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经5 | 五戒十善有何区别

梵网经5 | 五戒十善有何区别

00:00
14:30

89-梵网经五戒十善有何区别



知识点


1、比丘尼:

比丘尼,梵文 Bhikkhuni 又作苾雏尼、比呼尼、尼、除女、董女、沙门尼,俗称尼姑。满二十岁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称为比丘尼。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净检。在东晋升平元年(三五七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了比丘尼。


依《大爱道比丘尼经》所载,比丘尼的出家,始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大爱道),她誓守八敬法,而被允许出家受戒。在我国,依《比丘尼传》卷一所述,西晋建兴年间(313~317),尼僧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升平元年二月(357),请昙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坛,净检等三人共于坛上受具足戒,这是我国比丘尼的开始。在日本,司马达等之女善信等人从高丽僧惠便出家,后至百济受具足戒,是其滥觞。


关于比丘尼的戒律,在佛灭后、部派分裂以前,教诫极严。至部派分裂再分裂后,对比丘尼较为放宽。然而,因相传女人障重,故戒条亦多,依《四分律》所载,比丘须守二五〇戒,比丘尼则须守三四八戒。


在我国佛教史上,比丘尼之贡献虽不如比丘之多,然其中亦不乏戒行精严、学优行粹之修行者。依《比丘尼传》书中所载,由晋代迄梁武帝之间,我国佛教界即已有不少杰出之比丘尼。如道容‘戒行精峻’(卷一),令宗‘学行精恳,开览经法,深义入神’(卷一),慧果‘常行苦节,不衣绵纩,笃好毗尼,戒行清白’(卷二),慧耀甚且烧身以供养三宝(卷三),凡此皆足令人钦仰。


古代世俗女子虽有读书识字者,然真能登台讲说者则极少见。《比丘尼传》书中所载之比丘尼,则颇有能登台讲解经律、著书立说者。晋穆帝时,妙相‘每说法度人,常惧听者不能专志,或涕泣以示之’(卷一)。齐武帝时,昙彻‘才堪机务,尤能讲说。剖毫析滞,探赜幽隐。诸尼大小,皆请北面’(卷三)。智胜研读律藏,‘自制数十卷义疏,辞约而旨远,义隐而理妙’(卷三)。由此诸例,可以窥见比丘尼在我国早期佛教史上地位之一斑。


至于二十世纪的后半阶段,比丘尼也是台湾佛教的中坚分子。不唯人数远较比丘为多,且颇多能独当一面,弘法利生者。如证严创办慈济功德会,兴办大型医院及大学,其弘法事业规模之大,为前此之台湾所未有。恒清为美国威斯康辛(Wisconsin)大学博士,身任台大哲学系教授,且掌理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对台湾佛教高等教育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其他方面之杰出比丘尼,在台湾亦为数甚多。种种迹像皆显示出,在现代台湾佛教僧团里,比丘尼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沙弥:


沙弥,是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时出家的男子。沙弥(samane ),华译息慈,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即为大僧勤加策励的对象。在佛教僧团中,首位沙弥为罗侯罗。人若想成沙弥,需受十戒。凡小孩出家,叫做沙弥。人若过了七十岁,便不准受具足戒,祗能受沙弥戒,做沙弥,而不能正式成为比丘。沙弥有三类:(一) 驱乌沙弥(尼);(二) 应法沙弥(尼);(三) 名字沙弥(尼)。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只能驱逐乌鸟。十四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的地位。二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谓在此年龄内,本来应居比丘位,但以缘未及,故尚称沙弥的名字。沙弥与沙弥尼,皆应受持十戒。


沙弥戒,是指未满二十岁出家的男子(沙弥)、女子(沙弥尼)应该持守的十条戒律。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花鬘好香涂身;7.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8.不坐卧高广大床; 9.不非时食;10.不捉持金银宝物。这是出家沙弥的戒律,也是进入解脱之门的守则。



3、出家人:


