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文博课完整视频】单霁翔:文化的力量

【第二期文博课完整视频】单霁翔:文化的力量

00:00
59:32


课前练习内容 

康辉:点亮思想之光 ,嘉奖向学之心。这里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一堂好课》。我是好课班主任康辉。今天我们的好课课堂设在了一所美丽开放的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同学们大声地告诉所有观众朋友,你们的校训是什么 .

观众:兼容并蓄、博学笃行。

康辉:今天我们这堂课的内容 ,就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校训的这八个字特别地契合。今天安排的是探寻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根脉的文博课。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五千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懂得兼收并蓄。而由这样的文明滋养而生的中华民族,是必定有着无穷之博学、不倦之笃行的。我还看到课堂上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同学,这堂中国的文博课,也会帮助你们更好地认识一个古老,而又永远充满生命活力的中国。                         


今天报名来听这堂文博课的同学非常多,我也从你们当中选了两位课代表。第一位课代表霍尊。

霍尊:到,大家好,我是会让古画唱歌的霍尊。

康辉:第二位课代表于朦胧。

于朦胧:到,我是于朦胧。文物的三生三世,让我们一起去探索。

康辉:值日班长,黄晓明。

黄晓明:到,大家好,我是黄晓明。想要一窥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彩吗?请跟我来 。其实我到今天为止,也拍了很多的古装戏了。在这个拍戏的过程中,我先要做功课,那就对这个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非常地感兴趣。所以我一听说今天我们的《一堂好课》,文博课,我觉得我必须要过来。

康辉:好,现在离我们正式上课还有一点时间,我也让晓明班长提前做了些准备。那接下来就让他带着大家一起做一次课前预习,好不好。


黄晓明:我来我们《一堂好课》之前也是做了一些功课。今天我就带来了一些文物,然后希望同学们能够猜一猜这些文物在古代是做什么的。请看第一件,这是一个什么呢?

观众:桌子  凳子  木马

黄晓明:木马,好有童心 这位同学。好那我就来揭晓一下正确答案,没错,就是俎 。说通俗点就是切肉的案板,我们秦朝的时候很多的这个贵族祭祀,会把肉、牲畜放到俎上用来陈列或者展示。所以这个我们千万不能坐, 一坐我们就成那块肉了。


这是一个什么呢,化妆台,对没错 。这个叫做漆妆奁, 它是一个便携式的梳妆台。但是它不是给女生用的,为什么呢,漆妆奁是从古时候的一个男士的贵族的墓里边带出来的。所以大家推测它应该是给男士用的一个便携式的,旅行套装。大家仔细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枕头,对。这是一个元代的磁州窑的瓷枕。上面的这一个瓷枕的图案的主角,是不是就是我们《西游记》里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白龙马呀。所以其实在元朝的时候,取经的这个故事就已经有了,后来到了明代的时候,我们的吴承恩就根据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创作完成了《西游记》。报告班主任,我们的这个主题班会完成。课前预习顺利。


第一课时内容 

今年的76号一个喜讯传遍了祖国大地,就是在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良渚古城遗址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虽然这些年我们几乎每年都有我们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是这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这次申遗的成功使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故事,传遍了我们的世界各地,也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世界遗产运动在国际上也不过百年的历史,但是它迅速地传播却在今天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就是这些文化自然遗产它不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独有的,它是人类共同的遗产。1972年就诞生了一个重要的公约,就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我们平常叫做世界遗产公约。我们国家在 1985年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相对时间比较晚,但是1987年中国就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大家熟悉的长城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故宫、敦煌莫高窟、泰山,那么这些进入世界遗产以后,就像打开了我们走向世界遗产宝库的一座新的大门。


我们国家通过申报也成为了全世界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我想最多也不是重要的,而是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认识。其实呢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在不断地拓展我们保护的范围。比如过去我们文物保护的是文化要素的,比如泰山保护的是摩崖石刻,那么当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认识到其实摩崖石刻跟它的山体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景观是要整体保护的。于是泰山、庐山、青城山、峨眉山、五台山、武夷山、黄山,这些名山大川今天都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第二个不同的就是过去我们文物保护往往保护静态的,比如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啊,包括我们的万里长城。但是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还要保护人们生活其中的、生产其中的那些地点。比如江南水乡,比如传统村落,比如民族村寨,比如历史街区,这样的(地方)大量地进入了我们今天保护的视野。随着我们的认识的提升,使我们一些珍贵的文物被保护下来。比如最早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植物是河北的聚馆(古贡)枣园,一片枣树林子,它是有生命的,它是活态的,它是动态的。它能进入文物保护,这也开阔了我们的思路。袁隆平院士听说了,说是植物也能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吗,那我做了三十七年杂交水稻,那水稻田能不能进入。他给国家领导写了封信,我就去调研,那个地方在湘西,很远的地方,但是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在这里面长期的工作,那么我们看到这些水稻田,还有他当时非常艰苦的居住的环境,今天都历历在目。我们写了报告,那么它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就使我们今天这些保护的项目跟每个人的生活几乎都发生了关系。


