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知行的本体在于内心的感受

009.知行的本体在于内心的感受

00:00
15:10

王阳明列举了几种切身的感受,让弟子明白知行是一体的,两者皆是内心的领域,内心感受上来时好恶便出来,两者中间不会有私意的隔断。这个学问的无限价值正在于此,它让我们明白,行正不正就在于知,而知是可以重新认识的,靠的正是各教共同倡导的观照工夫。知行合一乃是无上心法,这也正是中华古圣先贤【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心法所传承的主轴所在。此篇为想要找回内心清净和自由的人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同时厘清了人们最容易混淆的内心和思维两个领域的不同。


1、赤子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2、“正觉”的含义是什么?导正知觉的重要性在哪里?

(五)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现在王阳明来定义他的知行合一。我们看到好色而内心有个痒,那一刹那,那个感觉出来的时候就是知,我知道这是好色;好好色属行,内心不受控制的去喜欢了,只要那个痒那个热、温暖一出来你不受控制地已经喜欢了。它不是脑袋的想法哦,这个欢喜、喜欢一出就是行,所以知道了内在的内心有一个见到了好色之后的感觉升出来的是知,感觉出来的同一刹那呢,那个好恶分别已经开始了,实行了,叫做行。


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看到那个好色的时候自己已经喜好了,不是见了之后又立了个心去好,各位对不对啊?就像我们看到一个很好的风景,看到的时候已经赞叹了,你嘴巴还没赞叹之前,感受到那一刻内心已经赞叹了,不是这样吗?最后嘴巴才开始赞叹呐,不是这样吗?这是一种感觉,各位,内心是一种感觉的领域,情绪的领域,七情的领域。思维是逻辑的领域。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所以,经典所说的知行合一指的是内心的领域,不是之后又立了一个想法,不是这样的。


闻恶臭属知,闻到恶臭的时候胸中堵成一团,知道那一团的时候就是知。知就是感知、觉知。恶恶臭属行,厌恶一出来,刚好那一团堵上来,厌恶就出来了,这个是所谓的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就已经厌恶了,闻到恶臭就已经开始厌恶了,不是吗?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不是再起一个思维,已经堵成一团哦,然后再用头脑想一个说,嗯,我应该厌恶它,不是这样的!你想的是说我们可以不分别取舍,可是你内心却厌恶得不得了。那个内心才是本体,本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第一现场,第一义。


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各位,这讲得很有道理啦,彻底让我们知道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行是什么意思。一个鼻塞的人,粪坑在前面,他的鼻子里面不曾闻到一点点臭味,他会不会很厌恶呢?我们经过粪坑,我们不要说看到啦,各位,光看到我们也很厌恶对不对?还没闻到,光看到也很厌恶啦!但是今天我们如果把它盖起来,只是让它有气味,然后一个鼻塞的、丝毫闻不到味道的人,鼻子已经抽烟抽很久,都故障了嘛对不对?他走过去他闻不到,那我们呢走过去闻得到,虽然我们没看到,可是看到的人开始厌恶,闻到的人又厌恶了。没有闻到的就丝毫不会厌恶。所以会不会厌恶的关键就在于他的内心有没有产生一个变化,是这个变化的关系呀,什么变化?堵成一团,他就厌恶了。所以这段让我们知道呢,说人的贪嗔好恶是因为先有一个知,有一个知,那个知是什么知就会产生什么行,有了知就有行。


内心必先有感受才有好恶可言,所以我们说要正了后面的好恶,不要被好恶所捆绑。人说我们没有自由,我们被我们的执着给捆绑了,我们没有自由可言。什么执着?贪嗔嘛,贪嗔好恶,就是我们的私欲,我们就没有自由可言。你要怎么样解脱贪嗔好恶的捆绑呢?行是由知而来,所以你要从哪里开始导正啊?从。就是同样的知,但是你对内在的气血在里面涌动,你可以有一个全新的看法,你的行就会完全不一样。怎么样全新的看法呢?各位,在你的内心所浮动的那一份感觉,不就是一股能量而已吗?如果我们是用能量的角度去感觉它,你的心不会行在贪嗔好恶里面,你将会有无穷大的自由度。这个我们慢慢再谈,因为这个有点困难,我们一点一滴地、慢慢地再来加强这个概念。


总而言之,知行指的是内心的本体,内心指的是一种感觉。哪里的感觉呢?内心的感觉,就在你的胸膛里面。慢慢感觉,这个学问不急,各位,这个学问——知行合一,如果你这样听我讲两三堂就能懂的话,王阳明大可也不必跟朱熹对着干,对不对?朱熹都还不能搞懂这个事情,王阳明后来又发现他的错误,说朱熹啊你根本没有符合孔夫子的思想啊!悠悠历史几千年,多少大儒,多少理学派的人,不断地争论的这件事情,实际上这个是中国古圣先贤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心法所承传的主轴所在,所以没这么简单,我们慢慢来。


