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9—精神与物质双重传承

《论语·八佾》9—精神与物质双重传承

00:00
12:32

(九)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杞:周初小诸侯国,夏代之后裔封国,都城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周代分封诸侯国,兴灭国,继绝世,封夏殷之后代于杞、宋。

宋:殷代之后裔封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征:证明。

文献:文指的是典籍,献通贤,指的是贤人。此处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文件和典籍资料,也包括传承者。

【解读】

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得上来,可惜杞国不能够为我证明;殷代的礼,我能说得上来,可惜宋国不能为我证明。这都是因为文献不充分的原因,如果够充分我就可以拿来证明我所说的夏和殷的礼了。”

【感悟】

精神与物质双重传承

孔子“信而好古,敏以求之”,好的是古之礼、古之道;求之也敏,但求实证、文献以证,绝非无据空想。夏商周三代的礼,有所损益但一脉相承。《论语 为政》记载,“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孔子说:“殷商沿袭了夏朝的礼,有些增减变化的地方,是能够知道的;周代沿袭了殷商的礼,有些增减变化的地方,是能够知道的。”把孔子的这段话和本章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文化自信,是深入学习研究的成果。

文化的传承,从古到今以至于将来,都是一件重要的事,特别是在古代社会的技术水平状况下,需要有人文方面的延续性和足够的文献资料,才可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概念是比较宽泛的,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有实物的,也有文字记载的,当然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口口相传的思想和话语,学习传承的技艺能力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学问,当如是。《八佾》篇第十四记载,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的文化礼仪是在夏、殷二代的基础上借鉴和发展的,多么繁盛美好啊!我是赞成周的。” 孔子能言夏、殷、周三代之礼仪文化,足见集古文化之大成,此乃好学、敏以求之所得。实质上,夏商时代的礼仪规范也肯定不是完美无缺的,否则怎么走着走着就出问题了呢,找不到了呢?不足证了呢?

在孔子看来,礼应有基础保留和发展变化,物质和形式可以流转,精神和实质需要留存,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都要很好地发展和传承。孔子倡导之礼,正是这样的一个动态过程。在春秋时代,能够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孔子是时代的骄傲,直到今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