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解忧杂货店》站在人生岔路口,如何找回自我?

【7】《解忧杂货店》站在人生岔路口,如何找回自我?

00:00
28:48

解忧杂货店

 

一本好书,一生之书。大家好,我是马家辉,《一本好书》第二季联合“书单”,邀请我为大家解读影响人生的24部文学经典。

 

这一期我们要谈的作品也是小说,它是经典吗?可能说它是经典还太早,因为一般我们说经典可能的确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经过讨论,发挥它影响力,甚至受到淘汰的考验,才说那是经典。可是我有信心,这个小说作品经过一段时间,20年、30年、50年,大家还是会读它,还是会谈它,还是会受它影响,喜欢它的。这一部作品虽然只有8年的时间,从出版连载以来,可是已经非常好卖了,卖了多少了,卖了1000多万本。然后还拍成电影,在日本,在中国要拍成电影,听说好莱坞也准备拍他们的美国版,美国版几乎就等于是全球版了,因为好莱坞整个电影帝国在全球都有影响力,这一个作品就是《解忧杂货店》。


我是听到好像想象中听到,你“哦”这样的一声,对,因为你可能还没读过这个小说,可是你应该可能有看过它用小说来改编的电影,也喜欢。小说出版在2011年刚开始是连载,在杂志小说《野性时代》,在那边连载,后来2012年才出单行本,然后马上就拿到“中央公论文艺奖”第七回的奖项。在这个书要开始连载的时候,作者东野圭吾,东野先生已经53岁了,之前写了好多作品,之后也写了好多作品。你到书店别说你在日本的书店看到原文版,就算在中国大陆的书店,好像每隔一两个月,又有什么东野圭吾最新小说翻译又来了。


他写好多,超过100多部,甚至这几年有一个传说,说很多不是他执笔的。很多作品是什么,好像一个工厂的制度,就是一群的写手,然后东野先生跟他们讨论,甚至是这些写手提了一个主意,东野先生最后思考修订决定,然后那些写手来写,写完了大概的文字才再由东野圭吾来修改作为定本,所以能够这么多年小说出版得这么快,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其实逻辑不难理解的,也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也是以作品的好坏来论作品,不管它背后是怎么来完成,当然你挂别人的名字就不行了。可是假如你前后整个精神,还有最后的文字修订,还是你的话,做小说创作,特别推理小说这一个门类,这一个类别来说,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


背后逻辑有一点像爱迪生,我们说发明大王爱迪生拿了什么一两百个专利。好像有人统计过,其中8成多都不是爱迪生发明的,是他可能有一个鬼主意,或是说骚主意,就跟他的员工,他聘了一大堆全国的科学天才来替他打工,然后把他的主意告诉天才,然后天才或是单独个人或是小组,来合力把他的主意落实为一个可以使用的科学发明,或是科技,然后就去申请专利,利润,还有好像发明权还有荣誉就归于爱迪生了,所以东野先生是不是这样来创作,那就不晓得了。

 

东野圭吾很有意思,他1958年出生,在大阪,大阪的海鲜特别好吃,衣服也特别漂亮,我特别爱去大版。好了,言归正传,他出生在大阪,然后是一个小店老板的小孩,小中产,然后他就这样长大了,像其他孩子一样,也像其他孩子一样没有很爱读书,甚至有一点讨厌读书,他觉得阅读是很无聊的事情。东野有一本自传体的随笔,叫《我的晃荡的青春》,蛮有意思的,等于是小小的回忆录。然后他说根本很讨厌读书,被妈妈强迫读了一本科学家《伽利略传》,就觉得科学很有意思,读书非常没意思,科学很伟大。他就有一个想法,他的想法是什么呢? 科学很伟大,科学以外的学问就狗屁不如,像语文哪,文学这些的不读不看也无所谓,而所谓读书就是学习语文文学,所以不读书也无所谓,都是狗屁,他有这种想法。


