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经16 | 自私是一项严厉的罪行

梵网经16 | 自私是一项严厉的罪行

00:00
15:14

100-梵网经16 自私是一项严厉的罪行

知识点

1、刑法:

刑法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制定的,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的刑事责任,并对犯罪人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


2、十方:

十方是一个佛教用语,佛教原指十大方向,即上天、下地、东、西、南、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

远古时代,智者伏羲,聪明绝世,凭日月升降悟出乾坤之奥,从而起太极,定五行,创八卦,逐步揭露「天机」。最后更利用生门死位内的阴阳两极制成通灵八卦,以图找出上天下地,东南西北,生门死位八方以外的真正「天机」所在地。玉帝得悉此事,怕「天机」泄露,有损造化,急派雷公电母前往擒拿,但伏羲手上神兵为天外神兽四蹄变化而成,为四枚两面各有一个卦相的卦角组成的十字形兵器,其中蕴涵有伏曦氏的大智慧。不但威能奇异,更可以移形遁影,未卜先知,满天神将亦奈他不何。最后惊动九天玄女前往点化,让伏羲神游于大奥秘内,但不到片刻伏羲已心胆俱裂,死前明白试探「天机」非人应为,于是献出神兵镇守十方,若有人闯入「天机」之内,宁愿十方俱灭亦不能泄露半分,故神兵名为十方俱灭。



3、佛法: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释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不是求人,而是求自己。佛法是心地法门,唯有心能转业。佛法不从外求,佛法从内心求——自心性中求,有求必应。 佛法称为内学,其原理就是《华严经》说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们得到人身,也遇到了佛法,不但遇到,而且真正难得遇到了净土法门,那么在这一生当中,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太辜负自己了!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么先住生就是原来这个生团里边的先住在那里的这些生人,你应该把自己卖掉,或者把奴婢卖掉,甚至要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去卖掉,以此所得来供养客生所需的,你都要提供。




2、七宝是指佛宝、金宝、绿宝、大乘法宝、镇鉴宝、镇信宝、镇法生宝。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波惹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前文中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中,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梵网经。在今天这一讲当中,我们要开始讲第 24 清界。这一条界叫不习学佛解。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信、正法生,而不能勤学休息,佛弟子既然已经有了佛教的这种经历,大惩佛法、有正见、正信、正法生等等这些阵法,却不能精进的学习修行,那么这就是违建。有了这些阵法,你们不学习,反而舍七宝,反学邪剑二寸外到数点阿皮潭,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藏道、姻缘、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亲垢罪,你不学习佛教的正法,你舍弃七宝。我们在以前的各讲当中讲到七宝都是指那些物质财宝。然而在这里,七宝是指佛宝、金宝、绿宝、大乘法宝、镇鉴宝、镇信宝、镇法生宝。总之是这些佛教政法,你背弃,舍弃了七宝,反而去学习邪剑这种邪门歪道了。二乘,那就是指这些小乘在学这种外道,数点这个佛教以外的这个外道,就是非佛教的那些数点,这些俗界的这些经典。阿皮谈,在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阿皮谈,一般的情况下,它是巴黎文的阿比达玛,或者梵文的阿比德克马,通常翻成阿皮达摩,是指佛教里边三藏,里边的论藏,因为佛教有金律论三藏。然而在这里阿屁谈并不是指佛教的三藏,而是指一些论说,因为阿 p 谈本来就有论说的意思。杂论就是各种各样的这种小称、外道以及世俗经典混杂而成的一些论著。一切书记,这里的一切书记是指那些和佛法没有什么关系的那些文献,比如说这些医药的这些占卜的这些诗歌等等。你放的这个佛教政法不学,舍弃七宝去学习这些东西,那么这就是断灭佛性,你就自己断灭了佛性。


障道姻缘是对你求道,修道是障碍的,这种姻缘就是对你的这个求学,对你的修行反而造成障碍。不是菩萨道,那你就不是在修行菩萨正道了。若故作者犯亲过罪,如果你故意这么做,你不好好去习学佛的话,那么你犯清狗罪,这就是 48 清界的第 24 清界复习学佛界,接下来是第 25 届不善之众界。


