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士族:被迫营业的高干子弟

5、士族:被迫营业的高干子弟

00:00
12:32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家好,我是段文强。今天,我们接着讲三国。

上一讲中,我们主要讲了,董卓废刘辩,立刘协的行为逻辑。

过去,我们都认为董卓很残暴,很无脑。实际上,董卓也是一个心思很沉的人,他废立皇帝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很现实的政治考量。他以为,废立皇帝就可以继承汉灵帝和董太后的衣钵,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成为霍光一样的人物。

但是,他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

霍光之所以能废立皇帝,是因为三个条件。第一,霍光本身就是外戚,而且是武帝的顾命大臣,很有政治权威。第二,被废掉的海昏侯刘贺确实有点不像话,虽然未必有史书中说的那么夸张,但不合格是真的。第三,当时有很多人支持霍光,其中最有分量的支持来自于太后。有了这三个条件,霍光废立才能成功,且赞誉千古。而这三点条件,董卓一个都没有。这就必然会树立起一堆反对者,连带着中央权威也荡然无存。

天下正式进入分崩离析的乱世。

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讲述这段过程的时候,用了一句话:文士自卫成了武将。这里的武将,指的就是军阀。也就是说,当时有一些人,是借着军权下放的机会,自动成为军阀的,比如董卓。而另一些人,则在其他军阀出现后,为了对抗他们,被迫成为军阀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日后称霸河北的袁绍。

袁绍成为军阀,确实是董卓逼的。和董卓不一样,从身份上来说,董卓是寒族,袁绍是士族。所谓士族,是指连续有几代人做高官的家族。袁绍家曾经有四代人当过宰相,所以有“四世三公”的称呼。东汉的三公是太尉、司马、司空,在级别上都是宰相。你想,一个家族出了四代宰相,前后一百多年,能积累起多少政治资本?所以,还有一句话也是用来形容袁氏家族的: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当时,像这样的家族不只袁氏一个,杨修他们家也是“四世三公”。

这是士族。

所谓庶族,就是祖上没人坐过高官,没多少政治影响力和资源的家族。比如,董卓、曹操、刘备、孙权。因此,董卓想获得政治资本,必须借用军事,而袁绍却天生具有政治影响力。

史书上说,袁绍二十多岁,还没进入官场的时候,就好结交天下名士,每天宾客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坐在一起高谈阔论。声势之大,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袁绍在基层历练几年,就能一路高升,成为九卿,甚至三公。

但董卓的出现,打乱了这一进程。

董卓进入雒阳之前,袁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听命于宦官蹇硕。蹇硕死后,他又成了何进的人。当时,何进想诛杀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就出了招四方猛将逼宫的主意。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馊主意,董卓的祸乱就是这个主意给闹得。但,这真的是一个馊主意吗?袁绍和何进,很可能想通过这次机会,削除几个军阀的兵权。这一点,上一讲已经详细分析过了。这里再补充一个细节。

何进被杀后,下令进攻皇宫的就是袁绍。袁绍可不是擅自作主,而是在和叔叔袁隗商议后,矫诏,也就是假传诏书进攻皇宫。也就是说,在何进死后,董卓出现之前这段时间,雒阳城其实是掌控在袁绍手里的。不难想象,如果董卓没有出现,等祸乱平息后,控制朝政的虽然不一定是袁绍,但一定是袁家人。

从这些细节来看,当初袁绍建议招四方猛将的目的,就很难说了,至少不是为了单纯的对付宦官。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和实力,所以董卓控制雒阳后,也不敢轻视袁绍。当董卓提出要废立皇帝的想法时,有三个人明确反对,分别是丁原、卢植和袁绍。这三个人中,场面最硬的是袁绍。董卓见袁绍反对,把剑拔出来说:“你想试试我的剑锋利不锋利吗?”袁绍一点也不怂,也把剑拔了出来,说:“你那把剑很锋利是吧,巧了,我这把剑也是。”随后,保持拔剑的姿势,倒退着出去了。

