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内外
顾颉刚
顾颉刚,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他主张对前人的观点不能一概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而是要本着科学的态度提出质疑,并重新加以严密的检验和论证。本文就是顾颉刚先生这种学术立场和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
郦师点拨
文章以两位学问大家的名言开篇,借名人论述学问之道的警句,来亮出自己的观点。 第一句名言“学者先要会疑”,出自北宋理学家程颐之口,意思是做学问的人首先要懂得质疑。第二句名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出自北宋另外一位理学大师张载,意思是说做学问时,如果在一些明显有疑问的地方都不提出质疑,等于根本就不是在做学问。真要做学问就必须提出质疑。
程颐和程颢兄弟被称为“二程”,兄弟俩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著称于世,他们的学问也被称为“二程之学”。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典故,叫做程门立雪,是说当时有位进士叫杨时,因仰慕二程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去世之后,杨时他当时已经40多岁了,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和朋友游酢一块儿,跑到洛阳程家去拜见程颐。
当他俩风尘仆仆赶到程家时,正遇上程老先生在坐着闭目养神,似乎是在午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但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地侍立在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此时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的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后人就将此事称为程门立雪,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的态度和对学问的孜孜以求的决心。
张载认为人生在世上,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的境界。张载有一句名言,就是著名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回到课文,在引用了名人名言之后,顾颉刚先生开始论述自己的观点,他首先提出了一个论断,即“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并分析了事实和证据的两个来源。接着顾颉刚先生又列举了古代典籍中的一些说法,认为必须提出质疑,并加以科学的考证。只有这样才能破除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记录,获得可靠的认知。而且由此推而广之,他还指出,对于任何一本书,任何一种学问都应该抱有怀疑的态度。经过怀疑、思索、辨别这样三个步骤之后,才能把他人的书变成自己的书,他人的学问变成自己的学问,否则不经过思考消化,对别人的著作和学问,就只能是盲从和迷信了。
最后顾颉刚先生再进一步提出:怀疑不仅仅是否定虚假事实和证据的方法,也是构建新理论,启迪新发现的必由之路。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顾颉刚先生又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戴震。顾颉刚是想要说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文章的结尾更是进行了大胆的断言。
注意一点,严谨的学问家一般本来都是会尽量避免做这样的全称判断的,但是一贯主张“疑古”的顾颉刚先生对怀疑本身对学问的重要性深信不疑,这样说不但不是绝对化,而且恰恰很好地呼应了文章的主题,实现了一种逻辑自洽。
在最后的这一段里,作者也连用了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极有讲究的,四个句子之间是逐步递进的。第一个“常常”说的是一种治学的态度,而第二个“常常”是一种思维的活动,而第三个“常常”是一种语言实践,第四个“常常”是一种创作行为,这样层层递进才能产生新的学术。
合理的引用名言是写好议论文、论说文的一个关键技巧。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说明问题,本文除了开头引用两句名人名言之外,在文中还引用了孟子的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还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两者都是在强调每一个人都需要独立思考。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本意是对中国古代典籍《尚书》中的一些说法不能全信,否则还不如没有《尚书》。现在泛指就是对所有的书本都不可迷信。像著名的秦腔《三滴血》,就巧妙地以戏曲的方式,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作出过艺术的回应,还创造了一个著名的戏剧人物——晋信书,这是一个死啃书本的昏官,最终因断案荒谬被罢官。
思考探究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试着自己去收集一些类似的名言,并了解说出这些名言的学者或者作家,他们的生平和学术主张,或者是代表作品,彼此之间做一个交流。
教师,“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家和学者,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基础上,还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如何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那么“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这怀疑的精神便不可缺失。光怀疑还不够,还要检验和“小心求证”。王夫之云,“六经责我开生面”,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详尽的研读、评注后,还须在先贤思想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思路。也正如郦老师经常说的,要成“一家之言”。我们那一代所受的十几年的“标准答案”教育,真的是抹杀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变成了一个被动的“书上说的就是对的”的没有思想的人(可郦老师为何是个例外呢?😅),新我与旧我,在不停地对抗。辛苦了🍵🍀
郦波老师的声音才是中国好声音!每每听老师的课,纷乱的心便能慢慢安静下来,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喜欢写文章,也发表过一些小文。自从听了老师的诗词课,激发了我对诗词的喜爱,我用一年的时间背了700多首诗词,老师的诗词课我是反复收听,理解。非常感谢郦老师,现在我的写作水平大有进步,谢谢您!我人生和文学的导师!祝您永远安康!
所谓“学者先要会疑”,当“学”指涉一种在经验范畴之内获取知识的活动时,重视事实和证据很有必要。但在孔子的时代,“学”是对“道”——超越了世俗经验与理性思维的宇宙、人生的实相——的体认。在这样的语境下,“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疑”则是学道的大碍,是“五毒”烦恼之一。孔子从不提倡质疑和怀疑精神驱动下的创新,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唯一得其心法的弟子颜回也是“不违如愚”。因为维度不同,有“好古”也有“疑古”;有“我思故我在”,也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人们普遍疑有余而信不足的今天,不加区分地倡导怀疑精神很危险,往圣之绝学恐难以为继。您对此有何看法?
郦老师,您辛苦了教学这篇课文时,不太明白"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两个分句的关系,内容上应该是递进关系,只有在"辨伪去妄"的基础上才能够"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关联词也是"不仅•••也是•••",为什么把它们作为"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来谈呢?这消极与积极不是正反或对立关系吗?谢谢
我思故我在,尽信书不如无书
好
好
夜安,好梦 🍀🐾🍒
又是深夜更新,先生辛苦了!多年后立志重学文史哲,面对浩如烟海的文明文化成果,常觉自身如苇叶一般,渺小无力……用来勉励自己的,便是胡适先生的一句:“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还有先生也常常提到的,梁启超先生评价曾国藩的那句:“而困而知,而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