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限时免费听!
恭喜您被惊喜好礼砸中啦!
周小宽精选专辑《100首心理疗愈钢琴曲》,现在开放限时免费听!
一听就平静了,一听就舒缓了——古典音乐这么听,帮助数百万人缓解焦虑、深度入眠~
倒计时5天,还在等待吗?【点此立即领取!】
本期纯享曲目:维塔利《恰空》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刘雪枫。欢迎收听我的节目《古典音乐轻松听》。
各位现在听到的这个音乐,一定会觉得有些特别,这个听起来是巴洛克音乐的感觉,但是情感又有些浓烈,感觉作曲者和演奏者都好像有一肚子愤懑要发泄出来。
这是什么音乐呢?就像我把拉威尔的《小丑的晨歌》归类到“悲伤”的情绪里面讲述一样,我也希望通过对“恰空”这一舞曲体裁的解读。
能够启发大家进一步理解音乐中所要表现的“悲伤”是怎样的多样性,又是多么的精细微妙。
《古典音乐轻松听》课程上线以来,我通过读者的留言反馈,在既定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始终不断地调整讲解的思路,力求把我认为最好的音乐在由短及长的设计中,再强化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当然,是否欣赏音乐的口味一定要带有我个人的特征,这个也是见仁见智。
许多读者希望了解我最喜欢什么,而也不断有读者提出应该首先介绍大众耳熟能详的通俗曲目,或者按照音乐史的顺序一路系统讲下来。
首先,我从设计这个《古典音乐轻松听》时,就确定这个栏目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课,也不应该把它当做所谓的“音乐入门”。
我在“发刊词”里说了,我希望通过我的引领,能够帮助向往古典音乐的人迅速而轻松地爱上这个可以使你受益终生的艺术门类。
所以我可能会让喜欢给自己“加码加压”的有“强迫症”的人失望,他想的是,既然是来上课,就应该学到基本知识。
那么我的解释是,我会给你知识,但不是以ABC的方式,我甚至也不会留什么作业,更不会有考试。
现在大家都知道,其实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共享已经全面实现,所以,最有价值的并不是所谓的知识,而是一个非常专业投入的人,通过日积月累、细心揣摩而获得到的丰富经验。
我现在做的就是要以我的经验打破音乐对于大众爱好者的专业界限,取消门槛,拆除围墙,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直接登堂入室,直接把音乐当做自己的朋友。
如果你不是要去做一位作曲家、演奏家或者评论家,你真的不需要把懂与不懂当作问题挂在心上。
音乐就像美食,你不会厨艺,但影响不了你大快朵颐,一饱口福,好吃,想吃,接着吃,音乐也是一样。
那么,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巴洛克风格的《恰空》,应该说,如果不是专业人士,一般都极少去听。
就是这样一首小提琴曲独奏曲,它的曲作者却存在很大的疑问。目前它是在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托马索·维塔利名下。
但是这位作曲家很有意思,他留下了这部经典名作,却连生卒年都不是很搞得清楚,一般认为他比巴赫早出生几十年。
有时候人们可能还会把他和他的父亲搞混,因为还有另外一个维塔利也比较有名,他们都属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所谓博洛尼亚乐派。
这个乐派以写作小提琴曲以及以小提琴为核心的大协奏曲。维塔利的父亲名字叫乔瓦尼·巴蒂斯塔·维塔利,与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叫托雷利的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
托马索·维塔利就是靠这一首小提琴作品而把名声留到了现在,当然,问题一直有,“恰空”尤其多。
那么多人都在写恰空舞曲,而且托马索的父亲在生前又很有名,所以便有不那么厚道的学者认为,托马索的这首恰空应该是他父亲写的,小维塔利充其量只是改编了父亲的作品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首小提琴曲是在作品被人遗忘多年后,直到十九世纪的时候才经当时的小提琴家费迪南德·大卫之手修订,才得以重见天日。
所以就有了更狗血的说法,认为这就是费迪南德·大卫自己的作品,他假托一位在十九世纪少有人知的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维塔利而“欺世盗名”。
当时不管怎么说,这确实是一首非常非常优秀的小提琴独奏作品,特别是小提琴的弓法和左手技巧方面极尽时代特点,又有非常丰富的音乐内涵。
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可以说在小提琴表现力方面不下于更著名的巴赫的《恰空》。
对我来说,比较遗憾的是,我至今还没有发现一个根据原始谱本演奏的所谓“本真演绎录音”,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原谱呢?
