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篇 | 对抗“积食”儿童调理与食疗
 356
试听180

感冒篇 | 对抗“积食”儿童调理与食疗

00:00
12:36

亲爱的宝爸宝妈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黄圆媛医生。

在上节课里解释了暑湿感冒和中暑的区别,教了暑湿感冒的调理方法,并介绍了导致感冒的“定时炸弹”—积食,这节课我们要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继续讲怎么分辨积食,以及积食宝宝改怎么调理。


如果宝宝发生积食,都会哪些症状呢?黄医师整理出14项指标,只要符合2~3项,宝爸宝妈们就该提高警惕咯:

1.察体温:每天小孩睡觉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热和感冒发热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这时候量量体温,通常是36.8℃,或者37℃,估计再有两天就要发烧了。再者就是胸口、手心、脚心温度比较高,这在中医上叫“五心烦热”,也是内积化热的症状。
2.看大便:如果宝宝大便特别费力,大便粗或者大便特别干、硬、颜色发黑,这都是有热的表现。如果大便特别臭,非常难闻,说明已经有积食了,要马上处理。

3.看肛门:正常情况下,宝宝肛门是粉红色的,如果宝宝说肛门痒、疼,肛门特别红,这个也是有热的表现。

4.看舌苔:舌诊是非常好用中医辩证方法。每天观察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是脾胃出问题征兆。

5.看鼻梁:看孩子的鼻梁上,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6.看眼睛:如果宝宝平时睡觉醒来,眼睛都是干干净净的,突然眼屎增多,这个也是有热了,在处理积食的同时还要清肝。

7.看食欲:原来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

8.看睡眠: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这两天忽然夜里翻来翻去或者磨牙,那也要注意,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则卧不宁”。

9.看脾气:如果宝宝平常脾气都还可以,突然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大哭大闹,这时就要结合前面的症状一起看。通常内热重的宝宝脾气也变得不好。

10.呕吐症状:吃点东西就吐,这已经严重了,脾主升清胃主通降,以降为和,现在不降反升。

11.咳嗽症状: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12.口臭:孩子这两天忽然口气很重,那也是食积了。

13.腹涨:肚子没吃什么东西,小肚子却鼓鼓胀胀,那也是食积了。

14.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通过上面14项指标,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积食了,该怎么办呢?这要用“健胃消食方”!

健胃消食方使用炒麦芽、炒山楂,炒神曲和炒鸡内金各9克,加水武火滚沸后转文火煮二三十分钟,一帖药煎两遍,第一遍三碗水煎取一碗,第二遍三碗水煎取成一碗八分满,两遍药汁混合后可以喝两次,饭后一小时服用,早晚各一次,连续用七天为一周期。

如果孩子积食还伴有拉肚子及白厚舌苔的情况,除了消食方外还要加行气化湿药,每次使用消食方的时候再服用藿香正气胶囊两粒。如果孩子太小,没法吃胶囊,就用贴肚脐方式。把胶囊打开,取膏状内容物放纱布里,再贴在小儿肚脐上,这样也能达到行气化湿效果。

孩子积食的时候除了可以使用健胃消食方,小儿无痕刮痧也是非常有效的调理方式。对于小儿无痕刮痧的介绍,我们之前课程有讲过,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去听之前的课程。适用积食的无痕刮痧的操作有补脾经,清大肠,捏脊,摩腹,揉按足三里,运内八卦,退六腑,拿肚角,大家把这些动作的名称记下来,在网上都能找到相应手法操作的介绍。

“三分治七分养”,想要避免宝宝出现小儿积食,日常饮食控制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避免生病的根本手段:

