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传》:隋唐大一统的开创者,被历史严重低估的一代英主

《隋文帝传》:隋唐大一统的开创者,被历史严重低估的一代英主

00:00
28:39



隋唐大一统的开创者,被历史严重低估的一代英主。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听书笔记 



四个身份:

1、篡夺皇权的野心家。

2、统一王朝的缔造者 。

3、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创建者。

4、父亲。


篡夺皇权的野心家:


作者韩昇认为,杨坚能够成为隋王朝的开国皇帝,取决于两个重要原因:

一个是,杨坚的身份,让他同时获得了汉人和鲜卑人双方的认可。

另一个是,北周静帝幼年继位,无力控制局势,给了杨坚可乘之机。



中国统一的缔造者:


外部环境。当时隋朝的外部环境,堪称四面楚歌、首尾难顾,南方有南陈隔江对峙,北方有当时东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突厥虎视眈眈,东北部还有一个强大的高句丽(gou1li4)需要警惕。而且这三个国家为了防范隋朝坐大,结成了军事联盟。只要隋朝进攻任何一方,另外两方就会出兵解围,遏制隋朝的军事行动。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杨坚制订了先北后南的战略,也就是对南边陈朝采取守势,集中火力先解决掉北边突厥,至于东北部的高句丽,因为离得比较远,威胁不是特别大。在杨坚看来,突厥、高句丽和陈朝组成的三国同盟中,突厥是联盟的核心,只要解决了突厥,另外两家就不足为虑了。而且先对付突厥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高句丽和陈朝不敢轻举妄动。隋文帝对突厥分而治之,公元584年,东突厥可汗沙钵略被迫向隋朝求和。隋朝北境的隐患,至此基本解除。


战胜了突厥之后,下一步就是解决陈朝,统一全中国。针对陈朝,杨坚又定下了长期损耗陈朝国力的战略。陈朝位于南方,每年农作物收获的时间要早于隋朝,于是杨坚就利用这个时间差,下令隋朝军队在每年陈朝快要秋收的时候,进行战争动员,摆出一副要过江进攻陈朝的姿态,逼迫陈朝把精力放在防御上,从而忽视秋收工作。而等到秋收期过了,隋军又立刻偃旗息鼓,跟没事儿人一样。如此反复几年,陈朝被这种“狼来了”的把戏折腾到精神崩溃,再也懒得防备隋军了。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隋朝军队趁着陈朝欢度新年之际,分路渡江,在今天的安徽境内重创了陈朝主力军队,并在短短20天后,就攻克了陈朝首都南京,活捉了陈朝皇帝陈叔宝。之后的一年里,隋朝又相继平定了江南贵族发动的几场叛乱,最终,在公元590年,彻底实现了南北国土统一。


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创建者:


隋朝虽然通过军事手段完成了南北统一,但是在此之前,中国毕竟已经分裂了三四百年,南北两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差异,这种差异放大到国家层面,就很有可能成为分裂国家的矛盾,所以,如果隋王朝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矛盾,那么它随时都有可能像西晋那样,面临崩溃的危机。


总结来说,隋文帝杨坚当时主要面临着两方面的难题:一方面,是皇帝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解决之道:

1、制造平衡:杨坚表面上对关陇贵族大肆封赏,实际上却明升暗降,趁机剥夺了他们的部分实权。紧接着,他又提拔了一批山东贵族入朝做官,与关陇贵族分庭抗礼。据统计,到了隋文帝在位的后期,朝廷要害部门中,关陇贵族和山东贵族的比例,基本持平。后来杨坚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延续父亲的策略,又把江南贵族引入到了中央政府中。三股政治势力相互牵制又相互融合,不仅打破了关陇贵族的权力垄断,也让隋王朝获得了更广泛的支持。


2、打破贵族垄断:为了缓解贵族和寒门之间的矛盾,更是为了进一步打压贵族阶层,加强皇权,隋文帝杨坚发明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不过作者提到, 用“发明”这个词,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开科取士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隋文帝只不过是对这种制度进行了改良,防止贵族徇私舞弊,而给寒门士子更多公平的机会。


3、设置三省六部,分宰相之权:三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行政命令;门下省负责对中书省草拟的政令进行审核,对不合理的命令予以驳回;尚书省则负责执行那些合理的命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执行财政、律法、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具体事务。


三省六部制,相当于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方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自然也就不会再轻易出现,权臣威胁皇权的问题了。自此,汉末以来,因为政权频繁更迭而引发的国家组织混乱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4、宣布废除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这里的州,其实和秦汉时期的郡是一个等级。接着,隋文帝把郡一级的官员都充实到州、县的政府部门内,多余的官员则裁撤掉。如此一来,隋朝的地方官僚体系立刻焕然一新,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杨坚借着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机会,摸清了各地贵族豪强的底细,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打击,达成了中央政府“强干弱枝”的目的。


父亲:


