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梵网经17 算命咒术都有罪
一、知识点
1.戒律:
亦作“诫律”。 [4]意思是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palaks!a,译曰律(净影),梵语毗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
1.宗教禁止教徒某些不当行为的法规。如佛教有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类。道教亦有五戒、十戒、一百八十戒等类。
《百喻经·蛇头尾共争在前喻》:“如是年少,不闲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牵入于地狱。”
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恨深负米,荣暨击钟,爰持戒律,思答慈容。”
宋·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戒律》:“汉灵帝 建宁三年, 安世高 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 魏 世 天竺三藏 昙摩迦罗 到 许州,至 洛 ,慨 魏 境僧无律范,遂于 嘉平 中,与 昙谛 译《四分羯磨》及《僧祇戒心图》,此盖中国戒律之始也。”
老舍《牺牲》:“他必是一种什么宗教性的戒律,使他简单而又深密。”
2.泛指其他成文或不成文的戒条。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尝制圣门戒律八条,自警警世。”
柯岩《从一个孩子看中国》四:“清规戒律,密如罗网。”
戒,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小乘五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卧高广大床、花鬘璎珞、歌舞戏乐。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瞋、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
2.比丘尼:
比丘尼(梵文Bhikkhuni),梵语的音译词,佛教用语,是指满二十岁受了具足戒的出家女子。
比丘尼又作苾雏尼、比呼尼、尼、除女、董女、沙门尼。
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净检。在东晋升平元年(三五七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为了比丘尼。
3.十三经:
《十三经》,南宋时并称的十三部儒家经籍,为历代文人推崇。为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汉代立诗、书、礼、易、春秋于学官,称五经。唐代增三礼之周礼、礼记,并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为九经。至开成年间刻石经,益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南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嘴上说一切空都是空的,而你实际的行为却是一切有的。你嘴上说空,实际做有这种行为,也就是有的行为是指有各种各样贪欲的,各种各样执着的行为。
2、这个当然是佛教角度讲,这就帮助他们做成了淫事,就做成了男女之间的这些交往,那么这些实际上是指四人男女之间相互的缠绕纠结。这当然是不行的。
3、调和配制各种各样的毒药,比如蛇毒,你去把各种各样的这种毒蛇的这种毒液配成毒药,生金银毒,因为这些经营也是有毒的。在这个古人的眼里蛊毒,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的蚀蛊,各种各样的蛊术,这些都是没有慈悲心,也没有孝顺性的表现。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波惹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繁忙经。在今天这一讲里,我们首先要讲的是 48 清界中的第 28 界别请深界。这条清界的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谈月,请深福田求愿之识音录深访问知识人金玉请深求愿知识报言次递情者记得十方贤胜生什么意思?