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修心的三个层次

012.修心的三个层次

00:00
14:18


徐爱对阳明先生解读的“格物于心”有所体会,但对《尚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和《孟子》之“尽心知性”以为是朱子解读格物在外的证据,心中仍有疑问。徐爱所寻得的这些证据本来也是朱子的解释,当然也是从外而言,已经失去其本意了。阳明先生指出做学问要往内求,“精一”、“博约”和“尽心”皆言心上事,张讲师从“尽心知性”展开讲修心的三个层次:尽心、存心和修身以俟。它们之间有什么分别呢?修心该如何入手呢?请听讲师娓娓道来!


1、真正求学问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2、“博学於文,约之以礼”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六)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


各位好,我们现在接着讲《传习录》,我们根据上一次的本文往下讲,我们看本文。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徐爱说:“昨天听先生您教导的格物之说,我似乎略略有一点体会,应该是在心上没错,格物应该在心上。”


“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但是呢朱熹对于格物的解释啊如果我们来考据《尚书》里面的“精一”之说,《尚书》的什么“精一”之说?《尚书·大禹谟》里面有十六字的心法:“人心惟,道心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边所谓的“精一”就是“惟精惟一”。那说亦精能熟,精就是熟啦,“一”就是非常的纯,既熟又纯,就是“惟精惟一”的意思。“惟精惟一”对什么既熟又纯?“允执厥中”,对那个中,这个是中华民族的心法啦,以后我们有时间再说。 但是呢,“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段话被朱熹或者一般的学者说成是要对各种事物的道理研究到非常的精微,一般都是这样解释。所以徐爱才会认为说,朱熹所谓的格物之说,你看,在《尚书》里也有“惟精惟一”之说啊,跟朱熹的穷究万物道理应该是一致的。《论语》之“博约”,《论语》里面也有一句话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博约”之说指的就是这句。“博学于文”就是各种经论要广泛吸收,跟朱熹所谓穷究事物道理其实是一致的,因为在文章里就有很多道理嘛,对不对?“约之于礼”,约就是简约,最后简约到、归结到人跟人之间相处的行仪、礼节的上面。博约就是学问广博,最后要收束、收束到一个点上来实施它,这个说法对于朱熹说穷究万事万物道理应该也是可以相互呼应的啊!


“《孟子》之尽心知性”,还有《孟子.尽心章》,尽心章里面啦,短文是这样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说能够尽心就能够知性,“知其性,则知天矣”。然后呢,“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一段是《孟子.尽心章》里的头一句、头一个章节。这一段其实是孟子指出修心的三个层次,哪三个层次啊?一个是尽心,一个是存心,一个是修身以俟之。就是能够把心,上天所赋予我的本德发挥到淋漓尽致,尽就是极致的意思,把心的本德发挥到仁义礼智信的极致,我就能够完全显露我的心,叫做尽心知性,这是第一个层次。次一等的层次是我不能够把我的心练到亦精能熟,没有办法发挥到极致嘛,那我可以存心养性,怎么样存心?我就告诉你说,你要存着一个为人好的心,然后你时时刻刻做事情就想着说我应该要顾及到别人的利益,我不能够这么自私,我要爱护他人,然后你一下子又跑掉了、习性又来了,可是又要提醒一下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嗯,我这样是错的,我应该要存这个心才对,这叫“存心养性”,这是第二等人。


简单地说,第一等人就是怎么样?能够生知安行的人,自自然然他的内在已经非常纯熟,已经非常的纯净了,自自然然做出来就是已经能够符合天理,所以叫做“知其性则知天矣”。问题我们不是这等人,各位,对不对啊?我们可能是第二等人,第二等人存心养性,稍微劝化他一下,嗯,这样有道理,这样有道理,然后我就应该这样做,所以他存心养性。另外第三等人是“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就是我什么道理也不懂,我也不能够知天,然后也不能够合天,对不对?我根本不知道说天道是什么!但是有人告诉我这样做,说你这样认真就好了,说你好好念这个经就好了,我就一直念一直念,不论境遇到底有没有改变,不论命运有没有改变,反正我做对的事情,我要坚持,我要“择善固执”。诶,他这个也能够立起他的命来啊!这是讲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怎么样?自自然然尽仁合天。第二个层次是怎么样?时时提醒自己存心养性。第三个层次是怎么样?我虽然不了解心、不了解性、我也不了解命、我也不了解天,但是我做对的事情可以吧?这辈子做一点好功德,下辈子可以投胎好一点吧,可不可以立命啊?可以立命。


