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七之事1~原文及译文
三皇:炎帝神农氏。
周:鲁周公旦。
齐:相晏婴。
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
司马文园令相如,杨执戟雄。
吴:归命侯,韦太傅弘嗣。
晋: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马充,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杜舍人育,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余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乐安任育长,宣城秦精,敦煌单道开,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内山谦之。
后魏:琅琊王肃。
宋: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鲍昭妹令晖,八公山沙门谭济。齐:世祖武帝。
梁:刘廷尉,陶先生弘景。
皇朝:徐英公勣。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周公《尔雅》:“槚,苦茶.”《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
司马相如《凡将篇》:乌啄、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蔎。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七升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
译文
七、茶事的历史记载
古代三皇时:炎帝神农氏。
周代:周朝鲁周公旦,齐相晏婴。
汉代:仙人丹邱子、黄山君,(汉)孝文园令司马相如。(汉)黄门侍郎(执戟)扬雄。
三国东吴:归命侯孙皓、太傅韦宏嗣(韦曜)。
晋代:晋惠帝。司空刘琨,琨兄之子衮州刺史刘演。黄门侍即张孟阳,司隶校尉傅咸。太子洗马江统。参军孙楚。记室左太冲(左思)。吴兴人陆纳,纳兄子会稽内史陆俶。冠军谢安石(谢安)。弘农太守郭璞。扬州太守桓温。舍人杜毓。武康小山寺和尚法瑶。沛国人夏侯恺。余姚人虞洪。北地人傅巽。丹陽人弘君举。乐安太守任育长,宣城人秦精。敦煌道士单道开。剡县陈务之妻。广陵郡的老妇人。河内人山谦之。
北魏:瑯琊人王肃。
南朝宋:新安王子鸾,鸾之弟豫章王子尚。鲍照之妹鲍令晖。八公山和尚谭济。
南北朝南齐:世祖武帝萧赜。
南朝梁:廷尉卿刘孝绰,贞白先生陶弘景。
唐朝:英国公徐勣ji。
周公《尔雅》说:"槚,就是苦茶。"
《神农食经》说:长期饮茶,使人身体强状有力、精神愉悦。
《广雅》说:湖北江陵以及四川重庆一带的人,采茶叶做成茶饼,叶子老的,就用米膏掺合在一起制成茶饼后。想煮茶喝时,先烤茶饼,使它呈现红色,捣成碎末放置瓷器中,冲进开水。或放些葱、姜、橘子合着煎煮。喝了它可以醒酒,使人兴奋不想睡
《晏子春秋》说:"晏婴作齐景公的相时,吃的是粗粮(菜)是烧烤的禽鸟和蛋品,除此之外,只饮茶罢了。
汉司马相如《凡将篇》在药物类中记载有:"乌喙、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硝、蔻椒、茱萸。"
汉扬雄《方言》说:"蜀西南人把茶叶收做蔎。"
三国《吴志·韦曜传》说:"孙皓每次设宴,规定人人要饮酒七升,凡喝不完了,也都要硬灌下去。韦曜饮酒不超过二升。孙皓当初非常尊重他,暗地赐茶以代替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