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梵网经20 为何出家后从此不分贵贱
一、知识点
1.礼拜:
礼拜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ǐ bài,释义是星期;星期日;古代礼拜节;行礼叩拜。语出汉代班固《白虎通·姓名》:人拜所以自名何?所以立号自纪礼拜。自后不自名何?备阴阳也。
简介
在汉传佛教礼节中有三种礼拜,即拜佛、拜经和拜舍利。
对于此三种礼拜,不论是拜佛、拜经、拜舍利,都应怀有至诚之心,在礼拜终了之时,还要发愿,普度苦海众生,或发愿往生,或发愿无病,若不发愿则不能感应道交。这正印证了中国古言: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明了了三种礼拜的缘由、方法及功德,我们对于礼拜的真正内涵则会有更深的体会,从而会在礼拜时更为投入,达到礼拜的理想效果。
拜佛
拜佛。我辈末法众生,身处五浊恶世,只有礼拜佛陀,方是超越一切法门之上的捷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末法众生,从无始以来,所造诸种恶业,相互轮回受报,永无出期,这就象人借债一样,前债尚没有还清,又复借债,如此循环,永无止息之日。作为末世佛子,若能发大愿心,归命于佛前,至诚礼拜,终身不懈,我们便会清偿往世之业债,培植未来之福果。
拜佛之所以有如是功德,是因为人若诚心以身拜佛,则身业清净;口称佛号则口业清净,意虔诚向佛则感得意业清净。人若三业清净,不久即会成就无上佛道;能一心虔诚,可消灭多世之罪。因此,诸佛如来和历代祖师都劝诫世人忆佛、念佛、诚心拜佛,实则是真实希望苦海众生早日脱离轮回之苦。
拜佛的功德来自于拜佛时的虔诚之心,此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拜佛之法。正确的拜佛方法是拜佛时合掌当胸,直身下拜,俯伏称名,其心不能被外境所染。若是妄念生起时,可高声念佛,拖长声音。念佛不能过慢,慢则容易生起妄念,又不应过快,,快即易生疲劳,缓急得中,心存正念,才是最佳拜佛念佛之法。
拜经
拜经。拜经的功德,亦超出于其他行持之上。因为经法为佛所说,拜经既是拜佛。恭敬诸佛有助于明了佛法。若佛法同等修持,可福慧双至。具体而言,拜经功德有三,即依经拜字,则圆成文字般若;一心不乱,心缘佛经,则圆成观照般若,依经解义,籍字明心,则圆成实相般若。
拜经之时,必须五体投地,一字一拜,不计多少,不论日期。如果计算字数多少,日期长短,就有可能心不专一,甚至于看漏字迹,而不能达到一心专念专拜的功德。如果我们只专注于何时拜完某经,计算日期的短长,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快拜经的速度,草草结束拜经,若是如此,则只会增加我人色身有漏之福,却难以培养法身无生之慧。
拜舍利
拜舍利。舍利的中文名为灵骨,即佛世尊金身之灵骨,因阿育王曾建塔藏骨,又称骨塔。在俗众中经常所说的佛舍利,通常指佛牙舍利和佛指舍利。佛舍利所在之处即为佛之存在。因此,虔诚礼拜佛舍利有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能够观瞻佛舍利也是殊胜因缘之感召。
舍利有许多灵瑞之相,在三国时期有天竺康居沙门康僧会,欲在东吴建业建寺立会塔。有人奏明孙权,孙权即召康僧会问曰:“佛何灵验,汝独改形?”会曰:“如来迁化已过千年,遗骨世间,名曰舍利,在所应现,神耀无方。昔阿育王,统阎浮提,乃起八万四千宝塔,夫塔寺之兴,以表异化也。”
孙权以为康僧会夸大其词,就说:“若能得舍利,当为造塔。”康僧会就以瓶盛水,烧香礼请至第二十天也没看到,在第二十一天五更时分,忽然听到瓶中铿然有声,康僧会自往探视,果然得到舍利,第二天早上便上呈孙权。权观舍利,五色光焰,照耀瓶中,孙权拿起瓶,将舍利倒于铜盘上,舍利倒下,盘即破碎。
孙权大惊,赞曰:“稀有奇瑞。”康僧会有曰:“舍利威神之力,并不只是其光泽和形相,而且火烧不化它,金刚宝杵也捣不碎它。”孙权不信,就命力气最大的护卫,将舍利放在铁砧上,用锤击 舍利,结果,砧锤具破而舍利无损。
孙权由此大为叹服,就为康僧会建塔,同时建建初寺,此为江东佛教之始,自此江东佛教大兴。
凡是诚心拜塔的人,或拜舍利或拜纸印画像,一香一花,等同佛陀最后的供养;一瞻一礼,同于灵山的世尊。此时若求福,则福自会随声而来,此时忏悔罪障,则罪障自会消除,于自心中自会种下菩提涅槃的种子。
佛教对礼拜的阐释
达摩祖师: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嗔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2.佛塔:
佛塔,又名浮屠(梵语“佛陀”的音译),藏语称“曲登”。佛塔最初用来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
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始入中国,历汉化而形成汉传佛教,佛塔样式也由覆钵式塔汉化为亭阁式塔、楼阁式塔,又由楼阁式塔衍生出密檐式塔。传统中国佛塔按建材可分为木塔、石塔、砖塔。
