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吃白菜,上顿下顿离不开
我跟大兴有个小动物园,不光能养各种小动物,自己还能种点菜吃。
夏天最容易种的就是豆角和黄瓜。豆角秧、黄瓜秧跟地里种下去,让它自己往上爬,结出来的豆角、黄瓜,吃都吃不完。
黄瓜、豆角最晚吃到立秋前后,就得把秧子拔了,架子拆了,重新平整土地,行话叫拉秧。拉完秧先种萝卜,再种白菜。
白菜籽种到地里,从小芽儿长到能吃的大白菜最少得两个月。立秋前后种白菜,寒露前后,就可以收。最晚不能超霜降节气,再晚白菜跟地里就冻坏了。
所以农村有个顺口溜,秋分去,寒露来,家家户户收白菜,白菜是百菜,白菜是百财,寒冬腊月吃白菜,上顿下顿离不开。
施瓦辛格也甭想从菜地里拔出大白菜
收白菜,这是城里平常不种地的人的说法,真正专业的菜农,必须得说砍白菜。
收萝卜可以说拔萝卜,收麦子也有说拔麦子的,收白菜,绝对不能说拔白菜。因为拔不动。
甭管多有力气的人,就是把施瓦辛格找来,吃奶的劲儿使上,最多也就是把白菜根儿给拽断了,留半截儿在地里。
收白菜正确的打开方式,得提前预备一把菜刀,刀刃儿还得磨快了。瞅准地方,照着露出来的菜根儿上猛地一砍,把白菜砍下来,所以叫砍白菜。
过去,北京城出了二环就是菜地
明朝有个叫洪应明的人,写了本《菜根谭》,里边有这么句话,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个菜根指的可能就是白菜根。
我父母那代人年轻的时候,困难时期,秋末冬初,菜不够吃,就骑车出城找菜地,挖农民砍完白菜以后,留在地里不要的白菜根儿吃。
那会儿的北京城,没现在面积这么大,出了二环,就能看见菜地。拿我小时候住的阜成门白塔寺来说,骑着车往西北方向走,出了西直门,过了高粱河,全是庄稼地。
农民秋天收庄稼,不可能收得特别干净,多少都得剩点在地里。白菜也是一样,每砍一棵白菜,地里就得剩半截儿白菜根儿,周围还得扔几片白菜帮子。这些东西捡回去都能吃。
过去北方人过冬,没白菜过不下去
等我能记事儿的时候,出城挖白菜根儿这种事就没有了。可还是有那种特别会过日子的人家,捡别人剥下来的冬储大白菜帮子,拿回去腌咸菜,积酸菜。
大白菜的特点是喜冷不喜热,秋天温度越低,昼夜温差越大的地方,长的越好。
所以白菜界有个说法,大白菜的种植地点越靠北品质越高。眼下全中国公认最好的白菜,产在山东,叫胶州白。
鲁迅先生写过篇文章,《藤野先生》那里边不就说了吗: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胶州白菜,这些年全国各地演出。这种白菜特点就是个儿大,一棵能长到三十多斤,还特别瓷实,六七岁的小孩跟上头站着,绝对没问题。
据说袁世凯当年特别喜欢吃胶州白菜,到了北京以后,每年冬天都派专车去山东买白菜。
清朝那会,全国公认最有名的白菜产地不是胶州,是直隶省安肃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徐水县。
因为清朝皇上买冬储大白菜,指名道姓就要徐水产的,别的地方产的不吃。
我小时候,北京市面上最好的冬储大白菜,是河北玉田产的。每年过完十一,运白菜的大卡车就开始排着队往北京来。
老百姓看见大街上的白菜山一堆起来,就得预备着买冬储大白菜了。
30多年以前,北方人家家户户冬天过日子,这三四个月的时间,主要就得靠大白菜盯着。冬储大白菜没着落,日子都过不下去。
过去买白菜的日子,相当于过节
30年前,买冬储大白菜的日子,差不多就相当于是个节日,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搞得特别隆重。
买白菜的前一天,先得把运输工具预备好了。买白菜多数都是家里的老爷们儿带着孩子去,妇女和老人在家等着,往院儿里搬白菜。