直到他到了高中就看了一个小说,就是小风园推理作家小说,他才觉得好有意思,一看一拿起就放不下了,然后就开始慢慢去读,特别地读推理小说,也想着自己去写了。后来我们都知道他之后就在中学毕业,就读书,读大阪府立大学的电工系,毕业之后当个技术员,做小小的研究。可是也开始写书了,然后写小说了,一发表试了两三次,后来终于好像被赏识了,也不错,卖得好,然后他就觉得说可以,我就要当专业作家。让他成为作家专业作家的作品,就叫做《放学后》,拿到第31届的江户川乱步奖,卖了10万本,他算了一下钱,觉得可以,只要我一年写三本,各卖1万本,别说10万本,各卖1万本的作品就可以,等于我上班的薪水了,那就不干,然后就写了。写作生涯有起有落,他有很长一阵子都没什么拿奖,顶多只是入围。大概要10多年,然后才开始又再红起来,后来就成为我们今天知道的东野圭吾。

 

东野的推理小说,是一般分归类为写实,本格派,本格什么意思?本格派就是推理小说最基本的,本格,铺罗一堆线索,通常是跟杀人的犯罪有关系,然后让读者跟着作者去解谜,那答案就在最后才出来,一堆的线索在那边乱七八糟的线头,到最后作者引领读者一起把线头连接起来,那叫本格派。我们也知道在推理小说里面有所谓的松本清张革命,也简称为清张革命,因为他在二次大战后,松本清张写了很多小说,也是本格派,可是也转型为社会派,就思考正义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思考社会。假如有些坏人,他们如何变坏的?为什么会变坏?这个社会到底是谁的错呢?个人跟社会之间的矛盾张力等等,所以也是本格派,可是已经转到去社会派,形成了清张革命。


东野圭吾的作品写实本格派,又把社会派的风气拉回去,本格派,可是也加了很多当代的社会的各种的现况,大城市里面的迷乱,人的失序,人的迷惘等等,所以会犯罪。可是他想探讨了,就不像清张那样,看中里面背后的价值正义问题,而是犯罪的技法,杀人的方法,然后我们如何去解迷,在当代在当下写实,当你带出里面一些不公义,人跟人的权利问题,所以写实本格派。

 

在这个脉络之下,我们就要说回《解忧杂货店》。它算是东野先生比较特别的作品,因为这个小说文艺气息很浓的,一方面它延续了东野的风格,他本身搞电器,理工科,所以里面有一些穿越时空的概念,可是一点都不复杂,不难懂,这是假设,过去的人可以跟现在的人对话,过去人写的信,现在的人可以读到,现在人的回信也可以影响过去的人,时空穿越了。那里面也牵涉到人,不管是男生、女生,年轻人对理想的选择的挣扎,女生对于爱情伦理,比方说我当第三者,我说我怀孕了,我要不要生下来等等一些挣扎,现实里面的挣扎,还是在他的小说里面。可是《解忧杂货店》一个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刚说了,文艺气息很浓厚的、很哀怨的、很哀伤的,而且是有4、5个,严格来说5个小故事组成,可是也彼此有纠缠,都带出了哀伤的结局。


里面有个共同的命题,就是人应该如何选择?当你面对彷徨的时候,要做何去何从?选A的选项还是B。从这个问题开始出发,就会很快发现说,原来不管你选A还是B,那不仅是你自己的选择,也是影响了别人的选择。原来那句老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对的,因为你今天这样选择了,你做这个动作,选这条路,别人也会因为你选了这条路而跟着你走,或是说被你放弃了,当然也影响那个人对方的他的选择,他的前途。倒过来,对方怎么选择也会影响你,所以他就透过《解忧杂货店》的故事,就凸显了选择的困难,迷惘标准。然后选择跟选择之间复杂的关系,有所谓的选择伦理学,不要以为那么简单一句,我的选择我自己负责,你们不管我什么,原来你每一个选择,当然越大的越重要的选择,它的影响,对别人对你自己也是越深刻,所以这是《解忧杂货店》第二个问号,人如何影响别人,如何受别人影响,除了如何选择以外,如何影响?如何被影响?还有第三个问号是什么呢?还有就是人跟人如何沟通,过去的人跟现在的人能够沟通吗?假如能够的话,原来也是可以互相影响的。用什么语言来沟通?是用责备的吗?还是用鼓励的?还是用好像所谓的指导吗?我告诉你事情应该这样的,你就应该选这条路,不应该走那条路,是这样吗?人跟人的沟通如何成为可能呢?也是第三个问号。

 