说佛弟子如果有出家,或者在家中,或者失主,不管,反正有这么些人,如果他们要来奉请僧人来种福田来求愿,也就是实际上这个求愿,我们一般把它理解为还愿了,对吧?要来做佛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那么应该到寺庙当中先去请问知识人、管事的管这一些事情的法师,向他们表达这个意愿,说今天我们想请生求愿,我们想做佛事,而知事也就是管这一类法事的僧人应该这样回答,你应该次地请,也就是不能指定要请。谁说我要请方丈,或者我要请某某高生?不可以,你是次地按照生团里边的既有的次序来请僧人,你这么请就等于是请到了十方的这些高僧,最高的高僧就等于是样的。
荆门。接着说,而世人别寝五百罗汉菩萨,生不如生赐亦凡夫生来请这些僧人的人,如果你指定要请这些罗汉菩萨僧,是指这些名望很高的这些高僧,你还不如按照次第,按照生团的次序请一个普通的生人。若别请生者是外道法,其佛无别情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生者,犯亲诟罪。如果你指名道姓,你要去请某某生,这是外道的做法。
七佛无别清伐,佛教里边是没有这种,是不允许有这种个别的指定的情法的。所谓七佛,对佛教文化比较熟悉的听众朋友都知道,这是指过去的三佛,辟婆诗佛、诗气佛、毗舍福佛,这是三佛。那么现在诗中的四佛,拘留生佛、拘纳韩牟尼佛、加设佛是加牟尼佛。这个七佛也就是在佛教当中,这里通知是不可以有别情法的。别情法不顺孝道,我们前面曾经几次提到过的,在这里的孝道,不妨把它理解为正道,别轻生是不符合正道的。若故别请生者犯亲过罪。如果你明明知道是有这样的戒律规定不可以别请生的,你故意还要指明指定个别去请生人的,那么你就犯了亲垢罪。那这条经文实际上是强调,我们对这些去请身做法事的时候,我们不能有分别心,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这个礼具对出家师傅、出家众去进行高低的叛变,对不对?这条戒律主要是讲得这个。第二十九亲戒叫邪命自活戒。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以恶心骨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而自首,作时自磨自充,站向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攻巧、调阴方法和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经营毒、蛊毒都无此敏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犯亲够嘴。佛弟子如果因为你存了这些,唤醒你为了求这些利养去贩卖男女色、男色女色,或者你自己动手去做饭,那这个因为按照佛教戒律,出家人应该是以脱薄起食为生的,你不能自己做饭的。所以如果你自己去做饭了,自己去自磨自冲,就是去掉这些谷物它外面的这个表壳,你要去这个冲米或怎么样,或者你去做这种栈相的,或者去判别胎儿的性别,去男女的,去告诉大家你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或者你去解梦,告诉大家这个梦是吉,这个梦是凶,等等。或者你用各种各样的咒术,或者你去调教这些鹰,因为鹰是需要熬,需要调教的,你去干这些事,或者你去调和配制各种各样的毒药,比如蛇毒,你去把各种各样的这种毒蛇的这种毒液配成毒药,生金银毒,因为这些经营也是有毒的。在这个古人的眼里蛊毒,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的蚀蛊,各种各样的蛊术,这些都是没有慈悲心,也没有孝顺性的表现。如果这么做犯亲够罪,那么佛教是讲究正命的,对不对?正命就是要远离咒术,远离占卜这种的,远离各种各样不如法的生活样态的,正面的,反面就是邪命,对吧?那么这条戒律主要是讲的这个,接下来的第 30 条,清界叫不尽好实践。经文说,若佛子以恶心骨而自傍,三宝乍现,轻浮口辩说空行在有中。什么意思?假佛弟子如果因为生了这些坏心,你自己去毁谤三宝,然后又装着亲近三宝,嘴上说一切空都是空的,而你实际的行为却是一切有的。你嘴上说空,实际做有这种行为,也就是有的行为是指有各种各样贪欲的,各种各样执着的行为。
比如为白衣,通治男女,教会淫色做主附着。比如白衣是指这些世间男女熟人、生人称之一,或者染衣。那么在古印度世俗的这些人一般都穿白色的衣服,那僧人的僧服是染过的,是有颜色的。所以为这些世俗男女去为他们通知男女,比如说为他们做媒,比如为他们作介绍,教会淫色,这个当然是佛教角度讲,这就帮助他们做成了淫事,就做成了男女之间的这些交往,那么这些实际上是指四人男女之间相互的缠绕纠结。这当然是不行的。于六灾日年三常斋月做杀生劫道,破斋犯戒者,犯亲过嘴。按照佛教的戒律,每个月有 6 个灾日,每年有 3 个长灾月,那这个时间当然就是叫耗时了,对吧?因为吃斋的日子,你守届的日子嘛,是好的日子,是有利益的日子。在这样的好日子里,你去做了杀生、抢劫或者偷盗,你又违反了应该吃斋的这样的戒律。