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刑法,主为生房,主为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争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这段经文什么意思?这里的说法主是指这些讲经说法的这些法师。刑法主要是指这些主持戒律,能够去监督深重的威仪行为举止的这些法师。生房主也叫当家师傅,是主持寺院日常事务的法师。教化主是指以佛法教化众生这样的一些法师做禅主,也就是我们普通的讲禅堂里边的韦纳斯,是主持修习禅定的法师。行来主,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滋刻生,或者叫滋刻师,是主持寺院里边迎来送往日常事务的法师。那么作为佛弟子,在佛灭度以后,你无论是充当说法组、刑法组、生访组、教化组,还是作为作禅组、形来组,你都应该生慈心,你应该有慈悲心、善和斗争,你要把这些生团里边各种争端调和掉。善守三保护你要对这种三保是指这个生团共有的财物,你要善加守护,莫无度用,你不要乱用,你要节约使用,如自己有像对待自己的财物一样,如果不是这而反乱中斗争自信用三宝物者犯亲垢罪。如果你不是这么做,反而是去引发这个深重之间的争斗,扰乱生团的和谐,并且浪费随意乱用生团的公共的财物,你就犯了亲垢罪。这就是第 25 届不善之众界。


接着是第 26 条亲戒独授力养戒。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先在生房种住,若见客,菩萨比丘来路,深房舍宅诚意。若国王宅佘中,乃至下坐安居处,即大会中先助生因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神床木床,事事给鱼。这什么意思?就是说佛弟子,如果你是先在这个僧团里居住的,先住在这些僧访中的,如果有来做客的,来访问的这些比丘,他们来到了,无论是深访中,还是在房宅中,或者来到你所在这个城市,或者他们到这些国王的宅地去,或者到你这个下坐安居,下安居你安居的地方,或者到各种各样的法会中来,只要是有外边来的,来访问的这些菩萨比丘先助生,也就是你本来是这个生团的成员,你先住在这个生团里的生日应该迎来送去,提供饮食供养,提供各种各样的这种卧具,这种神床、木床,都是指各种各样的卧具、睡具,事事基于你都要把这些客生所需的每一样东西都准备好,若无物因脉自身及男女生英哥自身肉脉供给所需,客身所需都就该尽量于满足。


这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么先住生就是原来这个生团里边的先住在那里的这些生人,你应该把自己卖掉,或者把奴婢卖掉,甚至要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去卖掉,以此所得来供养客生所需的,你都要提供。这个当然都是一些比喻,一些方便所说,无非是强调先助生,对客生要尽心供养,无非是这个意思,咱们不能执着于字面的,大家会听得觉得有点进步,这只不过是表明一种态度,若有谈月来请众生,客生有利养分。生房主因次地拆客生受禽谭月就是梵文的答案。当然它不是直接来自樊文的,是来自各种各样的俗语,所以它的译音跟谭娜有点区别。这里做谭月。那么如果有失主来请众生,请这个生众,因为来请他们去做法事,或者来供养他们,那么克生他本来不属于这个生团,但是他也应该有力养他,也应该得到供养。


生房主因次地猜客生受寝生房主就这个先前的这个生团的这个主持人或者主持,或者他的首领或者长老应该按照次帝请客生接受失主的奉请或者供养,而先助身独受寝而不拆。客生者,生房主得无量罪。如果原来的这个生团的成员先加入这个生团的成员作为主人,自己接受奉请供养而不让客生接受力养的话,生房主也就是这个生团的首领或者长老,他罪过无量,就有大罪过了。


下面的经文非常的严厉,畜生无疑,非沙门,非四种性,犯亲垢罪。说如果这么做太自私了,那和畜生都没有分别了,就不是沙门,沙门是梵文的希尔玛娜出家人,你就不是沙门了。非是种姓,这个是佛经的一种说法。四种,因为都是佛祖,是 chicamoni 释迦牟尼,所以佛弟子都是四种啊。是这个释迦牟尼的弟子吗?传人吗?那你就不是这个侍种姓,不是佛弟子,你就犯了亲垢罪。这个就是第 26 条戒律,叫独兽力阳性。第 27 条戒律叫受别情节。经文是这样,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景力养陆己,而此力养熟十方生。


