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却不能防不胜防

猝不及防,却不能防不胜防

00:00
06:12

昨天凌晨,年仅35岁的艺人高以翔在录制一档综艺节目时,因心源性猝死不幸离世。一场甚至来不及告别的意外,让粉丝心痛不已,更令公众不由警觉:这样的悲剧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生命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是健康与疾病较量、生机与衰老抗衡的结果。然而,“心源性猝死”等问题却让生命长河戛然而止。深夜录节目的演员前一刻还在奋力奔跑,熬夜写稿子的老编辑倒下时外套还搭在椅背上,通宵随时待命的医生离世前还在查寻病房,如今“猝死”已经成为瞬间夺去人类生命的可怕杀手。一方面,心源性猝死的人群正在以中老年人向年轻人过渡,有临床调查显示,近几年心脏病患者至少“年轻了”10岁。另一方面,因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生命的人不在少数,暴露出急救素养不足和急救设施匮乏的问题。可以说,“猝死”不仅是苦苦待解的医学难题,也是闻之色变的社会话题。

有人说,没有猝死的高危行业,只有猝死的高危生活方式。对于这么一句“大实话”,不少人都“心有戚戚焉”。尽管心源性猝死的准确成因尚无定论,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长期压抑或疲惫的情绪状态,都有可能成为酿成悲剧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熬夜、抽烟、酗酒、肥胖,再比如暴饮暴食、过度劳累、缺乏运动、超量运动,很多人都能从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生活的样子。更不必说,成长压力、工作压力、房贷压力、养娃养老压力……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容易二字。正因如此,猝死的话题看似遥远,实际上却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隐忧。每当相关新闻出现时,都会伴随着一波对不健康生活方式、工作节奏的反思,对生活情绪和压力的释放,以及对急救不普及不完善的吐槽。

尽管“猝”不及防,却不应该防不胜防。在心脏骤停时及时进行抢救仍然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最有效方式。然而,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健康意识与日俱增,但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却相对滞后。例如,在“黄金四分钟”里进行AED除颤和心肺复苏的方法鲜为人知,一些公共场所的AED也沦为“摆设”。实际上,从学校课堂到社会科普,零星的急救知识培训虽然不时出现,但“急救荒”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在全社会都在讲究生存有保障、生活有品位、生命有意义的时候,更要上紧生命安全这根弦。一次次的生命悲剧,除了照见应急救护的一块块短板,关键是“然后呢?”

相比“不会救”,“不敢救”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不久前,两名医生在飞机上为生病乘客“吸尿”的故事令人感动,但“有惊无险”的情况毕竟还是少数。倘若意外发生时没有遇到医护人员,又该何去何从?实际情况是,在目前除了医护人员、拥有急救员证的专业人员外,参与陌生人抢救导致意外需要自行承担后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把救人对象限定在了医生和熟人。如果说急救设施短缺、急救知识不足是“不会救”的直接原因,那么急救法律缺失、责任界定模糊就是“不敢救”的深层土壤。面对这一空白,深圳、杭州、上海等地正在探索实施针对性举措,以期消除应急救护的现实困境,让更多人敢于“出手相助”。

生命没有如果,人生不可重来。泅渡生命之河,既要善于“自救”,也要便于“他救”。这是珍爱生命的主动作为,也是杜绝悲剧的合力守护。

这正是:“猝死”成隐忧,医护何处求?自救又他救,生命长河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