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嫉妒和愤怒:是情绪,还是罪孽?
 486
试听180

6.嫉妒和愤***********

00:00
14:30

本集要点


1. 嫉妒、愤怒,是情绪还是罪孽?


2. 嫉妒的古今不同认知


3. 愤怒的古今不同认知


文稿


你好,我是徐贲,今天我们继续来讲《神曲》里的另外两种罪,嫉妒和愤怒。


可能听到这里,大家已经有些大致的感觉了,在《神曲》地狱里的那些罪,真的就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比如欺诈、背叛等等,而炼狱里的,则是一些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犯、需要努力克服的事情,比如我们今天讲的嫉妒和愤怒。


情绪还是罪孽?


但丁把嫉妒和愤怒描绘为必须受到地狱惩罚的罪孽,这是一种宗教理解。但到了今天,除了在神学或哲学层次上,已经很少有人能有这种理解了。在当代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里,嫉妒和愤怒都是“情绪”,不是罪孽。


例如,法国心理学家弗朗索瓦·勒洛尔(François Lelord)和克里斯托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在《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里,分别讨论了愤怒、羡慕、羞耻、恐惧和爱等等情绪,介绍了对情绪的不同研究和归类方法。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不仅看到了各种情绪的负面作用,也看到了它们的正面作用,这和《神曲》里只是强调负面和恶的一面是很不一样的。



 


文学作品里的嫉妒:恶之源


上一讲中,其实我们已经提到了嫉妒,但主要说的是嫉妒里的幸灾乐祸,古代的时候,人们习惯于把幸灾乐祸当成是嫉妒的一种,不过到了今天,我们更倾向于把幸灾乐祸和嫉妒分开来看,而且大部分人还认为,幸灾乐祸其实是一种比嫉妒更邪恶的心态。


可能大家还记得在炼狱里,嫉妒的人眼睛都被铁丝缝了起来的可怕的情形。《神曲》之后的其他文学作品里,也有许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文学讲述的嫉妒故事大多强调嫉妒的害处和对人类品质的败坏,嫉妒是人物性格的严重缺陷。例如,14世纪英国诗人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说,“嫉妒肯定是一切罪恶中最恶的,因为所有其他的罪恶都只是反对某一种美德,而嫉妒反对的是所有的美德和所有好的东西,因为嫉妒对别人拥有的一切好东西都心怀仇恨,因此,嫉妒与其他的罪恶都不相同。几乎所有其他的罪恶本身都能给人带来某种快乐,唯独嫉妒不是这样,嫉妒本身就是痛苦和悲惨。”


这个评价,有点像是我们今天说的,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心态。在一些我们可能很熟悉的文学作品里,嫉妒是一种恶的动机。比如莎士比亚的《奥赛罗》讲的是奥赛罗因嫉妒而自毁的故事。普希金诗剧《莫扎特与萨列里》描述了平庸的萨列里因嫉妒而毒杀了天才的莫扎特。 还有《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魔戒》等等(The Lord of the Rings ,又名《指环王》),有关于嫉妒内容的作品数不胜数,但都是刻画嫉妒的恶,没有说嫉妒有正面价值的。


Flo 饰演的萨列里,《摇滚莫扎特》剧照


现代的“嫉妒”:可以增强记忆力?


但到了今天,进化心理学可就不这么看待嫉妒了。例如,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希尔(Sarah E.Hill)、德尔普里奥尔(Danielle J. DelPriore),及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沃恩(Phillip W. Vaughan)在共同著作的“嫉妒的认识作用:注意力、记忆和自我调节的耗竭”(“The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Envy: Attention, Memory, and Self-regulatoryDepletion”)中就指出,嫉妒让人的头脑更高效、敏锐。人对嫉妒过的人和事会比不嫉妒的记忆更深刻,对当下周围的人和事也会更注意,这证明了嫉妒有增强记忆和注意力的作用。会嫉妒的人往往比较敏感,这种敏感有时候也会对文学、艺术产生格外的创造力。至少,嫉妒不是对人一点帮助都没有的。


