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如何看见更遥远的未来

科幻,如何看见更遥远的未来

00:00
06:03

提起科幻,你最先想到什么?是上学时痴迷的《科幻世界》,还是初次看到《2001:太空漫游》时的震撼?日前,第五届国际科幻大会在成都开幕,从知名科幻作家激荡智慧,到国内首家科幻研究院宣告成立,科幻正在打开更为广阔的未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科幻这个很近又很远的话题。

    很近,是因为这些年来,中国科幻屡屡迎来“高光时刻”,让越来越多人产生兴趣。我们的科幻作品《三体》《北京折叠》摘得国际大奖,在世界范围内受人瞩目;今年年初,国产影片《流浪地球》又火爆荧屏,“硬核”圈粉。曾经相对边缘的中国科幻被推到聚光灯下,热度也演变成图书销售榜单上长期“霸榜”的科幻小说、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高频话题,还有产业和资本的青睐。

    很远,是因为科幻本身是一种遥远的想象。世界科幻小说的诞生源自工业革命的影响,对科技发展充满自信的知识分子们,急切地希望将这种力量通过文学作品体现出来。因此,英国作家威尔斯才会在1895年出版的《时间机器》里畅想任意穿梭于过去和未来的故事,法国作家凡尔纳则在潜艇出现近百年前就描摹出搭乘潜艇遨游海底的奇谲世界。

从二十世纪初翻译西方科幻小说开始,科幻在中国有着一百余年起伏的成长史。这其中,经历过不同表现样式的生涩尝试,比如1904年原创作品《月球殖民地》、1980年新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也见证过不同年代作家的勇敢探索,比如《火星建设者》《小灵通漫游未来》《古峡迷雾》。如今,以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为代表的一批科幻作家脱颖而出,科幻题材日益创新,创作不断成熟进步,吸引越来越多人亲近科幻。可以说,当下科幻热的异军突起,恰恰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流浪地球》大火之后,许多人都说中国科幻正迎来黄金时代。事实上,这个黄金时代恰恰得益于我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嫦娥工程探月向全球征集月球车的名字,“玉兔号”和“玉兔二号”的广寒之行浓缩了多少人的祝福与期待;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向游客免费开放,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能近距离目睹“中国天眼”的风采,更不用说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在不同场景下与每一个中国人日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为科幻的产业繁荣和受众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从这个角度看,科幻的意义不只是遥远的畅想。一位美国航天科学家曾经回忆,在一次会议上,所有火箭工程师都说自己读过英国小说家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并且感慨,“因此,我们成为了火箭工程师”。如今,这位小说家笔下曾经设想的通讯卫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已经成为现实。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目睹更多科学追上幻想。也正是这些大胆又神奇的幻想,深邃的视角和命题,让我们跳出日常,着迷于柴米油盐之外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

    有人说,科幻作家是看见未来的人。刘慈欣却说,科幻作家不可能预测未来,“我们只是把各种可能性都排列出来,但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当排列足够多,里面肯定有几种能遇上。”今天,当我们讨论科幻时,要思考中国科幻如何产出更多更优质的原创内容,科幻产业如何更好更快发展,更要珍惜每一个亲近科幻的人,珍视科幻所书写的不可能。因为这群人和这种不可能,激荡着未来更多、更大的可能。

这正是:莫问科幻几重真,笔下乾坤自有根。耿耿星河谁人知,前路漫漫跨步奔。大家好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