什么意思?佛弟子你绝不能接受这些施主或者再加重他的特别指定的供养或者奉琴,因为所有的力养和供养应该是属于生团这个集体所有的,你不能受别寝,就是受个别的特别的单独的供鸟,这是不允许的。而别受请既是取十方生物路径,如果你接受了这种特别的个别的供养,等于是把生团的公共财物归为自己所有。


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私生,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亲垢罪,众生为了种八福田,这个我们在前面几讲当中讲过的,那么用来供养佛圣人,那也就是罗汉了,供养这些师傅,供养阿舍梨,供养父母病人的东西,这个都是福田吗?我们讲过,如果你自己拿来作为自己私用的话,犯亲垢罪,这就是第 27 届受别情节。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先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





今日佛历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梵网经》。在今天这一讲当中,我们要开始讲第二十四轻戒。

这一条戒叫不习学佛戒,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佛弟子,既然已经有了佛教的这种经律,大乘佛法,有正见,正性、正法身等等,这些正法,却不能精进的学习、修行。那么,这就是违戒。


有了这些正法,你们不学习。“反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你不学习佛教的正法,你舍弃七宝,我们在以前的各讲当中讲到七宝,都是指那些物质财宝,然而在这里,七宝是指佛宝、经宝、律宝、大乘法宝、正见宝、正性宝、正法身宝,总之是这些佛教正法。


你背弃舍弃了七宝,反而去学习邪见,这种邪门歪道了,二乘,那是指这些小乘,学这种。外道俗典,佛教以外的外道,就是非佛教的那些俗典,这些俗界的这些经典。


阿毗昙,在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阿毗昙一般的情况下,它是巴利文abhidhamma,或者梵文的abhidharma,通常翻成阿毗达磨,是指佛教里边三藏里边的论藏,因为佛教有经、律、论三藏。


然而在这里,阿毗昙并不是指佛教的三藏,而是指一些论疏,因为阿毗昙本来就有论说的意思,杂论,就是各种各样的这种小乘外道,以及世俗经典混杂而成的一些论著。


一切书记,这里的一切书记是指那些和佛法没有什么关系的那些文献,比如说这些医药的,这些占卜的,这些诗歌等等。你放的佛教正法不学,舍弃七宝,去学习这些东西。那么这就是断灭佛性,你就自己断灭了佛性。


障道因缘,是对你求道、修道是障碍的,这种因缘对你的求学、对你的修行反而造成障碍,不是菩萨道,你就不是在修行菩萨正道了。若故作者,犯轻垢罪。如果你故意这么做,你不好好去习学佛的话,那么你犯轻垢罪。这就是四十八轻戒的第二十四轻戒,不习学佛戒。


接下来是第二十五戒,不善知众戒。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行法主,为僧坊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诤。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这段经文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说法主,是指这些讲经说法的这些法师。行法主,主要是指这些主持戒律,能够去监督僧众的威仪、行为举止的这些法师。僧坊主,也叫当家师父,是主持寺院日常事务的法师。


教化主,是指以佛法教化众生,这样的一些法师。坐禅主,也就是我们普通的讲禅堂里边的维那师,是主持修习禅定的法师。行来主,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知客僧或者叫知客师,是主持寺院里边迎来送往、日常事务的法师。


那么,作为佛弟子,在佛灭度以后,你无论是充当说法主,行法主、僧坊主、教化主,还是作为坐禅主、行来主,你都应该生慈心,你应该有慈悲心。善和斗诤,你要把这些僧团里边各种争端调和掉。


善守三宝物,你要对这种三宝,三宝是指僧团,僧团共有的财物,你要善加守护。莫无度用,你不要乱用,你要节约使用。如自己有,像对待自己的财物一样。


如果不是这样,“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如果你不是这么做,反而是去引发僧众之间的争斗,扰乱僧团的和谐,并且浪费、随意乱用僧团的公共的财物,你就犯了轻垢罪。这就是第二十五戒,不善知众戒。


接着是第二十六条轻戒,独受利养戒。经文是这样的:“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与。”