当然,袁绍也知道董卓不好惹,干脆直接离开雒阳,去了河北冀州。

你看,面对董卓,袁绍居然可以刚到这种程度。不过,卢植、丁原、袁绍的下场完全不一样。丁原被杀,卢植被免职,袁绍却被封为渤海太守,升官了。对于袁氏族人,董卓也没有加害,仍然让袁绍的叔叔袁隗当太傅。可见,董卓对袁绍一方面有些忌惮,一方面又想拉拢。

可是,董卓没有想到,他对袁绍的示好,换来的却是十几路联军的讨伐。

前面说过,董卓废立皇帝的做法,严重的伤害了中央权威,让地方军阀有借口独立,甚至开始与中央对抗。但对抗中央这事,不能一个人来,得一起闹才显得名正言顺。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关东联军。关东,在当时指的是函谷关以东。

既然是联军,就需要盟主。在联军中,袁绍既不是政治地位最高的,也不是实力最强的。冀州牧韩馥比袁绍官大,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比他实力强。既然如此,为什么都推举袁绍为盟主?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袁氏是当时声望最高的士族,第二袁绍是袁氏家族年轻一辈里声望最高的人,第三此时袁绍的家人已经被董卓杀害了,容易得到同情。

这下,董卓就十分难受了。面对十几万大军,董卓自知不是对手,于是放弃雒阳,把东部地区留给联军抢夺,自己带着献帝去了长安。

你看,因为董卓,袁绍的命运被彻底改变,原本他只能按部就班,当个九卿之类的中央官。却因为董卓,被逼出雒阳,成了日后的盟主和河北霸主。这就是,黄仁宇先生所说,“文士被迫成为武将”的过程。当然,这不单单是在说袁绍,整个士族阶层都受到了影响。

士族也分很多种,袁绍、杨修的家族,是有“四世三公”背景的大士族。除此之外,还有四世九卿,四世郡守等等中小士族,这些人是东汉社会的中坚力量。

那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了。第一,既然士族是中坚力量,为什么外戚、宦官、军阀争夺皇权的时候,除了袁绍,不见士族有什么作为?第二,就和军阀的问题一样,当时为什么有这么多士族?他们是突然出现的,还是从来就有的?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士族虽然人数众多,且掌握中坚力量,但毕竟不能和代表皇权的外戚和宦官对抗。同时,何进、蹇硕手里都有军权,而士族没有。所以,在核心权力的争斗中,士族很难插上手,即使插手也只能是辅助地位。比如,袁绍辅助何进。

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这里只能展开说一点。在选拔官员方面,汉朝实行的是察举制,核心就是推荐。当时的地方官员,可以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既然是推荐,那操作空间就很大。我是地方官,有推荐名额的话,我一定会优先推荐和自己有关系的人,比如老师、学生、朋友。等到这些人有了推荐资格以后,又会反过来推荐我的宗亲。

这样一来,社会政治就会长期被一群人把控。这才有了“四世三公”“四世九卿”“四世郡守”的现象。袁氏家族才会“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因此,当时政府的核心权力虽然在外戚、宦官手中,但中下层的政治权力和影响力都在士族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外戚和宦官不太可能掌握中下层的社会权力,但士族却有机会接触和掌握上层,甚至核心权力。比如,在何进和宦官两败俱伤后,雒阳城曾一度被袁绍和他的家族控制。按照这个逻辑,政权或早或晚都得被士族掌控。

你看,一百多年后的东晋就是士族政权。当时流传一句话,叫“王与马公天下”马就是司马家,王就是王导,是琅琊王氏,是当时的大士族。也就是说,东晋政权是司马氏和王氏共同掌控的。本来,袁氏家族很有机会掌握政权,但因为张角和董卓,整个政治,甚至天下形势都被改变了。本来在政治结构中,士族们是高高在上的,但因为有了这些插曲,他们被迫转为军阀,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董卓这样没什么政治资源的人竞争和对抗。

既然如此,被改变命运,被迫成为军阀,就不止是士族,还有寒族。而寒族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曹操。下一讲,我们就从曹操的角度来看看,寒族是怎么崛起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周瑜吃鱼

    琅琊王氏,就是王羲之的家族吧!确实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