当然,嫉妒所记忆和关注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值得关注(如别人的外貌、财富、地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为了寻找嫉妒与进化的关联,希尔教授和她的同事观察实验中男性和女性对同性照片的不同反应。结果显示,女性更有可能会对外形靓丽的同性产生嫉妒之心,这符合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外表对于女性繁衍后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古代,男人繁衍后代的重要因素也许是身体强健,而在现代社会中,男人繁衍后代更重要的因素是财富和地位。因此,嫉妒别人的财富和地位在心理进化上是可以得到科学解释的。


嫉妒和妒忌


在《神曲》里,嫉妒(envy)和妒忌(jealousy)是不分的,但现代心理学和哲学则将这两种不同的嫉妒区分开来。例如,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就认为,嫉妒是想要保持自己所有的,而妒忌则是想取得别人所有的。因此,一个小孩会嫉妒弟弟妹妹得到父母的爱,而因为邻居小孩有自己没有的脚踏车而妒忌他。


美国两位心理学家(LauraGuerrero和Peter Anderson)合著的《嫉妒和妒忌的阴暗一面:欲望、错觉、不择手段和破坏性交际》(The DarkSide of Jealousy and Envy: Desire, Delusion, Desperation, and DestructiveCommunication) 谈到了嫉妒和妒忌的不同。他们认为,嫉妒的人自认为拥有某种有价值的关系,并认为这一关系受到了威胁,如当妻子的嫉妒第三者;而妒忌的人则不拥有这种关系,却千方百计地想得到或占为己有,如第三者忌妒当妻子的。


《神曲》里,无所不在的愤怒


说完了嫉妒,我们再来说说愤怒。


在《神曲》炼狱篇里,嫉妒(第二露台)与愤怒(第三露台)是紧挨着的,这也许是因为嫉妒往往容易引起愤怒,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妒火中烧”。但是我们知道,嫉妒,绝对不是愤怒的唯一原因。和只是出现在炼狱篇里的嫉妒不一样的是,《神曲》里的愤怒不仅出现在炼狱篇里,还出现在地狱篇里。


在地狱里,从第六到第九层是特别严重的罪孽,愤怒在第五层,不算是最严重的。这样安排,大概与愤怒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发怒的时候有关。地狱篇的第7首里对愤怒惩罚的详细描述是这样的:


靠近一条沸腾、倾泻的水泉/顺沿着被这泉水冲成的沟壑/这水与其说是黝黑,莫如说是浑浊


而我们,在这灰黑色的水浪伴随下/沿着一条陡峭的道路进入下层断崖


这条惨淡的水道流入一个沼泽地/它的名字叫斯提克斯/那黑水往下流淌,流到昏暗而险峻的断崖脚下


我这时注目观定/看到浸泡在泥沼中满身泥污的人/他们都赤身露体,满脸怒容


他们不仅用手相打/而且还用头相撞,用脚相踢,用胸相碰/他们用牙齿把彼此的肉一块块咬下,咬得遍体伤痕


愤怒层的景象,[法] 古斯塔夫·多雷 版画


善良的老师(上帝)对但丁说道:“孩子,现在你可以看到/那些被怒火战胜的人的魂灵/我还想让你确信/在这水下还有一些哀叹之人/他们使这水面咕噜咕噜地冒着气泡/正如你的眼睛不论转到何处,都会告诉你这般情景


他们没入这泥泞当中/言道:我们在那阳光普照的温和空气/曾是那么抑郁寡欢,因为我们把郁怒的烟雾带到里面/现在,我们就该在这黑水污泥当中自艾自怨/他们的喉咙里咕哝着这赞歌似的怨言/因为他们无法把话讲清说全


炼狱篇的第17首里也提到了对愤怒的惩罚,但没有多少具体的描述,只是说那里“那潮湿而浓密的水气来势变得稀!/太阳的光盘是如何柔弱无力地从这片水气中穿过”,到处是一片浓雾,“而那垂暮的阳光已落到海滩低处”。这是一片暗无天日、潮湿阴冷、令人难以呼吸的地方。


愤怒具有合理性吗?


