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浩和陈建军:“水系博物馆”承载共通的情感

曹明浩和陈建军:“水系博物馆”承载共通的情感

00:00
46:31

本期内容索引

00:08:03  都江堰是“天人合一”的水利工程 

00:09:50  58年苏联援建的大坝因技术问题被炸毁

00:13:05  都江堰上下游的关系网络常常被我们忽略

00:16:33  动态“水系博物馆”回应被景观化的都江堰 

00:18:38  将广滩村的造船记忆变为连接点

00:21:45  通过艺术作品“重绘水系”

00:28:23  水系博物馆因艺术而承载和当地人的关系

00:34:34  上游工作现场多是08年大地震的重灾区

00:42:38  聂鲁达为矿工读诗

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的艺术实践是以研究为基础,专注于仍未被重新认识的非人类中心的流域存在,并从水系现实的角度探究生态历史的流变与未来的再想象。媒介包括影像、装置、档案文件与摄影、演讲等方式。在他们的长期地方项目工作中,通过搭建与多个社群的合作,尝试以视觉叙事形成新的社会连结动力。目前,他们的工作涉及水系现实的空间表现、乡村、和技术等议题。曹明浩和陈建军的作品曾参加多个重要展览,近期包括COSMOPOLIS #2.0:Repenser l’humain,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19)、COSMOPOLIS #1.5: ENLARGED INTELLIGENCE国际艺术双年展(成都,2018)。他们的影像受邀在2018台北双年展影片放映。


00:01:38 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00:04:16 昆山新村


昆山新村位于四川双流县金马河流域,距成都约十公里。自从被划入新农村试点区域,昆山一直处于改造变化的状态中。土地不断整合,村民从四散的居住搬入集中住宅,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改变。他们在当地创作了一系列关于昆山历史与现状的作品,来探讨从乡村建设规划视角审视在地新农村建设的乌托邦概念,和城市化进程如何影响无数乡村农民的生活。

00:05:10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英文名称 Chengdu Urban Rivers Association,英文缩写CURA)在2003年6月5日成立。它是一个由成都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6人,并以府南河工程专家组为基础,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专家团队,同时建立起来自国际、国内和本土的大、中、小学生、退休人员等广泛参与的志愿者团队。

00:09:13 鱼嘴分水堤

位于都江堰最深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最壮观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可视为都江堰的精髓。传说当年日本侵华期间,曾派轰炸机来炸毁都江堰,但是轰炸机在空中盘旋,并没有发现想象中的大坝,结果就保住了都江堰这个奇迹。

00:09:57 苏联援建大坝


1958-1959年,一座前苏联援建的电站大坝,修筑在自流灌溉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人类历史上还在使用的古老水利工程,历经2260多年)上游不远处,后因无法处理岷江的漂木和泥沙问题,于1961年汛期前拆毁。仅存留现在的一部分厂房遗址,并置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旁边。

00:14:45 《水系博物馆》


2015年的《水系博物馆》以其创作的语境,改写水系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固定叙述,并对目前的水系状况进行了各种提问,在已经被认知惯性(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规训的水系沿途现场构造临时性的讨论,将装置《水系博物馆》安装在景区公园内部等形式,来试图激发出参与者的另一种再想象行动。

00:18:27 广滩村


广滩村是在下游的金马河与西河交汇处的岸边,流经的两河上均有着当地著名的水运古渡口“龙王渡”和“广滩渡”(有很多相关的故事与传说),现已痕迹难寻,仅剩下矗立在西河边的惨破龙王庙犹在,见证着历史上来往的水运摆渡。而广滩村也因地理环境的特殊构造“三面朝水,一面朝天”孕育了远近闻名的手工造船业(全村三十多家造船),从田野资料中得知:1979 年新津水运终结,2000 年夏天,南河步行桥的开通,新津渡船从此结束。

00:42:38 巴勃罗·聂鲁达


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一生中曾经三次到过中国。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访问中国时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中的“聂”字是由三只耳朵(繁体“聂”)组成,于是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


邵沁韵,研究生毕业于纽约大学。曾任表演艺术双年展(Performa)研究员及乔金·毕沙罗(Joachim Pissarro)策展助理,现任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统筹。


图片来自网络

采访/音频制作:邵沁韵

图文整理:周颖/邵沁韵

封面设计:雯子

音频内容版权归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所有,末经授权,不能以任何形式使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