按层级分: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等。
按形状分: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等,另有大塔﹑多宝塔﹑瑜祗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无缝塔﹑楼阁式塔﹑密檐塔﹑金刚宝座塔﹑墓塔﹑板塔婆﹑角塔婆。
按所纳藏之物分:舍利塔﹑发塔﹑爪塔﹑牙塔﹑衣塔﹑钵塔﹑真身塔﹑灰身塔﹑碎身塔﹑瓶塔﹑海会塔﹑三界万灵塔﹑一字一石塔﹑籾塔等。
按建筑材料分:砖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土塔﹑粪塔﹑铁塔﹑铜塔﹑金塔﹑银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宝塔﹑香塔。
按性质意义分:祈福塔﹑报恩塔﹑法身塔﹑寿塔。
按塔排列位置之样态分:孤立塔﹑对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拱立式塔﹑分立式塔。
按样式分:覆钵式塔﹑龛塔﹑柱塔﹑雁塔﹑屋塔﹑无壁塔﹑喇嘛塔等。
3.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
传达摩西来,初到东土曾赞叹“东土神州,好一派大乘气象。”中国汉地佛教,自隋唐以来,一直即以大乘佛教为主。汉传佛教也事实上成为大乘佛教的主要发展与承传者,并弘扬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世界各地。而北传佛教的另一支晚些时候传入西藏,形成藏传佛教。到近代,学界一般将大乘佛教专指汉传佛教。
二、金句/精华笔记
1、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应如法次地做,先受戒者在前做,后受戒者在后做佛弟子应该按照佛法的规定有次序的入座。
2、古印度军政当中的等于说是最低等的那些水宠奴婢,那么他们当然是不讲规则,也没有知识,他们就是杂做乱做的,所以这个不能这么做。
3、所谓的头期、二期、三期,一直到七期 49 天,每逢期都要请僧人来讲经说法,来做佛事。这个起源就是佛教戒律,一切灾会求福形来自生,大火所烧,大水所飘,黑风所吹,船房江河大海。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波惹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繁往经。今天这一讲,咱们开始要讲的是 48 清界的第 38 条,清界叫乖,准备次序界。乖是违背不遵守的意思,所以这条清界是针对尊卑次序而定的规矩。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应如法治地做,先受戒者在前做,后受戒者在后做佛弟子应该按照佛法的规定有次序的入座。什么一个次序?先受戒的人坐在前面,后受戒的人坐在后面。也就是生腊肠的人做生人的资历,长的人坐在前面。生腊短的人做生人的资历,浅的人坐在后面,不问老少,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因先受戒的人在前座,后受戒者席地而坐。不问你受戒前岁数的大小,你受戒前的世俗的年龄大小,不管的,而且也不问比丘、比丘尼的区别,你是男性的僧人还是女性的僧人,也不问你出家前的身份是贵人、国王、王子或者是黄门。
黄门是指身体这个受过阉割的人。就咱们这一般讲的太监或者是奴婢都不管,只看受戒的早晚,先受戒的在前面做,后受戒的就按照受戒的顺序接着而做。莫如外道,吃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我吃的如兵奴之法。不要像这些外道的,这些是人们,是指这种没有知识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前后,没有次第,完全没有次序。如兵奴之法,他们这个做法就是兵奴的做法。什么叫兵奴?古印度军政当中的等于说是最低等的那些水宠奴婢,那么他们当然是不讲规则,也没有知识,他们就是杂作乱做的,所以这个不能这么做。
我佛法中,先者先做,后者后做,而菩萨一一不如法赐敌,作者犯亲共嘴。在我们佛法当中,要求的是先受戒者坐在前面,后受戒者坐在后面,必须一一的严谨的按照这个次序来做,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犯了清构罪。接下来的第 39 条叫不休福会解,这一条的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常因教化一切众生,佛弟子就经常应该日常,就应该教化一切众生建立生访三陵园田,立坐佛塔,东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到处,皆因励志。佛弟子应该建立这种寺庙生房,建立山林园田,修造佛塔,建立东夏安居坐禅的地方,在你所有的修行之处,都应该建立这些佛地址到哪里,你就应该致力于修建寺庙佛塔,修建生房。