但到了今天,和对嫉妒的研究一样,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对愤怒也有了远比但丁那时候更为丰富、复杂和深入的认识。愤怒会让人丧失理智,容易陷入仇恨而不能自拔。愤怒的人还会诉诸暴力,把暴力手段当作解决问题的正义手段,比如私人报复、阶级斗争等。


听起来好像的确不是一种好的情绪。但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先来想想看自己的情况。你肯定也愤怒过,而且你也不会承认你的每次愤怒都是不对的、该下地狱的。这是因为愤怒有时候是正当的,它常常包含着对正邪、是非的道德判断,不只是一味的情绪冲动。


早在25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在《修辞学》中对“愤怒”情绪在人际交流中的作用有所阐述。他指出,一个人的愤怒之所以会对他人有所影响,根本原因不是愤怒本身,而是愤怒后面的那种能被他人认同的“正义感”,即对某种“不公平”的不满和抵制。这种正义感使得不同的人们对某件事情的“不正当”有了共同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半身像


愤慨,让愤怒具有了某种合理性?


《修辞学》第二部分第2章讨论的“愤怒”(anger)和第9章讨论的“愤慨”(being indignant)都涉及了愤怒情绪的正义感。亚里士多德说,愤怒是“一种针对某人或他的亲友所施加的,为他们所不应遭受的显著的轻慢所激起的”,愤怒情绪中有不痛快,也有报复的欲望。


道德习俗要求人制怒,克制愤怒,但也承认,人发怒,有时候是有正当理由的。人在自己或眼看别人被背叛、欺骗、践踏和欺压的时候,无论修养有多好,都会难以遏制地愤怒。前不久小贩夏俊峰被处死后,愤怒的情绪就是这样在普通网民中扩散和蔓延的。


愤慨是一种我们因为看到坏人得好运而引起的愤愤不平,例如暴发户以勾结权贵而发迹、官员的拥权自肥、富二代或官二代的特权和奢靡生活。愤慨往往包含某种关于“好东西”的“正当性”的意识。人们一般并不会因为看到别人正直、勇敢,品德高尚而感到愤慨。人们是因为“财富、权力以及应该由好人得到的东西”被坏人得到才感到愤慨的。


被奴役的人、卑贱的人和没有雄心壮志的人,是不会感到愤慨的,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一样好东西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所以坏人得到好东西就随他去了。因此,能愤慨、会愤怒的公众其实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的,而他们带有怒意的公众意见也是值得听取和重视的。一个不会愤怒的社会是一个麻木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永远不会有所变革,永远不会有所进步的。


结语


听到这里,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对嫉妒和愤怒有了新的认识?觉得嫉妒和愤怒是恶的根源,或者是可以被原谅、理解的呢?


千万注意了,我们今天阅读《神曲》,并不是为了批判当时的人对“人之常情”的理解不深,而是一种提醒,哪怕今天我们为《神曲》里提到的罪孽做了种种合理的解释、正面作用的分析,我们仍然需要对这样的情绪保持警惕。


嫉妒和愤怒,不管在当时,还是在现在依然在引发着各种实际的犯罪,依然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神曲》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说到这里,希望能启发你自己的一些思考。下一讲我们要说的是《神曲》中的贪婪、和我们今天社会中扭曲的成功和幸福观念之间可能有着怎样的联系。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会。


*本节目内容由张磊转述




精选用户评论
  • 听友246444407

    叔本华说,嫉妒虽然不好,但却是人之常情,而以别人的不幸为自己的快乐则是魔鬼心肠。他认为,幸灾乐祸是人性中非常接近“残忍”的部分。但是,心理学家本济夫(AaronBen-Ze'ev)认为,叔本华把幸灾乐祸看得太严重了,因为如果不是太乖戾、病态和恶毒,一般的幸灾乐祸也不过是一种人之常情。

其他用户评论
  • 听友246444407

    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就认为,嫉妒是想要保持自己所有的,而妒忌则是想取得别人所有的。因此,一个小孩会嫉妒弟弟妹妹得到父母的爱,而因为邻居小孩有自己没有的脚踏车而妒忌他。

  • 听友246444407

    人们是因为“财富、权力以及应该由好人得到的东西”被坏人得到才感到愤慨的。 被奴役的人、卑贱的人和没有雄心壮志的人,是不会感到愤慨的,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一样好东西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所以坏人得到好东西就随他去了。因此,能愤慨、会愤怒的公众其实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的,而他们带有怒意的公众意见也是值得听取和重视的。一个不会愤怒的社会是一个麻木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永远不会有所变革,永远不会有所进步的。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