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出游】钱塘江上弄潮儿

【宋人出游】钱塘江上弄潮儿

00:00
12:43

宋人出游篇


正片文稿


假如你是一名爱旅游的宋朝人,准备来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那我建议,如果春天,你可以到东京游览皇家园林,或者到洛阳逛名园、赏牡丹。如果是秋天呢?必须到杭州观看钱塘江大潮啊。


我想,今天许多朋友应该也看过钱塘大潮,因为每年的中秋节前后,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浙江海宁观潮。几年前我也在海宁看过一次,江潮浩浩荡荡、席卷而来的壮观场面,以及留给我心头的巨大震撼,实非言语所能形容,只能感叹大自然的造化。


和我们一样,宋朝人也有八月观赏钱塘大潮的习惯。观看钱塘大潮的最佳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每年八月份,钱塘江开始怒潮澎湃,从十一日开始,便有成群的观潮客慕名而至,到了十八日,杭州人更是倾城而出,车马纷纷,都是出城观潮的人。


宋朝人观赏钱塘江大潮,不用跑到海宁,因为宋朝时,观潮的最佳地点,是杭州的凤凰山一带,随着地理的缓慢改变,到明朝时,海宁才成了观潮的胜地。


尚未看过钱塘江大潮的朋友,不妨先听听宋朝人的描述:“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水浒传》小说里,从未见过海潮的鲁智深,在钱塘江边的六和寺出家,半夜里突然听见潮声雷响,还以为是战鼓响起,敌人来袭,急忙从床上跳起来,抄起禅杖,大喝着抢出来,准备迎敌。六和寺的僧人给鲁智深吓了一跳,赶紧拉住他。

众僧:“师父赶出何处去?”
鲁智深:“洒家听得战鼓响,待要出去厮杀。”
众僧:“师父错听了,那不是战鼓响,而是钱塘江的潮信响。”
鲁智深:“为何唤做潮信响?”


众僧推开窗户,指着潮头叫鲁智深看,说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为从不失信,所以称为潮信。”


今天,你在海宁看到的钱塘江潮信,也是如此壮丽,准时而来。不过,宋朝人还能看到我们今人看不到的一幕:每当钱塘潮信来时,总有一批吴越勇士,披头散发,手持彩旗,出没于潮头。这叫做“弄潮”,是宋朝杭州的独特风俗。


如果说,钱塘江大潮是大自然的造化,震撼人心,那么,弄潮便是人们对大自然这一造化的挑战,更加震撼人心。

在宋朝,弄潮其实是一项商业性的极限运动。每年的七月份,杭州的职业弄潮儿便在闹市竖起一面旗帜,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号,并说明自己将在八月哪一天入钱塘江口弄潮,欢迎围观,欢迎打赏。而爱看热闹的市民、商贾,则纷纷请弄潮儿喝酒,送他们财帛,以资鼓励。


待到八月潮信将至之日,弄潮儿手执彩旗,早早守候在钱塘江口,看着潮水远远的自天际涌来,越涌越近,潮声越来越响,潮头越来越高,终于,其声震地,其势如山,夺人心魄,观潮的人只觉得一颗心快要跳出胸腔。


此时,岸上锣鼓喧天,为弄潮儿打气,弄潮儿则披头散发、赤身露臂,擎着大旗,迎着潮头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腾身百变”。他们必须做到,不管潮起潮伏,他们手中擎着的旗帜不能被潮水打湿。


有一首宋词这么描绘钱塘江弄潮的惊险场面:“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潮退之后,弄潮表演结束,便是评奖、颁奖的时刻。凡是在大潮扑来之际,抓准时机一跃而上,浮于潮头,身影高于其他人,且手中旗帜不湿的弄潮儿,为优胜者,可以获得非常丰厚的赏金;其他能够随波上下、旗帜也不被打湿的弄潮儿,也能得到金帛美酒之赏,只不过赏金不如优胜者那么优厚。这些赏金,都来自杭州商家、市民的捐赠。


(弄潮组织方的工作人员高声报出打赏单位与赏金。)

配音:“刘家金银铺,赏弄潮优胜者白银五十两,会子一百贯。”
配音:“丰乐楼赏弄潮优胜者美酒五十坛。”
配音:“杭城张员外,赏弄潮勇士每人二十两白银。”
配音:“寺桥金家饭店许弄潮勇士免费吃喝三天。”


弄潮儿得到的赏钱虽然很丰厚,但是,弄潮毕竟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稍不小心,便会被怒潮卷走,葬身鱼腹,尸骨无存。


事实上,杭州每年都有一些不幸的弄潮儿遇难,妻子、儿女“望哭于水滨 ”。因此,北宋时,杭州官府曾制订《戒约弄潮文》,禁止民间弄潮。然而,由于弄潮运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官府的禁令很快就成为一纸具文,民间照样组织弄潮活动。