买冬储大白菜的时间段儿,家家户户扎堆儿买,甭管到哪都得排队。这时候,大人就可以跟边上找地方歇着养精蓄锐,让小孩排队去。
等白菜买到手,要是一趟运不完,小孩还可以留下看堆儿。大人等到最后一趟,连白菜带孩子一块儿拉回家,就算齐活。
刚买回来的大白菜水分大,得分开晾几天。晾得差不多了再往一块儿码,弄成堆。
讲究的人家,码白菜以前,得拿旧报纸把每棵白菜都包上,报纸能吸收水分,防潮,白菜不容易烂。
码白菜是个学问,大棵儿得放在下头,小棵儿得放在上头,最后整个菜堆码得不能太挤,也不能太松。
太挤容易存水汽和热气,时间一长,白菜就沤烂了。太松也不成,存不住热气,白菜就冻了。
白菜不光好吃还好玩
大白菜这东西大俗大雅,上得了国宴,也下得了老百姓的厨房。
开水白菜,现在咱们国家国宴必上的一道菜。清朝的国宴,满汉全席,也离不开白菜。相声《报菜名》总共不到100个字,3道菜都是拿白菜做的。
鲜白菜吃腻了,还可以积酸菜。酸菜这玩意儿,缺点就是特别“馋”,必须得拿荤汤儿炖,连汤带菜,比吃肉都过瘾。
要是说没有荤汤,那甭管熬还是炒,做出来的酸菜肯定发苦发涩。
大白菜不光能吃还能玩。白菜讲究点的玩儿法,是把屁股那块儿切下来,找个小盘儿、搁水泡上。
用不了十天半个月,白菜屁股就能抽苔,开嫩黄色的小花儿,也挺好看。
年味儿就是乱七八糟的香味和动静掺和到一块儿
年三十儿那天,家家户户的厨房里边,都是“哐、哐、哐”的剁馅儿声。
还得顺着窗户往外飘炖肉、炸鱼的味儿,大伙跟屋里你一嘴,我一嘴地聊,聊到高兴的时候,哈哈哈那么一笑,震得窗玻璃都颤悠。
大街上有小孩放爆竹,街面儿上,老有那么股放炮竹的硝烟味儿。大人跟街上遇见了,得互相拜年。呦,他大哥,过年好呀。呦,二婶儿,您吉祥。
现在大伙老说年味儿淡了,我觉得这些乱七八糟的香味儿和动静儿掺和到一块儿,互相一起化学反应,就是我小时候,最难忘的年味儿。
那时候北方入了冬,基本就看不见绿叶儿菜了。家家户户年三十儿的饺子,都是白菜馅儿。
80年代末,蔬菜大棚搞起来了,北方过年多少也能见着点儿细菜,韭菜、黄瓜、柿子椒、西红柿什么的,就是价钱太贵。
条件好的人家,过年想吃顿韭菜馅的饺子,可又舍不得全吃韭菜馅儿的。买一小把儿韭菜剁碎了,俏在白菜馅儿里,就为借个韭菜味儿。
我最后一回买冬储大白菜,差不多也是90年代初,搬了楼房以后的第一年。再往后一个是楼房地方小,实在没地方堆那么多白菜,再一个就是反季节蔬菜越来越多,没必要找那个麻烦。
直到这两年,自己开荒种地了,家里也有地方了,这才算把丢了的老传统,又给找回来。
谦哥种的黄瓜那真是黄的😏😏😏
大谁何_4a 回复 @为烫头那个男人而来: 洗洗也是绿的
谦大爷,听您讲了这么多老的东西,突然想听听您讲讲新东西,比如人工智能啊,5G啊,您觉得未来可能出现的事情之类的。聆听您的声音,感谢您的陪伴!
羽化了回忆CR7 回复 @1394764lhry: 别为难谦大爷了,喜欢听就是想听过去的故事
这一期虽然没有背景音乐,但内容真的很不错,很温暖,谢谢谦哥
老猫桑 回复 @啊周苏红二奎温柔: 最一开始没有,后来修改了重新上传了
为啥声音这么小
谁和我一样每周都坚持签到,等到第七天领一天的VIP
刀东秋2016 回复 @额额额额额额__: 偶尔也领的七天的
背景音乐也没了?这么糙的吗?
怀仁秀士 回复 @_熊多多_: 多多
于老师说的年味好感人
89269218vtrv262kao52 回复 @独自等待_8H: 同感同感!一直不知道年味是什么,于大爷的说法太贴切了
谦大爷,你说说自己经历过的趣事嘛,同意我的请点赞
听着很有感觉,就像长辈跟晚辈讲故事一样
于老师要是真累了先休息两天吧,作为听众也理解,同意我的可以赞一下
听友191367460 回复 @蜂蜜柚子猹儿哥: ,(这个不是一个普通的逗号,他打破了你80赞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