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物哀、侘寂及切裂:浸入偶然的幸福

6. 物哀、*************

00:00
23:49

导读

作为暧昧的哲学根基之一,偶然性哲学浸透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今天分享三个体现了偶然性哲学的日本审美范畴,物哀、侘寂以及切裂。为何日剧人物塑造得模棱两可,为何日本茶室偏爱不完美的瓷器,又为何能剧里表演者总是一顿一足?对于这些疑问,通过对三种审美体验的哲学反思,或许我们可以收获答案。

文稿

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徐英瑾,非常高兴又和大家来分享暧昧这个话题。

我们上一讲是讲了九鬼周造的偶然性哲学,可以说这是我们整个系列节目中的一道硬菜,那么我们现在就要用这样的一个抽象的哲学观点来解释各种具体的日本暧昧文化现象。今天的内容我们要解释的第一个系列现象,日本的三种审美范畴。我要指出,这三种审美范畴可以从不同的方向,体现日本文化的暧昧特色。且从更深的角度上看,它们也都可以通过九鬼周造的偶然性哲学得到更深入的哲学说明。

什么叫审美范畴?审美范畴就是指一个民族它的审美习惯经过反思性体验以后,搞出了一些概念来概括他们的审美情趣。那么在日本文化里面,我今天提出了三个关键词,一个是物哀,一个是诧寂,一个是切裂,这三个词听上去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生疏,不要紧,我来一个个解释。

物哀:请真情流露

“物哀是这样写的,物体的物,哀痛的哀,它大致的意思就是说,你在描述外部景物时,要真实地描述你看到的东西和你心里的感受,不要过分地用某些意识形态去左右它。这个概念的提出人叫本居宣长,他是日本江户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家,他提出的一个学术流派叫国学,国学和我们中国的国学含义不一样,它指的是日本的本土国学,以至于和儒学相区分。他认为,儒学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喜欢在文艺作品里面讲善恶的道理,比如儿子和妈妈的关系,就一定要放到儒家的忠孝里去,然后把艺术的感觉全部裁减掉。他说,不行,不好,我们就真情地流露我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非常推崇的一个文学作品,就是《源氏物语》,作者是紫式部。不了解这部作品的听众,可以把它大致地脑补成一个日本版本的《红楼梦》,讲的也就是一个贵族家庭里男女之间的情感关系。这个作品有一部分的描述特别能够体现本居宣长所说的物哀,大概是在第25回里,大意是,传统的人们写故事有个特点,就是要把善恶间的界限搞得很清楚。善人就是善,因此就专挑他的好事来写。坏人就是坏,专挑他坏事来写。

结果就非常脸谱化了,这就不是我们真实的感受。我们真实看到的世界中的人难道善恶那么分明吗?紫式部说,我不这么写,我就清清楚楚地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来,把我看到的东西写出来。所以在紫式部的笔下,她一点都不避讳男女之间的偷情,那些完全违背儒家礼仪的内容她都留下来了。这非常像一个古典版的《昼颜》,《昼颜》也是表现偷情的一个日本电视剧,这里面好像也有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一些影响。

这样的话,物哀和我们讲的暧昧以及偶然性搭上边了。你想想看,暧昧的对立面就是善恶明晰,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比如像咱们的京剧就很清楚,如果是个奸贼的话,脸就涂成白的,如果是一个好人的话,就涂成红的。从颜色上就可以看到了,这就是暧昧的对立面。

但是把善恶界限给破坏掉以后,好人也会做一些坏事,坏人也会做点好事,那么好人还叫好人,坏人还叫坏人吗?好人和坏人之间的界限就分不清楚了。但是这不就是生活教给我们的吗?生活展现给我们的那些活生生的人,不就是这个样子吗?这就是紫式部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那么物哀和暧昧之间关系我们说清楚了,它和偶然性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道理非常简单,你如果接受了紫式部的这种描写,或是《源氏物语》的故事框架,再来看万事万物的话,你看到任何一个好人做好事,你都会想,有可能他也会做坏事。任何坏人做坏事,你会想,他可能会做好事。所以好事和坏事之间的界限也变得非常的模糊了,也就是说,在每一个现实的价值标签被贴到某个对象的时候,你自己可以脑补有相反的价值标签,在临近的可能世界中,也可以被贴到这样一个对象的脑门上。

