然过于独断。


在武弘之亡灵讲述中,也有难于理解的地方。比如他没有谴责强盗,反而一直责怪自己的妻子,甚至因为强盗的一句话,便原谅了强盗的一切行为。他的话还留下一个悬疑:是谁最后出现在他的身边,从他的胸口处拔出了短刀?


总之,每一个人的叙述,都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又似乎都有破绽,都有能挑出毛病的地方,关键是如此的反复去侦探推理,能让我们找出事件真相吗?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是不是面对这样的作品,就只能一筹莫展了?当然不是。在这里,我首先想强调的是,不能只看到三个人叙述中的不同之处,也应该关注其中的相通、相近的部分。


比如,强暴发生之后,妻子试图杀死丈夫这一点,三人的叙述是比较相近的。真砂虽然是第一个事件的直接被害人,但是几乎在每个叙述中,她都难以获得同情,似乎都是她的言行,导致了她丈夫的死亡。


这样的情节,体现了男性作家对于女性的某种偏见。而这种女性观,有可能来自芥川龙之介阅读过的法国13世纪传奇《蓬蒂厄伯爵的女儿》。就是上一讲我介绍过的,芥川创作时有可能受到影响的第一部作品。


《蓬蒂厄伯爵的女儿》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蓬蒂厄伯爵的女儿的丈夫是一名骑士,他们婚后无子,为了求子,骑士和妻子一道踏上了前往圣地巡礼的旅途,途中遭遇多名强盗,短兵相接之中他杀死了三名强盗,却寡不敌众,被其余五名强盗绑住了手脚。


这五名强盗强暴了骑士的妻子之后,扬长而去。骑士本希望妻子为他解开附在身上的绳子,一同离开这里。妻子却拿起了死去的强盗留在地上的一把剑,刺向了骑士的胸口,险些将丈夫杀死。


因为妻子的剑偏离之后将绳子隔断,手臂受伤的骑士才终于挣脱出来,他把妻子暂时安顿在一家修道院,独自完成了圣地巡礼之后,再回来接她一同回家。


《蓬蒂厄伯爵的女儿》在1894年被英国作家威廉·莫里斯翻译成英文,芥川龙之介非常有可能看了这部英文版,因为他的大学毕业论文的题目就是《威廉·莫里斯研究》。


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竹林中》关于妻子因为丈夫目睹了自己受辱的过程,而试图杀死丈夫的冲动性举动,有可能来自于《蓬蒂厄伯爵的女儿》。


这一讲我主要讲解了《竹林中》的内容和结构。这样一个连清晰的情节链条都难于找到的,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故事,应该去怎样理解呢?它的文学价值又在哪里呢?我们下一讲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85289mgrf

    解读详细,视角独特!

  • 嘟嘟的拉雅

    第一看罗生门时,确实很纠正没结果;现在心态变了后,就会觉得都有可能,都对,就三个结果不就结了,就不困惑了,没必要什么都必须唯一,什么结果都接受。

  • 听友194869316

    感谢秦老师把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讲解得如此清晰,分析得如此透彻

  • 坛坛罐罐平平安安

    我觉得没必要知道到底是谁杀了武士,从故事中看到人性,夫妻间的冷漠,当时女性的想法

  • 喜玛77

    讲的很棒

  • 默默的羽毛

    今昔物语集 是素材

  • 默默的羽毛

    电影“罗生门”里 还有一个情节 是 目击者 也就是路过的砍柴人的叙述 由于电影的推广 后来对一些扑朔迷离难辨真相的事件 就会以 罗生门 来代称

  • 敏_p35

    有意思

  • 开心_m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