那么第三个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的,就是过去文物保护一个桥、一个塔、一个古建筑群,后来扩大到历史街区、历史村镇、历史城市,由点到面,比如沙漠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佛教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万里茶道,比如像红旗渠这些人类开凿的水利工程,今天也进入了保护,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第四个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的是,过去呢文物保护,保护那些古代的历史悠久的。但今天呢,还要保护那些二十世纪的,那些当代的文化遗产。大庆第一口油井,大寨的梯田和村庄,核武器研发的基地,卫星发射的中心,都进入了遗产。我去新疆的克拉玛依,多少诗歌、多少歌曲,当年歌颂我们的石油工人挺进荒原,树起高高的井架,摘掉了我们国家贫油国的帽子。当新型的采油工具磕头机进入油田以后,那些井架慢慢就没有了。今天把它保护到博物馆里面。我们今天女排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之祝贺,那么女排的腾飞馆,这是在福建的漳州,郎平和她的战友们是从这里面走向世界夺得了当年的五连冠,所以这个腾飞馆就应该把它保护下来作为女排精神的一个纪念。


第五个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的是,文物保护,保护那些宫殿建筑、寺庙建筑、纪念型建筑,但是文化遗产还要保护那些传统的民居,那些工业遗产,那些人们生活司空见惯的这些,但是它们有它们的独特价值的。世博会的期间上海市成功地保护了江南造船厂的工业遗产,把它用做了展馆。上海作为当年的大工业城市、经济中心,它的根、它的魂。                         


第六个大家知道,文物保护保护的是物质的。文化遗产还要保护那些非物质的。越来越多的非物质遗产,比如羌族的羌笛,黎族的黎锦,哈尼族的耕作技术,傣族的泼水节,汉族的过年习俗进入了保护。还有那些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老字号,今天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保护。那么这样一个境界,这样一个视野,使我们知道文化遗产保护和千家万户,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那么就能动员起社会的力量来进行保护。


我举一个例子就在大城市的中心区 ,申报世界遗产难度是非常大的。杭州西湖要申遗,杭州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一个大城市。西湖在城市的中心,它的特点就是三面云山一面城,那你要成为世界遗产,首先你要确保你三面云山不能有新的建筑侵入,这要下很大的决心。但这十年申遗路啊,西湖得到了保护,今天大家无论是荡舟西湖,还是漫步苏堤、白堤,都看不到任何一栋建筑侵入到三面云山里面。杭州市坚定不移地从西湖时代走向了钱塘江时代,在钱塘江两侧气势磅礴地建设了新城。 十八年以后G20峰会的时候,把这座新城的景观传遍了世界,这就实现了梁思成先生当年主张保护老城,建设新城,相映成辉,在杭州得到了非常好的实践,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再举一个例子 ,2004年的8 20号,在贵州黎平县的地坪乡,2004年人均纯收入只有七百多块钱。但村庄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风雨桥,地坪风雨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这天下午下暴雨,山洪一浪一浪从上游滚过来,这个桥就摇摇欲坠了。那么当时村民去找绳子,找铁丝来捆绑这个桥,不希望它垮掉,但是根本无济于事。一个巨浪打来这个桥轰然地就倒塌了。但就在这个桥倒塌的这个时刻在场的一百二十四名侗族的小伙子,纷纷地跃入了洪水,拼死地打捞家乡风雨桥的构件。三天三夜从贵州一直打捞到广西,告诉沿途村庄的村民,上面漂下的木材是我们家乡的风雨桥。我们要把它们运回去,我们家乡不能没有风雨桥。那么在政府的组织下,经过十多天的时间,他们打捞上来的构件运回了地坪乡。一清理居然二十八根大木构,一根都没有少。百分之七十三的风雨桥的构件回到了原地,使这座桥得以重建  。当媒体采访村里的老人说为什么在桥垮塌的时候,也没人组织孩子们就能纷纷地跃入洪水去抢救。老人说这就是他们的家呀,他们从小就在桥上听老人讲故事,做作业,唱侗族大歌,侗族大歌里面就一句歌词,地坪花桥传万代。所以花桥早已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了,花桥遇到什么危险,他们都会挺身而出的。这就是当我们民众跟他们家乡的文物建立了血肉联系以后,才能出现的奇迹。这些感人的故事就是引起我们对文化遗产的思考。