我已经说过了,什么叫偶然性,偶然性实际上就是必然性的车轮和不可能性的地面相互邂逅时产生的火花。很明显,如果你看到现实性的时候,脑子里看到了他做这件事情的不可能性和其他的可能世界,你脑子里就会产生很多关于偶然性的火花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使得物哀的审美情趣背后的哲学根基得以体现了,这就是偶然性哲学。

除了这个例子以外,我们可以讲另外一个例子,这就是《平家物语》。如果把《源氏物语》看成是日本人的《红楼梦》的话,《平家物语》大致是他们的《三国演义》,它讲的是平家和源家这两大贵族势力争夺天下的过程。我们在讲到《源氏物语》时已经说过,紫式部是要破坏善和恶之间界限的清晰感,制造暧昧感。那么《平家物语》破坏的是什么?它破坏的是胜和败之间界限的清晰感。

你不能够认为,这个人天生就是应该胜,或者天生就应该败。我们可以举其中的一首诗,可以体现作者这样的想法。我读一下,祇园精舍的钟磬,敲出人生无常的响声;娑罗双树的花色,显示盛极必衰的道理。骄奢者不久长,犹似春梦;强梁者必消逝,恰如轻尘。这首诗是说,你每一次获得巨大军事胜利时,都要设想,只要你在战斗中做出一个小小的错误判断,或者运气差一点点,就有可能在战斗中被砍下脑袋。因此你就意识到,你当下胜利的偶然性。

所以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物哀、偶然性和暧昧性之间的三者关联,正因为胜和负之间的界限是可以被暧昧化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你对于现实境况的忠实描述,就可以让你看到你在这场军事斗争中失败的其他可能事件。而这些对于可能世界的观看,又可以让你认识到你现在获得的胜利的偶然性。

物哀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世界的无常上,也就是说女性得到男性的眷恋有可能是无常的,明天男人就会移情别恋,喜欢别的女人。某种意义上说,军人也是这样。有人说这意味着男权文化吗?不。在伟大的命运的力量面前,男性也是脆弱的。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将领,他获得的某一场胜利只不过是偶然得到了武神的眷恋。如果武神眷恋敌方的话,那么这场战斗就会失败。所以你获得的所有幸福,无论是来自于异性的,还是来自战场的,都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你需要设想,在另外一个可能世界中,这些偶然获得的幸福都不存在了。

很明显,正是因为大家看到了不幸和幸福之间界限的暧昧性,这才使得大家深刻地理解到我们现在所获得的幸福的偶然性,由此深刻的理解这个世界无常的本性。如果你从这种角度来理解世界无常的本性的话,你就会把自己经营到世界呈现给你的每一个小的细节当中,好好地享受这些细节,所以你才会为每一片掉下来的京都的红叶而感到幸福、感到开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物哀的精髓。

侘寂:不完美中见完美

除了物哀以外,还有一个范畴也体现了这种微妙的关系,这个就是侘寂。什么叫侘寂?就是指你在制作艺术作品时,不要刻意地追求完美,有时候你也刻意地追求一点不完美,然后将这样一种不完美作为完美来加以享受。大家说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可以做点中日文化对比。

小时候我看过一部电影,叫《火烧圆明园》,李翰祥导演的。这里面讲到了刘晓庆女士演的慈禧太后去看景德镇呈上来的瓷器,瓷器做得很精致,太后眼睛刁,左看右看,还是觉得有瑕疵,往地上一摔说,骗皇上,骗太后,该当何罪!

