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古代治病有流程:“来,公费还是自费?”

105 古代治病有流程:“来,公费还是自费?”

00:00
19:24

郭论 


我在节目的评论区看到过有听众提各种各样问题,给节目提供了一些方向。我记得有一位听众就问过,问这个古代人到底是怎么看病的。那么我今天就针对这个问题来聊一聊。


引子:由扁鹊见蔡桓公说起 


一提古代人看病,我脑子里就想起以前教材上有篇课文,叫《扁鹊见蔡桓公》。说的是扁鹊给蔡桓公看病的故事。

扁鹊:真名秦越人、姬越人,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神医,尊称“扁鹊”。

 扁鹊画像


蔡桓公:名田午,齐国的第三位君主,最大毛病,讳疾忌医。

扁鹊早看出他有病,连续劝他三次回,均未果,等到第四回扁鹊再见到田午,招呼都没打,扭头就走。后来田午派人问过他,扁鹊就给来人讲自己的道理。

 扁鹊与蔡桓公


其中他专门提到了几种治病的手法,分别叫“汤熨”、“针石”和“火齐”。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开始用这些方法来治病了。

很多您以为咱们今天才有的方法过去早就有了。而且在过去经常有一些神奇的手法居然能把人从阎王手里给拽回来。


中医外科不行?来看看那些想不到的小手术 


急中生智:药王爷就地取材解三急


中医的外科手术也很强大。咱先说个小手术,就是给一些不能自主排尿的病人,用导管把尿给排出来。历史教材上说最早的导尿术是孙思邈用葱管儿给病人导尿。”

 孙思邈画像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唐朝的时候有个男的,憋尿不出,孙思邈给开了个方子,病人喝下去没管用。情急之下,孙思邈见小孩儿吹葱管儿受到启发,用葱管做了导尿管,帮病人把尿排了出来。

 

孙思邈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早在晋朝,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方士,葛洪写了一个《肘后方》。里面就记载了临床上怎么用导尿术给病人排尿。


葛洪画像


不开刀不流血 无痛解决难言之隐


除了导尿,还有一种手术更早就有了,剌痔疮。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割痔疮手术的记载。随后经过发展,治疗的方法不断地进步,人性之极。

《黄帝内经》


方法:先用一种草药熬成水,再用这种水煮一根线。用这根线把痔疮套住,拴个活扣儿,一点点让这个痔疮变成一块死肉,工夫大了它自己就脱落了。


心理疾病:古代就有治疗它的方子了 


小故事:改变人格缺陷?来换个心吧


《列子·汤问》中记载过您想象不到的超级大手术。主刀大夫就是神医扁鹊。患者的名字也记得清清楚楚。一个叫鲁公扈,一个叫赵齐婴。俩人不是身体上的毛病,全是性格上有缺点。

 

老鲁是“志强而气弱”,老赵是“志弱而气强”。最后扁鹊给俩人换心脏。怎么换的咱就不说了,最后结果是俩人全都被治愈。脾气也都改了。


今天您一听,这事儿得存疑,按咱们今天科学家研究出来的,人想事做事都是大脑在支配,跟心脏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传统的中医就认为心才是人的支配中枢,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故事诞生。


治心病 古代中医与现代西医的不谋而合


传统中医有个说法,有六种人不能给他们治病。时间所限,咱们举其中的两个例子来说。


“骄恣不论于理,不治”。


“信巫不信医,不治”。


古人认为病往往有的时候不是你身体出了问题,而是你的价值观念,思想上出了问题。所以有些人的病不是大夫你诚心给你治就能治得好的。


古代有一篇文章叫《七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楚国的一位太子有病了,没精神,听力也下降了,还老是心惊肉跳,性格也变的喜怒无常了,这就是精神疾病。


此时,从吴国来一个人给他讲一个方子,就是听健康的音乐、合理调节饮食、合理化出行方式、跟朋友多参加户外娱乐,这样一来你的病不治就好了。


我们现在治疗人心理疾病能开出来的“药方”就是这些东西。


《七发》这篇文章是西汉写出来的。作者是汉朝著名的辞赋家枚乘。他写这篇文章本身有着学术目的和政治目的。但是无意中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治疗人精神疾病的综合方案。