孟子的这一段是在讲这三个层次,但是被徐爱拿来佐证朱熹的格物致知。那很显然,徐爱是认为 “尽心知性”有别的看法、解释,(朱熹)对孟子的“尽心知性”也是解错的,就是解释成什么?解释成格物啦!各位去看《孟子集注》里面,朱熹对这段有解释,他就是把“尽心知性”解释成格物,朱子的格物是什么呢?朱子的格物就是穷究万事万物的道理,所以这个事情就被解错了。徐爱也认同朱子的说法,所以他才会说尽心知性的尽心是怎么样?尽心就是尽心尽力呀,尽心就是穷究万事万物的道理啊,就被这样子解释了。所以,他认为这三项都是对于朱熹所说穷究万事万物道理都有所证据的,可以作为朱熹理论的佐证的。以是未能释然,所以我对先生您的说法“格物都是在心上”、“知行合一都是在心上”、“朱熹是错的”,我到目前呢还没有办法完全接受。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各位,“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这句话是哪里出来的呢?这句话是《孟子集注》里面的话啦!《孟子集注》解释公孙丑篇里面的一段话,这段话的本文跟北宫黝、孟施舍有关。各位,这样解释起来就太长了,我们就跳过。大意就是说啊子夏之所以能够进步,是因为他笃信孔夫子就是个圣人,我学他就对了。曾子不一样,曾子说,孔夫子说的话是对的,但是孔夫子说的话都是告诉我们往里面求,所以曾子听到孔夫子的话,每一句都往里面求、往里面去验证、去实施、去内化,变成他的内涵。子夏不是这样的人,子夏就是说,我虽然没有这个能耐,但是我知道这是个圣人、是个会说话的真理。各位,真理在宇宙间不会说话,但是孔夫子就是一个会说话的真理,我跟他就对了。各位,那这个子夏算是很有智慧,他虽然自己是不能够内化的人,不是能够尽心知天的人,但他却跟对了人,他有这个智慧,也算是大智慧啦!最后曾子也成了,子夏也成了,反正成了就是成了嘛,对不对?


不过以两个来相较的话,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你虽笃信圣人,圣人毕竟在外,对不对?是因为你很侥幸地相信他,如果你把孔夫子一换掉,换成朱子,那这个你可糟了。这个结果差很多啊!一个是你相信他,他永远给你指向真理;一个是你相信他,他却没有指向真理。那这个是你的福报够不够的问题,智慧有没有开的问题。那曾子不一样,曾子是说我不选择相信你,不过我会把你的话拿来里面实施看看,实施得来,我就说你的话是对的,实施不来呢,我可以选择不相信你呀!那很庆幸的是,孔子的话曾子拿来实施,每一句都是真理,对不对?曾子这样有没有智慧?那曾子的智慧就比子夏大得多了,不是这样吗?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他的意思是说,你相信朱子是一回事啊,但还是不如能够把他的话拿来实验看看。各位,拿来身中实验看看,看能不能实施嘛!


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现在你把朱熹的学问拿来在里面实施,却实施不来,为什么实施不来?王阳明大可说我有证明啊,什么证明?朱熹说在万事万物上去“至乎其极”对不对?说一旦用力之久会豁然贯通。我只找我家门口那一丛竹子,我跟姓钱的朋友,他格三天病倒,我格七天病倒。我们把竹子格到至乎其极,对我们的心一点帮助都没有,而且还病倒,这没办法用到身上。你也是一样啊,你为什么今天还到处去求学问,为什么你还安定不下来,为什么你还要来问我王阳明,原因是因为朱熹的学说没有对你造成帮助啊!各位,我们今天读朱熹的四书注解,从小读到大不是也读了很多吗?帮助在哪里呀?除了你能够增加一点你的文学,好象到处可以脱口而出有一段《论语》的话、可以彰显一下你的程度以外,其他对你的洗心涤滤、净化心灵,帮助在哪里呀?没有啊。浮华的词藻一堆!  所以现在既然这些学说,朱子的说法——穷究万事万物的道理当作格物,对你来讲是毫无帮助,你无法安顿自己的心。


安可狃于旧闻,岂可拘泥于朱熹的旧说,旧闻就是朱熹的陈腔滥调,要我这样翻译不好听啊,王阳明先生只说旧闻,其实就是陈腔滥调。讲那么久了对谁都没有帮助,不是吗?所有的科举考试都要以他为标准答案,但是一点帮助也没有,不是吗?


