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法门】83 是什么在时刻变化着?

【修心法门】83 是什么在时刻变化着?

00:00
08:35

今日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八十三堂佛学修心课的修心法门。


修心的目的,就像太虚大师说的,不是为了去做神做鬼,而是为了更好地做人。修一颗平常心,做一个平凡的人。民国时候有一个作家叫冯文炳,喜欢禅宗,然后,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废名,意思是要废掉自己的名字,要做到无名。他有一首诗,写得很有禅意。这首诗叫《掐花》:


我学一个摘花高处赌身轻,

跑到桃花源岸攀手掐一瓣花儿,

于是我把它一口饮了。

我害怕我将是一个仙人,

大概就跳在水里淹死了。

明月出来吊我,

我欣喜我还是一个凡人,

此水不现尸首,

一天好月照澈一溪哀意。


这首诗的题目叫“掐花”,就是把花摘下来,“掐”和“摘”动作很像,但意境很不一样。掐,好像更多的感情色彩,情人之间喜欢“掐”。掐花,也让人想起一个佛教典故,就是“拈花一笑”:佛陀掐下一朵花,拿在手上,大迦叶会心一笑,开启了禅的源流。


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一个典故,“摘花高处赌身轻”是清代吴梅村《浣溪沙.闺情》里的一句诗,吴梅村写的是一个寂寞的女子,把高处摘花当作一个小小的刺激,好像意味着生命的热情想要突围。


废名顺手拈来,变成了自己的一个行动。但是,不是像那个女子那样,在院子里的高处摘花,而是一路跑到了桃花源的岸边。桃花源,当然是陶渊明的桃花源,那里没有尘世的烟云,只有自然的明媚的日子。就在那里摘了一朵花,然后,像蜜汁一样,一口喝了花瓣。


桃花源的花瓣当然不是普通的花瓣,喝了之后会成仙。成仙不是很好吗?但我不知道成仙会怎么样,我还是有点留恋人间,所以,我害怕我将是一个仙人。有点像今天我们谈论科技的发展,会让人不会死亡。不会死亡,初听很美好,细想又觉得有点恐怖,死不了,好像比死更可怕。无限地活着,我们怎么打发日子呢?


好吧,那就跳进水里淹死吧。然后,明月出来凭吊我,我很高兴,我还是一个凡人,因为我还会死,所以还是一个凡人。这片水里不显现尸体,这一天美好的月亮把一溪的悲哀照得清澈。生死很悲哀,但凡人也因有生有死,体味到了各种不再重复的美好。所以,我欣喜我还是一个凡人。


废名自己详细解释过为什么会写这首诗?他说:“我读《维摩诘经》僧肇的注释,发现他引用鸠摩罗什的话,海有五德,一澄净,不守死尸,我很喜欢这个不守尸死的境界,稍后读《大智度论》更有菩萨故意死在海里的故事。许地山有一篇《命命鸟》,写一对情人蹈水而死,两个人向水里是很美丽的,应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第二天不识趣的水将尸体浮出,那便臃肿难看了,所以我当时读了很惆怅。在佛书上看见说海水里不留尸,真使我喜欢赞叹。这些都与我写的掐花有关系,不过我写的毫不假思索。”


鸠摩罗什确实翻译过一本《佛说海八德经》,废名所说海有五德,应该出自这部经。很短的一部经,释加牟尼佛用海作比喻,开示如何修行。从字面上初初读下来,你可能会觉得这首诗,是在胡言乱语,只是胡言乱语得很有趣。再细读,却又发现其实有很深的逻辑。


我学一个“摘花高处赌身轻”,这一句,点出了人生最深刻的矛盾:身体总在往下而心灵总在往上飞翔。出世与入世。深爱与逍遥。放下与执着。诸如之类的矛盾,这首诗用了很美的意象,一一呈现。所以,即使我们弄不明白诗人想要说什么,但还是觉得这些字句打动了我们,因为不愿意在尘世沉沦的我们,也总有这样的矛盾。也因这样的矛盾,我们的生命越来越开阔。用平常心,做好好做一个凡人。


那么,回到呼吸,在呼吸中平静下来。今天我们要练习的是心不相应行法的第十三个:老。老人的老,但不是老人的老那个意思。老人的老,讲的是生命中的一种特定的状态,和年轻相对。但心不相应行法的老,指的是一种变化的状态,和不变相对,和“住”相对。


回到前面,本来没有东西,但后来有了,有了以后好像处于不变的状态,但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都在老的变化之中。一个人从怀胎开始,就每时每刻在变化,向着老变化,只是我们不太留意。英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关乎腐朽的实验,他们盖了一间很漂亮的房子,里面装满了各种漂亮的水课、肉类、食品,然后,关上门,观察他们,发现了食物如何从新鲜变化为腐朽的过程。只要食物出现在空气里,腐朽就开始了。


关于老,我们可以做一个练习,留意观察一棵树,或者一张桌子,在没有变化的外表下,是什么在每时每刻变化着?留意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在没有变化的外表下,有什么是每天都在变化?


那么,回到呼吸,在呼吸中回到整体性,在整体性里获得内心平静的力量。愿我们在世间觉知到时时刻刻都在的变化,不再执着,每时每刻都在平静喜乐之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贾秉治

    这首诗确实富有禅意,深具佛理,如同说庆喜见过佛国便不再见。

  • YONG咏梅

    有种顿悟感!以前有过,比如前几天有天早上醒来还没睁眼,突然意识在对话:我从哪里来?我从虚空来,而虚空又是万有,比如我妈她一切经历体验导致她选择跟爸爸一起,她吃过的事物见过的人,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每件事情,都推动她最后和我爸爸的结合。同样爸爸也是。他们的结合才有了我。无形中一切好像一股能量一样最后形成一颗卵子和精子。这是虚空和万有。我到哪里去?我死后化成灰烬,又回到尘土里,尘土滋养植物和土里的生物,回到食物链里。会到空气里,空气会凝结雨雪又回尘土。困惑的是顿悟这个后还是会烦恼,不自觉的被事情带进负向感受的漩涡里,这是不是因为我太执着于恒定的快乐舒服的感受了?想请老师解惑?

  • YONG咏梅

    费老师,今天这一刻触动我内心深处。 我去观察了桌子,桌本身是不变的,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折损,但形态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桌子上的东西,随时在流动和变化。 于是我去看我的身体我这个人,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开始我认为我的肉体是在变化的,那个识是可以不变的,很快我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识它也不能恒定不变,也会随着我们的体验而变化。那不变的到底是什么?唯一不变的应该就是变化,一切始终都是在变化的。 我去追求幸福快乐,追逐富裕的物质,欲求永远待我如宝的爱人,拼命培养活成人生赢家的孩子。追求没有问题,奢望这些成为恒定状态是不符合规律的,也是烦恼的根源。

    费勇修心课 回复 @YONG咏梅: 您的问题课代表已经收到了,稍后会把您的提问转交给老师~

  • 杀戮过重如否

    死不了可以自杀吧,费老师?

  • 根源gy

    回到呼吸,在呼吸中回到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