出家人这个词在经典当中没有,但出家这个词是有的,出家其实只是指离家生活的意思,通常说出家,非家,但出家经常和几个其他的词联系起来,比如出家而修习梵行,这里指的是非婚姻生活的离家状态,如果这个人受具足戒他就成为一个在宗教团体里的梵行者,但是一般出家人在佛教所被称为沙门,沙门的意思是游行者,而比丘,比丘尼意思是乞食者但和乞丐有区别,不过后期佛教又有观点认为只有实践了四沙门果者为真正的沙门真正的出家人,是心的出家而不只是身的出家。



二、金句/精华笔记



1、什么是十善?一般而言,是指下面这 10 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谄媚。



2、不溜须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波惹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前文中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梵网经。在前一讲我提到在正式进入对返网金,特别是他的下卷的讲读之前,我想利用这么一个机会为大家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佛教戒律的一些知识。在上一讲当中,我们讲到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和十善,它的核心内容是一心向善,诸恶莫作,这是进入佛学之门的人都必须要学习的。我们就为您在上一讲介绍了五届五戒,主要还是消极的借恶,就你要把恶不做什么不做什么不做什么不做,是消极的借恶,这当然不是佛法的究竟义嘛,对不对?于是就用实善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的为善。


什么是十善?一般而言,是指下面这 10 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谄媚。有你就是不拍马了,对吧?不溜须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这个我们是尽量用现代的汉语来为大家做的一个讲解。那么很多朋友觉得从字面上看,这十善都是用不开头,那不还是和武界一样是消极的借遏吗?非也,实善不是这么理解的,我们一一为您做一些解说。不杀生,当然是只杀之伞,就是停止杀戮。然而你既然已经不杀生了,你还应该去行放生之伞,即只杀你。既然已经停止杀戮了,那么在这一条下面,他还要求信奉者,要求信众要行放生之善。不偷盗,既是止盗之善,不偷盗,当然你就停止盗窃,不去做这一类的事情,这当然是善的。然而既然你已经不到了,你已经做到这一点,你完全不去偷盗了,那么你就应当行不识之善,应该积极的去布施,不挟淫。止淫之善,它当然是散的,就是你停止这种不正当的淫欲,那么你既然已经能够不邪淫了,那么你就应当积极的去实践,清净凡形,你能够让自己过得更清净一些。不枉雨,不枉雨是指枉雨之善,也就是你停止杜绝不再去说这些虚言,去这个迷惑他人了。那么你既然已经不说这些虚妄的语言,你就应该积极的去讲实话,讲真实的,实在的话,不两蛇就是指你不去拨弄是非,不去东家床西加短。那么你既然已经不这么做了,那你就应该积极的去做合合利益的这个事情,就是能够让大家更团结,更和谐。不恶口,不恶口是指你说话不要粗鲁,不要去侮辱他人,辱骂他人,那么这当然有止厄口之善,停止阿口本身就是善,那么你既然已经不阿口了,那你应该积极的去用一种柔和柔软的方式去说话,去与别人交流,不宜于也就是你不去那种用这种过分修饰的华丽的语言,那么你既然已经做到这么一点了,那你就应该积极的去朝向,讲朴实的、质朴的这种政治的语言。


不贪欲,那当然只贪之散,你已经停止贪欲了,那么你既然已经停止贪欲了,你就应该积极的去做这种没有贪念的,更纯净的这种行为不称会,不称会是指你没有愤怒之心,你对别人没有称恨,那么你既然已经这样了,你就应该积极的去做慈仁慈善、慈悲忍辱的行为。不邪见,你就不会混淆是非,不会把不对的事情,不对的见解,不对的行为去认为它是对的。那么你既然已经停止了邪剑,你就应该积极的去做正性正见这样的善事,那么这个五界和时善都是最基本,这个实际上是主要是对非出家人的,那么在飞出加重里边还有一些是居室,它是介于这些对佛学或者对佛教文化有一般的极初步的喜好和亲近之心的人,以及初加重之间的这么一个群体是居室,那么居室一般来讲也有它相关的借条,那么它的首借或者说借条还有多种,比如一般讲的是五借,你在家生活,你居士,你没有出家。