宋朝人不但可以看民间的弄潮表演,还能观赏到官府在钱塘江上举行的军事演习。军演的时间是八月十八日,由临安府尹调集驻杭州城的水师,以及数百艘战船参加水上演习。


演习模拟两军展开水战,看过演习的宋朝人这么描述说:“舟楫分布左右,旗帜满船,上等舞枪飞箭,分列交战,试炮放烟,捷追敌舟,火箭群下,烧毁成功,鸣锣放教”。比民间的弄潮还要惊心动魄。


因为在钱塘江口可以观看大潮,观赏弄潮表演,观摩水上军事演习,所以,每年的中秋节前后,宋朝人总要赶往杭州观潮,特别是八月十八这一天,出门观潮的人最多,差不多是倾城而出,凤凰山一带,十余里间,车水马龙,车马塞途,“珠翠罗绮溢目”。


意思是说,到处都有出来观潮的仕女。钱塘江边更是搭满了帐篷,租给观潮的市民。

既然观潮人群中“珠翠罗绮溢目”,那么,若不擦出一点爱情的火花,怎么也说不过去吧。所以,我打算再给大伙讲一个发生在钱塘江边的爱情故事。


话说南宋临安城钱塘门外,有一个商家子弟,叫做乐和。他与母舅安三家的邻居喜顺娘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长大后,乐和非顺娘不娶,顺娘也非乐和不嫁。乐和央求母舅安三前去说亲,但安三认为,喜家是官宦之家,与乐家门不当,户不对,这门亲事肯定说不成。乐和听后,失魂落魄一般。


这一日,正是八月十八,钱塘潮生,乐和听说喜家一门都去看潮,也换了新衣裳,来到钱塘江口,在人群中寻寻觅觅,终于看见顺娘在一个席棚里面。顺娘也看到了他。俩人隔着人流,脉脉相望。


突然,有人大喊:“潮来了!”话犹未绝,耳边响起山崩地裂之声,只见潮头有数丈之高,一涌而至,比往年的更大,直打到岸上高处,冲倒席棚,将席棚里的顺娘卷入江中。乐和见顺娘被潮水卷走,也扑通一声,向水一跳,随波而去。


顺娘的父亲见女儿落水,慌急了,乱呼:“救人救人!救得我女儿,自有重赏。”幸亏江上有一帮弄潮儿,踏着潮头,如履平地,将顺娘捞救起来。捞起来一看,才发现救起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一个是顺娘,另一个是乐和,俩人紧紧抱在一起,分拆不开,叫唤不醒,体尚微暖,不生不死的模样。


此时,乐和的父亲也赶到现场,放声大哭:“儿啊!你生前不得佳侣,谁知你死后方成连理枝!”


顺娘的父亲说:“乐丈人,如今哭也没用。大家都来叫唤,若唤得醒时,我情愿把小女许配与令郎。”


于是,两家一边唤女,一边唤儿,约莫叫唤了半个时辰,乐和与顺娘才悠悠醒转过来。经过这一番生死磨难,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钱塘江观潮,一定要小心,潮水很容易将人卷走。并不是每一个落水的人都能如故事里的乐和、顺娘那般幸运获救。


所以,如果你去观看钱塘大潮,千万要注意安全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跑跑抱抱泡泡

    最近对宋朝路转粉,刘敏涛的 《宋朝小日子》白客的《唐宋有嘻哈》刘奕君的《宋朝饭局》简直就是宋朝穿越几日游啊,强推!强推!强推!

    Simona被我抱走了 回复 @跑跑抱抱泡泡: 有没有唐朝明朝类似的推荐呀?

  • 毛毛_0om

    小姐姐,有个小瑕疵,商贾(shānggǔ),不是商贾(shāngjiǎ)哈

    凭海临风71 回复 @毛毛_0om: 听的认真。让我们跟小姐姐一同进步

  • 狂奔的蜗牛_b20

    看弄潮儿 这不是古代直播么

  • 米苏SU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穿越开始

    月青 回复 @米苏SU: 真想穿越回去!

  • 不爱喝酒的令狐大虾

    商贾(gu),音同“古”,不读“假”。

    LSX星尘 回复 @不爱喝酒的令狐大虾: 他说的是商家,前面说的商贾读对了

  • 玉色清浅

    钱塘江弄潮,最早的极限运动

  • Ukoo1314

    太好了,没有死,美好结局

  • 蓝若云_09

    文写的好,讲的更是应景绘色,良心制作,听的人特别舒服!!!

  • a1m1c51wp8hcmv1itna8

    这个节目真是棒极了!

  • 出神入化_k5

    好一个钱塘江大潮,好一个手把红旗旗不湿,好一个弄潮儿,听的我浑身鸡皮疙瘩,感谢刘老师的亲情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