首先是进食时间要固定,尤其是晚饭时间

晚上孩子的肠胃蠕动的比较慢,如果晚上吃太多的话,容易给肠胃造成负担,很容易引起积食,所以要让孩子养成习惯,在七点以前吃完晚饭,之后就不能再进食了。

第二是注意运动量,帮助孩子消化

在孩子吃完饭后不要让他坐着不动,要带孩子散步,帮助消化;还有就是每天带孩子跑步,踢球,运动量要有保证,这样才能避免积食变严重。

第三是戒除吃饭时候的不良习惯

比如边吃饭边不说话,凉气会跟着饭菜一同进入胃里。边吃饭边喝水,会把胃酸稀释掉,消化能力就会下降。

第四是少吃冰饮和零食

冰饮会刺激胃液分泌,零食会打乱规律的饮食摄入,偶尔解馋可以,但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习惯。

第五是要控制进食量,选择易消化食物

对于孩子的喂养观念,在宝爸宝妈中出现两种极端:有一批父母们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在老一辈观念的影响下觉得能吃是福,白白胖胖才算养得好,给孩子喂食毫无节制;而另一批宝爸宝妈们,热衷学习各类育儿知识,但懂得多了反而变得畏首畏尾,这个不准吃那个不让喝,家里人为孩子吃饭问题从没少争吵过。

有小患者家长曾经这样和我描述喂养孩子的纠结:

孩子不长个儿,又不敢给吃,和家里人天天为这事没少说,可是给吃点肉吧又容易咳嗽,很矛盾。孩子的情绪也变得没有小时候开朗,一有委屈容易掉眼泪小声哭泣,天天一起床就往厨房跑等吃,快到饭点时间就在那边催着喊饿,出去玩也是一会儿就走不动喊累,看见别人吃东西就迈不开脚了。吃起来狼吞虎咽,好像饿了几天没吃似的,天天如此,顿顿如此,每天都在考验我们做家长的耐心。真的好崩溃。

饮食不节制是错,但把孩子饿到天天去厨房蹲点敲锅打碗那也不对呀!给吃?还是不给吃?是横在父母面前绕不过的问题。黄医师给大家的回答是:凡事讲究有度,过之、不及,都不可取。

有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照这么说,所有呼吸道生病的孩子就完全不能吃肉,天天嚼青菜萝卜吗?不是!孩子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饮食结构应该符合科学的营养配比,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是不可或缺的,无论对健康儿童还是呼吸道疾病患儿来说,肉制品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只要喂养适当、排便正常,通常并不会发生积食。

那如果真出现豆豆妈所描述的,孩子一吃肉就容易咳嗽、积食怎么办?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3个方面:

1.烹调方式:选择合适的烹调方式对食物的吸收难易程度影响会很大,健康的烹饪方式是一种意识,少油少盐不爆炒不油炸,食物切碎剁细小口吃。这个世界很公平,现在嫌口味不好嫌麻烦,将来就吃药打针上医院。

2.食物搭配:在我接触的病患案例中,“饺子”“粽子”“包子”“卷饼”“汤圆”这类食物,都是常见的“积食制造犯”,因为这些食物材料的构成中,又是面饼面皮又是肉馅,这对儿童脆弱的肠胃系统是巨大的挑战。打个比方,转动脖子会不会?健康人都能做到;骑自行车容不容易?大多数人都会骑;写字难不难?经过小学教育,基本都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好了,现在让你把这三个动作一块儿做试试!做不来?那就对了,正常人都做不了。所以,给孩子的食物里,肉类应尽量避免和面饼糯米等混杂在一起,极易引起消化不良与积食。

3.食物不耐受或者过敏:很多孩子对麦麸、蛋白、河海鲜等食物不耐受,宝爸宝妈们在喂养孩子过程中需要细心观察,特别是断了母乳后开始喂养辅食的阶段,孩子在吃了哪些食物后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这种食物就得上黑名单不能再出现宝宝的食谱中。


好了,今天关于积食的应对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下期课程我将带大家一起学习,孩子反复感冒怎么办?我想这也是父母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了,下节课干货满满,大家一定要来听哦!


我是你们的黄圆媛医师,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儿童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微博-黄圆媛医师。下节课再见咯!

精选用户评论
  • 听友27805191

    请问他维尔门口,

其他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