今天我们能听到的维塔利《恰空》,最常见的版本是钢琴伴奏版,当然也有独奏小提琴与弦乐队的,我就现场亲眼目睹意大利小提琴家阿卡尔多和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的演奏。
这首曲子特别得二十世纪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青睐,他们也差不多都有自己的改编版,比如格鲁米欧改编版、弗兰切斯卡蒂改编版、米尔斯坦改编版等。
假如我们认为维塔利作为作曲者的结论成立,这首《恰空》便是巴赫《恰空》的先声,区别在于维塔利的是有伴奏,巴赫的是无伴奏。
“恰空”,是十六世纪流行于西班牙的一种比较慢的三拍子舞曲,也有译成“夏空”。
它和巴洛克早期流行于欧洲的“弗利亚舞曲”一样,也带有变奏曲式性质,但是最容易和它混淆的是“帕萨卡里亚”,因为都是慢三拍子舞曲,从听觉上不太好分辨。
它们最大的差别是,恰空是“固定和声变奏曲”,帕萨卡里亚则是“固定低音旋律变奏曲”。
恰空是主调风格占绝对优势,在它的旋律大致被保留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和声,使连续的变奏成为对和弦做精巧的分解或者华彩的处理。
而帕萨卡里亚是复调风格的,起主导作用的是低音的旋律线条,其他声部依照对位手法在它的上方添加。
换句话说,帕萨卡里亚是由下往上建造的,而恰空,则从旋律向下发展变化低音的和声。
维塔利的《恰空》,主题建立在下行四度的低音音型上,通过八小节的小提琴独奏歌唱出既深情又不乏热度的甚至堪称宏伟史诗的长句子。
(听听主题)
接下来便是在伴奏重复主题的陪衬下,小提琴用许多对比性的变奏对主题加以发展。那个下行四度的低音音型被不断分解,音乐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
(听听音乐)
在有的录音版本中,这个下行四度序奏,通过管风琴奏出,显得更加宏伟庄严,同时也造成一种必要的情感气氛,对主题的呈现起到了很强的渲染铺垫作用。
(听听音乐)
接下来的那些有趣的具有强烈装饰性的变奏不仅更加丰富了音乐内涵,而且也扩大了丰富多彩的技术手法。
维塔利用各个变奏里速度方面的变换、特性的对比等这些细小的表情特点的变化,还赋予作品一种特别的色彩,突出了作品的基本感情基调。
这些变奏的特殊魅力还在于它具有十七世纪音乐中极为罕见的情感变化,比如通过转调使情绪发生起伏变化,这种变化,给了我们一种黯然神伤的感觉。
恰恰有学者认为,这样的手法在巴洛克时期并不常见,倒是浪漫主义早期的小提琴教程里经常有这些例证。
不管怎么说,“恰空”所传达出来的悲伤,是一种带有高贵的隐忍和神圣的哀悼气氛的,它很多时候都像“萨拉班德舞曲”那样,是一种表达悲哀之情的慢舞。
感谢您的收听,我是刘雪枫,这里是《古典音乐轻松听》,我们下次再见。
刘老师,你让我爱上了古典音乐
心心_cjb 回复 @听友92486322: 麟
雷振邦大师可能对此曲熟悉
听友48694661 回复 @丁永明三星手机: 是的,冰山上的来客的音乐有点像
脑海中闪现出于和伟扮演的曹操(军师联盟)临死前,说到“黯然销魂啊”,此曲差可拟! “恰空”所传达出来的悲伤,是一种带有高贵的隐忍和神圣的哀悼~
喜欢这样的讲课方式。欣赏高雅的音乐,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声音娓娓道来,不用问懂与不懂,专业与不专业。
多年前,无意间听到刘雪枫先生的节目《文学与音乐》,其中最感动我的就是茶花女选段,可惜那个节目我找不到了,没想到在喜玛拉雅发现了先生其他系列讲座,受教、感动!祝您新春如意、吉祥!
特别特别喜欢这首曲子,难受的想哭
越来越难听的音乐
八两未 回复 @大世界aa: 那时候的审美和现在不大一样,而且商业化出来的东西一时爽,就像爽文,商业一直都有,现在空前繁荣
如果能和雪枫老师一起旅行欧洲,边走边听,轻轻地到访巨匠们的故地,就太美好啦~
不要按照音乐史,不要按照ABC的方式,千万不要! 那样的因循守旧太没有创造性了,音乐无极限,自由是古典音乐最内在的本质啦~
最有价值的并不是所谓的知识,而是一个非常专业投入的人,通过日积月累、细心揣摩而获得到的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