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撕下受害者的标签

45.撕下受害者的标签

00:00
17:00

周小宽限时免费听! 

恭喜您被惊喜好礼砸中!

小宽精选《100首心理疗愈钢琴曲》现开放限时免费听

心理50讲课程+100首疗愈音乐,助你缓解焦虑,深度入眠!

倒计时5天,还要错过吗?

【点此立即领取,开始收听!】




本期内容 

1. 给自己贴上受害者的标签,会有什么痛苦,以及给关系带来什么问题?

2. 受害者标签给世界投射了什么?

3.受害者身份不仅和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关,也和一个人内在的控制有关。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撕下受害者的标签。



撕下受害者的标签,对于构建更好的自我认知,是很关键的一个点,对于爱自己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


可能说一个场景大家会更有感触。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别人做一些事情,比如你约你的先生去一个你觉得非常不错的餐厅吃饭,你提前订了位置,做了很多攻略.


结果将先生带到餐厅吃饭的时候,餐厅周边的环境特别吵,并且餐厅里很拥挤,你的先生很生气,指责你没有安排好。


这时候如果你是个心里有受害者标签的人,就会觉得我深深的被你伤害了,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而你完全没有看到我的付出。


这时候的感受,就是在一种被批评和指责的难过中,还叠加了很多委屈的成分。而这个委屈的部分才是最让你痛苦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心里贴上了受害者标签,是会更容易让自己受伤的。


那么,在刚才的场景里,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当作受害者的话,又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首先妻子会觉得,自己所做的攻略也好,安排也好,都是在创造一个跟先生融洽相处的环境,是她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比如让先生开心,跟先生共度一段浪漫时光等,而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多大的付出。


那么,当先生表达不满时,她尽管也可能会感到不开心,但不会觉得很委屈,因为这只不过是自己想要达成一个共度浪漫时光的目标出了点小插曲而已,这个结果是可以去接受的。


所以,有没有受害者标签,对同一个事件的反映是不一样的,最终带来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比如,有受害者标签的妻子可能会生闷气,或发脾气,最终彼此争吵,不欢而散;而没有受害者标签的妻子顶多不开心几分钟而已。



通过分析上面的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面对一件付出了努力而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的事情,只要我们不把自己摆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上,就能够一直处于对自己负责的状态中,自我处于高自尊的位置。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在生活中你是哪一种人,心里有没有受害者标签呢?


如果我们把有受害者标签设为A,高自尊的、对自己负责的的感觉设为B的话,你是属于A型人还是属于B型人?你的思维模式是A更多还是B更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有可能不如预期,而当这样的结果出来,你被指责抱怨的时候,无论是A型人还是B型人,内在的感觉都是很不好的。


但是A型人不好的感觉肯定会更多,她会叠加很多内心戏,让负面的感觉变得更恶性循环,让冲突和痛苦一并升级,因为对方不能够理解你的痛苦。


对方为什么不能理解你的痛苦呢?


因为对方通常都会把你当成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B型人来看待,比如说上面的这位丈夫,他觉得这就是你的一个安排,而我来了,我不可能在这个事情上欠你的;我觉得安排得不好,那我就要表达出来。


所以,受害者A的这种总是需要别人去体谅或去感激的期待,通常都是会落空的。



那么,受害者的A,是从哪里习得这样的情结呢?


我觉得,有可能他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就像我前面讲过的,我们母亲那一辈的人,常常是在把资源极度倾斜给儿子的家庭中长大的,所以从小就需要做出对家庭更多的付出,才能够让父母觉得生她是有点价值的。


她们没有办法构建一个以我为主体的思路,没有办法成为B型人。 而我们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很容易习得她们的模式的。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学会不断觉察自己的内在,不要跟随她们的脚步,而是不断作为一个主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被别人的反应或者结果的好与坏所控制。


提醒自己,我付出再多,也只是在做一件跟自己相关的事情,尽管这个事情是涉及到他人的。


当我们能这样去想的时候,就只需承受结果带来的痛苦,而不会增加被辜负被伤害的痛苦。



一个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的人,和对方的位置是不平衡的,在这样的位置上会变得非常的脆弱,没有办法去接受对方的任何否定。


同时,一个把自己摆在受害者位置上的人,也会把对方放在一个加害者的位置上。这会给关系中带来很大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这里所说的关系扩大一些,其实就是我与世界的关系。


如果我是一个受害者,那么世界上就充满了加害者。


我是一个付出者和讨好者,那么世界上就充满了剥削我的人,充满了踩在我头上的人,欺负我的人。


如果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被投射成这样,那我们怎么能够得到平衡和幸福呢?