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臣经历。而佛弟子就应该或者更应该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讲这个大臣的经历。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史里灭亡之日,即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历。如果遇到有人生病,国家遭遇危难,碰到贼寇之乱,或者是父母兄弟和尚在过去是用来作为僧人的尊称,是指德高年少的生日,今天,当然咱们一般是佛教圣人的通程。
阿舍里我们前面讲到过,就是各种各样的老师,各个佛教门类的这些能够做师傅的人,如果碰到他们去世的那一天,或者第三个七日,三七就是去世的 21 天,四五七日就是 28 天、 35 天、七 49 天,乃至七日,亦因讲说大乘结就逢七。去世以后都应该讲经说法,这个已经深深地渗入到我们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族的丧葬文化当中。
现在汉族的这种家庭里边,如果遇到有人亡故,不幸亡故的话,往往会做什么呢?做这个法事,所谓的头期、二期、三期,一直到七期 49 天,每逢期都要请僧人来讲经说法,来做佛事。这个起源就是佛教戒律,一切灾会求福形来自生,大火所烧,大水所飘,黑风所吹,船房江河大海。
罗刹之难。易读诵讲说辞经历。如果碰到这样的石扣,也就是所有的这种休斋祈福法会,你办这样的法会或者行来自生,你游行就是来来去去的自身。前面我们讲的修佛塔、修寺庙、修坐禅的畜署等等,你碰到这种场合,你又在来来往往,又在自身,就是从事各种各样的佛教的活动,如果碰到大火被大火所烧了,或者碰到被大水所冲掉了,或者被这种黑风,也就是这种大风狂风吹掉了,或者遭遇到这种江河大海罗刹之难,这个罗刹是指这各种各样的鬼罗刹,就碰到这种水难,都应该诵读讲说,这里用的是此经历,这个词一般理解为就是大乘经理,那么都应该来讲说大乘经历,乃至一切罪报、三灾八难、七逆、丑谢枷锁,戏服其生,多赢多称多逾期多疾病,一应讲此经历,乃至碰到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
这个我们前面也都已经讲到过的,或者被各种各样的枷锁链绑住了,或者碰到那些多淫多撑、多鱼吃、多疾病的这种人或者状况。反正碰到一切苦难状况,都应该讲读大乘经典。而心学菩萨不若而且犯亲过嘴。如果那种就是心境学佛的佛子不这么做的话,他们就犯贱,犯了亲垢罪。
接下来第 40 条戒,也就是清戒了。接下来的第 40 条清戒叫简则受戒。金文说,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佛弟子,你要去发展新的生团成员,去发展新的僧人,你要给他受戒,前提是你不能挑挑拣拣。我给这样的人寿,不给那样的人寿,这是不允许的。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尼,善男信女,淫男。18、凡天六欲、天子、无更、二更、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这个是指受戒前的身份,你决心加入生团前,不管你是国王也好,王子也好,大臣也好,百官也好,比丘、比丘尼也好,就这个男性的出嫁人,女性的出嫁人也好,你是这种淫男,各种各样的人,甚至是无更,就是没有官的人。二更是指这个是在过去。怎么说不男不女的人,阉人奴婢,一切鬼神我都不管,只要你符合受戒的标准,我都要给你受戒。
阴交身所着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受戒的时候,那么他们身上所穿的袈裟必须使用坏事,这样的话才与佛法相应。什么叫坏色?坏色又称不正色,又称杂色,是指比丘三一染上去的颜色。佛教为了让僧人和世俗人或者外道区别开来,同时也为了你,比如这衣服染得太鲜艳,色彩太华丽,那么穿袈裟的人会升起各种各样贪念之心。所以规定声音的颜色必须染成坏色,就是回避日常世俗所用的。这种正色是哪几种?青、黄、赤、黑、白这 5 种颜色不能用的。
用什么呢?用 3 种颜色,类似于像泥色这种,有点像皂色、黑色,反正它都是杂的,不是正色,不是纯的,或者木蓝色,或者一种偏淡的一种青色,它的颜色是杂的一种颜色,不是纯的,叫正色。所以这里规定它的袈裟都必须染成坏色,皆然是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都染成青、黄、赤、黑、紫这样的颜色。
但是这里的青、黄、赤、黑,前面我们讲过,这个不是世俗的政策吗?对,但是在佛教袈裟里,在这里讲的这四种颜色是实际上已经有点杂的,都不是正事。只不过看上去像这个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事。所有的用具,甚至包括卧具都要使用坏事。身所着衣,一切染色,身上穿的衣服都要染以坏事。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着衣服,比丘皆应于其俗服。友谊。前面讲的是在印度的规定,那么佛教如果离开了它的发源地,传播到别的地方,到别的国土中,那么在别的国土中,生人所穿的衣服都应该和国人,也就是世俗的人所穿的衣服有区别。
