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
《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针对美国社会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颠覆了对于美国社会公平问题的固有理解,即美国式的成功主要靠个人奋斗和努力,而不是家庭背景和父母关系。作者安妮特·拉鲁通过十年追逐观察、记录和研究,发现家庭是制造美国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场所。
第一,美国中产家庭和工人家庭在教育方式上有哪些具体的差异?
中产家庭的情况
怎么玩:有组织的文体艺术活动,比如10岁男孩加勒特要参加棒球队、足球队、游泳队的训练,还要练习钢琴和萨克斯管。年度开支4000美金,父母一方需要陪伴、接送,并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状态。
怎么说:父母和孩子对话,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突出细节,澄清事实,展开信息并进行总结。在家庭内部讨论时,中产家庭的父母也会尽可能和孩子平等交流。他们既会倾听孩子的意见,也会给出自己的建议,最终的决策常常是建立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的。
怎么学:父母会积极介入和干预孩子所在的教育机构的工作中。一方面,中产家庭的父母会更支持他们的工作,但同时干涉意识也更强。例如10岁的女孩斯泰西,在差了2分未能进入学校组织的“天才班”之后,她妈妈立刻主动联系相关老师,最终为斯泰西争取了再测一次的计划,帮助斯泰西成功进入了“天才班”。
工人家庭的情况
怎么玩:9岁的泰雷克,课外活动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看电视、去外面街上玩、到亲戚家串门、去游泳等等,父母不需要投入什么金钱和精力。
怎么说:10岁左右的孩子与父母很少会有争执,即便有争论,也是一些简单词汇的一再重复。因为父母很快就会给出不容反驳的指令性语言,甚至会用“体罚”来威胁孩子,对此,孩子只能敢怒而不敢言,甚至既不敢怒,也不敢言。
怎么学:父母奉行“教育应该是老师主导”的原则。父母的学历、社会地位不如老师,在和校方打交道时,他们明显怀有一种挫败感。
综合来看,中产家庭和工人家庭的教养文化逻辑,可以分别称为“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通俗一点,也可以称为“圈养”和“放养”。
第二,两种教养方式是如何影响孩子成长的?
10年后的变化
文凭:4个中产家庭的孩子,有3人拿到了常春藤学校的录取通知书;4个工人家庭的孩子,1个人上了一所小型的三线大学;4个贫困家庭的孩子,1位女生在社区学院就读,其他全部高中辍学。
性格:中产家庭的孩子热情、天真、有激情,会计划长途旅行,也会畅想学业和职业前景。工人和贫困阶层的孩子普遍结婚较早,主要忙于生计和育儿,就业和经济压力令他们十分疲倦。与10年前相比,二者的性格状态正好倒一下。
导致变化的原因:
协作培养(圈养)的教养文化逻辑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在中产家庭中,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传递给孩子相应的惯习。这些惯习会逐渐融入到孩子的言行举止之中,最终成为他们自身文化资本的重要部分,而文化资本是介入社会阶层的通行证。比如最终上了“天才班”的女孩斯泰西,妈妈是公司的高管,当她跟老师频繁交流时,除了可以帮助孩子争取更好的资源,同时也让斯泰西如何察言观色、组织语言和说服他人。
通过参与组织化的文体艺术活动,家长得以有机会跟孩子就怎么玩、怎么说和怎么学展开频繁的互动,家长的表达方式、面部神情、词汇偏好、价值立场都会不断影响孩子,并传递给孩子这些“惯习”。
第三,作者的评价与建议:
中产家庭的父母可以更放松一些,不用太紧绷,给孩子更多自主支配时间的机会。
国家应该为穷人提供社会保险计划和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并向穷人发放儿童津贴和休闲娱乐的优惠券,比如音乐券、美术券、运动券和夏令营券等等。
结语:对中国家长的启示
中国的80、90后父母,普遍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实现了阶层上升。“80,90后”的童年是基本是放养的,但他们的孩子开始流行圈养的模式,个体记忆和社会期待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同时,大部分中国新生代父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中产阶层,在教育理念、教养方式的更新递进上还远远不够。所以,许多父母还不懂得真正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
解读 | 尼德罗
南方都市报高级评论员,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目前是多家媒体评论、文化版本的供稿人。
播音 | 裴喜
策划编辑 | 李雪清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感觉这些调查更像是急于证明阶级固化的原因,那些不同阶级的教学手段大多是锦上添花和间接原因,父母本身的资源/眼光/心态/阅历这些才是关键的,可惜只是在最后随便提了一下
本书的最大毛病在于忽略上层家庭的研究,其实上层跟下层一样的放养的,其根本原因不是这个,而是不同阶层思维模式的延续,中产之所以控制严密的,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最焦虑的一堆人,既没有上层的试错资源,也没有下层人那种爱咋咋地的认命,所以最优的方法只能按着“社会舆论最优”的方式来塑造孩子。
洞穴里的荒原兔 回复 @随便改个也有人注册: 不好意思,丘吉尔能代表整个历史的上层吗?另外,同样是大校,伊顿与威斯敏斯特的办学理念就完全不同,伊顿的军事化管理就能代表得了所有吗?再之,你所谓你养就只有学校一个吗?是生活上的选择,兴趣上给予的自由才对啊。
人生而不平等
圈养和放养:其实我一直很想去报各种培训班,从特长如舞蹈、乐器,到技能如游泳等,但因环境所限、条件有限,小时候都没学到。从而导致,在读大学的时候没那么自信,所幸会点篮球,有了兴趣爱好,朋友交际。 城市富有的娃“圈养”,如果掌握好度,我觉得会让孩子吃点苦,以后的路走得更顺畅一些,整个人的气场气质自信一些。 乡村贫困的娃“放养”:留守儿童+网络时代+诱惑颇丰+父母缺位,缺乏适当约束的孩子,除了存在生活陋习上,对于未来的竞争容易处于被动。虽然“寒门出弟子”,但按比例还说,在儿童时期对孩子的身心、学习生活作适度的干预,反而会更佳!
讲的真好,逻辑,故事,例子和对比都到位。谢谢!
所以啊!西方所谓快乐教育,也不过是对底层人民的障眼法而已,精英阶层该卷的照样卷,那些常青藤的孩子家庭比国内只会更卷
貌似作者的观点有学术依据,但实际上,从他的论述过程看得出来,选取的样本太少,没有普遍性,所以没有科学性
听友20158039 回复 @75919: 此言差矣,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互为补充,建议您了解之后再发表评论。
这是解读?不是原著译本?
中产家庭和工人家庭的教养文化逻辑,可以分别称为“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通俗一点,也可以称为“圈养”和“放养”。 通过本书,可以从更高视角看到针对孩子教养方式,教育理念的不同做法带来的不同结果,从而更清晰地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