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

查干湖

00:00
07:52

松原查 干 湖 
大家眼前的这片水域就是查干湖了,查干湖在蒙语中为“查干淖尔”,意为 白色圣洁的湖,是全国七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保护区横 跨大安市、乾安县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主体部分位于前郭县境内,距松 原市区约 45 千米,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总面积为 506.84 平方千 米。 
查干湖以大湖湿地、草原风光、蒙古族风情、查干湖文化为特色,已经成为 吉林省著名景区。区内分设度假区中心区、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旅游区、水上 娱乐休闲区、野餐野营区、湿地生态旅游区、农业观光区、石油产业观光区等 7 个旅游功能区。 
查干湖自然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渔业、苇业生产基地,盛产鲤鱼、鲢鱼、鲫 鱼等 15 科 68 种鱼类,年产鲜鱼 5000 多吨。其中“查干湖胖头鱼”经国家绿色 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 AA 级绿色食品,成为吉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农产品。 
“昔日帝王猎巡地,今朝生态余米乡”。辽代自圣宗皇帝起,直至天祚帝, 每年都要带领群臣嫔妃,千里迢迢来到查干湖畔的长春州“春捺钵”,在湖面凿 冰捕鱼,用皇帝亲自钓上来的“头鱼”大摆“头鱼宴”。当春风吹绿湖畔草原的 时候,辽帝亲自放飞“海东青”,捕来的头鹅被用来举行“头鹅宴”,君臣们在 湖畔饮酒作乐,直至春尽方还。 
捺钵,为契丹语行宫、行在的音译。辽朝虽先后以辽上京和辽中京作为首都, 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由于契丹族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特性, 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一些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 中心。 
夏日,湖面碧波万倾,渔歌婉转,流云鹤影。秋天,查干湖气爽风轻,芦花 扑面,雁阵南归。冬天,查干湖像一块硕大的碧玉镶嵌在飞雪茫茫的北国,一串 串冬捕的爬犁往来穿梭,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驱逐寒冷,沉甸甸的大网拉出了鳞 光耀眼的鲜鱼,欢腾着丰收的喜悦,激活了冬日查干湖的雄浑壮美。 
查干湖冬捕,又誉为冰湖腾鱼。是“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最壮观的 内容,每年的 12 月下旬开网,至次年的 1 月下旬收网,鲜鱼年产量可达百万千 克,先后于 2006 年、2008 年和 2017 年以单网冰下捕捞 10.45 万千克、16.8 万 千克和 26 万千克三创“规模最大的冬网捕鱼”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 年,“查 干湖冬捕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湖·醒网”是查干湖冬捕中最神秘的环节,整个祭祀过程极具民族特 色和神秘色彩,是中国北方渔猎文化的代表,主要有跳查玛舞、诵佛经、渔把头 唱祭词、祭祀天父地母和湖神、喝壮行酒等活动。被专家学者称为“最后的渔猎 部落”“地球上与青藏高原一样珍贵的一块原地”“北纬 45 度线以北绝无仅有 的活态冰雪渔猎文化遗存”。
湖东岸一片高高的丘陵,就是当地百姓称为“青山头”的青龙山。从青山头 出土的古人类化石被称为“青山头人”。考古证明,早在一万三千余年前的旧石 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人类在这里居住,一直到距今四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人类仍然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是迄今为止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发现最早、延续时间 最长的古人类。 
查干湖也是动物的乐园,鸟类的天堂。这里有狐、兔、獾等野生动物 20 余 种,鸟类 239 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 73%。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黑 鹳、丹顶鹤等 8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灰鹤等 35 种;昆虫 446 种,植物 200 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 149 种。 
野鸭湾始建于 2003 年,是集鸟类救助、环保科普、湿地观光于一体的湿地 公园,占地约 40000 平方米,鸟类救护养殖设施区为 18000 平方米。现有国家一 二级保护鸟类和野鸭、大雁等约 30000 多只。为了保护查干湖湿地生态环境,修 建了水禽救助繁育中心,开展了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将生态围塘与面源污染综合 整治相结合,对野鸭湾湿地进行了保护与恢复。为方便游客近距离观赏鸟禽,“野 鸭湾”修建了一条全长 1599 米的环湖湿地道,栈道曲径之上建有 8 个凉亭,可 坐听鸭雁鸣唱。 
下面请大家继续参观藏传佛教寺院——妙因寺,全国第三处成吉思汗纪念馆 ——成吉思汗召,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博物馆,《圣水湖畔》拍摄基地、异地重 建的郭尔罗斯王爷府,承载历史的满蒙文碑,移江借水的引松纪念碑以及辽金重 镇塔虎古城。这里还有竹筏漂流、水上自行车、快艇、骑马、射箭、投布鲁和射 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05122860

    讲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