文物保护重要 ,还是利用重要 , 长期以来在争论 。但是保护也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手,经过我们的时代,经过我们的城市,能够把它真实完整地传给我们子孙后代,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告诉我们公众参与性,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利 ,不是部门行业系统的工作 ,它是全民的事业 ,应该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亿万民众,我们的文化遗产才会更安全。


第二课时内容 

今天进入了文旅融合的时代,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课题。我是20121月到这里工作,我知道这里有很多的世界之最,那么这些世界之最怎么叫人们感受到呢。这是一个难题,因为我看到大部分区域其实都没有开放。人们可以参观的区域是一小部分,我看到百分之九十九的藏品是沉睡在库房里面的,拿出来展示的不到百分之一。观众虽然每天都会有很多,但是我跟着他们一遍一遍地走,我就体会到他们大多数人,都是跟着导游的小旗,盲目地往前面走,听着并不专业的讲解,其实他们只是到此一游而已。有的老大爷、老大妈,孩子领着走累了坐在台阶上,从包里面拿出他们自己带的行军壶里面的水,把盖拧开拿着,自己带的干粮在那吃,在那喝。就是他们可能都舍不得到饭店吃一顿饭,他也要来到故宫。但是当人们走出故宫博物院的时候,他们能够获得什么,我们对得起他们吗,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这些世界之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的文化遗产资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做出贡献,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过去的一切做法 。究竟以自己管理方便为中心,还是以我们服务对象方便为中心。长期以来人们抱怨这么大的一个故宫博物院,总叫我们坐在台阶上,坐在铁栏杆上,那铁栏杆都给坐弯了,不能设些椅子吗。那么我们经过研发,我们选择了大流量观众使用红墙房瓦下的坐椅。现在在故宫博物院,一共有一万一千名观众在各个地方能有尊严的坐下休息了。长期来人们抱怨,你们层层大殿都是黑黑的,天气越亮里面越黑,不能把它们点亮了吗,叫我们看得清楚一点吗。我们要无数次的跟观众耐心地解释,这是木结构的建筑不能通电。今天科技发达了,我们试探地选择了LED的冷光源,不发热,开灯的时候两名工作人员在两边值守,用测光表反复测敏感部位的光线不能超标,什么样的室内,什么样的光线更好,反复地进行调试,征求观众的意见,观众满意了。这样我们开始用一年半的研发以后,点亮了紫禁城,太和殿它被点亮了,中和殿被点亮了,保和殿被点亮了,乾清宫被点亮了,交泰殿被点亮了。


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博物馆,我们知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确保安全。大家知道这两年确实发生了一些文化悲剧,比如去年一把大火,巴西国家博物馆百分之九十的文物被烧毁了。今年年初一把大火,世界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遭到了重创。听到这些消息确实也很难过,但是我也在想这些砖石建筑,居然它都敢着火呀。故宫可是一千二百栋全是木结构的建筑,恐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博物馆比我们防火难度更大。总之强大的消防力量才能使我们发生问题的时候及时得到扑救。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能发生问题,更重要的是预防性保护。所以,201420152016 年,故宫博物院组织为时三年的全院的环境大整治。室内十项内容,室外十二项内容,为时两个星期的全院的大扫除。先把我们的杂物清扫干净,然后清扫非开放区的杂草。我们老先生有经验,告诉我你进去时候要大喊两声,叫小动物先跑你再进去,否则你踩了小动物,你也尴尬,小动物也尴尬。过去我们的瓦上长了很多的草,但是它们要生存,就把根扎在我们的瓦里面,瓦拱松动了,雨水灌进去,梁架就糟朽。所以我们开始对杂草宣战,很不容易,因为你不是把它拔掉就可以了,两场雨下来它又会长出来,斩草要除根。所以要一块一块瓦把它揭开,把草根拿出来,把古建修好,把缝抹实,不要叫草籽再进去。两年的奋斗,我们终于可以对社会宣布,故宫博物院一千二百栋古建筑上没有一根草。                         


