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老板首门重磅投资大课《饭统戴老板·投资思维60讲》已上线。
这门课是戴老板深度复盘了60个投资和商业案例、跟踪过百次交易后提炼出的 投资思维模型。
如何用投资的思维外观世界、内省人生?
现在是400年一遇的财富机会吗?
李佳琦和索罗斯的成功都是这种方法?
精明的投资人都会买“双黄连”?
顶级的投资者都有哪些共性?
......
这些精彩案例和投资思维的训练,这门课帮你一次讲清!
新品上线【限时7折】,一次下馆子的钱,你将收获:
即学即用的12种投资思维方式
60个投资和商业案例深度复盘
用投资视角外观世界、内省人生
想了解更多课程详情,想在音频节目里和戴老板互动,快快点击这里
声音文档
在渔业养殖领域,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1971年12月,“海上大寨”獐子岛人民公社接到了一个极为重大的任务——紧急捕捞一批鲍鱼,款待第二年2月份到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时值东北严寒季节,气温常在零下20度左右。但一听是敬爱的周总理“指名要黄海鲍鱼”[1],担任潜水队队长的獐子岛褡裢村人王天勇二话不说,拍着胸脯就跳进了黄海执行任务了。
在这个故事的各个版本中,捕捞的过程都非常艰辛:潜水设备简陋,往水下输送氧气的塑料管很容易被冻住,船上的人需要不断用浇温水和劈铲子等方式,来清除管子上的冰块儿[2]。
而潜水队员们的奉献精神也都不输王进喜,由于水温太低,他们在海里待一会儿就得赶紧上来,扯掉单薄的线织手套,把双手插进装着热水的罐子里,等待恢复知觉后再次下潜。
终于在第八天,王天勇在20多米深的海下礁丛中找到了鲍鱼。又地毯式搜寻了半个月后,獐子岛潜水队采鲍3000多斤,从中精选2000斤装上军舰,转乘飞机,连夜送往北京[12]。
故事的高潮出现在1972年2月21日人民大会堂的晚宴上:周恩来总理亲自用筷子夹了鲍鱼给尼克松品尝。尼克松对肉质柔嫩细滑、滋味极其鲜美的獐子岛鲍鱼,赞不绝口。
獐子岛官网上转载的一篇官方媒体报道是这样写的:“当他(尼克松)听说这些新鲜的鲍鱼采自零下20摄氏度的黄海深处时,不禁为中国人的好客而感动。”
而这段充满光荣感的故事的结尾,则是在当年2月28日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发布后,中央致电辽宁省政府,“称赞大家都是中美谈判的幕后英雄”,为剧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然而这么一段光辉的事迹,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却已经是尼克松访华结束的30多年后了。
2005年6月,“千龙网”发表了一篇标题叫《周总理一吨顶级鲍鱼款待尼克松背后的故事》的文章,作者采访了当年的潜水队长王天勇,首次披露这段“鲍鱼外交”,细节讲的头头是道。
文章发表之后,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反响,但慢慢在贴吧、天涯、微博上流传开来,然后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转载引用,到了今天,这个故事已经成为獐子岛官方宣传材料的重要部分。
2013年,一篇叫做《谣言的逆袭:周总理鲍鱼外交谣言史》的论文对这个故事提出重大质疑:故事来源只有王天勇一人,大量细节跟事实相悖,“很让人怀疑文章的落点是为了说明'当时中国品质最好的野生鲍鱼就出自黄海深处(獐子岛)'”。
2016年,历史学者余汝信为了考证这个故事,将尼克松访华时四次正式宴会的菜单全部收集到手(其中三份是从当年宴会参加者手上拿到的原件),然后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
菜单上根本没有鲍鱼。
投资不出山海关,獐子岛的臭名早有耳闻。一生黑。
讲得真的好
甲鱼下崽了,甲鱼被水冲跑了,甲鱼又跑回来了
这篇文章写的是真好!
狡黠
薄么
包袱真多,有二人转那味儿了
到最后 能拿他们怎么滴?
利益面前 天王老子都靠后,更别说 智商 责任 担当 .....
鲍鱼外交没错,但可能不是这种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