破斋犯贱,这个就犯了亲垢罪。这个是第 30 条清界,第 31 条清界叫不行救赎界。经文是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与恶事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象,吉脉金绿,贩卖比丘尼一脉发心菩萨道人,或为官司,与一切人做奴婢者,而菩萨见世事以应声,慈悲心方便救护,促助教化,取物俗物。菩萨形象及比丘尼一切金绿。这一段经文讲的什么意思?说做佛弟子们在佛灭度以后,在这种恶事里边,如果你碰到这些外道或者这些恶人,或者这些盗贼,你见到他们贩卖佛菩萨父母的这种形象,当然是指竖像,或者是指画像,或者看到他们贩卖佛教的经历,或者更严重,看到他们贩卖比丘尼,或者贩卖那些发心要学大秤的这些学佛人,看到他们把这些人卖到官府当中去做奴婢。
如果你看到这种事情的话,你就应该发起慈悲心,要想方设法去使他们脱离苦难,去救护帮助他们,并且你要想方设法,你要拿出钱,拿出财物,把这个佛菩萨的形象、佛教的金律、比丘尼这些学佛人这些金律等等要把它赎回来。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若不熟者犯亲沟罪。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你没有想方设法出钱出物把他们赎回来的话,这也是犯戒的,也是犯清构罪的。这个就是 48 清界中的第三十一条,叫不行旧书记。好的,今天这一讲我就先为您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捶听。
今日佛历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梵网经》。在今天这一讲里,我们首先要讲的是四十八轻戒中的第二十八戒,别请僧戒。
这条轻戒的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
什么意思呢?说佛弟子啊,如果有出家众,或者在家众,或者施主,不管,反正有这么些人,如果他们要来奉请僧人,来种福田、来求愿。也就是实际上这个求愿,我们一般把它理解为还愿了,对吧?
要来做佛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那么应该到寺庙当中,先去请问知事人,管事的,管这一些事情的法师,向他们表达意愿,说,今天我们想请僧求愿,我们想做佛事,而知事,也就是管这一类法事的僧人,应该这样回答,你应该次第请。
也就是不能指定要请谁,说我要请方丈,或者我要请某某高僧,不可以。你是次第,按照僧团里边的既有的次序,来请僧人,你这么请,就等于是请到了十方的这些高僧,最最高的高僧,就等于是一样的。
经接着说:“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来请这些僧人的人,如果你指定要请这些罗汉,菩萨僧是指这些名望很高的这些高僧,你还不如次第,按照僧团的次序,请一个普通的僧人。
“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如果你指名道姓,你要去请某某某某僧,这是外道的做法,七佛无别请法,佛教里边是没有这种,是不允许有这种个别的、指定的请法的。
所谓七佛,对文学,所谓七佛,对佛教文化比较熟悉的听众朋友都知道,这是指过去三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这是三佛。那么现在世中的四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这个七佛,也就是在佛教当中,这里通指,是不可以有别请法的。
别请法不顺孝道,我们前面曾经几次提到过的,在这里的孝道,不妨把它理解为正道。别请僧,是不符合正道的。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如果你明明知道是有这样的戒律规定,不可以别请僧的。你故意还要指明、指定、个别去请僧人的,那么你就犯了轻垢罪。
这条经文实际上是强调,我们对这些去请僧做法事的时候,我们不能有分别心,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这个理据,对出家师父、出家众去进行高低的判别,对不对?