刚才我说这些都不是复杂的,都不是最大的挑战。真正的挑战就是要为每一天进入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服务好。故宫的挑战的严峻性在于观众增长的速度太快。人们形容进了故宫博物院就没看见地面是什么样,一直都后面人推着往前面走的。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总是要站在保和殿,故宫最陡的大台阶的上面嗓子都喊破了,告诉人们不要推攘,注意脚下。如果发生推攘,叠罗汉似的压下来,孩子、老人是很脆弱的。所以九十四年来故宫博物院没有踩死过观众绝对是奇迹啦。所以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宣传,把旅游团积极地引导到淡季,把淡季的展览办得同样好,在淡季设了很多的免费日叫大家体验。这样呢,人们慢慢体验,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接受了。限流成功了,分流成功了,人山人海的故宫博物院永远的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真正解决人们参观质量还要靠我们扩大开放。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对我们很受教育。就是长期以来人们进入故宫,都会目不转睛地往前面走去看三大殿。但是突然间有一天人们进来以后很多人都往西边跑,越跑人越多、越跑越快,于是媒体就出了一个网络名词,叫“故宫跑”。他们跑向哪儿呢,原来他们跑向我们西边的武英殿。那里正在举办石渠宝笈特展。我到那刚往那一站,这位老先生就认出我说你是不是院长啊,我说是啊,他说你们故宫博物院怎么搞的呀,办一个展览怎么像运动会一样还叫我们跑啊。他说我七十岁了,我最早来的,还穿一双球鞋,结果一开门第一批没跑进去。我赶快承认错误,我说我们好好办运动会。连夜我们就做了二十个牌子,做了一千个胸牌,第二天早上不到七点,我们把牌子在广场上立起来了。一个小时以后,那么石渠宝笈展览运动会的开幕式就举办了,那么开幕式完了就入场式,人们戴着胸牌,然后第一组入场,第二组入场,第三组入场,就再也没有发生“故宫跑”。后来我听说全世界的博物馆举办展览有入场式的只有故宫博物院。


但是人们确实来得太多了,上午大家情绪还比较好,互相认识认识聊聊天,一到下午四点多以后就不行了,情绪就比较激动,我一露面就围着我说院长今天能不能晚一点闭馆啊,我们看完了再闭馆行不行,排了好几个小时了。我当时也很激动也很感动,我就不计后果地说大家放心今天最后一个观众看完了以后我们再闭馆。结果豪言壮语说出以后后果就很惨呀,就到后半夜了。晚上八点我去看观众,我说怎么样累了吗,他们说累也要坚持,他说你们故宫博物院怎么没有水喝呀,因为我们晚上从来都不开放,我们赶快烧了二千五百杯茶,给观众递上去。过了四个小时,十二点我去看观众,我说怎么样喝茶了吧,他们说喝茶了,但是饿了呀。我说那赶快拿方便面吧,我们把全院的方便面都找出来,八百多盒,一个观众沏上一盒,后来我听说全世界的博物院举办展览免费发方便面的只有故宫博物院。又过了四个小时,夜里四点多,最后一批观众可以往里边走了,两个小时以后最后一名观众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去时候,天都快亮了。苦熬了一阵我们得出了一个深刻的教育,就是我们再也不能把百分之九十九的文物收藏在库房里面。再不能大部分区域都不开放,人们有强烈的那种文化需求,所以我们加快了开放的步伐。


那么 2014年开始 ,我们推开一座座大门,这座大门叫隆宗门。它的打开意味着广阔的西部区域第一次开放。西部区域我们员工过去把它称作叫女性的世界,我想了想不是太准确,我给加了两个字,有点搞笑但是更准确,这是退休女性的世界。因为它住的是皇帝的母亲们,我们在这个地方建了五个雕塑的展厅,成立了故宫博物院的雕塑馆。比如这个高大的菩萨, 一千五百年前北齐的,非常珍贵。每当走到这的时候我都特别地难受,你瞧这菩萨就在地上躺着 脸色都不好,表情都不好啊。现在脸色表情都好了。第一次我到我们的库房吓我一跳,我说谁躺在台阶底下呢,他们说那是周恩来总理特别批准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留给故宫一套。我说那这么珍贵的文物怎么躺在这儿啊,围着个海绵躺在担架上,跟伤兵似的。那匹马倒是站着的,那马的脚底下还一个伤兵。我们赶快进行了修复以后把它们陈列出来了。这就告诉我们当我们的文物得不到保护的时候,没有面对观众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尊严的。它们是蓬头垢面的,只有它们得到了保护,面对观众以后,它们才会神采奕奕,才会光彩照人。