作为一个政治家,杨坚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最为父亲,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在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杨坚认为,北周之所以会灭亡,主要是因为皇室内部斗争太激烈,皇子们又个个短命,导致皇室实力衰落,才让杨坚这个外人捡了便宜。所以,杨坚称帝后,除了培养太子之外,也着力培养其他皇子的政治威信和个人势力。比如,在二儿子杨广成年后,他安排杨广与江南贵族集团联姻,还给予杨广军政大权,让他全权负责攻打南方陈朝的军事行动。其他皇子成年后,杨坚也都纷纷委以重任,让他们负责镇守中原、四川等战略要地。


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杨坚一共有五个儿子,都是他和妻子独孤皇后所生。而这种情形,也给了杨坚一个可怕的错觉,他天真地以为,自己的儿子都是同胞兄弟,不会因为争夺皇位,而酿成骨肉相残的悲剧。杨坚的心理松懈,导致他对儿子们的倚重,逐渐变成了放纵,甚至是不加约束。这就让他的五个儿子走向了两个极端:太子杨勇和三皇子杨俊、四皇子杨秀都变成了骄奢淫逸的公子哥,最夸张的是,三皇子杨俊居然为了敛财,偷偷放高利贷;而二皇子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和五皇子杨谅则因为手握军政大权,蜕变成了野心家,开始暗中培植势力,密谋取代太子。


当杨坚发现大事不妙后,他又一改往日对儿子们放纵的态度,开始拿出自己的冷酷严苛。他先是多次斥责太子杨勇生活腐化,然后又剥夺了三皇子杨俊的官职,最后甚至生生逼死了这个他曾经最宠爱的三皇子。原本,杨坚是想借此震慑其他皇子,让他们改邪归正,可惜不但收效甚微,反而还加剧了他和太子杨勇之间的对立。


最终,杨坚见太子杨勇实在无药可救,就废黜太子,改立了在他看来政治操守最好的二儿子杨广为太子。还顺便把跟杨广不和的四皇子杨秀囚禁起来。不过看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这个二皇子杨广的政治操守,实在跟“好”字搭不上边。


公元604年年初,64岁的杨坚深感自己年老体衰,不愿意再继续操劳朝政,便将国家的军政大权全部转交给了太子杨广。这一年的8月,隋文帝杨坚安详离世。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坚信,隋文帝杨坚并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儿子杨广杀害的。但是本书的作者韩昇却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靠。正如我们刚刚所说的,早在去世前大半年,杨坚就已经将军政大权全部转交给了杨广,自己当起了手无实权的退休老干部。所以,此时的杨坚就算发现了杨广有什么不对劲,也无法再对杨广构成威胁了。杨广没有弑君的必要。


解读 | 阿穆,资深撰稿人

播音 | 于浩

策划编辑 | 袁博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嘎永远吉祥

    我觉得隋文帝选择儿子杨广导致隋灭,责任并不在隋文帝,杨广一开始可以说是雄才伟略,修运河、融合南北民族关系、减轻赋税大赦天下等。并且杨广给自己画了一副广阔无垠的伟图,之所以三征高丽,估计他当时热血沸腾,想要效仿汉武帝,成千古一帝。他最大的问题在于性格,失败了,场面不好收拾了,就放任不管了,也许他觉得他不能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了,转而直接放弃,估计烂摊子早晚有人收拾,朝代不灭亡就行了,不如及时享乐,最终变得更加残暴荒淫无度。杨广还是没有规划好自己的梦怎么走,最终失败了,而又懒得补救,差点让华夏文明灭亡……杨广,既让人惜,又让人气

    听友252114539 回复 @嘎永远吉祥: / 一? 一

  • 这个昵称好屌

    隋文帝攻击卓越,这个没有争议。但隋炀帝其实很多策略在历史角度看是正确的,但是想在自己这一朝全部搞定,是不切实际的,如开凿运河,征高句丽,征高句丽等。太冒进了。

  • 六柳_Eamon

    隋文帝应该呆在地狱里吧

    1371172jzda 回复 @六柳_Eamon: ,,辿

  • 1880413ylom

    开国帝果然没有一个省油的灯,都是智勇双全。

  • 一十二道御史

    最强的北齐都灭了,还有什么强敌!

  • 第一劍客

    主要是隋文帝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不到位,因忙于国家事务。

  • 嘎永远吉祥

    隋文帝确实是一位被低估的帝王啊,跟秦始皇有一拼了

    公无渡河_yw 回复 @嘎永远吉祥: 秦始皇能力和他还真没法比,首先秦国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先辈一点点积攒下来的,没有嬴政也会有个嬴治、嬴积什么的。但是杨坚是靠自己一己之力搞定异己、建得天下。

  • 箬水三千只取其一

    想到了独孤皇后,一帝一后,史上第一。

    假正经小君君 回复 @箬水三千只取其一: 明孝宗也是

  • 唯重义耳

  • Router_gb

    南北朝持续了400年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