好啦,讲了三个问号,才回到过来,我这一期的说法特别不一样。以前我先说小说的剧情的,现在倒过来先讲的跟小说有关的三个问号,然后才讲剧情,理由很简单,很多朋友可能都看过电影了,也知道剧情,所以不如先带出问号再大略讲事情,故事。事情就是三个年轻人因为抢劫跑路,然后就跑到什么地方,就跑去一家解忧杂货店里面,然后困在那边,居然怎么样?居然发现原来解忧杂货店30多年前老板很喜欢做一件事,搜附近的它的社区里面,一些人的信对他吐苦水、吐槽,还有有烦恼,然后来咨询,就是说你给我一些提醒,我应该怎么办?我面对困难怎么办?然后几十年前老板也回信,他的回信,他的分享,他的指导也影响了别人的生命。三个小孩逃到了杂货店里面,居然还继续收到信,然后那些咨询的来信还是几十年前的人写过来的。


所以过去跟当下,现在的时空的交集,穿越,然后三个年轻人收到几十年前活着的人,现在都不在了,然后写来的信,他们也回答,也用解忧杂货店的名号来回答,回答给对方,在过去的人居然也收到。然后有时候大部分是不听他们劝告,可是也有听了,然后不管听还是不听,他们都走出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五段不同的故事,像我刚稍稍有提及了,有年轻人喜欢音乐,到底要读什么不喜欢的专科,还是坚决不管父母的反对去玩音乐,还有女孩子她怀孕了,到底要不要把小孩打掉了还是不要了? 还有,运动员他到底要离开他身边的人去参加比赛,还是留下来放弃自己理想,不比赛了,留下照顾身边的人。我不能把剧情讲太多,因为毕竟是推理小说,反正每一封来信都是好像面对一个两难的选项。这三个年轻人,还有杂货店以前的老板,在不同的时空给到他们的意见,而影响了人家的生命。而对方做什么选择,也不仅影响他自己的前途,原来也影响当时在他身边的其他人的命运。

 

大概剧情是这样,你就可以回头去思考我刚说的三组问题了。人应该如何选择?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因素?第二个,人如何选择?如何影响自己?也如何影响别人?也如何自己被别人的选择来影响?还有人应该如何来沟通?向谁吐苦水?向谁沉默?如何来回应对方的吐槽等等。三组的问题,三个视角来看《解忧假货店》所带出的哲学问题。所以《解忧杂货店》在东野圭吾的时候说,他的这么多部小说里面是很特别。在于我刚说文艺气息很浓以外,哲学思考味道也浓,牵涉到人也复杂,不只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是四五个不同的故事,每个故事的主人翁主角都有不同的面对的人,再加上三个年轻人,加上杂货店老板,所以也复杂,呈现的很深刻的哲学问题,伦理学问题。

 

我读这个小说我特别有感觉的,为什么?诸位,因为马叔曾经在香港的报纸写了30年的专栏,其中前面有10年,你猜是什么专栏?等于是开了一个信箱,什么意思呢?每天我在那边写800字,那个年代没有网路,读者,我还鼓励读者心中有什么问题,生命生活有什么烦恼,写来跟我分享,我试试看,也给自己看法,果然就收到好多。用一句肉麻的话说,那些读者来信如雪片飞来,飞过来,好多,报社再转过来,每天10封20封30封这样来。我尽量看,看是全部看了,拆来看,也尽量回答,毕竟我一天才一个专栏,一天收30封信,我就答一个月都答不完了,有重要的会回答。

 

我就想起一句话,好像是弘一法师说的,就是那句话是说,“勿忘世上苦人多”,真的苦,各个读者的各封来信都吐生命的苦水。有人思念的,有人丈夫去世了,有人太太生重病,有人小孩意外死亡,他跳不出情绪,有人不晓得怎么选择,就是那种年轻人,当时我也年轻,读其他年轻人的烦恼,那种感觉很奇怪,好像我被迫要故作老成来回应,来分享,其实我也有类似的烦恼。比方说我喜欢A君,又喜欢B君,那到底选谁?其实我也蛮喜欢C君的,这一类烦恼。或是说家庭或者说经济跟理想的冲突,想做个什么稳定枯燥苦闷的工作好,还是闯出去做个音乐家、演唱家、作家好等等这些烦恼。我每一次读都觉得说,勿忘世上苦人多,大大小小的烦恼,感觉慢慢心里就多了好多的慈悲心。不是只有自己有苦的,我不是世上唯一有苦恼的人。当然我的苦恼也不是最大的苦恼,原来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苦恼,很大的感觉,所以慈悲对于别人,对于自己。