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么有的居士会偶然的或者定期的到寺庙里去尝试一下出家生活,那么他就要守八关斋戒,除五戒外,当然五戒里边的不邪淫就提升为不淫,不仅是不能有这个不正当的两新行为,那么这是要在八关斋戒里边是干脆就要停止两新行为,除了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以外,要加了三个,哪三个呢?过五不十,过了五十就不再进食了,不做高广大床,就是不去用那些非常装饰的,华丽的、高大的,这种很宽敞的,这些座具不用了,这个床是指座具,当然慢慢的也会延伸到卧居了。然后还有就是不去打败,不去享受歌舞娱乐,就加了这个三条,加在一起叫八关斋戒。


那么对于出家人来讲,当然有专门的借条。出家人里边又分两种,一种是正式取得具足的圆满的出家资格的,那么这个是比丘和比丘尼,还有我们姑且可以把它看作是实习生人,就是还没有受过剧,足见还不具备完整的僧人资格的。那么叫沙弥和沙弥尼,是指正式出家了,那么他们当然要手持一些相关的纪律,要开始学习,远离世俗生活,他们要离杀生,离不予取,就是指离偷盗了,你要断离,要隔绝开偷盗这种行为。离非凡行,也就是要隔离,断绝淫欲利妄语,离酒类不能饮酒。离非食,也就是你要过午不食了,要在合适的时候进食。离歌舞、音乐、看戏等等,要断离这些花漫芳香的这种,比如香水、涂香油、装饰品,要断离高广大床,那么你要无论是坐还是卧,你要舍弃隔离,断绝那些高广大床。


离接受经营,他是手不捉经营的。对沙密和沙密义来讲,他们不能按理说是不能直接从失主那里接受经营。那么一个沙弥或者一位沙弥尼,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满足一定条件,经过各种各样的实践和考察之后,他们应该就要去受巨筑界,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具有完全资格的僧人。


巨足界矾语教 opensomebody,它的意思就是清净涅槃,或者叫进圆,就是比较圆满的意思,所以也称净圆界。出家的人。沙弥和沙弥尼,只有受了此戒,才能成为比丘尼。在中国,按照唐以来最盛行的四分率,比丘戒有 250 条,比丘尼戒有 348 条。当然,在不同的佛经里边,具体的比丘界的条目的数量和比丘尼界的条目的数量,有的地方还略有不同。四分率里边是比丘戒 250 条,比丘尼戒 348 条。这两者主要的借条基本相同,最重要的借就有这种比罗,称为波罗一罪。那么这个就非常严重了,违反的人要被开除出生团,就剥夺生人资格。所谓不共住,就是大家不能一起在生团里边共同生活,共同居住了。


这个有四条,主要是赢盗杀妄,这个妄是指特别大的妄语。什么叫特别大的妄语?虚妄的语言是枉称自己得道成胜,有大神通,这个是不可以的。那么在菠萝衣罪以下叫生残罪,那么违反的人要非常严格的履行一种在深众生团面前忏悔的程序,才能被保留生团共住的资格。这有 13 条,比如有手赢触摸女性的身体、诬陷好人、破坏生团等等。此外还有好多情节比较轻的借条,以及有关日常修行和生活的规则、遗轨等等剧足界的内容。


当然我们在这里没有办法非常详尽的为您做解释,因为它内容比较丰富,我们也只能最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比丘界,比丘尼界有几百条,但是一般来讲可以区分为这个八种,可以区分为哪八种?那么这个就留待下一讲,我为您做比较详细的解说,今天我就先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今日佛历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梵网经》。在前一讲,我提到,在正式进入对《梵网经》,特别是它的下卷的讲读之前,我想利用这么一个机会,为大家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佛教戒律的一些知识。


在上一讲当中,我们讲到,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和十善,它的核心内容是,一心向善,诸恶莫作。这是进入佛学之门的人,都必须要学习的。我们就为您在上一讲介绍了五戒。


五戒,主要还是消极地戒恶。就,你要把恶,不做,什么不做,什么不做,什么不做,是消极地戒恶,这当然不是佛法的究竟,对不对。于是就用十善,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地为善。 