这很能体现中国皇家的审美情趣,做什么都匀匀衬衬,方方正正,左边右边一模一样。如果他发现左边和右边颜色有点不一样,胎釉的成色不一样,瓶侧的厚薄不一样,只要差一点点,重做。所以景德镇的东西为什么贵?就是因为它要符合皇家标准的比例太低,废品率太高。

但我们看到,日本人那种古朴的陶器好像是故意做出不对称的样子,而且他们还很开心。按照中国的标准全得扔,他们还是玩得很开心,为什么?那么这里我们要举另外一个例子,可以和慈禧太后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就是千利休。

千利休何许人也,大致是日本战国晚期人,也就是和丰臣秀吉同时代的一个著名僧人、艺术家以及商人。他也是身居很多事,很多的身份。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搞出了日本的茶室文化。茶室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在一个很小的方寸之间,让你感受到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

这里的一个要点是,在茶室里放的所有饮茶用具,各种各样的用来洗茶的布,或者是碗具,按照中国的标准来说都相对粗陋。千利休要追求的那种侘寂的美学情趣就在茶室里体现出来了,他要通过精心做出来的那些人为的自然感和残破感,让你感受到自然的情趣。明明一个碗没有缝,他非得弄出一点缝,有一个茶具,它没有一点茶垢,它就是要弄一点茶垢,有一个铁器,它没有锈,他就是要弄出一点锈来。

那么这个审美情趣和我们所说的暧昧以及哲学概念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个关系大致是这个样子的。比如你是要一个清清楚楚的、没有任何瑕疵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它就按照一个统一性的必然逻辑做出来。比如举个例子,圆就是圆,是用圆规画出来的。

如果这个圆它不那么圆,有些地方有些缺口,这就说明有两三个原则同时进入了圆的制造,但你又说不出是哪几个原则,就几股力量,在这里邂逅了,制造了一个暧昧的场域。因此它也构成了西田几多郎所说的场域,你知道有很多力量在这里发生作用,有一个场所,但你没有办法用主谓词逻辑说清楚是哪些力量,这多好玩。这就是它和暧昧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它和偶然性又有关系?很简单,一个茶具做出来了有裂缝,请问这个裂缝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某种纹路来走?它当然也可能往其他的方向走。裂缝有各种各样的走法,它按照这样的方向走,你大脑里就会脑补,它可能按照其他方向来走的样子。请注意,如果一点裂缝都没有,你可能就不会想裂缝了。

人就是这德行,你会以为这个东西不该有裂缝。如果一个东西有一点裂缝,你自然就会想有可能会有其他方向的裂缝。你会设想这个东西的过去,设想这个东西的将来。这些过去和将来它可以展现出的不同的艺术样态,就在你大脑里成倍地增加了它在你心目中所呈现的艺术形象数量,这一下就制造了很多可能世界包围着现实世界的心理图像。这不就是偶然性吗?

偶然性实际上就是不可能性和所谓的必然性相互邂逅所产生的交互点。所以恰恰是在侘寂文化的场域里面,在这样的一个审美原则下,我们做出的这种不完美感,使得我们的精神有向更高的方向提升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自行的脑补,所以这叫在不完美中见完美。

切裂:给思绪留一些空隙

那么讲完这一个环节我们又可以切入到下面一个环节了,下面一个环节,正好有个字叫切,切裂,这个翻译有点勉强,列字是我加上去的,因为在汉语里我们不能加假名,所以我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说。

切裂它具体的例子是什么?是日本的插花艺术。你要把花切下来,然后再变成花。日本哲学家西谷启志就说过,插花有意思。西谷启志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哲学家西田几多郎非常有重要的一个弟子。他就说了,插花矛盾的地方就在于,一方面你把花根剪下来,把枝剪下来,花将来在生物学上是必死的。但是你把它切成具体的样子,插到花瓶里,它在艺术上就生了。一个在生物学上逼它死的事儿,却能够在艺术上让它生,这本身就在动摇生和死之间的界限。请问这是生还是死?这就是暧昧。

再来,切为什么能够产生暧昧?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切制造了一种人为的断裂,人为的断裂让你有能力去脑补断裂之间的一个间隙是什么,间隙是偶然性产生的一个源泉。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日本的国剧能剧和我们中国的国剧京剧做一个小小的比较。