若遇受戒时,因问言献身,不做欺匿罪焉。菩萨法师不得与亲昵人献身受解。前面讲过不得选择,这里讲的是底线,说是不得选择。但是有一种情况,按照返网金的规定是不能给他收钱,这是一个特例了。哪种情况?你给人受戒的时候,首先要问献身,不作亲昵罪焉。献身就是你现在的这个身体,这一世轮回你拥有的这个身体。
你有没有犯过七逆罪?犯了七逆罪的人是不能受戒的。成为生人的七逆者,出佛生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舍离、破结魔、转法轮,生、杀圣人。这个七逆,我们前面讲过的是七种最重的罪,落句亲昵,即献身不得解,与一切人尽得受戒。如果你犯过这妻昵当中的某一种罪,那么你以现在的这个身体,不能得受。佛界其余的一切人,只要没有犯过这七律的,都可以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认,鬼神不礼。但解法师云,这个很重要。佛教本来的规定,你一旦出家了,你就超离了世俗,所以你就不必按照世俗的规矩,礼拜国王,礼拜父母,应该六亲不认,鬼神不测。我已经出家了,摆脱了世俗的继父,我只要去理解法师的说法,我们只有懂得法师的讲经说法就可以了。
这个是印度传播,然而佛教到了中国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中国的文化的背景,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佛教发生了中国化。这大家都知道,今天中国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那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了。重大的改变就是针对这两条汉传佛教的僧人,或者中国佛教的主要的派别的那些僧人都是要礼拜国王的,都是要向父母礼拜的,有这种说法。
在这个后来的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有人这么说,国王就是现世的佛,所以我要拜国王,我就像拜现世的佛一样,那父母因为他生出了我这个生,让我可以学佛,可以修行,可以持戒,所以我要感父母。当然这个就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这个世俗帝王的权势大,还有孝道思想根源深厚,作了一种妥协。所以佛教中国化的重大的一种标志是突破了这两条戒律是向国王礼拜的,而且是向父母礼拜的。
这里我们强调一下,有百里千里来求伐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称心,而不基于受一切众生见者犯结构罪。不管是百里千里之外有人来求法,而这个佛弟子如果抱有恶心蹭恨之心,你不马上为这些前来求法的人,当然是没有犯过亲密的人,你如果不马上给他受相应的戒的话,你就犯戒了,犯亲狗罪。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一起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捶听。
今日佛历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梵网经》。
今天这一讲,咱们开始要讲的是四十八轻戒的第三十八条轻戒,叫乖尊卑次序戒。乖,是违背、不遵守的意思,所以这条轻戒是针对尊卑次序而定的规矩。
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佛弟子啊,应该按照佛法的规定,有次序的入座。什么一个秩序呢,先受戒的人坐在前面,后受戒的人坐在后面,也就是僧腊长的人,做僧人的资历长的人,坐在前面;僧腊短的人,做僧人的资历浅的人,坐在后面。
“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不问你受戒前岁数的大小,你受戒前的世俗的年龄大小,不管的。
那么都应该不问比丘、比丘尼的区别,你是男性的僧人还是女性的僧人,也不问你出家前的身份是贵人,国王、王子,或者是黄门,黄门是指身体受过阉割的人,咱们这一般讲得太监,或者是奴婢,都不管。只看受戒的早晚,先受戒的,在前面坐,后受戒的,就按照受戒的顺序接着而坐。
“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如兵奴之法。”不要像这些外道的这些痴人,是指这种没有知识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前后,没有次第,完全没有秩序。如兵奴之法,他们这个做法就是兵奴的做法。
什么叫兵奴呢?是古印度军政当中,等于说是最低等的那些随从、奴婢,那么他们当然是不讲规则,也没有知识,他们就是杂坐、乱坐的,所以不能这么坐。“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
