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汉书(一百三十七)—新室落幕,王莽死无全尸 王莽传(三十一)

222、汉书(一百三十七)—新室落幕,王莽死无全尸 王莽传(三十一)

00:00
10:26

                                  222、汉书(一百三十七)

       地皇四年(公元23年),也就是更始帝刘玄登天子位,改年号为更始元年的这一年,十月二日,汉军放火烧新室宫殿,宫人和妇女惊慌哭泣,此时的王莽,身穿天青色套服,带着玺绶,手持虞帝匕首,面对着陷入混乱与灾劫的新室,耳边传来的是汉军的呼喊杀声,可是,他既没有选择御驾亲征带兵御敌,也没有选择找个密道逃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反而寄希望于他之前所造的威斗,他让天文郎在前面按着占卜用的器具,随时拨动上面的指针,王莽则转动坐席,随斗柄的方向坐着,说:“上天赋予我统治权,汉兵能把我怎么样!”


       不过嘴硬归嘴硬,次日,也就是十月三日,早晨天刚亮,群臣就扶着王莽,从前殿向南走下宫中大道,向西走出白虎门,而此时和新公王揖已备好车,等在白虎门外。王莽上车,来到位于长安城直城门外的上林苑,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在此修建了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这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湖中有一座高二十余丈的渐台,这座渐台就是王莽此行的目的地,他想以池水作为屏障来抵御汉军。


       说起来这太液池还是曾经汉武帝搞迷信的时候修建的,池中建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这三神山自然源于神仙传说,汉武帝为了让太液池更显仙家气象,好为自己招来真的神仙,可是下了大力气的,三山浸在悠悠烟水之上,水光山色,相映成趣;岸边满布水生植物,平沙上禽鸟成群,生意盎然,开后世自然山水宫苑的先河。


       那么这太液池是否能够成为王莽最后的屏障呢,我们接下来往下看。王莽到达渐台时,还抱着符命和威斗,此时跟在他身边的公卿大夫、侍中和黄门郎登随从官员还有一千多人。而王邑在外日夜作战,极度疲劳,待得士兵死伤殆尽后,只能驱马回宫,得知王莽已抵达渐台,便也辗转前往,路途中遇到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王莽的义子王睦脱下衣冠想要逃跑,不由大怒呵斥他,并命令王睦与他同去渐台共同守护王莽。


       而另外一边,汉军也进入了王莽的宫殿,喝问宫中美人道:“反贼王莽何在?”美人惊慌答:“在渐台。”汉军于是追到渐台,将之重重包围。


       此时守护王莽的新室军队见渐台被围,就在台上用弓箭跟包围者对射,包围者渐渐后退。不过台上士兵的箭终会射完,当无箭可射时,便陷入了短兵相接中,王邑父子、碷恽、王巡相继战死,王莽进入内室躲避。


       战斗持续到申时过后,也就是下午5点后,汉军登上渐台,赵博、苗䜣、唐尊、王盛和中常侍王参等人都死在渐台之上。而王莽呢,被汉起义军中的一个叫杜吴的人所杀,这杜吴在起义之前,本是个商人,原本默默无名,就因杀了王莽,取下了他的首级,而被书写在了历史的书卷当中。


       当时任汉军校尉的东海郡公宾见到杜吴手持玺授时,便问王莽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内西北角”。这公宾以前是新室掌管礼仪的官员,是见过王莽的,便前往验明了王莽的身份,并斩下了他的首级,带着王莽的首级去见王宪。而王莽的无头尸体,则被汉军们肢解了,四肢关节、肌肉和骨骼被割碎,争相上去砍杀的有数十人,可谓死无全尸。


       之前我们提到过,新室后期,举起反抗王莽大旗的起义军遍地开花,其中实力较大较出名的便是赤眉军和绿林军,又因绿林军扶刘玄称帝,恢复汉室基业,因此后来又有很多人起义时直接就自称为辅汉将军。邓晔、于匡便是其中一支,而王宪呢,本来只是邓晔手下的起义士兵,当初邓晔与李松率军攻打三虎退守的京师仓,因未能攻克,便任命王宪为校尉,让其率领几百人北渡渭水,进入左冯翊郡境内,攻克城邑,占领土地。王宪部所到之处,莽军望风归降,很多强权大族也带着部众追随王宪,跟着他去长安作战。而邓晔、李松却退守华阴县置办攻城武器,等待更始帝主力军到达,却未料到就在他们退守时,长安城周边各路人马纷纷起义,包围甚至打下了长安城,还杀死了王莽。因此,本来只是邓晔手下校尉的王宪,隐隐成了进入长安城的汉军老大,他自称起汉朝大将军,城里的几十万士兵都归属于他,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宾要带着王莽的首级去见王宪了。


       按理,王宪既然自称汉朝大将军,那么打下长安,便该扫塌恭迎更始帝刘玄前来主持大局,可是此时手掌几十万士兵的王宪心里却不这么想了,他住在东宫,将王莽的后宫姬妾作为自己妻妾,使用着王莽的车和章服,大有想要自己称帝的架势。


       不过王宪却忽略了,这几十万士兵并不是忠诚于他,只是暂时由他执掌而已,十月六日,李松和邓晔进入长安,将军赵萌和申屠建也到达了,他们使用天子旗鼓,以王宪不立即上交玺绶,大量私藏宫女的罪名,将他逮捕处死。随后将王莽的首级送到更始帝所在的宛城,此时的更始帝坐在黄堂之上,取过王莽的首级,非常高兴,说到:“王莽啊,若不窃取帝位,其功当与霍光一样。”更始帝的宠姬韩夫人笑道:“他若不这样,陛下怎能得到他的头颅呢?”更始帝听后非常高兴,下令将王莽的首级悬挂在宛城街道上,宛城百姓纷纷对这颗头颅撒气,有的打,有的砸,有人还切下了王莽的舌头吃掉,足见百姓对王莽之恨。


       王莽的死法可以说很凄惨了,不过更古怪的还在后面,这王莽的首级被悬挂示众之后,并没有得到安葬,而是被历代皇室珍藏起来,直至晋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被大火焚毁。


        按理这王莽死得相当惨烈,其头颅遭百姓一顿践踏,甚至连舌头都被割走了,如此血肉模糊、面目全非的头颅,为什么还会被皇室珍藏呢,我们下集揭晓答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岁月静好tj

    王莽在关键的时候在转动是时间机器吧,想回到现代,但没成功。

  • 蓄芳待来年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王莽和世界上的反动派是一样的,不打死他他就继续压迫人民

  • 听友191520872

    漂亮😍

  • 罗宾_yo

    卖饼将军也完了

  • 听友227795561

  • 腿麻了拍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