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茍从?你今天相信朱子,那我告诉你好啦,就像是朱子,朱子他是非常尊敬程颐程颢的人,然而对于程颐程颢里面的文章,朱子觉得无法实施的,朱子“亦何尝苟从”?他也从来不苟从的。能够实施的,他就说他是对的,不能实施的,他就会说这是个疑问,我不能够听从他的。他的意思是劝告徐爱,你虽然相信朱子,虽然他是这么大、他是你们的神,但是你要把他的学问拿来内化。可以实施的,我们就说对,不能实施的,你不能因为他名气大,所以就应该存在,对不对呀?这个才是求学问的态度嘛!


‘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他说,至于你前面提到的用“精一”、“博约”、“尽心”来佐证朱子,我认为你是对“精一、博约、尽心”完全是体会错误。其实要解释开来的话,“精一、博约、尽心”跟我的学说、跟我的知行合一的学说、跟我的格物、“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的学说是完全吻合的。只是“未之思耳”,你没有想透而已。


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说朱子解格物的那篇文章:“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这个话有一点牵合附会,为什么?因为万物的道理,穷尽到极点,跟内心的“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有何干系呢?是毫无干系的事情,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嘛,有什么关系呢?叫做“牵合附会,非其本旨”。这并非孔子当时作格物致知这一篇时候的本意呐。


那各位如果上网可以查“格物致知”朱子是怎么解的,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学》里面格物致知那一篇的解释说明,还有在很多散落的文章里面,起码都有提到朱熹认为什么是格物呢?“格者,极至之谓,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一直推演事物的道理,到最极至,到最极至,一点都没有遗漏。各位呀,现在的科学家都也不敢说他毫无遗漏,不是这样吗?而且就算你把外面的事物都格得圆圆满满的,物理化学全知道了,对于内在的心善不善良有何干系呐?毫无干系的事拉在一块儿,所以难怪王阳明先生说牵合附会啊!根本就牛头不对马尾,把它牵起来,这是不对的。


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前面讲的精一跟博约,精就是熟,精就是很巧,一是很纯,也就是我们内在的诚。简单地说,去人欲存天理到最极致,非常非常亦精能熟,就是精一之功;博约,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心把人欲去掉,越来越单纯,越来越单纯,单纯到剩下天理天良,你内心有了天良却可以用到最广博的地方,叫做博约。“博学于文,约之于礼”,是说你的内心这么简约的东西掌握好,就可以放诸四海皆准。


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曰仁是谁呢?曰仁就是徐爱的字,就是徐爱。说徐爱啊,你既然已经知道前面我所说的知行合一指的是一个本体,是内心的本体,是一团的气,知的时候,感知的时候,行已经出来了,是指一个本体,如果你知道是这样的话,“此可一言而喻”,有这个认识之后呢,那么应该说几句话你就能明白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南屏闲人

    张老师讲得深刻,受教了,谢谢,特别是理性逻辑不是根本,根本功夫在遇事时内心修养,观气,勿忘勿助,我这样思考不知对否

    黄庭心学 回复 @南屏闲人: 您好 您可以添加黄庭书院志工微信htzchina,进入相关经典学习交流群,一起学习探讨。 黄庭书院志工敬上

  • 冠通_1v

    遇到真师了

    1372589eqkd 回复 @冠通_1v: 确实是真师

  • 马文妹

    分析得如此清晰明了,感慨自己之前花了十几年读的书都是雾里看花,今日得明师指引,豁然开朗!

    黄庭心学 回复 @1351482kfvp: 目前没有,以后会整理

  • 1372533bmcx

    请问,我已付费99元,为什么后边的不能听?恳请回复!

    黄庭心学 回复 @1372533bmcx: 您好,购买过就可以听整个专辑,您检查下购买情况,APP右下角"帐号"查询"我的已购"

  • 陈剑平

    台湾有传统文化的人才,受教匪浅

  • 卫华教练

    尽心知性, 存心养性, 择善固执。

  • 曹琼_1r

    精是熟,一是纯,约是人欲去掉只剩下天良,博是天良用到最广博的地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懂了,真明师慧语矣

  • 心暖花开_gd

    原来知行合一是这样理解的啊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2281858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1229

  • wsd8wsd

    修心有三个层次。求学问的态度是要把学问拿来内化,可以实施的才是对的。博约就是我们的心把人欲去掉,越来越单纯,单纯到剩下天理天良,内心有了天良可以用到最广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