就是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各位,对不对啊?我们会说一个人很孝顺,还是说他很敬长,他很谦让,必定是他已经做出来的是这个行为,我们才肯定说他是这样的,而不是他嘴巴说说而已啊!我们也常常在社会上碰到说,人啊,要孝顺要怎样怎样,在家里对父母最不孝的就是他,你有没有看过这种人,我身旁就看过这种人。所以这种人你嘴巴再说怎么孝,我们不会说你孝,我们就看他怎么做。知道一定会做出来,他没有做出来根本就是不知道,没有感觉到。所以,各位,这个知啊,不是知识的知。


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我们不能够因为说他只是知道一些应该怎么孝应该怎么悌的道理,然后大家就说他是一个可以孝可以悌的人,这是不可以的。这意思是说知行要合一的啦,对内心而言;对逻辑而言,我们逻辑上是可以知道,但是我们却不去做它,逻辑上是可以这样的。但是内心不是这样的,内心是你知道就能做到,这是不同的地方。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各位,对不对啊?我们知痛的时候,那一刹那痛,已自痛了,已经痛了,你知道了。知道了,心里才会有一些想法,心里就有一些好恶,就已经发生出来。各位,这个程序要先知道,先有知,就是先有感觉,感觉之后有好恶,好恶之后有想法,要了解你的内心必须把这个次序倒过来,就是这样。现在的科学家认为是,你先有想法,想法所以如何、如何。不是这样,在你的内心世界,往往是内心跟想法是对着干的、南辕北辙的。虽然脑袋说不可以这样,这样不合理,老师说这样没礼貌,逻辑都知道这样,可是我们的心里呀有个冲动、有个冲动,我非得给他个下马威才可以,我非得给他难堪才可以,是不是这样?思维逻辑跟内心,常常南辕北辙。


现在讲的是内心,知行讲的是内心,内心是一种感觉,好比你痛、知道痛。各位,现在知,知痛,用这个痛来解释这个知,你就知道说,在王阳明的学说里面,知是个感觉。譬如说你知道痛,各位,痛是要用知去知道的。痛能不能用理解的?理解不到,任你怎么理解,你无法知道痛是什么,你只有痛过才知道是痛,对不对?所以就如同知道痛,你知道痛的时候它已经在痛了。现在再解释这个行,痛的时候就一种厌恶,行也已经发生出来,痛的当下就厌恶了,行也发生出来了。好像知寒,已经寒了嘛,好象知饥,已经饿了嘛,这个就是感觉。


所以,知行如何分得开?知跟行没办法分得开的,知的同时心里的好恶呢就已经清楚明白了。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所以王阳明用这段话告诉我们说,知即行,知行是一体的,没有办法说先知了之后再起个私念,再中间把它隔断,然后再选择怎么行,没有办法的。你说的是意念跟行为是可以的,但属于内心的范围不是这样的。内心的情绪一上来的时候,好恶当下的同一秒就出来了,已经非常明白。


各位,那王阳明讲这个要干嘛呢?既然是内心感受上来,然后好恶就出来,这个学问又有什么存在价值呢?诶,各位,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无限价值就在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行正不正就在于知。知是可以重新认识的,为什么?因为内在不论发生什么样的情绪,说穿了在物理上它就是一个能量,一个自由浮动的能量,不是这样吗?能量没有好坏,如果我们存心去跟能量和平共处,去接受它,不去判别它,养成这个习惯,能量一上来都没有分别,就跟一个赤子一样,那叫赤子心,行出来就依然是仁义礼智根于心,这是一个关键的所在。所以为什么佛家要提倡回光返照、返观觉照,为什么要提倡内观,为什么要闭着眼打坐开始了解自己啊?原因都在哪里呢?先了解那个知,知的刹那就是行,不必调整行,各位,调整知。王阳明的意思,他的微言大义是在于这个地方。所以圣人教人必要如此,必要如此是什么?你一定要知道知跟行是一体的,行出来正不正是因为知正不正的关系。所以,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一定要这样,知跟行是合一的才叫做知,如果你解释成:知先了解了,然后再来行,那些都不是了解知行合一的,同时也不是了解内心本体的人。


不然,只是不曾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对内心的好恶感受是完全不知道的,他不了解好恶感受跟内心的这个感觉是同时发生的,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工夫啊!各位,对于要找回内心清净、找回内心自由的人来说,如何去找回内心的真觉,那一份感觉如何先导正,不以好恶来看它,只以流畅的能量实相来看它。在格正了你内心的真觉的时候,同一秒钟也格正了你内心的行发出去的方向,是好恶还是不分别取舍,是人的贪嗔七情还是正等正觉,就在知被导正的那一刹那,行就已经完全被导正了,这是无上的心法。古圣先贤自古圣传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就这个心法。《金刚经》说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的就是这个心法。正觉,把觉给导正了,行你不用管它。他告诉你说,我们现在都在末端上面下功夫啊,因为我的心已经好恶了,所以我要怎么导正,各位,这样导正没有用的,末端之所以陷入人的七情六欲、贪嗔好恶,是因为觉知的方向出了问题,只要把觉知的方向导正,那么你的心啦才有办法得到救治,这很重要。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现在大家都把知行说成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某就是我,王阳明说,我呢却要说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所以古人说,把它分成两个,也有他的善意,是要让你知道,因为一刹那就已经发生的事不容易了解,不容易说明,就把它分成知跟行来说明。那为什么我要说明之后大家就误会成两个了,所以要先知然后行,就离开本体了,因为它是一刹那的东西,不可能让你分成几秒钟之后再立一个意念,再夹在里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王阳明看到大家的这个弊端之后呢,就重新来告诉大家,知跟行是一个,是一体的,是一个本体。什么本体?心的本体,心是什么本体?内心不是指意念,不是指思维。内心是七情的领域,是感受的领域,是一股气在浮动、在奔腾、在纠结,是这个领域。要导正你的心,要先从导正你对它的觉知的方式开始。