另外我也尝试跟他们说说我的意见,可是我们都知道就好多人写信来只是吐吐苦水,我只要轻轻讲几句话,回应,保重,加油,努力等等,他们已经很舒服了。在他们跟我沟通言说的过程,他们已经有治疗治愈,就算不是全部,局部地减轻了苦恼的效果的,所以我回答以鼓励成分比较多。因为本身他们写信来,或是看我的专栏的回答,偶尔我会亲笔回信,他们就两个步骤,他们自己写,然后也看我鼓励,已经蛮大程度解决了他们的苦恼了。就算解决不了了,至少有人聆听,聆听是很重要的,用心聆听,点个头回应,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加油鼓励,让他们心里变得比较壮大强大。然后他们自己会找到方法来面对来解决,或是说来适应种种的苦恼,还有变化,就算没有很好的变化。所以要有人陪伴,陪伴很重要的,有人回应,有人陪伴,我们最怕是空洞,没人跟你回应,那生命里面那是最承受不了的寂寞的。


像《解忧杂货店》里面有个句子这样说,他说这么多年就是杂货店老板说自己,这么多年咨询信看下来读下来,我慢慢明白了一件事情,许多时候来信提问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了,他来提问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这是有人鼓励,去吧,做吧。我很喜欢用的一句话说,套路,可是套路不见得是坏东西,就是说follow you heart跟着你的心去走,在先前的节目里面有提到,所以说能不能睡着了?你不做这个事你睡得着吗?用这个标准。他们想有人来听聆听,然后就可以来让他们确认自己是对的。

 

我这么多年回那些信,在专栏上面或者说亲笔回信,现在一眨眼时间过了,偶尔我还是会想到那些人的。比方说有年轻人就问我,要不要继续读书,或者说读了科系,我给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意见。这么多年后我就想,有没有害了对方?对方现在怎么样?比方说我记得有个年轻人说,家辉,我当时还年轻,他们不会叫我马叔嘛,说家辉,我现在在读的是我很不喜欢的理工科,我读了你专栏那么久,我觉得文学很有意思,而且心理学很有意思,因为我的本科是心理学,我在专栏也经常谈心理学的小知识,小趣味。他就读出兴趣来了,他就说我想转系,我想读心理学系,不读工科了,你说好不好啦,我当然回信也是用套路,说follow you heart跟着你的心去走。后来他再写信给我说,我真的转了心理系了,祝我幸运吧。


经过几十年了,20多年,偶尔我会想今天怎么样,会不会饿死,找不到工作很穷困潦倒了。因为工科毕竟好像学了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学心理学,除非你继续读临床心理学当心理医生,不然在经济生活方面还是没有什么把握的。怎么办呢?我是说我在想,我前一阵子在外面看到餐厅的服务员,中年服务员,中年保安大叔,是不是就是因为当年我等于叫他follow your heart,让他放弃了理工科,后来潦倒的读者了,我偶尔会有这种担心,当然总体来说我还是高兴的。

 

曾经有一段日子,我跟人家,不敢说帮人家解决问题,绝对不敢,只是我聆听,用心地聆听,而且真心的回应,跟对方铺陈的,他所面对问题种种的选择的可能性,风险在哪里?代价在哪里?可能的结局在哪里?我相信这些对他们应该是有帮助的。以前有句老话叫功不唐捐,唐是唐朝的唐,捐是捐钱给你的捐,捐血的捐,唐捐什么意思,就是泡汤,白费了,功就是功德。我很喜欢这句话,功不唐捐,就是你做任何功德都不会白费的,只要你是理性地去做,慈悲地去做,诚恳去做,而我马家辉觉得我当年就已经尽到了这一份的功德了,希望好心有好报吧,可能也是。所以就让我有机会在书单《一本好书》,能跟大家结个缘。

 

好了讲到这里了,越讲越有点哀伤的感觉。下一期我们谈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先生的很精彩的几个短篇小说,他有一个一本短篇小说集,书名叫《美女倒立》,很有意思的小说集,我们下一期再谈他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adorecoco

    分尸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