而菩萨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轻垢罪。”在我们佛法当中,要求的是先受戒者,坐在前面,后受戒者,坐在后面,必须一一的、严谨的按照这个次序来坐。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犯了轻垢罪。
接下来的第三十九条,叫不修福慧戒。这一条的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佛弟子经常应该,日常就应该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
佛弟子,应该建立这种寺庙、僧坊,建立山林园田、修造佛塔,修建冬夏安居、坐禅的地方,建立冬夏安居坐禅的地方,在你所有的修行之处,都应该建立这些。佛弟子到哪里,你就应该致力于修建寺庙、佛塔、修建僧坊。
“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而佛弟子呢,就应该,或者更应该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讲大乘的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律。”
如果遇到有人生病,国家遭遇危难,碰到贼寇之乱。或者是父母、兄弟、和尚,和尚在过去是用来作为僧人的尊称,是指德高年少的僧人,今天当然咱们一般是佛教僧人的通称。
阿阇梨,我们前面讲到过,就是各种各样的老师,各个佛教门类的这些能够做师父的人。如果碰到他们去世的那一天,或者第三个七日,三七就是去世到二十一天,四五七日就是二十八天,三十五天,七七等于是七七四十九天。
乃至七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律。就逢七,去世以后都应该讲经说法。这个已经深深地渗入到我们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族的丧葬文化当中,现在汉族的这种家庭里边,如果遇到有人亡故,不幸亡故的话,往往会做什么呢?
做法事,所谓的头七、二七、三七,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每逢七,都要请僧人来讲经说法,来做佛事,这个起源就是佛教戒律。
“一切斋会求愿,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湖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如果碰到这样的时候,也就是所有的这种消灾祈福法会,你办这样的法会,或者行来治生,你游行,行就是来来去去了,治生,前面我们讲的修佛塔、修寺庙、修坐禅的处所等等。
你碰到这种场合,你又在来来往往,又在治生,就是从事各种各样的佛教的活动。如果碰到大火,被大火所烧了,或者碰到被大水所冲掉了,或者被这种黑风,也就是这种大风、狂风吹掉了,或者遭遇到这种江河、大海、罗刹之难、这个罗刹,指的是各种各样的鬼啊,罗刹,就碰到这种水难,都应该诵读讲说,这里用的是“此经律”,这个“此”,一般理解为就是大乘经律,那么都应该来讲说大乘经律。
“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
乃至碰到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这个我们前面也都已经讲到过的,或者被各种各样的枷锁、锁链、绑住的,或者碰到那些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的这种人或者状况,反正碰到一切苦难、状况,都应该讲读大乘经典。
“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果那种就是新近学佛的佛子,不这么做的话,他们就犯戒,犯了轻垢罪。
接下来第四十条戒,也就是轻戒了,接下来的第四十条轻戒,叫拣择受戒戒。经文说:“若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
佛弟子,你要去发展新的僧团成员,去发展新的僧人,你要给他授戒,前提是,你不能挑挑拣拣。我给这样的人受,不给那样的人受,这是不允许的。
“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
这个是指受戒前的身份。你决心加入僧团前,不管你是国王也好、王子也好、大臣也好、百官也好,比丘、比丘尼也好,就男性的出家人,女性的出家人也好。
你是这种淫男、淫女,各种各样的人,甚至是无根,就是没有生殖器官的人。二根,是指,这个是在过去这么说,不男不女的人,阉人、奴婢、一切鬼神,我都不管,只要你符合受戒的标准,我都要给你受戒。
“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受戒的时候,那么他们身上所穿的袈裟,必须使用坏色,这样的话才与佛法相应。什么叫坏色?坏色又称不正色,又称杂色,是指比丘三衣的染上去的颜色。