枚乘画像


突发要保命 古代急救有一套 


一些急性发作的病或者意外伤害你得马上就投入治疗,古代有这么个例子很让人震惊,叫“苏武自刺”。

苏武画像


《汉书·苏武传》讲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苏武被汉朝派往匈奴做使节,结果莫名其妙卷入匈奴内部的叛乱事件了。


“苏武自刺”是怎么回事儿呢?刚卷入那场内乱的时候,苏武就知道这次出使失败了。感觉愧对国家,拔刀自杀。人当时就死过去了。旁边的人看见之后赶紧找人来急救。


《汉书》上没有记载苏武扎在哪儿了,但肯定不是脖子或者心脏,要是这俩地儿那就不用救了。我猜大概就是胸腹一带。急救人员过来一看赶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史书记载,“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记载了相同的手法。

《五十二病方》


古人用火烤伤口是为了避免伤口发炎。轻轻地敲打伤者的后背一个是刺激的他的血液循环,另一个就是避免内出血在里面形成淤血。也防止血液倒灌,影响伤员的呼吸。


偏方治内科 糖尿病靠吃梨治 


接下来咱们说说内科,糖尿病。


糖尿病古代叫做“消渴症”。主要是因为糖尿病的一个症状就是患者老觉得口渴。


中医根据你患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款式”,给你先定个性。大概是分成三种,分别叫“上消”、“中消”和“下消”。


“上消”是肺热,嘴里没唾沫。“中消”就是你胃热,老爱吃东西但是身体还消瘦。“下消”就是尿糖。


《本草纲目》中记载,宋朝有个人得了糖尿病是靠吃梨缓解的。据说到了现在还有人用这个方法。

《本草纲目》


古代:想公费医疗?您得有点地位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公费医疗了。


《红楼梦》里面就有一个场景。宁国府的大少奶奶秦可卿得病,贾家就给她找来几个太医给她治病。贾母得病,也是请的太医。


根据书里面的描写,太医来了给看病不但得仔仔细细,还得自己带药。临走的时候连个诊费都不给。这一点至少能反映明清时期,一些高级官员是可以享受国家给予的公费医疗的。


在宋朝,国家就专门设置机构负责公费医疗。


当时朝廷设立了尚药局和御药局。御药局是负责宫廷里面的医疗卫生工作了。尚药局负责的就多了。王公大臣,边疆在京都的主要官员,负责皇上家保卫工作的保安,都得归他管

 

这种公费医疗老百姓是享受不上的。都得是有点儿品级、地位的人。和我们今天的公费医疗还是有所不同的。


郭论 


现在,学术上也好,民间上也好,对于“中、西医”还是有很多争论。


在咱们这个节目里咱们不涉及到这些。反正您要明白的是,中医绝不仅仅就是一般人认为的开方子抓药,针灸按摩。古代的医学体系是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知识架构。

 

而且很多我们以为今天才有的东西,其实古代都已经有了。而且古人的很多手法我们今天还在用,而且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冰與火之歌丶

    郭老师啊 您老说录这个节目方便 往哪一躺或者一歪拿个录音笔就可以录,您什么时候可以把录节目的过程发个视频给大家看看呀(有同样想法的小伙伴们帮忙顶我!顶死我!让郭老师看见!)

    卿卿蜜蜜wonderful 回复 @冰與火之歌丶: 那估计不太方便,郭老师在家可能就是汗背心加大裤衩,有时候只穿背心,有时候只穿裤衩。

  • ltfamp

    郭老师可以聊聊相声起源历史哦

  • 所以能

    老郭懂医了,我放心了!

  • 小小米奇666

    嘿嘿(º﹃º )

  • 戚优

    郭大大录啥我都喜欢听,而且喜欢来来回回的听,越琢磨越有意思

  • 杨轶坚

    中世经人怎么治失恋

  • 陈旻1016

    郭老师,“姬”姓不是“女臣”呀

    对方已成仙 回复 @陈旻1016: 形近,不一定全一样

  • 爱听相声的Z小仙女

    每天等更新

  • 第七卷轴_晋丰厚黑茶

    古代的人真有智慧。是因为贴近大自然的原始慢生活,还是真的是外星人,玛雅文明……还是上一波人类灭绝留下的基因……啧啧,古人的智慧

  • 听友206606497

    听到治痔疮那段,听得我菊花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