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堂|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小课堂|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00:00
09:50

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又和你们在语文小课堂见面了。我们在这个单元里,读到了三篇非常精彩的小说,我们先来一起回顾一下吧!


在鲁迅的《故乡》中,作者讲述了自己最后一次回乡,并且与家乡告别的经历。无论是儿时的好伙伴闰土,还是记忆里的豆腐西施,都早已不是作者记忆里的模样了。故乡与作者之间,仿佛有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壁障内外的人,各自承受着生活的苦难,却都看不清渺茫的未来。然而在小说的最后,鲁迅还是将希望的目光投注在孩子身上,他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中,我们见证了一场富贵梦破碎的整个过程,若瑟夫一家人对叔叔于勒长达十年的的盼望在那艘度假游轮上,由那个衣衫褴褛的卖牡蛎的老人一点点粉碎,最终归于幻灭。对于于勒和他的家人而言,亲情并非是永恒的血缘关系,而是金钱的附属品,当于勒是个富豪时,他便是亲爱的、好心的叔叔于勒,当于勒只是个卖牡蛎的穷水手时,对于于勒的家人而言,他便是累赘,是麻烦,是他们避之不及的陌生人。


在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杜小康在一场家庭的变故之后失学了。他跟着爸爸一起到远离家乡的芦苇荡里养鸭。这是一场属于他们父子的孤独之旅,这种孤独不仅来自于那荒无人烟的芦苇荡,同时也来自于他们无法相互理解的内心。然而这孤独被一场暴风雨所拯救,杜小康一个人找回了在暴风雨中惊慌逃窜的十几只鸭子,在迷路的夜晚,他竟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年轻的心,终于理解了他的父亲,也开始接受他所面对的一切。


好了,在复习了这三篇精彩的小说之后,我们赶紧进入我们今天的话题,我们今天的话题和这三篇小说很有关系,那就是如何在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呢?这个问题在我们阅读小说时尤为重要,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啊,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创作的,他通常是希望借由这个人物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分析人物形象,这样我们才能读出人物中所蕴含的深意。


那么我们该如何分析一篇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作者通常是如何来描写一个人物的呢?没错,我们都知道,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表情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等,每一种描写手段,都是为了呈现人物的某种性格,那么我们在分析人物的时候,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比如在鲁迅的《故乡》中,有一个深入人心的豆腐西施,杨二嫂。鲁迅是如何描写她的呢?


首先是外貌描写: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除了凸颧骨,薄嘴唇,鲁迅还特别描写了一下杨二嫂圆规似的嚣张的站姿,如此一来,一个消瘦而刻薄的女人形象就出现了。然而这还不足以凸显杨二嫂的性格,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对杨二嫂的表情和语言描写: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同学们,读了上面杨二嫂的话,你们心中的杨二嫂是怎样的形象?她言语中的讥讽、戏谑和傲慢,以及理直气壮地要占便宜的小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和市侩展露地淋漓尽致,而这正是鲁迅笔下一类典型的身处旧社会中国农村的普通人的形象。


除了语言之外,鲁迅还对杨二嫂进行了动作上的刻画: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两次动作描写,写的都是杨二嫂明目张胆地拿东西,而且拿得理所应当,进一步展示了她吝啬又贪婪的人物性格,也表露出作者内心的嘲讽和鄙夷。


好了,同学们,相信你现在已经知道如何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了吧?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心理描写,在一篇小说中,作者往往会通过刻画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来展示他最真实的性格,比如,我们来看《孤独之旅》中,曹文轩对于杜小康的心理有两段精彩的描写:


当杜小康刚来到芦苇荡的时候,作者说:

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当杜小康一个人在芦苇荡中迷路的时候,作者说: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从一开始的害怕胆怯,到后来的长大坚强,作者通过两段心理描写呈现出一个少年的成长轨迹。一开始,他追随着父亲,眼神里是孩子的胆怯,而现在,他一个人,独自躺在异乡的芦苇荡,平静地思念着家乡,同样的环境,可是杜小康的心境却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从这两段心理描写的对比中看到他的成长和蜕变。


其实,除了上面我们聊到的这些人物分析的角度和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细节来洞察人物形象,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中,作者就运用了非常多的细节描写来展示当时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终于有一个看中二姐的人上门来了。他是公务员,没有什么钱,但是诚实可靠。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你看,这个公务员之所以义无反顾地要和二姐求婚,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对二姐的财富状况产生了期待。而二姐的父母之所以会拿出这封信给他,也是希望这笔想象中的财富能成为女儿婚姻的催化剂。


还有下面这一段,当若瑟夫把钱给了于勒叔叔时,他说: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个孩子心中反复出现的叔叔、弟弟、亲叔叔这几个字眼,正是他的父母此刻最不愿听到和面对的词。在孩子的眼中,这个卖牡蛎的老水手即使再穷,也是他的叔叔,可是在成人的眼中,他们对贫穷的恐惧足以消解一切血缘关系,尽管作者并没有发表明确的观点,可是这个孩子的眼光和心理描写,反衬出了他父母的市侩嘴脸,他表达出了对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现状和金钱至上主义的批判和蔑视。


好了,同学们,现在你知道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的方法了吗?赶紧用上面我们说的这些方法来分析一下《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里的各种人物形象吧。


我们下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枫叶_u31

    老师好,很喜欢您的小课堂学习。郦老师的语文启蒙课的七年级八年级能添加小课堂学习吗?很期待哦,谢谢

  • 天蓝色的星

    hello

  • 鑫鑫的声音

    小丫小丫请你不要嘎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