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上)》:影响百万人的人生整理哲学

《断舍离(上)》:影响百万人的人生整理哲学

00:00
12:48

01 听前思考

第一,断舍离是什么,它能给人带来怎样的变化?

第二,我们为什么会舍不得扔东西?

第三,如何断舍离?


02 书中金句

断舍离是维持生活状态的工作,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使用精挑细选的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样就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自己,也就是说,物品并不只是用来使用的,而是要进入更高的阶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力量。


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理解了拥有本质,就能自然地涌出珍惜物品的心情。


在面对一大堆物品,不知道该怎么分类,毫无头绪的时候,可以按照三分法。必需品,备用品和没用品进行分类,如果已经淘汰了,没用的物品,这个时候就只剩下。必需品和备用物品。


03 精华笔记


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把焦点放到物品上,更重视方法和工具。比如家里有多少物品都没关系,只要用盒子装起来就可以;再比如,有多少物品都要想办法展示出来;而断舍离则以人为主,帮助我们探索: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最终真正喜欢上自己。


断舍离是什么?


想记住断舍离的概念,一个公式就足够。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购买,舍=舍弃多余的废物,从现有物品中做减法,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断+舍=离。

但是,是不是少买东西,不敢轻易买东西就是做到断了呢?多淘汰旧物品就是做到舍了呢?其实,断舍离并不是倡导人们去过朴素、贫乏的生活,它还包含了一层重要的意义:升级。

所谓升级,是重新思考你和物品的关系,站在更高水准,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当你使用精挑细选的,非常喜爱的东西时,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自己。也就是说,物品并不只是拿来用的,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力量。


不断舍离会怎样?


首先,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会产生心情废气。在便秘的时候,病菌会不断释放毒素,这些毒素会被肠道再次吸收,而后扩散到身体各个部位,引起不适。换句话说,房间里满是破烂,就会释放出影响心情的废气,让你不知不觉间陷入慢性中毒。

第二,环境中会产生灰尘垃圾,因为到处都是不喜欢的东西,你根本不愿意擦拭和保养,时间长了肯定会覆盖很多灰尘、霉菌、螨虫;

第三,影响你的运气。因为杂物堵塞了运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原本可能会有好运接近你,可能被杂乱挡在门外。当然,这样的说法可能接近与中国的风水学说了,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人生的种种苦恼,往往混杂在对物品的执着中。

实践了断舍离之后,会对人生带来什么改变呢?

首先,时间变充裕了,减少杂物之后,人能够生活在舒适、有序的环境中,日常维护物品的压力自然减轻,家务活变得简单轻松。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高质量的陪伴家人。

其次,可以提升你的内在能量,在好的空间里,人与环境相处变得更加和谐,从情绪上远离负面能量,多了正向力量,能感觉到内心的平静、愉快、自在。做事效率更高,更加从容,甚至可以激发更多创作的灵感。

最后,通过限制物品总量,学会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会真正使用的物品,自然提升了品位。


我们为什么舍不得扔东西?

作者提出,有三类人会舍不得丢弃物品。

第一类,他们可能是逃避现实的人。因为怕麻烦,不想面对烦心事,但是今天轻松图省事的人,将来都会绊倒在往日的不作为上。

第二类,他们可能是执着过去的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现实。因为每件物品都携带情感和回忆,物品等于复杂的个人历史。过去太美好,不愿意舍弃;过去很灰暗,舍弃的时候会痛苦,也会重新提醒自己曾经的失败。

最后一类是担忧未来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没有安全感。淘汰了物品,结果后来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所以总是担心。最后一类人群比例的最高的。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只属于某一类型,很可能有人是三合一。

那么,作者倡导我们丢掉什么东西呢?


第一类是不用的东西,总想着有一天要物尽其用,但压根这一天不会来到。第二类是还在用,但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往往只是随便用用,但并不喜欢。第三类是充满回忆的东西,它们身上承载了强大的能量和气场。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断舍离呢?


第一,任何时候,都以我为主,以我为中心做决定。

要过上以人为主导,而不是以物品为主导的人生。也就是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要以我和事物的关系为出发点。必须只考虑当下的我。


第二,要学会宽恕自己,宽恕他人。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我们买回了物品,但没有使用,这等于背弃了当时购买时的承诺,所以很容易产生愧疚感,甚至产生挫败感,不再相信自己的决策力,习惯性的自我否定。这时候要告诉自己,迟迟不处理堆积的杂物,还要经常看到它们,这等于对自己持续不断的负面评判和内心惩罚。


第三,突破“不配得”心理,不将就。

什么是“不配得”心理呢?如果平时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不喜欢、不需要的事物中,也就是经常处在“将就、凑合”的状态,那么你就是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配不上更好的”。


断舍离的实用行动方法

第一,筛选物品时,标准尽可能简单,舍弃物品时要有仪式感。

第二,个性化安排整理时间,根据能利用的时间段安排整理行动。

第三,收纳时可以参考7、5、1原则和三自原则。

最后,一个动作可以拿到物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可爱的糖果小猫咪

    如果我有钱,我就扔扔扔,一点也不会心疼

  • 熏风青衣踏歌行

    ……我希望您以后播书,主观性不要太强,相对客观的介绍书中的主要内容便可,书中精粹,自行领悟,才是上佳,这种时不时来点类似心灵鸡汤的只会适得其反,听者喜与不喜都是自己的事,听的是书,而不是您自己觉得的书中内容

    兰桂美人 回复 @熏风青衣踏歌行: 这不就是作者的观点吗?我们听了,能用就用,不能认同的就不用

  • 森栋钱钱

    母亲亲手织的毛衣你舍得丢掉?尤其是如果母亲已经不在了的。你不丢也不会怎样,但是你丢了,内心的失落伤感愧疚应该大于你丢掉衣服得到的“升级”吧。

    耗儿铲屎官 回复 @森栋钱钱: 的确我就是这样,母亲织的毛衣虽然不时尚了但是就是一种情怀啊!

  • 751060

    这个读书笔记写的不怎么样

  • 蛙蛙怪

    光是整理就可以浪费很多时间,光是时时维持就可以浪费半辈子时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猫不睡

    这本书真是扯淡

    兰桂美人 回复 @猫不睡: 日子太闲了,得给自己找事干

  • 大饼子0

    无聊,这种东西还需要一本书来讲。

  • 爱读书的大孩子

    就是抠咯,把抠领悟到更高境界呗

  • 听友185968378

    我觉得这个理念就是一种浪费。比如有个东西,我一年也用不到几次。我就该丢掉,等用的时候买新的吗,这样的确少了收纳成本,但是我就需要增加很多临时购买,对我的经济是一种考验。 还有一个老物件,虽然用得少,但是至少我之前用过。我对他的功能知根知底。我买个新的不好用怎么办?一年用不到几次。我其中几次还需要试错吗? 我觉得这是作者强行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读者。看起来有点高深,有点道理。其实意思有点牵强。 当然,这样每次都买东西。可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消费。那些资本家肯定喜欢。因为一定程度下带动了市场

  • 无想无相

    网红公知引进台湾日本的垃圾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