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3—礼乐不是枷锁

《论语·八佾》3—礼乐不是枷锁

00:00
10:13

(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解读】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心仁德,怎么能正确对待礼呢?人如果没有仁心仁德,怎么能正确对待乐呢?”

【感悟】

礼乐不是枷锁

仁和礼、乐,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乐之本,在礼;礼之本,在仁。人而不仁,根本上就不对了,那么礼、乐也就会失去应有的位置和作用。本章似乎是对前两章的小结,感时伤怀,一问千钧。

讲一个故事,来自《三国演义》。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历来为中华文明所称颂。三国时期的曹丕,好像谦谦君子,再三推辞文武百官的“劝进表”,拒绝被曹家挟持了二十多年的汉献帝刘协的“禅让好意”,一连写下十一道“推辞表”。其实这里所谓的“禅让”,实质上是华歆、王朗等人上书逼迫汉献帝退位,曹洪、曹休等又提剑入宫夺取玉玺,他们逼迫汉献帝修筑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台,作为受禅台,以此来“强迫”曹丕接受禅让。公元220年十月,鼓乐声中,汉献帝将象征着皇权威严的玉玺大印奉献给曹丕,并向台下的文武百官宣读“禅让册”,曹丕“勉为其难”,拜谢汉献帝,接受臣民大礼,改国号大魏,追称父亲曹操为魏武帝,曹丕自称魏文帝。那时的那些人,真心实意地把“禅让制”玩死了,玩出了新境界,这样装模作样虚情假意的礼乐形式,有什么意义呢?只是掩人耳目、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真可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看起来,老子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儒家所倡导的“礼”,实质上,老子反对的是虚假的礼、伪装的礼、僭越的礼、不合于道德的礼,没有仁心的礼。礼乐是真情实意的表现形式,是最高形式的尊重和敬畏。没有了仁爱之心,也就是没有了灵魂的躯壳,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假模作样的表现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虚伪和欺骗。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虚假的礼乐活动堆积的太多,以至于激发了人群整体对礼乐的反感和对抗,以至于矫枉过正,连基本的礼仪形式也被牵累,被后来者抛弃。这实质上是人们痛恨、厌弃虚假和欺骗的所谓礼乐,更愿意接受真善美的礼乐形式的强烈愿望,并不是不接受礼乐和形式。

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家庭个人,人心的真情实意,真善美,还是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达的,只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礼乐也需要与时俱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4111yate

    聆听了《论语.八佾》一、二感触颇深,深深体会到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义,从个人到集体,再到国家,规矩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谁去尝试着跨越,那就要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