能剧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在它的两个动作之间,有一个迟缓的过程,这有点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那种翻篇的连环画。如果你翻得足够慢,每个动作都是分开的。如果你翻得足够快,引起了视觉的残留效应,就会变成连续的动画。

京剧的动作有时候是很快的,比如一些武戏,比如孙悟空的戏,可以非常快,但如果是能剧的话,它有时候一个动作就停在那里。它有一个专业的术语来表示能剧当中的走路,叫摺足。它的一个本来意思是我们以前古代看到的奏章,叠在一起像手风琴一样,一展开就是一大堆。它觉得人的脚步也可以这样摺着走。它具体的一个走法是什么?就是像滑行一般的走路。注意脚千万不能抬起,且需要非常地迟缓,好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把情绪放进去。





2015年南京朱鹮艺术周日本能剧表演现场

日本的一个文化作家加藤周一,他写了一本书,叫《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在这本书里,他就特别比较了日本的能剧和中国的京剧,他就说,在日本的能剧里有这么一个切裂的过程,它每个动作都有一个小的间隙,不管有多小。而中国的文化则崇尚连续性,要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好让观众叫好。但日本的能剧,则比较安静。

好,讲到这一段我们就基本可以看到了,正因为切列制造了一种间歇感、间隙感,所以偶然性的东西才可以放进去。但我还想从一个更深的角度再谈谈到底为什么切能够产生这样的一种偶然性的感觉。我认为切在很大程度上是破坏了一个对称性。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对称的,植物、人类都是对称的,很多民族都尝试着要描绘自然世界的这种对称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皇家园林,尤其是北方的紫禁城,这些建筑都要追求左右对称,这就是对自然的模仿。

切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切的特点就是只要把对称性结构的一部分给切掉,然后嫁接另外一个东西上去。比如日本的庭院,在很大程度上就不是一个对称性的东西。日本的很多诗歌形式,比如说俳句,也不是对称的。某种意义上你甚至还可以把日本的建筑和日本的诗歌形式看成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插花,把花的一枝叉掉了,把另外一枝花插上去,就这么一种过程。

为什么这个过程有意思?你想想看,如果你不做这个过程,所有的世界都是按照一种所谓对称性的形式向你展现,那么将碰到的一个很大的麻烦是什么?首先没有惊喜感,因为你看到左边就知道右边,没有惊喜感,就没有暧昧感。为什么呢?暧昧就是在于你的预期会落空,你的预期有可能没有办法以它必然性的力量扫荡一切可能的空间。现在你的预期都实现了,暧昧感不就产生不了吗?可如果有暧昧感的话,这时候的你就会觉得,你所看到的实际景物是巨大的可能性矩阵当中的一个偶然呈现的成员。所以这种偶然感又可以让你再一次感受世界的无常,这就和前面的审美体验又勾连在一起了。

所以日本人对于非对称性切割的诉求背后,是有一套非常缜密的美学想法的。一方面它是以一种人为的方式进一步地逼出暧昧,另外一方面又要试图以这种方式来增加我们的心智,对不同可能世界的思考能力,以及增加我们审美体验的密度,这也是日式审美的一个特点。

同时我也脑补一句,可能在历史上日本就是一个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什么东西都做成对称的,对他们的物资消耗也比较大。所以如果能够在尽量小的空间里塞入更多的美学因素来提高大家的审美密度的话,也比较符合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的具体国情。

好,那么今天我们这一集节目基本上就是通过这三个审美范畴,物哀、侘寂以及切裂,来展现日本审美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一边联系着日本文化的一般现象,也就是暧昧,另外一方面也都体现了九鬼周造的偶然性哲学对于这些原则的解释能力。

讲了这些以后,我们下一集就要切入下面一个话题。在下面一个话题里,我们要讨论偶然性邂逅的另一种非常有趣的形式,那就是人和人之间的邂逅,这种邂逅也可以把它当成艺术作品来关照,这将牵涉到日本文化中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日本的艺妓文化。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结束了。我是徐英瑾,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