这两年我们发现人们特别喜欢观赏和收藏故宫美景的照片。于是呢,春、夏、秋、冬、早、中、晚,都会把一些美丽的照片放在网上。比如大前年一场紫禁城的初雪,放上去阅读量达到了一千四百二十五万。这两年不下雪我们着急呀,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前年来了红月亮,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我们拍了一组红月亮的照片放上去 ,第二天早上我一看两千万的访问量。七年前我们开始系列出品APP,比如《韩熙载夜宴图》,把这幅古代绘画立体起来了,二百二十个知识点,你点击进去就可以深度地阅读这幅绘画了。历史的、艺术的、人物的角色,看到当年的情景,听到当年的音乐,看到当年的舞蹈。


总之我们经过。从场景网络化走向了今天的网络智能化,因为这些技术我们要不断地奉献社会,特别奉献我们年轻的观众。今年一到三月我们在故宫博物院里举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个立体的展览《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我们最为自豪的是我们把消失了一百七十九年的万寿灯、天灯,经过半年的研发又重新在乾清宫前树立起来,太多的人观赏这个奇观。那么三个月的活动结束了,我们不希望我们研发的最大一套文化创意产品从此消失,我们希望它们留存下来,我们举行了公益拍卖,全部拍卖所得捐赠给国家贫困县,那么得到社会支持我们拍了两千多万。捐赠了从广西的巴马到内蒙的阿尔山,四个国家贫困县。虽然钱不多,但是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博物馆向来都是被别人赞助的,我们终于强大到可以赞助别人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我认为这是我们今天文物保护和文旅融合的方向。正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了这样的一个方法,我们今天才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给了下一个六百年。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央视综艺一堂好课”公众平台,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不洋气小姐_st

    听到风雨桥的故事真的好感动! 当民众跟他们家乡的文物建立了血肉联系之后,才能出现奇迹!文物保护不是那么高高在上,这些东西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可能就是我们家乡的某一个石碑,某一个建筑,就是我们世世代代的陪伴。这才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我们基因里不变的东西!感谢单老师,感谢一堂好课!大国文化正在于此!

    Nitrolove 回复 @不洋气小姐_st: 推评@喜马社区

  • Baron23

    单院长讲的好!这才是大国文化

  • emm的小缇

    国家日益强大,在国家媒体举办这样的节目,非常有必要,堂堂课老师讲的都很精彩,生动,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和我们不曾了解的很多广博的知识,谢谢了,太棒了

    Nitrolove 回复 @emm的小缇: 推@喜马社区

  • Lifry_mb

    听课笔记 2004年8.20贵州黎平县地坪乡“地坪风雨桥” 暴雨冲垮桥 ,在场124名侗族小伙子 纷纷跃如洪水,拼死地打捞构件,三天三夜,从贵州到广西,二十八根大木构一件不落 73%的木构件得以保留 思考:“为什么在桥垮塌的时候也没人组织,孩子们能够纷纷跳入水救桥?” “这就是他们的家,从小生活的地方+侗族大歌“地坪花桥传万代”:这是民众与家乡文物建立了血肉关系后才会出现的奇迹 文物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而是经过我们这一代人,经过我们的时代,能够完整的保留给下一代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文物保护是全民的事业,只有把文物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交给民众,文物保护才会安全

    Nitrolove 回复 @Lifry_mb: 推@喜马社区

  • 不洋气小姐_st

    完整版!好棒!

  • 1805863xynu

    赞班主任康辉老师:严谨、认真、负责!

  • 爱哎呦

    多希望千玺也能来上课呀

    无间之道的夜 回复 @爱哎呦: 他讲什么😂

  • 心慧荷

    国家软实力越来越来大……

  • 听友212957630

    向单霁翔院长致敬

  • 不想飞的土拨鼠

    它们安静地呆在那,身上的铜锈和裂纹记载着发生的一切。它不讲话,却给了我们最迷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