什么是十善呢?一般而言,是指下面这十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谄媚,你就是不拍马了,对吧,不溜须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这个我们是尽量用现代的汉语,来为大家做的一个讲解。那么很多朋友觉得,从字面上看,这十善都是用“不”开头,那不还是和五戒一样,是消极的戒恶吗?非也。十善,不是这么理解的。我们一一为您做一些解说。


不杀生。当然是止杀之善,就是停止杀戮。然而你既然已经不杀生了,你还应该去行放生之善,即止杀。你既然已经停止杀戮了,那么在这一条下面,它还要求信奉者,要求这个信众,要行放生之善。


不偷盗,即是止盗之善,不偷盗,当然你就停止盗窃,不去做这一类的事情,这当然是善的。然而既然你已经不盗了,你已经做到这一点,你完全不去偷盗了,那么,你就应当行布施之善,应该积极地去布施。


不邪淫,止淫之善,它当然是善的,就是你停止这种不正当的淫欲。那么你既然已经能够不邪淫了,那么你就应当积极地去实践清净梵行,你能够让自己过得更清净 一些。 


不妄语,不妄语是止妄语之善,也就是你停止、杜绝,不再去说这些虚言,去迷惑他人了。那么你既然已经不说这些虚妄的语言,你就应该积极地去讲实话,讲真实的、实在的话。


不两舌,不两舌就是指,你不去拨弄是非,不去东家长,西家短。那么你既然已经不这么做了,那你就应该积极的去做和合利益的这个事情,就是能够让大家更团结、更和谐。


不恶口,恶口是指,你说话不要粗鲁,不要去侮辱他人,辱骂他人。那么这当然有止恶口之善。停止恶口,本身就是善。那么你既然已经不恶口了,你应该积极地去用一种柔和、柔软的方式去说话,去与别人交流。


不绮语,也就是你不去那种,用这种过分的、修饰的、华丽的语言。那么你既然已经做到这么一点了,那你就应该积极地去朝向讲朴实的、质朴的,这种正直的语言。


不贪欲,当然止贪之善,你已经停止贪欲了,那么你既然已经停止贪欲了,你就应该积极地去做,这种没有贪念的,更纯净的这种行为。


不嗔恚,不嗔恚是指你没有愤怒之心,你对别人没有嗔恨。那么你既然已经这样了,你就应该积极地去做慈忍之善,慈悲、忍辱的行为。


不邪见,你就不会混淆是非,不会把不对的事情、不对的见解、不对的行为,去认为它是对的。那么你既然已经停止了邪见,你就应该积极地去做正信、正见这样的善事。


那么这个五戒和十善都是最基本,这个实际上是,主要是对非出家人。那么在非出家众里边,还有一些是居士,他是介于这些对佛学或者对佛教文化有一般的,即初步的喜好和亲近之心的人,以及出家众之间的这么一个群体,是居士。


那么居士,一般来讲他有,也有他相关的戒条,那么他的受戒,或者说戒条,还有多种,比如一般讲的是五戒。你在家生活,你居士嘛,你没有出家。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那么有的居士呢,会偶然的,或者定期的到寺庙里去尝试一下出家生活,那么他就要守八关斋戒。除五戒外,当然五戒里边的不邪淫就提升为不淫,不仅是不能有不正当的两性行为,那么这是要,在八关斋戒里边,是干脆就要停止两性行为。


除了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以外,要加了三个,哪三个呢?过午不食,过了午时就不再进食了。不坐高广大床,就是不去用那些非常装饰的、华丽的、高大的,这种很宽敞的这些坐具,不用了。这个床是指坐具,当然慢慢的也会延伸到卧具。然后呢,还有,不去打扮,不去享受歌舞娱乐,就加了三条,加在一起叫八关斋戒。


那么对于出家人来讲,当然有专门的戒条。出家人里边又分两种,一种是正式取得具足的、圆满的出家资格的,那么这个是比丘和比丘尼。还有呢,我们姑且可以把它看作是实习僧人,就是还没有受过具足戒,还不具备完整的僧人资格的,那么叫沙弥和沙弥尼。沙弥和沙弥尼是指正式出家了,那么他们当然要受持一些相关的戒律,要开始学习远离世俗生活。 


