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巴拉少校》1:预告

《芭巴拉少校》1:预告

00:00
02:04


萧伯纳,全名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


1965年,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窈窕淑女》斩获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奥斯卡8项大奖以及金球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等二十余项大奖。这部传世佳作,改编自萧伯纳的戏剧作品《卖花女》,也被译作《皮格马利翁》。



萧伯纳活了九十四岁,是一位长寿作家,在近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萧伯纳解释,宣传着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其中包含了闪光的机智、活力、清晰的思路和持久的创造力。

 

1925年,萧伯纳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现实主义戏剧作家,他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而不是费尽心机制造噱头,“为艺术而艺术”。

 

《芭巴拉少校》这部作品中,救世军的少校芭芭拉是一位有着坚定信仰的女青年,她以拯救天下穷苦人为己任,深信着信仰的力量。但当救世军的收容所遇到困难时,她最终不得不接受身为军火商的父亲的资助,不得已而向现实妥协萧伯纳的作品,用一种揭伤疤的方式,打脸现实,震撼人心。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曾提过《芭巴拉少校》对自己成长与写作的影响,在他看来,“萧翁的这些议论,对那些浅薄之辈、狂妄之辈,总是一种解毒剂。”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赵国新老师一同去探索《拉少校》这部小说中,个人理想与客观现实的冲突,矛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