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古代美女劝酒,成功有赏失败杀头

108 古代美女劝酒,成功有赏失败杀头

00:00
22:41

 

职场招聘首则,要会喝酒

 

常听相声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眼下酒桌上最多就是互相敬个酒,劝个酒。

 

现在酒桌上劝酒,确实是个挺尴尬的事,不劝吧显得不热情,没喝酒的气氛;太热情了吧,玩命劝,酒喝下去,心里边也觉得别扭。

 

 

酒桌上有三怕,红脸蛋儿的,吃药片儿的,梳小辫儿的,这说法打从80年代,我还不会喝酒的时候就有。

 

1989年春晚,我们行里的前辈,笑林先生,演了个小品《招聘》,招推销员,学历、文凭全不要,就看酒量大小。

 

我到现在还记得小品里那两句台词:你们男同志哈,太不文明了,劝个酒,脸红脖子粗的,揪着耳朵,硬往嘴里灌,我们女同志,用不着这些,只要眼神儿过去,对方就能干了……

 


据说现在有的公司招女秘书,就有这么个环节,啪叽一瓶白酒蹾在桌子上,谁有本事干下去半瓶,谁第二天就来上班。

 

 

古代美女劝酒,成功有赏失败杀头

 

要说起来,利用女性的性别优势劝酒这事,也不算什么新生事物,2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玩过。

 

西晋年间有个土豪叫石崇,特别有钱。石崇、王恺斗富这件事,中国人差不多都知道。

 

 

石崇喜欢喝酒,还特喜欢劝别人喝酒,为了劝客人多喝酒,石崇专门海选了一个劝酒队,队员都是万里挑一的美女。

 

每回石崇组织饭局,这帮美女都有死任务——劝客人喝酒。客人要是喝了,有重赏。要是不喝呢,当着大伙的面儿,咔嚓,就砍脑袋。

 

 

所以石崇的这个劝酒队,只要出马,肯定就能成功,从来没失过手。

 

有那么一天,石崇把当朝丞相请到家里喝酒去了。这人一辈子滴酒不沾,到了石崇家,光吃菜不喝酒,甭管美人怎么劝,就是不喝。

 

 

石崇咔嚓、咔嚓、咔嚓,连斩3位美女。再看当朝丞相,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还是不喝。

 

《周礼》一本有关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的行为手则

 

山东那是出好汉武二郎的地方,吃东西喜欢走豪放路线,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山东的老爷们儿喝酒,那是单有一个路数,特别细致,跟别的地方都不一样。

 

就拿陪客来说,山东人的酒桌上,最起码得有个主陪,还得有个副陪,客人来得再多点的话,还得有三陪四陪

 

 

主陪在酒桌上的作用,跟导演差不多。头几道菜上的肯定都是凉菜,这个阶段,大伙都可以随意。

 

等热菜上了桌,主陪就得站起来,致个辞,带着这一桌人,按程序开始喝,这叫领席。山东人管这种喝法叫321。

 

主陪先站起来,端着1杯酒,连着敬3次,大伙分3次,把这一杯酒喝干净。主陪敬完了,副陪再站起来敬,敬2次,喝干一杯酒。三陪负责压轴儿,就敬1次,可是这1次,您就必须把一杯酒都给干了。

 

 

客人要是不愿意这么擎等着挨灌,也可以打防守反击,回敬。回敬的顺序是倒着走,从四宾开始,一直到主宾。主宾致个辞,敬了这杯酒,席就算散了。

 

这套规矩就是从西周那会传下来的,中国人最传统,最古老的一套酒桌礼仪。您有空可以翻翻《周礼》这本书。

 

 

《周礼》就是周公给中国人编的一本儿行为守则,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的规矩全有。

 

老北京结婚不能少的老礼儿,小搞和大搞

 

西周那会,周公的封地在燕国,都城就在北京,当年叫蓟城,所以北京也保留了不少周朝留下来的老礼儿。

 

就拿结婚来说,眼下城里人的规矩都简化了,可再怎么简化,结婚以前,双方父母也得见个面。

 

京郊农村跟城区不一样,结婚前双方父母得见两次面。第一次见面叫搞小相,第二次见面叫搞大相

 

 

当地农民觉得这么说话,忒麻烦,又给简化了简化,叫小搞和大搞。小搞和大搞也是西周那会传下来的规矩。

 

按周公立的规矩,西周时期青年男女结婚以前,双方父母就是得见两回面,第一回叫放小定,第二回叫放大定

 

放小定就是订婚。这个事必须在女方家办,男方送女方四样礼,女方也得回给男方四样礼。女方家到了这天,还得预备一桌饭,招待男方亲友。

 