他们要离杀生,离不与取,就是指离偷盗了,你要断离,要隔绝开偷盗这种行为。离非梵行,也就是要隔离,断绝淫欲。离妄语,离酒类,不能饮酒。离非时食,也就是你要过午不食了,要在合适的时候进食。离歌舞、音乐、看戏等等,要断离,这些花漫芳香的,这种比如香水,涂香油,装饰品要断离。


离高广大床,那么你要无论是坐还是卧,你要舍弃、隔离、断绝那些高广大床。离接受金银,要,他是手不捉金银的,对沙弥和沙弥来讲,他们不能,按理说,是不能直接从施主那里接受金银的。


那么一个沙弥,或者一位沙弥尼,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满足一定条件,经过各种各样的实践和考察之后,他们应该就要去受具足戒。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具有完全资格的僧人。具足戒,梵语叫upasaṃpanna,它的意思啊,就是清净涅槃,或者叫近圆,就是比较圆满的意思,所以也称近圆戒。出家的人,沙弥和沙弥尼,只有受了此戒,才能成为比丘、比丘尼。


在中国,按照唐以来最盛行的《四分律》,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当然,在不同的佛经里边,具体的比丘戒的这个条目的数量,和比丘尼戒的条目的数量,有的地方还略有不同。


《四分律》里边,是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这两者主要的戒条基本相同。


最重要的戒,就有这种,比如称为波罗夷罪,那么这个就非常严重了,违反的人要被开除出僧团,就剥夺僧人资格。所谓不共住,就是大家不能一起在僧团里边共同生活,共同居住了。这个有四条,主要是淫、盗、杀、妄。这个妄是指特别大的妄语,什么叫特别大的妄语,虚妄的语言呢,是妄称自己得道成圣,有大神通,这个是不可以的。


那么在波罗夷罪以下叫僧残罪,僧残罪,那么违反的人,要非常严格地履行一种在僧众、僧团面前忏悔的程序,才能被保留僧团共住的资格。这有十三条,比如,有,手淫,触摸女性的身体,诬陷好人,破坏僧团等等。


此外,还有好多情节比较轻的戒条,以及有关日常修行和生活的规则仪轨等等。


具足戒的内容,当然我们在这里没有办法,非常详尽地为您做解释,因为它内容比较丰富,我们也只能最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


比丘戒,比丘尼戒,有几百条,但是一般来讲可以区分为八种,可以区分为哪八种呢?那么这个就留待下一讲,我为您做比较详细的解说。


今天我就先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老仙大人

    老师,我知道了,欲望是个无底洞,所以人性是个无底泀是不是。

    变异濃 回复 @老仙大人: 没了食欲人动都动不了,人吃饱了才能胡思乱想。

  • 堂苯农

    讲的好!钱教授不但学养深厚,而且讲课的语调节奏把握的好,听起来,感觉很舒服。

  • 可见路不走

    听完这些戒律,真不知还有几个比丘跟比丘尼了…

  • 苹果冰化了

    钱老师好!想请教一下,于我这等凡俗之人,若非受戒也需对戒律非常熟悉了解并一一践行吗?如果已有为人处世之则,虽不精深繁密,但相通之处,并不违逆,又始终对佛理感觉更为亲近,是否可以随心只究佛理呢?

    婉儿的碗 回复 @苹果冰化了: 你都说了那是为人处世之道,还那样做,不就是还想做人?佛说以戒为师所以要不要做自己考虑,有一得就有一失。自己要什么自己考虑

  • 万里孤峰

    老师普讲佛法,收费??与佛法丈义相背

    爱琪琪127 回复 @万里孤峰: 参考一下西游记最后一集,阿难和大伽叶尊者问玄奘要人事

  • 亮子老李

    五戒,十善,八关斋戒,具足戒,远离恶念,心生善念,方可修得清净涅槃。

  • 婉儿的碗

    佛说愿力大于业力

  • 1838967pndb

    钱先生! 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让文字跟您的语音相配?

  • 1838967pndb

    高深的不是一般人能听懂,总之是一个字,行善。是吗?钱先生

  • 听友260704124

    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