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我在底层的生活(下)》: “穷忙族”生存困境,越忙碌越贫穷?

【社科】《我在底层的生活(下)》: “穷忙族”生存困境,越忙碌越贫穷?

00:00
23:58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芭芭拉·艾伦瑞克是《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她是美国白人,有着细胞生物学博士的学历,是名实打实的社会精英。她却在年届60的时候,三次深入美国底层,假扮穷人,做起餐厅女服务生、女佣公司清洁工和沃尔玛销售。


要了解芭芭拉为什么这么做,首先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1996年,美国通过了新的福利改革法案——贫困家庭暂时援助方案。相比之前的福利方案,这个新方案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它废除了永久性的福利,每个领取者一生中最多可领取60个月,也就是一共5年的福利。第二,福利领取人每周要从事工作30小时,6岁以下儿童的单亲家长,每周也要工作20小时。若不遵守政府工作要求,福利可被降低或终止。


提倡福利制度改革的人普遍认为,工作是脱离贫穷的途径。那些依赖“政府的施舍”过日子的人,必须学会振作起来,像其他人一样用工作改变贫穷的现状。


努力工作一定能改善生活、脱离贫穷吗?芭芭拉用实际经历给出了答案:不能!在社会如此富足丰裕的时刻,一个在经济的最底层的人仍然必须挣扎求生。并且,“工作使人脱贫”这个假设,还在某种程度遮盖了导致贫穷的真正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作者想驳斥的观点,把这本书解构成三个问题。


第一,穷是因为人们懒、不愿意去工作吗?


1998年,芭芭拉在离家最近的佛罗里达州的西屿市,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卧底打工。


她制定了严苛的卧底标准:第一,不用自身教育背景或既有工作经验找工作;第二,找到薪水最高的工作,努力保住饭碗;第三,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尽可能找最低等级的住宿。她的目标是,看看自己能否像个真正的穷人一样地工作和消费,并且做到收支平衡。


第一次卧底,她在西屿市做餐厅服务生和客房清洁员;第二次卧底,她转战缅因州波特兰市,做清洁女佣和看护之家的饮食助手;第三次,她又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找到一份沃尔玛销售工作,由于只有一份工作,又一直找不到低廉的住所,她的计划只进行了一周多就不得不提前结束。


芭芭拉用亲身经历告诉读者,穷不是因为人们不工作,恰恰相反,她和她的同事们几乎都要靠两份工作,或者与有工作的人同住,才能勉强维持生存。


在前后三次卧底行动中,她的时薪最高为7.5美元,最低为5.15美元。 除了食品、汽油、电话、洗衣等基本花费,芭芭拉凡事节俭,有时午餐只吃几块鸡块。她不抽烟喝酒,30美金的服务员工作裤对她来说都算奢侈品。她在各地的同事,同时做两份重体力工作,一天工作往往超过8小时,午餐却只有一根热狗甚至一小包饼干可以充饥。


为了生存下去,芭芭拉把住宿标准一再降低。不仅如此,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极大地损耗了她的健康。曾经的她坚持在健身房举铁,如今却靠着不同品牌的止痛药撑过每一天。


深入底层后,芭芭拉悲哀地发现,“在贫穷的世界里,就如同物理学命题所讲的一样:起始点的条件决定了一切。”一个穷人若无法凑出两个月的租金去租公寓,就只能出高价按周付去租一个房间。若他只租到一间房间,他就没法自己做饭,只能吃便利商店食物,例如快餐、热狗,比自己做饭更贵,而且还缺乏营养。若他没有钱办健康保险,一旦生病就一切都得自费。


也根本没有什么神奇的理财方法能让穷人维持生活,即便芭芭拉为卧底生活有所准备,她也有2/3的几率铩羽而归。


第二,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文化水平低、眼界狭隘吗?


首先,本书驳斥了一个大家的刻板印象,那就是底层的工作不需要技能,谁都能做。


芭芭拉总结她的三次底层打工经历,发现的第一件事就是:无论多低阶的工作,都没有任何一个是真的“不需要技巧”的。


其次,芭芭拉发现,连续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消耗了她的大部分思考能力。

连轴转的工作剥夺了她的爱好,第一次打工时她还能每天抽一小时阅读,到后来,她每天只能在吃晚餐的时候守着电视机放空一会。


当人的体力透支到极限,教养甚至善良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原始的恶。芭芭拉会诅咒与她起过争执的同事,甚至对没打过交道的同事也满怀恶意。她看到自我意识的退步。那个原始的芭芭拉变得非常吓人,她更苛刻、更狡猾、更满怀怨恨,而且不如优渥时的她聪明。


另外,糟糕的生活环境,对她的性情和工作状态也有极大的影响。


所以,眼界狭窄并不是贫穷的原因,而是贫穷的结果。这是穷人无法跳脱阶层、跳出思维局限的一大原因,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自我价值感的不断降低。


芭芭拉说:“找寻低薪工作的过程会使人感到自己很卑微,因为你必须把自己、包括你的精力、你的微笑、你真实或假造的生涯经历,呈现给各式各样的人,而他们就是觉得你提供的东西不怎么有趣。”