放完小定以后,就是放大定。放小定和放大定中间,多数都得隔个两三年,为的是给双方留时间,准备彩礼嫁妆。

 

 

放大定也在女方家办,比放小定,那就隆重多了。双方的媒人必须参加,男方的媒人得替新郎把订婚信物送过去。

 

古代结婚送大雁,当下结婚送大鹅

 

按老北京的规矩,放大定,男女两家送的礼,男方甭管多穷,最起码也得给女方送一对儿鹅两坛子酒

 

 

订婚干嘛非得送鹅呢?这个也是周朝留下的规矩。周朝出的圣人里边有个孔子,还有个老子。史书记载,孔子找老子拜过师,专门学习过各种礼仪。

 

孔子当年给老子交的学费,就是一只大雁。打那以后,大雁就成了中国古人互相来往串门,档次特别高的一种礼物。

 

鹅跟大雁算亲戚,就是古人逮着活的野生大雁以后,家养驯化过来的。所以后来中国古人再送礼,直接从窝里掏两只鹅代替。

 

 

磕头这种大礼,在古代竟是为了防走光

 

中国传统的各种礼节里边,规格最高的就是磕头

 

椅子这种家具,那得是宋朝以后,才开始在中国普及。宋朝以前,中国人没有椅子这个概念,都是铺块席子,直接坐地上,就跟今天日本人家里的榻榻米一样。

 

 

中国人过去席地而坐也有规矩,尤其出席正式场合的时候,不能屁股着地,必须得正坐。就是现在日本人那种坐法,跟跪着差不多。

 

最早的中国人没有裤子,穿的都是裙子,裙子里边还什么都没有。1995年,有个得过奥斯卡奖的电影,《勇敢的心》,那里边的古代苏格兰人什么打扮,古代中国人就什么打扮。

 

 

这么身打扮,要是屁股着地,两条腿在朝前叉开,那就走光了,对别人不尊重。所以必须得两条腿跪在那,挡着点。

 

古代中国人席地而坐,跪着坐在席子上。要是想跟别人表示一下敬意,行个大礼的话,那不就是把腰往前一弯,拿脑门儿碰地吗。

 

 

磕头这个礼节,就是这么发明出来的。后来虽说生活习惯改了,有椅子,不席地而坐了,可习惯成自然,磕头这个礼节再没改过来,一直用到了今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为烫头那个男人而来

    想听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姓孙名叫李秀珍号欧阳青松人称罩百灵,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叫于小谦、于小屁、于得水、于进锅、于鬻菊、于香肉丝、于德刚,或者郭德纲。的故事😉😉😉

    不甜多放盐 回复 @为烫头那个男人而来: 于我勒个去!没听过?

  • 我有最美好的初衷_pb

    谦大爷,什么时候聊聊鼻烟,好想了解一下,谢谢谦大爷

    安静1224 回复 @我有最美好的初衷_pb: 对呀,谦大爷什么时候才能聊鼻咽,那

  • 小哪吒的乾坤圈

    我是山东的,说实话作为山东人自己都很烦这些破规矩

    困伐醒zzz 回复 @小哪吒的乾坤圈: 周朝的规矩是喝米酒。所以那么繁复。现在山东人偷偷改成白酒了。

  • 聆弦生

    全是陋习,一口也不想喝

    我是奶嘴猫 回复 @聆弦生: 酒就应该想喝就喝点,自己喝自己,那些逼酒的最没有素质,那些逼我喝过酒的OK这辈子不来往

  • 忘川_q4

    衣食父母想让郭老师讲讲济公传八魔炼济癫(*꒦ິ⌓꒦ີ)

    听友206539745 回复 @忘川_q4: o363 。xonongziyiminwohx在陌陌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 忧违乐行

    谦大爷,聊聊诸葛亮吧,想了解一下,谢谢您了

    夕颜7如雪 回复 @忧违乐行:

  • 我是奶嘴猫

    逼酒的人最没有酒品

  • 知行合一_sd

    石崇劝酒那个故事有些问题。石崇请的是王敦,王敦不是宰相。另外他是不是不能喝酒,只是心肠够硬而已

    赵波_8j 回复 @知行合一_sd: 你说的对谦哥和老郭都是讲相声的段子手,不是百家讲坛的嘉宾,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世说新语》里说请的是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丞相喝了大将军不喝,丞相还劝大将军来着。另外,周公的封地是鲁国,召公的封地才是燕国。听个乐罢了😁

  • 京都小霸王

    山东的我表示太真实了,主陪副陪

    沈江南i 回复 @京都小霸王: 对对对

  • ysin275g9vhy42it3btc

    山东姑爷结婚年初二第一次上门有几个喝不多的,我直接就快进桌子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