这什么意思呢?就说佛弟子,如果你事先在僧团里居住的,你是先,先住在这些僧坊中的。如果有来做客的,来访问的这些比丘,他们来到了,无论是僧坊中,还是在房宅中,或者来到你所在这个城市,或者他们到这些国王的宅地去,或者到你夏坐安居、夏安居、你安居的地方,或者到各种各样的法会中来,只要是由外边来的,来访问的这些菩萨比丘。


先住僧,也就是你本来是这个僧团的成员,你先住在僧团里的僧人,应该迎来送去,提供饮食、供养,提供各种各样的这种卧具,绳床、木床,都是指各种各样的卧具,睡具。事事给与,你都要把这些客僧的所需的每一样东西都准备好。


“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悉以与之。”客僧所需,都就该尽量满足。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么,先住僧,就是原来僧团里边的,先住在那里的这些僧人,你应该把自己卖掉,或者把奴婢卖掉,甚至要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去卖掉,以此所得,来供养客僧,客僧所需的,你都要提供。


当然都是一些比喻,一些方便所说,无非是强调先住僧对客僧,要尽心供养,无非是这个意思。咱们不能执著于字面,大家会听的觉得有点惊怖,这只不过是表明一种态度。 


“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檀越,就是梵文的dana,当然它不是直接来自梵文的,是来自各种各样的俗语,所以它的译音跟“檀那”有点区别,这里作“檀越”,那么如果有施主来请众僧,请僧众,因为来请他们去做法事,或者来供养他们。


那么客僧,他本来不属于僧团,但是他也应该有利养,他也应该得到供养。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僧坊主,就先前的僧团的主持人或者主持,或者它的首领或者长老,应该按照次第,请客僧接受施主的奉请或者供养。


 “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无量罪。”如果,原来的这个僧团的成员,先加入僧团的成员作为主人,自己接受奉请供养,而不让客僧接受利养的话,僧坊主,也就是僧团的首领,或者长老,他罪过无量,就有大罪过了。


下面的经文非常的严厉:“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说,如果这么做,太自私了,那和畜生都没有分别了。就不是沙门,沙门是梵文的sramana,出家人,你就不是沙门了。


非释种姓,这个是佛经的一种说法,释种,因为都是佛祖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嘛,所以佛弟子都是释种,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嘛,传人嘛,就不是释种姓,不是佛弟子,你就犯了轻垢罪。第二十六条戒律,叫独受利养戒。


第二十七条戒律,叫受别请戒。经文是这样:“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


什么意思呢?佛弟子,你绝不能接受这些施主啊,或者在家众啊,他的特别指定的供养,或者奉请。因为所有的利养和供养,应该是属于僧团,集体所有的。


你不能受别请,就是受个别的、特别的、单独的供养,这是不允许的。“而别受请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如果你接受了这种特别的、个别的供养,等于是把僧团的公共财物归为自己所有。


“及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众生为了种八福田,我们在前面几讲当中讲过的,那么用来供养佛,圣人,那也就指罗汉了,供养这些师父,供养阿阇梨、供养父母、病人的东西,这个都是福田嘛,我们讲过。如果你自己拿来,作为自己私用的话,犯轻垢罪。这就是第二十七戒,受别请戒。


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先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托特Thoth

    虽然我是佛弟子,但若有敌贼犯我中华,我一定会杀敌报国,哪怕按戒律我会堕地狱

    竟觉 回复 @托特Thoth: 不是思想的问题,是对经义不理解。

  • 远镝王

    感恩老师!🌹🌹🌹

  • 1353860gsbp

    💐💐💐💐💐💐💐💐💐💐🙏🙏🙏🙏🙏🙏🙏🙏🙏🙏

  • 一枝青竹有所思

    为国为民,披坚执锐,以身布施,是不会下地狱的,而是大仁者。

  • 十方天黑

    照这个戒律~世上已无沙门

  • 1863331lort

    怎么没有更新呢

  • 马成举

    🌹🌹🌹

  • AOMUSATTAT

    佩服李叔同

  • 两仪式1

    这戒律也太反人性了

    青野之子 回复 @两仪式1: 方便所说,比喻说法,不可拘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