佛教为了让僧人和世俗人或者外道区别开来,同时也为了,你比如这衣服染的太鲜艳,色彩太华丽,那么穿袈裟的人会生起各种各样贪念之心了。所以规定,僧衣的颜色必须染成坏色,坏色就是回避日常世俗所用的这种正色。
是哪几种呢?青、黄、赤、黑、白,这五种颜色不能用的。用什么呢?用三种颜色,这种类似于像泥色,这种有点像皂色、黑色,反正它都是杂的,不是正色,不是纯的,或者木兰色,或者一种偏淡的一种青色,它的颜色是杂的,一种颜色,不是纯的,纯的叫正色。所以这里规定,他的袈裟都必须染成坏色。
“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都染成青、黄、赤、黑、紫这样的颜色。但是这里的青、黄、赤、黑,前面我们讲过这个不是世俗的正色吗?对,但是在佛教袈裟里,在这里讲的这四种颜色,是实际上已经有点杂的,都不是正色,只不过看上去像。
“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所有的用具,甚至包括卧具,都要使用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身上穿的衣服都要染以坏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
前面讲的是在印度的规定,那么佛教如果离开了它的发源地,传播到别的地方,到别的国土中,那么在别的国土中,僧人所穿的衣服,都应该和国人,也就是世俗的人所穿的衣服有区别。
“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前面讲过不得选择,这里讲的是底线,说是不得选择,但是有一种情况,按照《梵网经》的规定,是不能给他受戒,这是一个特例。
哪种情况?你给人受戒的时候,首先要问,现身不做七逆罪耶?现身,就是你现在的这个身体,这一世轮回你拥有的身体,你有没有犯过七逆罪,犯了七逆罪的人是不能受戒的,成为僧人的。
“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这个七逆,我们前面讲过的,是七种最重的罪。“
若具七逆,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如果你犯过这七逆当中的某一种罪,那么你以现在的这个身体,不能得受佛戒,其余的一切人,只要没有犯过这七逆的,都可以受戒。
“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
这个很重要。佛教本来的规定,你如果一旦出家了,你就超离了世俗,所以你就不必按照世俗的规矩,礼拜国王、礼拜父母,应该六亲不敬、鬼神不理,我已经出家了,摆脱了世俗的羁绊,我只要去理解法师的说法,我们只要懂得法师的这个讲经说法就可以了,这个是印度传统。
然而佛教到了中国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中国的文化的背景,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佛教发生了中国化,这大家都知道。今天中国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了。
重大的改变就是针对这两条。汉传佛教的僧人,或者中国佛教的主要的派别的那些僧人,都是要礼拜国王的,都是要向父母礼拜的。有这种说法,在后来的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有人这么说,国王啊就是现世的佛,所以我要拜国王,我就像拜现世的佛一样。
父母,因为他生出了我这个身,让我可以学佛,可以修行、可以持戒,所以我要感父母恩。当然就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世俗的王的权势大,还有呢?孝道思想根源深厚,做了一种妥协,所以佛教中国化的重大的一种标志,是突破了这两条戒律,是向国王礼拜的,而且是向父母礼拜的。这里我们强调一下。
“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瞋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不管是百里千里之外,有人来求法,而这个佛弟子如果抱有恶心、嗔恨之心,你不马上为这些前来求法的人,当然是没有犯过七逆的人,你如果不马上给他受相应的戒的话,你就犯戒了,犯轻垢罪。
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一起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讲得真好!感谢钱先生!阿弥陀佛!
感恩老师
感谢钱教授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缘,因缘和合而来,与钱教授的课程亦是如此,诸位同学莫生贪疑
黄门可以受戒?
🌹🌹🌹
感恩
领悟了
感谢钱先生讲授佛法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