第三,导致贫穷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首先,因为薪水太低,而租金太髙。

租金问题很简单,就算是没受多少教育的穷人也知道重点在哪:是市场。当富人和穷人在开放市场里竞争住房时,穷人根本没有任何胜算。经济越繁荣,股价越高,富人越多,穷人必然被迫住进更昂贵、更荒败或离工作场所更远的屋子。


其次,因为公共部门的不负责任。

官方的贫穷率统计根本无法反映穷人的真实住房危机。官方的贫穷等级以家庭的食品支出为基准值,然后把这个数字乘以3。但食物相对而言是不会通货膨胀的,芭芭拉认为,到现在还用食品支出作为计算贫穷等级的基准值,显然已经过时了。


住房市场严重扭曲,公共住房的支出却在降低。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建筑公共住房的支出就在降低,扩大公众租房补助的方案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突然打住。另一方面,相较于无房者,政府对拥有房屋者的住房补助反而更多。


第三,因为雇主拒绝加薪。

雇主宁愿用低薪不断招收新员工也不肯加薪留住老员工,导致底层劳工始终在低薪圈内打转,只能靠多打一份工来维持生活。


第四,因为穷人不会反抗。

芭芭拉认为,身在底层才会明白,人们越穷困,他们的行动力也通常越加受限。一旦改变工作场所,就可能无法解决交通的问题,即便是有车的人,他们也还是有油钱的问题。即便有更好一点的工作机会出现,他们也害怕因为一周没有收入而失去住所,喂不饱家人和自己。


第五,主流社会已经把穷人完全排斥在外。

在高度两极化而不平等的社会里,从政界到媒体再到富人,对贫穷和穷人议题采取几近沉默态度。


芭芭拉在书中写道,媒体只报导福利改革法案后续发展的光明面,把偶尔出现的成功故事大加发挥,对各州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饥饿状况低调处理。


占据社会顶层的20%的富人和政客决定要实施哪些福利措施,甚至最低工资是多少,以及用怎样的法律来规定如何对待劳工。但穷人却从主流文化里消失了,无论是在政治语汇、知识研究或日常娱乐里,都消失无踪。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拾思说课

    以后,请不要再说,穷人思维,富人思维,这句话简直就是以偏概全。在没有时代背景得 情况下,你可以说这句话,但是如果你真的生活在时代社会下,你就会知道,不是思维限制了穷人得发挥,你处在底层生存得时候,你得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吃饭,睡觉,填满,你根本不能思考你得人生,你必须离开环境才能回头总结,就像主人公。而且,你逃不了你出生后得自然状态,也就是你得家庭环境。所以,什么穷人,富人,思维,都是扯

    13933649wwu 回复 @拾思说课: 那是因为你没有身临其境,贫贱夫妻百事哀

  • 呆板同学

    学生时代在餐馆做兼职,处于那种环境下,周围都是勾心斗角。我真的会受影响陷入愤怒,嫉妒的负面情绪,就真的会把心底的恶魔召唤出来,希望刚刚得罪我的人去s,或是遭遇不测。事后想想真的好可怕。所以不断努力远离那种环境。在好的环境,仿佛周围的人都友好善良起来。这又更加激发我向上努力的决心。

    11111111_6a 回复 @呆板同学: 我的表姐的一段经历跟您非常类似。保重身体健康,来日方长。谢谢。

  • dj088

    工作环境影响精神,眼界狭窄是并不是贫穷的原因,而是贫穷的结果。

  • 1500163lhyl

    眼界的狭隘不是贫困的原因,是贫困的结果

  • 古星的月

    太TM真实了,听的我一颤一颤的

  • 苏湖东以东

    这才是真正的社会学家

  • 大冰儿呀

    眼界狭窄不是贫穷的原因,而是贫穷的结果。这是穷人无法跳出阶层和思维局限(没有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的一大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自我价值感的不断降低。找寻低薪工作(会被人认为太笨,其实并不简单)的过程,会使人感觉自己很卑微,自我尊严在降低。只能在底层工作,情感需求长期被忽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第3个问题是薪水太低,租金太高(市场)。

  • 听友109756408

    感觉这本书写得太浅

    hongtaiyu 回复 @听友109756408: 这本书的真正价值不是炫耀作者自己的思想深度,而是真实性和开创性。真实性我就不多说了,开创性就是既得利益者往往三缄其口,活在自己的舒适阶层里,而几乎没有人像作者这样勇敢去体会穷人的生活并把它原原本本写出来。遗憾的是,这本书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书在全球畅销了20年,但社会却丝毫没有转好的迹象,反而更糟糕了。

  • 咕噜咕噜Z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尘茉youyou 回复 @咕噜咕噜Z: 联合起来做什么呢?

  • 不卷珠帘

    好书,剖析得太深刻了。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富人总是嘲弄穷人的无知无能懒惰狭隘才是贫穷的根源,尽管不排除少数人可能是,但是大部分穷人贫穷的根源不在于此,而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