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开始讲第二部分的课程,南怀瑾的学问。
在第一堂课上,我讲过南怀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弘扬者。这对他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我做不到,其他教授专家也做不到。我们这些人至多只能说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曾经讲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一个“通”字,不仅涵盖了儒家、佛家、道家以及诸子百家的学问,而且打通了文学、史学、哲学。当代的专家学者都学有专攻,可以在某一两个领域里研究得很深,但真正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涉猎四部三教九流百家,打通文史哲。有人说,天底下没有什么都懂的通人,我原先也赞同这种看法。但后来跟随南怀瑾,我可以说,这样的通人有!南老师本人就是一个通达博雅、知识面极广的大学问家,儒释道都通,文史哲具精。除了精通佛经、儒典和诸子学说之外,南怀瑾的学问又涉及谋略之学,分别讲过《素书》、《反经》、《太公兵法》等;还精通医理,深研《黄帝内经》和《参同契》,一生都在探讨生命奥秘,着有《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我说参同契》等。其他如武术、兵法、术数、堪舆、诗词、书法等,南老师都无不精通。
有一次,我带一位企业家朋友去看南老师。
南老师问他在做什么。
他回答说是在湖南某地开矿。
南老师从来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但马上就滔滔不绝地讲起当地的地理形势和矿产资源来,当场把我那位朋友惊得目瞪口呆。可想而知,南怀瑾的学问有多么渊博。正如他自己撰写的一副对联上所说:“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因为南怀瑾学问博大精深,所以在他的著作中,常常用道、佛来理解儒;用佛、儒来理解道;用儒、道来理解佛。接下去,我就给大家举几个南怀瑾书中的例子。
首先,我们来看南老师是怎样用佛、道来理解儒家的。
在讲解儒家经典,尤其是儒家的心性之学和内养功夫时,他大量引用佛家和道家的经典。比如,在《论语别裁》里解释“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讲到“毋我”就用《金刚经》作比较,说“这部书中也有四个类似上面所说的观念,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佛学中所谓“相”,就是形象或现象。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感觉到很痛苦、烦恼,总是被现象困住了。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无法做到“无我”。有我就有你,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烦恼。结果忘记了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一样”就是佛学所说的“平等相”。而孔子的四绝观念,也就是平等相。“这是以佛解儒。
在解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他以道释儒:“老子也和孔子这个观念一样,经常用水代表人生哲学。老子教我们效法水,中国有一句老话‘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老子教我们学下流——不是普通所指不高尚的下流,是指水的下流—大海。天下的水都向下流汇归成大海。所谓下流,就是谦下,站在最下面,“人之所弃,我则取之。”人要有容量,像大海一样包罗万象。老子又教我们‘上善若水’,最高的品德像水一样。道家形容水很妙,水是绝对干净的,脏的东西到水里,都被水冲洗干净了。让我们的心境,以及人品的修养,效法水一样,冰清玉洁,不受一点尘埃。虽然容纳了许多废物、污垢,但仍然是水,水的性质没有变,而且永远自强不息。“
在《孟子与尽心篇》里,南老师解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这句话,“尽其心”,把自己心的根源找出来,然后才可以“知其性”。佛法进入中国,就叫做“明心见性”;。道家叫做“修心炼性”:“性要锻炼,等于佛家禅宗所说的‘
就是这个’,得道是‘这个’,跌倒是‘这个’,爬起来也是‘这个’。所以道家说要‘修心炼性’,先要修炼,在动心忍性或明心见性之间,不经过修炼是不行的。”这是以佛、道解释儒家。
其次,再看南怀瑾是怎样用佛、儒来理解道家的。
在《庄子諵哗/逍遥游》里,南老师以佛解道:庄子用鲲鱼鹏鸟、蜩与学鸠,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等寓言故事做譬喻,来阐述他心目中的逍遥人生,以及如何逍遥游于人生:就是人要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心智见识的束缚。
南老师借用佛家的“解脱”以及禅宗的“具见”解释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我们现在常说,人要逍遥逍遥,这个逍遥,常常是指修道人的理想,如何去逍遥,等于学佛的人,要求得解脱一样”。“借用佛家的观念,人生能够解脱,才能够得游戏三昧,才敢在人生境界里游戏。如果人生不得解脱,这个人生根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
真正逍遥游了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南老师用佛家的悟道、证道来讲解:“在《逍遥游》里,由北海的鲲鱼变成大鹏,向南极飞这个故事开始,最后指明了真正的解脱,证到本体,证到这个道,归到无何有之乡。这等于后来禅宗所讲的“了不可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同一个道理。在到达了真正的无何有,了无一物可得的时候,才能真正得到逍遥。“
在《老子他说》里,南老师用儒家经典解释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他说:“‘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最后,我们来看南怀瑾是怎样以儒释佛的。
在《如何修正佛法》里,他解释佛教的“定“这个概念时说:”最初译为‘禅那’,是梵语的译音。以后借用中国文化里的观念,《大学》里“知止而后有定”,故称“禅定”。后期翻译的经典,认为‘禅那’不能完全表达它所涵的意义,于是又翻成‘思维修’。后来又发现这个名词易被误解成心理的思想,所以玄奘法师又译成‘静虑’。不论静虑也好,定也好,都出自《大学》。“在讲佛家的练气法门,南老师用孟子的浩然之气做类比:“在佛法传入中国前,有一位圣人,也早就提出炼气的道理,那就是孟子。他在《公孙丑篇上》的养气中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学佛者不要轻视他家,天下真理是共通的。学佛的更要清楚,大乘菩萨是以各种不同的化身,各种不同的教化示现,孟子所提的养气,是大有道理的。修安般法门者,应注意孟子的话:‘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如果精神与气不能配合,想不生起妄念,绝对做不到。孟子在《尽心下篇》中,提到养气做功夫的秩序,说到由一个凡夫,做到圣人,有一个程序:“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在《瑜伽师地论》里,南老师讲解四大分散过程,就引用《论语》曾子之死:“人到了真正死亡的时候,地大先分散,身体手脚感觉都没有了。我们读古书就可以体会到。《论语》中,曾子快要病死了,对弟子们说‘启予足,启予手。‘要学生把他的脚放好,手摆好。又说:’《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他说,现在我快要死了,进后不会再犯错了。临死还孜孜为善,平时也没有恶念,现在更不会犯错了。这个情形就是地大分散,身体知觉失去了。”
我特别要告诉大家,南怀瑾这样广征博引时,从来不是预先写好讲稿,更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用电脑搜索引擎找资料。
无论是引用儒家的十三经,佛教的大藏经,还是道家经典,他都是脱口而出,顺手拈来的。这是我在他身边亲眼目睹的。这样的惊人记忆和渊博知识,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不知道是否能找到第二人。
可惜当今凡夫不珍惜南师这样的人啊!
记事以来,总有一种断裂感破碎感 。总是心不安,总是立不起来。痛苦又迷惑,“世间需大道”,踌躇不敢行。
天下的真理是共通的
追随南老师,让自己心安。
听了南师的传奇故事,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我真的太惭愧了
没有第二人
大道的人
南老师不愧是一代国学大师!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