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故事是小朋友的天性,睡前拉着父母讲上几段,就能慢慢入睡。其实,听故事、讲故事符合人的本性,只是故事有不同的讲述手段、呈现方式、传播形态。古人把故事记在竹简、绢帛、壁画上,后来写在纸张上,现在人们也使用音乐、影视、舞台等诸多方法来演绎。可以说,有多少故事,就有多少种讲故事的方式,二者同步进化也同样精彩。
比如最近,演员胡歌发了一条微博,“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他是在叫谁“同志们”?向谁“永别”?又“想念”何人?这些疑问促使人探究发生了什么。原来,他有一个演出片段,主人公叫“李白”,是一名地下党员,也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角李侠的原型,被捕前发出的最后电文就是这句话。一句话、一段舞台剧,打开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把人们带到革命年代,再现了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和英雄故事。他们,照亮了“可爱的中国”。
在共和国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太多了。黄土地上,一方“平凡的世界”里,有像孙少平这样逐梦而行的少年,也有经历苦难而始终勤劳的百姓;盐碱地里,“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带着老百姓与天斗、与地斗、与沙斗,把泡桐树种在地上,把精神植入人们心中;林海雪原,“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再被舞台演绎时,以杨子荣为代表的“孤胆英雄”注定不孤单……故事里有人物,人物身上是精神。这些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上被演绎、讲述的人物和故事,礼赞的是伟大人民、致敬的是楷模英雄、凝固的是不朽精神。
的确,用艺术手法挖掘故事、诠释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故事里的中国》把那些具有符号意义的故事,通过戏剧、讲述、情景等方式再组合、再呈现,就是向人物真实靠近、向精神深处掘进。因为故事精彩,人们愿意聆听;因为讲述精当,人们乐意接纳。近些年来,从信笺上的《见字如面》到文物里的《国家宝藏》,从古文里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人物中的《故事里的中国》,文化综艺正在打开一个新空间,让古往今来的情感流淌出来,让绵延不绝的中国精神汇进时代。故纸堆里的经典,只有常翻出来才能葆有鲜活;角色里的面孔,只有走进人的内心才能立体可感。艺术,不就是通过故事拓宽人们的精神世界吗?
故事的归故事,艺术的归艺术,能永久流传的终究是永恒不变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恰恰在共和国的时间线上不断延展。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记者再走长征路,把长征故事又一次讲出来,为的就是不忘共和国从哪里来、坚定共和国到哪里去,汲取前行的力量。同样,今天通过电视,重现焦裕禄的事迹,不只是擦亮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而且以感染人的方式激活“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引导更多人投身基层、投入脱贫攻坚第一线。其实,精神历久弥新,只有传承下来,才是宝贵财富。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写道:认知革命在于人类学会了讲故事,并共同相信。我们相信:故事里的一个个名字——勤劳勇敢的普通中国人的名字,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烈士的名字,为党和人民事业献出一切的共产党员的名字——是不会褪色的,也是不会沉寂的。演员胡歌在表演后说,“我觉得他的一生像一根火柴,一直潜伏在黑夜里。当他被划亮的时候,也预示着他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但正是这些火柴,点亮了新中国的光芒……”没有一根根具体的火柴,哪能聚拢起燃烧不灭的火光?如果把这些故事、这些人物、这些名字串联起来,就如同点燃了一把火炬,照亮了他人、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有人说,“因为过去要进入未来,所以有了故事……因为要有永恒,所以有了故事。”今天,我们在讲述过往的故事,也在演绎自己的故事;在呈现历史发生的故事,也在书写走向未来的故事;我们是讲故事的人,更是写故事的人。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故事写好、讲好,国家发展的故事也一定会多彩斑斓;待到明天,舞台上故事的主角,注定会有你有我。
这正是:故事里的中国,经典照亮现实;中国里的故事,精神汇入时代。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