这条戒律主要是讲的第二十九轻戒,叫邪命自活戒。
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佛弟子,如果因为你存了这些坏心,你为了求这些利养,去贩卖男女色、男色女色。或者你自己动手去做饭,这个因为按照佛教戒律,出家人应该是以托钵乞食为生的,你不能自己做饭的。所以如果你自己去做饭了,自己去自磨自舂,就是去掉这些谷物它外面的表壳,你要去舂米,或怎么样。
或者你去做这种占相的,或者去判别胎儿的性别,去男女的,去告诉大家,这一胎呢,你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或者你去解梦,告诉大家梦是吉啊,这个梦是凶等等。
或者你用各种各样的咒术,或者你去调教这些鹰,因为鹰是需要熬、需要调教的,你去干这些事,或者你去调和配置各种各样的毒药,配置比如各种各样的毒药,比如蛇毒,你去把各种各样的这种毒蛇的这种毒液配成毒药。
生金银毒,因为这些金银也是有毒的,在古人的眼里。蛊毒,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的施蛊,各种各样的蛊术,这些都是没有慈悲心,也没有孝顺心的表现。如果这么做,犯轻垢罪。
那么,佛教是讲究正命的,对不对?正命就是要远离咒术,远离占卜这种的,远离各种各样不如法的生活样态的,正命的反面就是邪命,对吧?那么这条戒律主要是讲的这个。
接下来的第三十条轻戒。叫不敬好时戒。
经文说:“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什么意思呢?讲佛弟子,如果因为生了这些坏心,你自己去毁谤三宝。
然后呢又装着亲近三宝,嘴上说一切空都是空的,而你实际的行为却是一切有的。你嘴上说空,实际做有这种行为,也就是有的行为,是指有各种各样贪欲的,各种各样执著的行为。
比如,“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比如白衣,是指这些,世间男女、俗人。僧人称辎衣,或者染衣。那么在古印度,世俗的这些人,一般都穿白色的衣服,僧人的僧服是染过的,是有颜色的。
所以为这些世俗男女,去为他们通致男女,比如说为他们做媒,比如为他们做介绍。交会淫色,这个当然是佛教角度讲,这就帮助他们做成了淫事,就做成了男女之间的这些交往。那么这些,就实际上是指世人,男女之间相互的缠绕纠结,这当然是不行的。
“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按照佛教的戒律,每个月有六个斋日,每年有三个长斋月,那这个时间当然就是叫“好时”了,对吧?
因为吃斋的日子,你守戒的日子嘛,是好的日子嘛,是有利益的日子嘛,在这样好日子里,你去做了杀生、抢劫或者偷盗,你又违反了这个应该吃斋的这样的戒律,破斋犯戒,这个就犯了轻垢罪。这个是第三十条轻戒。
第三十一条轻戒,叫不行救赎戒。
经文是:“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及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菩提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悲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
这一段经文讲的什么意思呢?说,做佛弟子们,在佛灭度以后,在这种恶世里边,如果你碰到这些外道啊,或者这些恶人啊,或者这些盗贼啊,你见到他们贩卖佛、菩萨、父母的这种形象,当然是指塑像或者是指画像,或者看到他们贩卖佛教的经律,或者更严重,看到他们贩卖比丘、比丘尼,或者贩卖那些发心要学大乘的这些学佛人,看到他们把这些人,卖到官府当中去做奴婢。
如果你看到这种事情的话,你就应该发起慈悲心,要想方设法去使他们脱离苦难,去救护、帮助他们。并且,你要想方设法,你要拿出钱,拿出财物,把这个佛菩萨的形象啊、佛教的经律啊、比丘、比丘尼这些学佛人,这些经律等等,要把它赎回来。
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若不赎者,犯轻垢罪。”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你没有想方设法出钱出物,把他们赎回来的话,这也是犯戒的,也是犯轻垢罪的。这个就是四十八轻戒中的第三十一条,叫不行救赎戒。
好的。今天这一讲,我就先为您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感谢钱老师的讲解!您辛苦了!天冷了,请您注意身体。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感恩您的讲解。
阿弥陀佛
佛教也是也是一个大的完整体系了。清规戒律也是佛家一整套需要遵守的戒律。博大精深
感谢,感恩闻佛
感恩老师的分享!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精彩
正规寺庙流通处是居士管理,出家人不参与。尤其是律宗道场更严厉。一般人看不出。我在律宗道场出家,到流通处都不得久留。
AOMUSATTAT 回复 @1571965ipmi: 谢谢,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