所以这是这一节分享里我们要去觉察的部分。


根据我的观察,多数的人虽然不是全然地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在生活,但是在关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里面,这不完全跟我们的养育环境相关,而是和我们的控制欲相关。


站在受害者或者付出者的角度就会很有理由去要求对方,所以这也是关系中的一个手段。


很多人常常在这种控制他人的手段上获得成功,但这可能只是暂时的,如果始终不觉察和改变,最后的挫败会非常大。


举个例子,在亲子关系中,很多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会极度的叛逆,让做父母的过得特别痛苦。


往往是因为之前父母一直在用付出的方式来操控孩子——我是一个全然的好父母,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就应该听我的——而孩子可能在初中之前他会听你的,被父母道德绑架着。


但是进入青春期,逐渐变得有力量,要活出他自己的时候,父母的这套就不管用了,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冲突。


所以我们可以从当下开始觉察,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里,我们有没有以一个付出的方式,或者以一个受害者的姿态,以达到操控对方的目的。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在控制他人的这点上,我们会产生一些松动。


慢慢地就能真正理解到,关系不是拿来控制的,关系中的人应该是彼此独立的,彼此独立才能够让每个人轻松活出自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000揭谛

    我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受害者,我终于在这节课中找到了困惑我多年的答案,为什么我的婚姻会这么糟,为什么我和他总是在痛苦地纠缠着,原来我和他都是赤裸裸的受害者,堂堂正正地告诉别人,我希望你为我做什么,而不是以一个受害者提出要求,我能够为我的行为负责,我会牢牢记住上面的话,不做受害者,付出者,讨好者。感谢老师!

  • 林薇影

    我就是受害者心态,玻璃心,别人说我一点小事或者一个眼神我都情绪很大,控制欲强,好胜心强,只想别人夸,不想别人说不好,想的太多,累!

    黑火小姐 回复 @林薇影: 我也是

  • 1821391ybhs

    挺好的,看见就是疗愈

  • 军绿色的梦_35

    觉得白花一百多块钱,没用,讲的全是婚姻,很失望

  • 1887237micf

    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我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做的好累,刚来的时候我每天都很有激情,每天都想加油去提升自己,但越来越久我越来越自卑了,每天过的都好怕,四个月了我不敢和同事交流,和她们一起合作工作总是跟不上节奏,大家现在对我很是嫌弃,我越来越没有自我意识了,我现在越来越没有一点工作想法了,我想离开,但我又很需要

    QDwingXF 回复 @1887237micf: 换一个和自己现在能力匹配或者能力高于这份工作的工作。你通过这样可以或者意想不到的自信

  • Maydam

    自己消化了,对方登鼻子上脸咋办

    sunnybin6 回复 @Maydam: 自己是有底线和自尊的,这与撕掉受害者标签,应该是不同的事。

  • Dore小姐

    说的太对了,母亲那一代,就是一个男孩儿四个女孩儿讨好型,在家里B型人,从小,妈妈就说:我爸爸就是重男轻女的人,“我”也是一样。 我作为一个女孩儿,从小在妈妈的内心深处,就被妈妈瞧不起,和不被喜爱,因为性别,我真的很自卑。仅仅是因为性别。

  • 与善人居一百变天使

    小宽老师为什么这么漂亮的美女,学历还这么高,专业知识讲的这么透彻,让我们都自卑了!

  • 军绿色的梦_35

    白花钱,因为都是结婚怨妇的案例,能退票嘛?

  • 1730719ugup

    很温暖的声音。温柔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