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社会组织三大历史模式:帝国、小农和军队

2 中国社会组织三大历史模式:帝国、小农和军队

00:00
10:24

你好。我是张晓刚。这一讲我们来讨论中国历史上组织的三大模型。


历史是怎样影响现代组织和我们现代人的组织行为呢?


我举个例子,职场上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领导?他在做决策的时候,完全以个人喜好为依据,这种做法像不像皇帝?甚至国内的很多书店里也曾销售过这样的管理书籍,书名就叫《公司就是朝廷》。


又比如说,有的同事在做团队项目的时候,总是想比别人少付出一点,要么多获得一分,这样做事又像不像旧时代的小农?


上面提到的这些行为习惯,都是从正式的组织构架图上画不出来的,但它们却潜伏在组织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关系,产生着真真切切的影响。


我们处在组织当中,有必要对人们潜在的行为习惯加以了解。


一、集体潜意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类似“公司是个小朝廷”的“穿越”现象,以及团队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小农风格”,这种种行为习惯到底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东西?

很多时候,人们在做出类似行为时,并不是出于深思熟虑的决定,而是出于习惯,或者说是无意识的举动。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是指那些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在语言上、文化上的强化,在后人内心留下的积淀。


一个社会的发展,很多时候都是不同的人一起创业。但既然他们都属于同一个社会,他们的个人体验,也都会反映出某些相似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集体潜意识”。


那么从组织行为上来看,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有哪几种类型呢?


我在这里总结了三个最基本的类型:那就是帝国、小农和军队。


帝国模式,源于历代王朝的权力设置和治理经验。

小农模式,源于以农户为经营单位的传统乡村社会。

军队模式,源于历史上那些克敌制胜的战斗组织。


这些基本模式,就像我们处理公司文书的模板:千百年来,它们在无数组织和无数个人身上反复呈现。


这三大模式,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当它们与组织目标,与市场环境和时代变迁的机遇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如果领导者水平不够,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就会暴露出很多弊端。


二、三种历史模式

首先我们来讲讲“帝国朝廷”模式。


帝国朝廷的建立,通常会追溯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实际上,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前770-221),前后550多年,在体制上,都是一场打造权力制度的马拉松竞赛。“大秦帝国”之所以胜出,是因为它的制度在统治效率上压倒了其他国家。


这种体制通常被称为“大一统”,因为它不允许地方独立,而是采用郡县制,把各地方、各分支机构的管理牢牢地置于权力中心。自秦朝以来,历代朝廷,都是因循这一模式。


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由一个很小的,宝塔尖式的权力中心,在精英顾问的支持下,驾驭着一个很大的、覆盖面很广的,行政官僚体系。



(郡县制示意图)


“帝国朝廷”作为组织模式,它有两个强项:


一个强项是执行。它能够通过行政手段,甚至强制手段,把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全都动员起来,去完成任务。现代中国各种“运动式”或“举国式的”的管理方法,都折射出这个模式的影子。比如说全民动员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是最典型的事例。


另一个强项是能够把一切智力资源全都吸纳进来,为它的决策过程服务。历代科举制就是一个例子。


当然,以上两个强项也决定了,这个模式也有一个明显的弱项:


如果决策失灵,或者没有把组织内部的智力资源真正调动起来,这种模式就会造成极大失误和破坏。例如秦朝后期,秦二世时期的决策机制就是一个很封闭小圈子,完全被大奸臣赵高一个人把持。其实赵高所擅长的,只是阴谋,不是理政。这个小圈子很快就把朝廷折腾得七零八落,导致了当时世界最强帝国的自我倾覆。


中国的很多企业,只要上了规模,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朝廷”倾向:董事长、CEO都是同一个人;所有的决策权也都集中在这个人手里。在老板知识欠缺的领域,如果身边没有经验丰富的顾问,也不经过集体的反复讨论,这种“拍脑门”式的决策往往会铸成大错。

 

再来看第二个模式。“小农经济”模式


“小农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从春秋时代就开始了。中国传统农户的特点,就是小,甚至只有几亩地。相比之下,美国的农场动辄占有上万倍的土地。


小农的组织模式有两个强项:

一个强项是,地虽然小,但人们为了生存,必须日复一日地对有限资源和人力做出恰当安排。所以说,“搞管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另一个强项,同样是因为小,为了防范风险,也为了发家致富,人们就得根据当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捕捉多种机会。中国传统上“男耕女织”、“耕读传家”等等说法,就反映了这个特点。


因而这种组织模式,规模有限,活力却很大。只要环境允许,它就能像“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为市场提供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


当然了,小农模式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


它毕竟格局有限,难以做大。更重要的是一种小农心态的存在——乐于独处,喜欢单干,不愿联合,只求躲事。


中国农民虽数量众多,但自我保护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集体行动能力都很差,因此必须依附帝国的统治生存。


中国大量的小微企业可以说是小农组织模式的缩影。在市场条件较好的时候,这些企业很快就能聚集起一股繁荣的势头。但在市场条件不好的时候,它们必须依靠政府的援助。

 

第三个模式,称为“胜兵之师”


中国历史上的军队,被人们视为楷模的,是军纪严明、战绩杰出、尤其是能打硬仗的精锐部队。


一支军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具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强项:


一个强项,是“胜兵之师”所推崇的战略与计谋。中国人向来对那种耗费资源、旷日持久,却并无胜算的战争充满鄙夷,思想根源,就在这里。“不打无准备之仗”体现了中国人对战略和计谋的重视。


另一个强项也很重要,就是军队同仇敌忾、上下一心。这也是《孙子兵法》特别强调的。


但这个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


相比和平时代的各项事业,打仗虽然残酷,但毕竟目的单一,步骤简单。


具体到一个组织发展的过程中,上下一心、埋头战斗的模式,在它的初创时期可能是很有用的。但当这个组织慢慢做大,开始更多地承担管理职能和社会责任,当初那种质朴的战斗模式就难以延续下去了。如果领导者不能及时在管理机制上有所调整、升级,那么这个组织就很难承担更大、更复杂的任务。


比如说,很多创业公司在初创阶段,员工都是没日没夜地工作,不计报酬地为公司的目标奋斗。但当公司制度建立起来、收益稳定、发展壮大之后,管理者还要继续搞996那一套,就不太行的通了。


这些模式属于心理学家说的集体潜意识的范畴。但它们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些,也是我们接下来整个课程讨论的重点。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帝国模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ok17

  • 野心优雅44

    内容、音质都很好!

  • 周丹霞

    讲得不错 👍👍👍

  • 不怕喵的咸鱼

    视角独特,讲解到位,主讲人历史素养很高,管理的实际经验也非常丰富👍内容很受用

  • 1354538yqyp

    讲的非常好,精辟!

  • 1354538yqyp

    听历史知识,了解帝国、小农和军队模式,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