各位,内心的感觉永远是来的,但是我们要如何觉知它,什么角度去看待它,这个方向是可以导正的,所以不是说一个或两个的问题。一个、两个呢,都是在说内心的本体。


各位,我们从以上这一小节的问题得到一个启发,就是思维跟内心是两回事。我们今天人啦,之所以受到了习气的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执着,不是思维的问题。思维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也就说得完了,说人不应该有执着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嘛,对不对?说来的时候也是赤裸裸的,回去的时候还是赤裸裸的,没有一秒钟带得走的嘛!各位,这些故事我们老早就会讲了对不对?但是为什么放不下做不到,原因在哪里呢?因为我们忽略了内心的重要性,我们忽略了内心是如何撂倒你的,如何捆绑你的,原来是透过感受,感受如何捆绑你,原来是因为我对感受有了僵化的贪嗔好恶这种习气夹杂在上面。那它是知跟行是同一秒钟的。


所以你去导正你的贪嗔是没有用的,是事倍功半的,达不到效果的,一辈子都做不来的。那要怎么做?知跟行既然是合一,调整知,行是跟着知走的。调整知,所以要返观觉照,所以要内观,所以要正等正觉。这个呢,是各教的圣贤所说的道理,都是一贯的,包括王阳明在内。而王阳明所说的学问再怎么高深,离不开孔夫子的架构。那孔子的架构也不是孔子发明,孔子述而不作,自古先圣先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一贯脉络,有这个解脱烦恼罣碍的心法存在。


好,我们这一节先讲到这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泥鳅1978

    终于明白,知不是知识,而是内心的感觉;行,不是外在的行为,而是内在的贪嗔好恶~感觉到的刹那,好恶就起来了,是同一秒钟的事情呀~

  • pan0808112

    有群吗?学了很久,还是感觉吃不透呀

    黄庭心学 回复 @pan0808112: 您好 欢迎您回入我们经典学习群,添加黄庭书院志工微信htzchina,抱团成长走得更扎实更远。黄庭书院 志工 敬上

  • 水里的棉花糖

    听到这儿,真是万分感谢志工们把录音打成文字,理解起来事半功倍!感谢!🍺🍺🍺

  • 马文妹

    不管佛学也好,道学也好,儒学也好,原来大家最终说的还是一回事!

    最初的幻听 回复 @马文妹: 佛学讲究出世修行 儒学讲究入世修行 能适用我们到生活中 更适合普罗大众

  • 石一悟罡

    破开迷惑许久的问题,知行合一,原来不是先知道了,然后去行动的意思。长久以来我接受的教育就是朱熹的知行合一,必是先进行知识的积累,理论的学习,明白了,知道了,才能去行动,指导行动。但才明白知行原来是合一,知就是行,行也就是知。知也不是知道,知识,而是一种感觉。就像闻到恶臭的当下便有了一个“恶”的感觉发生,而不是知道了是恶臭,才去厌恶的。

    北方_gfl 回复 @大zdh海: 儒学是注重生命历程的,讲的是今生,如何治世入世,如何修身,如何应付人情事变,不讲彼岸和个人解脱的。而且知识本身也是有层次的,要真正理解,就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触碰,拈花一笑,直指本心的学问,得需要多大的慧根。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228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0211

  • 行走间的旅程

    知和行原来是这么理解的。知和行不一致时,调整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

  • 观海君

    解脱烦恼挂碍的原理和关键就在此处。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感谢张讲师!真明师也!

  • 石一悟罡

    这一集也在继续讲述知行合一,举到说鼻子不通的人,虽然厕所就在眼前,但鼻子闻不到臭味,那就不会有厌恶的情绪发生。真是令人法喜充满,惊叹不已,例子讲的太形象生动了。因为仔细想一下,真是如此,鼻子堵塞并不是说恶臭不存在,依然存在,只是我闻不到了,就没有厌恶之感,所以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知识,知道的意思而是一种感觉。反之我们知道了恶臭的概念,痛的,寒冷的概念,但如果没有真正体验过,感觉到,那么也不会产生什么感觉,只有当下体验到了,才会有说是知了。所以知行合一。

  • 阳光地带apchy

    知饥知寒,是有了饥寒的感觉才有了知。贪嗔好恶的感觉出来,才有了贪嗔好恶的行。贪嗔好恶的知要导正,就要觉观返照,在内心感受上下功夫,各教经典教的都是这个不被贪嗔好恶捆绑的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