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孔子在春秋末期社会大动荡中开出的治世“药方”,其理想目标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大同世界,其思想核心是仁,其制度规范是礼,而正确地把握和实施仁与礼、达致大同世界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则是“中庸之道”。
正文
各位网友,今天,请收听收看《论语》札记之孔子论治世(五)治世之方略——中道
孔子在春秋末期社会大动荡中开出的治世“药方”,其理想目标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大同世界,其思想核心是仁,其制度规范是礼,而正确地把握和实施仁与礼、达致大同世界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则是“中庸之道”。
“中庸”是孔子学说的重要哲学理念。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对人对事都要不偏不倚、客观公正、恰当地加以处理。《论语》中孔子所阐述的人生体验、君子品行、教化思想、治世理论,都贯穿和闪耀着中庸之道的智慧。特别是“尧曰”篇中“允执其中”四字箴言,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哲学理念。《中庸》引孔子的话说:“舜其大知(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他称赞舜是个具有大智慧的人。舜喜爱发问,又善于体察日常话语里的含义。隐藏其中不好的意见,宣扬其中好的意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既看到“过”的一面,又看到“不及”的一面,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道公平公正地处理民众的事情。
据《人民日报》2009年4月27日报导,《尚书》失传两千多年后现身,《保训》一文,记载了周文王临终时的遗言,他用舜求取中道的故事,给太子(后来的周武王)灌输“执两用中”的治世观念。大意是说,由于舜出身民间,能够自我省察,不与百姓的愿求违背。他在朝廷内外施政,总是设身处地,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将事情做好。这份珍贵的史料与上述孔子关于“中庸” 的论述息息相通,也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的儒家学说传承脉络,增添了新的佐证。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他把恪守“中庸之道”视为君子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庸》的多处论述中得到启示。
只有奉行中庸之道,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和”是贯通天下万物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地,自然界就会各安其位、有序运转,万物就能生长发育。这句话指明了“中”与“和”的内在联系,从哲学高度概括了孔子关于和谐的理念。天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和谐是矛盾对立面实现统一的高级形态,而这种高级形态的实现,正是矛盾双方保持其合理的度(中)的结果。只有把握住“中”,才能实现“和”。达到了“中和”这种境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就会呈现出一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的有序、和谐状态。
只有奉行中庸之道,才能做到以仁德治国。《论语·尧曰》记载,子张请教孔子怎样才可以从政,孔子提出了“尊五美,屏四恶”的经典从政论。“尊五美”,讲的就是应当遵循的五种德政。而孔子对五种德政的阐述,深刻揭示了秉持中庸之道对于以仁德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分别加以说明:一是“惠而不费”,既要给民众好处,又要使国家无所浪费。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孔子的回答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就是依据民众的现实需要,给他们以实际的利益。在这里,“惠”与“不费”是事物的两端,把握这两端的度(中),是民众实际需要的利益。“用其中于民”,就是要从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去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劳而不怨”,既要让民众去服劳役,又不使他们心生怨恨。孔子认为,把握好“劳”与“不怨”这两端的度(中),是“择可劳而劳之”,也就是他在《学而》篇中说的“使民以时”,选择农闲时间去组织劳役。不违农时,这对于农业社会中民众的生活关系极大。三是“欲而不贪”,既希望有仁德,又不贪图虚名。孔子认为,把握好“欲”和“不贪”这两端的度(中),是“欲仁得仁”,也就是按照自己推行仁德的愿望去做事,就会得到仁德。请注意,孔子在这里所讲的“欲”,是指“欲仁”,就是推行仁德的欲望,而非一己之私欲。如今有些干部大搞什么“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数字出干部”之类,劳民伤财,贪图虚名,既不符合孔子的德政思想,也违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四是“泰而不骄”,既要安泰矝持,又不骄横傲慢。孔子认为,把握好“泰”和“不骄”这两端的度(中),是“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在上位的君子,无论遇到的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不敢怠慢。这一条,讲的是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五是“威而不猛”,既要有威严,又不凶猛暴烈。孔子认为,把握好“威”和“不猛”这两端的度(中),是“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在上位的君子,只要衣冠整肃,仪态端庄,就会显得庄重,使人望之而生敬畏之心。那种想靠在民众面前耍威风的恶劣作风来树立自己威望的想法,只能适得其反,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降低自己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
只有奉行中庸之道,才能做到以礼乐治国。子贡问:怎样做才能把握住“中”呢?孔子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记·仲尼燕居》)意思是说,按照礼去做呀!这个礼就是用来掌握“中”,使人做到恰到好处的。孔子的话告诉我们,遵守礼制与奉行中庸之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礼”制约着“中”,“中”也制约着“礼”。“礼”的功能和作用是调适和稳定社会伦理秩序,从而实现“中和”的目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是他在君与臣的关系上“执两用中”,以求君臣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的主张。“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是他在君与民的关系上“执两用中”,以求君民上下协同、安定团结的主张。孔子强调,“礼”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必须体现“中”的要求。“中”在哲学范畴里,是指万事万物保持其常态的恰当的度;在伦理范畴里,是指君子对人对事应当具有的公道正派的品格;而在政治和社会范畴里,则是指公平公正的理念。所谓“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论语·尧曰》),就是说宽厚待人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言而有信就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勤奋敏捷就能建功立业,公平公正就能使民众心悦诚服。鲁国权臣季康子准备攻打附属国颛臾,孔子反对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主张运用仁、义、礼、乐的方式去解决。为此,他严厉批评当时担任季氏家臣的冉有、子路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孔子认为,一个国或者一个家,不必怕财富不多,只怕分配不均;不必怕所属的民众太少,只怕没有安定的环境。若是财富分配公平了,就没有贫穷;境内和谐和睦,就不会人少;社会安定有序,就不可能被倾覆。果能如此,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以仁义礼乐的教化来吸引他们。他们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地安抚他们,让他们生活得安心。这一番经典之论,充分体现了孔子只有坚守中庸之道,依照礼乐治国,实现公平正义,才能治国安邦的思想。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证明,一个社会的动荡不安,归根到底是由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引发的。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既要反对平均主义,更须防止两极分化。要把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